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学生评价
2013-12-26余虹
余虹
【摘 要】在新形势下,虽然老师们评价观有很大改变,但是大多数老师评价方式还是静态的、一元的和标准化的,这种单一性课堂评价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评价改革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新课程;学生评价
一、传统学生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目的和功能的异化
目前的学生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常常以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优劣。少数优等生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多数被认为是没有前途和希望的学生在班级中扮演着“陪读者”的角色。有人形象地把传统评价比作一个大筛子,筛选的结果产生两种人:一种是筛子上面的,即成功者,一种是筛子下面的,即失败者。这样,评价功能主要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不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
2.评价内容和标准的片面化
传统学生评价注重考察学生对静态学科知识的掌握记忆和解题技能的强化训练,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状况的考察与评价,漠视诸如学习过程和方法,学科素养、基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内容的关照。而且,传统学生评价标准过分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目标,学生的爱好、兴趣、个性、特长被消解了、泯灭了,全面发展无从谈起。
3.评价方法的简单化。
我国目前学生评价体系主要采用量化评价方式,不管是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评价,几乎都是以考试和测验形式进行,因此评价结果自然是以量化的分数为表现形式。这种评价最大缺陷是把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或者只对简单的教育现象进行评价,而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从而背离教育目标所要求的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蕴涵。
4.评价主体的单一化。
在传统学生评价中,评价大权都由教师独揽,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评价客体。只能接受教师的评价和指导。这种拒斥被评价者对评价的介入,不允许被评价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以及反对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与协商的行为,极容易使被评价者对评价活动和结果产生对立、反感、抵触情绪,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地位,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评价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它认为人的发展中有七种智能必须受到关注,而且同等重要,即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正常个体身上都同时具有9种或更多的智能,然而,不同个体之间的智力发展具有独特性:一、不同个体身上体现着不同的智力分布。二、同一智力在不同个体身上的表现方式、发展速度等也具有差异性。三、个体具有独特的工作风格和意志品质。
3、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强调从教学的现象和问题入手,通过对教学设计、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价来考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问题,以此来把握教育的规律、创造教育的方法。它认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材料,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适宜的帮助,即通过精心准备教学材料和适时给予学生正确及时的引导帮助来促进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实现目标教学和掌握学习,还必须用评价的新概念,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三、新课程视野下的学生评价
1、评价目的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过程结束时的鉴别、筛选学生的手段,更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它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使学生之间的差异明确化、凝固化,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等多方面的发展。
2、评价功能应强调激励功能。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差,教师的评价对他们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积极的激励性的的评价会使学生处于喜悦状态,充满自信。新课程课堂的评价要把激发学生内在的评价需要作为评价的重要任务,把促进学生向着更为完善方向发展作为重要动力。要通过不断地反馈矫正,使外在的评价,真正实现对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调控。这就要求评价必须同评价对象内在的需求相适应,学生有了评价的需求,对评价有信任感,把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才能自觉评价和主动接受他人评价,从而把外部评价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要更加注重和强调激励的当众性,通过当众的激励,使得来自单向的一元行为发挥出整体的评价效应,既使个体对评价的感受更为强烈和积极主动,同时又产生激励一人,影响全体的共振效应。
3、评价标准和方法应坚持多元性
要既关心学生的现在,也重视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不能把纸笔测验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要重视质性评价的作用,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给予关注,如通过学生作业、学生反思档案袋、教师日常观察、师生交流等多种形式,收集和保存所有能够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对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重视质性评价,并不等于排斥和否定量化评价,而是要把它们统整于一身,根据评价内容和情景选择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4、评价主体应坚持多元性
多主体的评价会使评价信息的来源更为丰富,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既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也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多主体的评价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自己的评价活动中去,成为对自己的进步和发展负责的人。学生的积极参与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让他们自主决定他们学什么和如何学。如果学生头脑中一开始就有“评价”这一思想,他们就会更积极的理解学习内容,在更高层次上寻求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其次,运用自我评价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总之,学生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新的评价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实验,努力摸索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更多更好的学生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