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执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

2013-12-26曾春艳等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2期
关键词:高职护理培养模式

曾春艳等

【摘 要】分析护士执业能力的内涵及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执业能力的意义,探讨新条例颁布后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执业能力的新策略,最终目标是使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适应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制度,不断提高护生执业意识和执业能力。

【关键词】执业能力;高职护理;培养模式

1995年起我国正式开始实行护士执业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确保护士“依法从护、持证上岗”,是评价申请者是否具备执业护士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试,具有行业的执业准入控制和保证行业执业人员水准的重要功能,它决定着护理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2008年新《护士条例》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护士执业注册考试制度成为执业能力衡量的量化标准,并明确规定护理专业在校学习的最后1年可以参加执业注册考试[1]。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必须获得学历证书和护士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的政策调整,目的是期望培养出符合临床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执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如何转变教学观念,使学校教育与护士执业考试要求接轨,提高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学校声誉,成为了各护理院校和护理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1.护士执业能力的内涵

执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护士执业能力是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综合技术能力[2]。当代护士应具备的执业能力包括: 良好的健康宣教能力;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医护协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独立决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等。

有研究认为,护理专业学生执业能力由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专业态度4个维度构成[3]。

2.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执业能力的意义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卫生部明确规定无执业证书的护理人员不得上岗, 此规定必将对护理教育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产生深刻影响, 也意味着我国长期存在的护理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已得多广泛关注和深刻认识。当前高职护理学生的执业能力低下,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护士执业考试接轨,缩小护理教育与临床需求之间的差距,以执业能力为导向探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护理教育面临的新思考。

3.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执业能力的策略

3.1 加强人文医学教育

人文执业能力是护士综合执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护患沟通能力、人文服务能力、和谐护理能力和依法护理能力等[4]。护士除了为患者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外,还应提供人文、情感方面的关怀。当代护士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意识。而目前我国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将护理对象看成有生命的机器而忽视了情感、心理、社会角色等人文社会属性,这是目前高职护理教学的缺憾。

3.1.1增设人文课程

近年来人文课程的开设虽有所调整,但力度不够,这需要教学主管人员转变观念,在课程设置中通过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增加人文社会科学所占比例。如我校近年来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护理沟通与礼仪》、《卫生法律法规》、《护理伦理》、《职业道德》等,2013级高职护理学生还增开了《音乐》、《美术》等人文课程,旨在营造良好的人文医学教育氛围,实现对护生人文执业能力的培养。

3.1.2将人文课程融合到医学课程中

人文课程的开设始终是有限的,因此,专业教师应把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起来,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关怀和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意识和人文执业能力。如教师在基础护理操作示范中将护理礼仪和护理沟通的知识渗透到护理操作过程中,做到举止端庄, 仪表整洁,目光温和,表情自然,动作轻柔,跟患者语言交流富有礼貌性和情感性,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关心爱护患者。教师这种言行举止中的礼仪规范,爱岗敬业的态度及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有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

3.1.3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人文素质教育应是全方位的,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校还应努力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如规划校园、布置教室和实验室等,要充分体现人文思想,富有人情味。比如我校在每周二下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 ;在护士节上举行授帽仪式、宣誓仪式;开办各种文艺晚会等以良好的人文氛围感染和熏陶学生。

3.1.4增加人文关怀的考核指标

如今年我校组织教师自编了新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实训指导》,教材中修订了单项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新的评分标准里面除了有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内容,还新增加了评价学生个性品德,态度,交往技能的等人文服务内容,加入了人文关怀的考核指标,专业技能占80﹪人文技能占20﹪。

3.2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2.1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职护理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 ”,习惯于“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说“你”做,这种强制性学习氛围使学生倍感压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的是一种轻松的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情绪、情感和个性差异,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扮演好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咨询者、引导者和激励者[5]。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综合执业能力的课堂教学呼吁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探求一种适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及岗位要求的“学生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新型教学模式。

3.2.1.1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的作用不是仅提供参考答案和单纯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启发学生主动思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质疑,引导学生如何去查找相关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新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如案例分析法:给学生一个案例(实际的或模拟的),以问题为基础、案例为引导,要求学生从中找出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并且根据所学的内容制定出具体的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1.2开展“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

目前职业教育的定位是“立足岗位、突出能力、强调应用”。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是高职护理学生执业能力的核心。将理论与实训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在学中做、做中学,做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另外,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要集中性地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力争“零距离”上岗。如我校技能强化集中训练的时间是实习前八周,训练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护患沟通能力及技能操作水平。

3.3与护士执业考试接轨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者是否具备执业护士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试,是对护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和反馈。因此,必须调整高职护理教学与考试模式,使学校教育与护士执业考试接轨,最终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

近年来,反映考生综合素质的考题在护士执业考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重点在于考核应用能力,即运用知识、解释现象、综合信息、做出判断、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均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逐渐培养,这也就是过去要求必须有一年临床工作经历才能报考护士执业考试的原因。在目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双证”要求下, 这些能力就需要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培养。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学习习惯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对所学知识重视记忆而忽视理解和应用,这与护士执业考试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3.4加强整体师资素质建设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培养学生综合执业能力有很大影响。高职学校的教师自身应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及丰富的人文知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不能及时获取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存在技能操作能力不足,教学态度不端正或人文知识欠缺等现象。

近年来,我校对新进青年教师采用“一对一的导师带教制”进行培养。对所有专业教师建立教师定向、分层培养制度,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培训体系,全面覆盖、全程引领和有效激励教师成长。师资培养计划包括:学历提升;进修培训(专业教师外出业务培训或访学);实践锻炼(与医院签订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合约,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安排专任教师专业实践锻炼每年累积一个月);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同时对专任教师进行人文医学知识方面的培训,以增强人文医学教育意识。

3.5加强临床实践性教学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参与临床实践,培养动手能力、护患沟通交流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

传统的高职院校护生实习多数只安排在医院各科室轮转进行临床护理的实习,不利于护生综合执业能力的培养。新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还应增加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实习。建立社区护理实习基地,进行社区护理实习,培养社区护理工作能力,适应护理学发展新趋势;建立护理教育实习基地,进行护理教育实习,培养临床教学能力能力;在在护理部轮转或跟班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实习,培养护理管理能力,最终培养护生综合的临床执业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执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目前尚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护士执业能力是评价护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校教育在培养目标上适应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对护士知识、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执业意识和综合执业能力,成为了各高职护理院校和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护士条例》[S].2008-05-12.

[2]赵传昌,周军,梁勇. 以执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一体-三阶段-多模块护理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2070-2072.

[3]曾友燕, 王志红. 探讨护理本科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模式[ J].护理研究, 2005, 19( 6A) : 1024- 1026.

[4]田玉梅,谢日华,李兵.护理大专生专业执业和人文执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初步构建.护理研究[ J],2011, 25(5):1403.

[5] 付先丽.护理教学改革中的人文渗透[ 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6(6):56-58.

猜你喜欢

高职护理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实践应用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高职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