公共政策制定中影响政策认同的因素分析
2013-12-26杨永峰
杨永峰
摘 要:政策认同是指一项政策在被政策主体制定出来之后获得目标群体接受的情况,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当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标群体的政治社会化程度、目标群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对政策的合理性的看法、政策对目标群体利益的影响、政府权威性的情况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都可以对政策认同造成影响。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政策认同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25-02
在公共政策的研究中,政策的认同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甚至可以说在政策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政策要能够很好地实施,目标群体的认同可以说是第一位的,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家对政策制定中的决策方法的选择、政策模型、政策分析等各方面的关注度一直比较高,但是对于政策认同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比较少,本文试图从政策认同的界定出发,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
一、政策认同的界定与特征
政策认同是指一项政策在制定出来之后获得目标群体认可和接受的情况。一项政策被制定出来之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目标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政策认同就指的是政策在制定出来之后获得目标群体的认可和接受的情况。
政策认同的特征。从政策认同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政策认同首先是在政策制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政策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这是政策认同的第一个特征。其次,政策认同的关键是目标群体,政策认同不同于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的关键主体是政府机关和参谋咨询机关,政策执行的主体则是政府工作人员,而政策认同的主体则是政策的目标群体。第三,政策认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目标群体对公共政策的一种心理感受情况,而不是实际的行为状态。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方面,一般都有确实可见的外部行为表现,但是政策认同却仅仅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活动,这是政策认同的第三个特征。第四,政策认同受到政策内容和政策目标群体两方面的影响,政策认同虽然是目标群体的事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意识虽然是人脑的机能,但是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所以政策认同除了受到目标群体的影响之外,还受到政策内容自身的影响。
二、政策认同对公共政策的作用与意义
政策认同对公共政策的意义和作用首先体现在对政策执行方面,政策认同决定着政策执行的成败,其次政策认同可以密切政策主体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实现双方之间的良好互动,最后政策认同对于政策主体的合法化造成影响。
政策认同是政策更好执行的前提,决定着政策执行的成败。一项政策制定出来之后,要想使政策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政策执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目标对象对政策的接受和认可就成为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一项政策被制定出来之后,目标群体的认同程度高,政策执行中的阻力就比较少,相反,如果一项政策被制定出来之后,目标群体不认可和接受,或者认为对自己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很大的阻力,使得政策难于执行下去,甚至严重的会使得政策执行失败。
政策认同也是密切目标群体和政策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双方良好互动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如果政策主体能够重视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必然会采用各种方式加强同目标群体之间的联系,而目标群体也通过政策认同更加了解政策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各种努力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关键和政策目标的要求,通过这种认同的活动,双方不但可以增进了解,而且可以加强合作,互相促进。
政策认同对政策主体的合法化造成影响。政策是由政策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各个政策主体中,政府在政策制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政策制定中决策系统的中枢环节,可以说在政策的各个环节的关键。但是政策主体要想使自己的政策方案得到实施,达成自己的政策目标,政策获得目标群体的支持和认可接受就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一个政策主体制定的政策认同程度高,能够得到政策目标群体的不断拥护,那么政策主体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必然不断得到提升和加强,相反,如果一个政策主体制定出来的政策不能得到目标群体的认可和接受,政策主体的权威性就会不断下降,合法性也会不断受到质疑,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发生政治危机。
三、影响政策认同的因素
我们界定政策认同是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可和接受情况,那么影响政策认同的因素我们也可以从目标群体和政策两个角度来分析,同时我们还可以加上社会环境的因素。从目标群体的角度来看,包括目标群体的政治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目标群体的知识思想文化观念认识情况。而从政策自身来看,包括政策的合理性情况、政府的权威性、政策对目标群体利益的影响。环境方面包括影响政策环境的各个方面情况。
(一)影响政策认同的目标群体因素
在影响政策的目标群体因素中,居于首要地位的就是目标群体的政治社会化程度,所谓政治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一个社会政治文化观念,并且按照这个政治社会文化方式行为的过程,这些政治文化包括社会中对于国家、政党、制度、权威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看法,如果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程度比较高,对于政府认可程度高,那么这个社会的政策认同情况就必然高。
政策认同的目标群体因素中居于第二地位的就是目标群体的思想认识情况。对于同样的事情,由于不同人的思想认识水平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我们知道,公共政策的对象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差距,而对于社会问题的差距看法,最主要的就是人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相关性,一项政策制定出来之后,如果政府的看法和目标群体的看法一致,那么政策认同度就高,反之就低。
(二)政策认同的政策因素
政策认同的政策因素的第一条是一项政策的合理性情况,政策合理性包括政策的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两个方面。形式合理包括政策制定的主体权限范围、政策制定的程序等各项因素,如果政策主体超越了自己的权限,或者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行动,政策必然会不被政策的目标群体认同。实质合理性指的是政策对现实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情况,看政策是不是抓住了社会问题的关键,是否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的社会问题,能够给目标群体带来好处,有没有现实的根据,政策实质合理性更是政策合理性认可的关键。
政策认同的政策因素的第二个要素是看政策对目标群体利益的影响情况。一项政策制定出来之后,在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总会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造成影响,或者对某些群体的利益造成损害,或者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得到增加,很显然,一些能够对目标群体利益有益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认同度就会较高,例如增加医疗保障,提高养老金等等,但是当一项政策在目标群体看来将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害的时候,政策认同的困难就很大,即使这些损害只可能是眼前的或者暂时的,目标群体的抵触情绪也一样很大,典型的例子比如城市的拆迁和改造。
政策认同的政策因素的第三个要素是政府的权威性情况。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政府的权威性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以合法性为基础,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使得任何政策能够在最终得以实施。在政策认同的过程中,政府权威性首先表现在公众对政府合法性的认同上,这种认同一方面是公民长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公共政策在社会发挥效用方面的结果。同时政府权威的另一个表现还在于政府强制力,这种强制力能够保证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得以强力推行,对政策的反对者具有一种威慑作用,这种威慑造成了政策认同的另一种心理机制。
(三)社会环境的因素
在公共政策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社会环境因素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以及国际要素等各个方面,当然,与政策活动的其他环节不同的是,政策认同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环境的改变作用于政策目标群体的心理,是目标群体的心理和认识发生变化,从而对政策认同活动产生影响。例如随着我国农村进入城市打工人口的增多,城市和农村人口情况和社会情况都发生了改变,对于我国实施了很久的户籍制度,大众的认同程度也越来越低。
四、小结
通过对政策认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策认同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政策认同的关键在于目标群体的认识情况以及政策自身,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我们必须从目标群体出发,更多地考虑目标群体的利益和需要,这样的政策才能更好地为目标群体接受和认同,才能有更好的执行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明.公共政策分析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国红.论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认同[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