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2013-12-24任伟光

关键词:成都市成都区域

任伟光 郭 译

(1.成都大学科技处,四川 成都 610106;2.成都银行,四川 成都 610000)

成都市作为“西部经济和金融中心”,在创新发展和建设“总部经济”中实行赶超发展战略,目标是“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确立“特大城市”和“首位城市”发展定位。近年引进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天府新区,扩大国际国内技术合作和成果研发,提升技术创新等级和水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针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成都市本土企业如何实现自主技术创新,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 提升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成都本土企业可以划分为垄断性企业(大企业)和自由竞争企业(中小企业),研究成都本土企业的主要对象,基本界定在中小企业(自由竞争企业)。“创新”,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一书的观点,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成都本土企业经济贡献率比重高、数量占绝对优势,是成都市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围绕成都市“两化互动”和新一轮“城乡统筹”战略,成都本土企业的作用日益显现。伴随日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自主创新能力高低正逐渐成为考核企业综合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提升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推动其转型和发展的巨大“引擎”和动力。

(一)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符合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是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产物(见表1),在2011年的全国副省级城市创新能力对比中,成都市城市基础条件、支撑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测评排在第十二位,位居西部第二。在西部副省级城市创新能力对比中,成都市城市基础条件、支撑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测评均仅次于重庆市排在第二位(见表2)。对比研究结果证明,成都市在西部经济创新发展程度和创新技术能力方面较强。正是由于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导致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外部环境带来的实际压力加大,在宏观经济环境中的竞争机制和客观条件冲击影响下,本土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成为企业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构成影响其自主创新的外生变量。

表1 宏观经济条件下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表2 2011年中国副省级(含)以上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

(二)市场经济走向成熟和完善过程中出现的企业“非均衡发展”现象,促动了成都市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的产生

宏观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的“非均衡发展”下的投机动机需要和交易动机需要,带动了成都本土企业的利益和效益追逐。同一行业内部,各个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占领一个或多个市场,攫取一种或多种新材料或新技术工艺,尽量减少和行业内部其他企业的技术实际差距来获取超额利润或效益。而这种“非均衡发展”的促动作用,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行为的产生。随着成都市城市国际化发展和高端科技产业园区“天府新区”核心区域建立、整体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外来企业较强技术竞争实力的提升,成都本土企业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势在必行。2013年1月10日召开的成都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加快转变成都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提出要“实现成都向‘第一方阵’跨越,制造业必须加快向高新、高端、高效转型的要求,并针对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缺失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路线图,推动成都本土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从而顺应成都市本土国际化发展定位根本需求。

(二)作为经济载体的本土企业,其技术创新是实现成都市社会经济技术创新和发展动力加速的重要支撑点

有关数据表明,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贡献率达到50%-60%,80%的新产品技术研发直接依赖于中小企业研发实践完成。基于中小企业具有的经济风险的抗压能力强、灵活度较高、创新诉求和创新期望比大企业高、技术转型研发需要周期较短、在数量上占社会经济比重大等比较优势的特点,作为经济载体的成都市本土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很多大企业无法具备的。

面临国际化发展挑战和机遇,成都本土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符合成都区域整体经济“首位”定位要求,满足成都市“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整体档次提升需求,对成都市本土企业技术转型和技术升级、避免不正当竞争、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二 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中面临的问题和现状

世界财富论坛的召开,加速了成都国际化、世界导向发展的步伐,冲击着成都本土企业的深层结构和思维转型的思考。作为正在崛起的西部区域经济中心的成都,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的不协调,造成本土企业创新发展缺乏原动力,单纯依靠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远远不够,地方政府政策性支持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成都市本土企业面临科技创新两难抉择。

(一)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原动力

成都本土现有中小企业,大多缺乏智力成本支撑,多在原有生产规模基础上生产,产品品种单一,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产品的差异性不大,技术含量和产品特色程度不够理想,固守旧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范围,距离新型自主创新现代企业理想化模式甚远。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原动力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中小企业家自身管理素质和专业视野缺乏;二是受到企业自身运作成本及资金周转限制;三是缺乏与本区域内外同行业大型技术创新企业的信息技术交流意识;四是企业注重短期经济效益,不愿意将有限资金大量耗费在高精尖技术产品研发上,倾向于节约企业研发成本。这些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成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原动力,影响了企业自主能力创新。

(二)企业缺乏科学统筹和市场界面信息交流意识

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没有实现科学统筹,缺乏专业化的技术研发,无法实现本土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找不到提升自主创新技术需求市场平台。企业缺乏科学统筹和市场界面信息交流的重要原因包括:一是整个技术对接市场缺乏统一的行为规则和集中引导措施,从政府政策到市场操作存在不完善和不规范化问题;二是技术供求市场的引领和协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企业找寻技术创新信息和方法路径缺乏;三是中小企业缺少科学管理人才力量,存在偏重就轻、感性统筹思维方式;四是借助互联网网络经济发展下的专业技术网络平台未能真正发挥有效作用。信息界面交流来源范围小、流通不畅,主要依靠政府每年举办的几个范围和条件有限的技术信息平台、非官方的企业龙头协会组织的企业高峰论坛来完成,而政府和非官方企业龙头协会资金短缺,极大限制了成都本土企业科技信息流通速度,严重影响了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科学准入层次,形成了单一性、重复性和闭门造车式的创新发展歧路。

(三)家族式管理是成都市本土中小企业无法做大的真正顽疾

成都中小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发展,关键取决于中小企业高级管理层的领航到位。家族式管理,是成都中小企业运营管理的主要方式,形成家族式管理的关键因素包括:一是本土传统文化家庭意识主导作用发挥;二是“任人唯亲”的旧有经济思维模式影响;三是缺乏现代企业家的基本素养和眼界;四是长期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和对企业自身发展要求低导致家族式管理长期存在。家族式管理的主要缺陷有:多头管理,决策不统一,缺乏有力、稳定和长期性的企业决策引导;企业决策层的决策水平参差不齐,业务素质水平高低不一;常常注重短期利益,不能兼顾长远利益;安于现状意识较为浓厚,不思进取和单纯满足生产规模扩大,重复性生产扩大,企业缺乏长期的技术谋略和长远发展意识。由于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家族式管理仍然是主体管理模式,导致成都本土企业在成都区域整体国际化和信息高端化进程中,始终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技术发展状况。

在建设西部“特大”城市和“首位”城市过程中,成都本土企业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其实现自主创新发展的痹症和顽疾。企业科学统筹和强化市场界面信息交流,改革家族式管理模式,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原动力,缩小成都本土企业与在蓉投资跨国公司、大国企之间“二元”经济距离差距,成为摆在成都本土企业(尤指中小企业)面前的客观任务。

三 提升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2013年“世界财富论坛”在蓉召开,标志着成都本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实现内涵式发展方面再一次面临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在打造西部中心增长极和区域“首位城市”过程中,必须正视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视现实带来的冲击和压力。应当变革、创新和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完善企业技术信息流通渠道,形成有效的拓展技术需求市场,增加市场界面信息交流,在总部经济的大背景中,将“智造”型自主创新拓展模式作为主要发展策略。

(一)总部经济前提下的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成都本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必须考虑本土经济环境变化。在建设西部“首位”城市和“特大”城市中,总部经济建设是成都市实现西部区域“核心经济增长极”的重要经济发展策略。所谓“总部经济”,依据中国科学院总部经济战略课题负责人张鹏《总部经济时代》中下的定义,是指“在某经济领域或区域的核心,以追求单一产业价值观为目标,将创意、决策、指挥等高端智能的所有关联环节进行大规模的聚集,使之产生极化与聚化效应,由此扩散出彻底颠覆松散经营模式的经济效能和效益,进而拉动整个行业领域或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

成都市通过多年“城乡统筹”和“两化互动”,在高新西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即天府新区核心地带)正开始着手打造“总部经济”圈,吸引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入驻该区域,成都本土区域的“总部经济”时代刚刚拉开序幕。“总部经济”前提下的成都本土企业,应当充分借助成都市政府搭建的技术科技平台作用和影响力,提前做好与在蓉技术投资和产业研发世界五百强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合作准备,获得来自大公司的技术和研发方面的指导,通过让在蓉跨国公司降低门槛与技术合作台阶,积极引入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动力和高水准技术。实现总部经济时代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措施,包括强化同行业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信息沟通和资源分享等方面的力度,借助论坛扩大成都本土中小企业的沟通合作范围,实施区域内资源信息有效整合,实施行业内部整体共赢发展策略,强化同行业企业的链接生存发展战略,确立统一行业发展规则和准入标准实现技术研发与整体成果转化的互联互通。通过成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良好契机,实现个体中小企业的共同创新发展。

(二)强化技术市场界面信息交流

完善企业技术信息流通渠道,形成和有效拓展技术需求市场,增加市场界面信息交流,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开放经济发展的必然诉求。互联网经济发展时代,信息量传递速度加快,技术信息界面的多元化传播为技术转让和成果转化提供了广泛的渠道。成都区域国际化程度日渐增强,外来信息特别是技术信息交流频繁加速,成都本土企业在成都区域国际化和世界化氛围影响下,应逐渐走向技术均衡发展的道路,强化自身市场界面信息交流的次数和质量,需要加大力度完善和形成有效的技术供需市场,充分依靠成都地缘优势和时代背景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项目。建立成都本土区域企业技术交换和互动平台,确保成都本土中小企业和本土区域大型企业、跨国企业技术信息互换和合作研发,形成具有高档次和高水准的产业聚集和产业联盟,实现区域技术信息相对低成本交换和研发协作。

强化技术市场界面信息交流,成为推动成都本土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完善技术市场界面信息交流,应当着重借助地方政府的创新政策和支持完成。通过企业主动施加影响,促进地方政府颁布技术市场相关政策和法律,提高本区域技术市场成熟度。成都本土企业要积极融入本土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主动拓宽技术信息流通渠道,适应时代发展形势和要求,与国内国际技术市场频繁对接,及时获取技术发展最新动态,充分利用成都本土资源优势,开展国内和国际技术研发合作,提升产品技术高科技含量。强化技术市场界面信息交流,不断改变企业内部各种技术人才配备数量和结构,以适应技术时代发展前沿要求。形成多样化的技术市场界面信息交流路径和渠道,及时吸收和沟通国内外最新技术市场行业研发信息,不断改进企业产品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市场竞争力。

(三)创造“智造”型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拓展模式

成都本土企业可以形成自身独特的企业自主创新拓展模式,由“制造”型向“智造”型转变。“智造”型的企业自主创新拓展模式,关键在于能够把握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方向,合理配备不同知识结构内部人员,并使其成为不竭发展动力的真正源泉;通过本土区域的相关产业聚集成产业园区,发挥资本聚集规模优势,打造产业联盟,引导联盟区域资本利益共享,并利用产业聚集和产业联盟的扩展,加强核心技术价值创新,建构创新型企业文化,实现科技仪器设备国际化标准;强化产业聚集和产业联盟的优势互补作用,通过有效的企业间融资、技术资源共享,努力做大成都本土企业在国内技术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智造”型企业自主创新拓展模式,成为成都本土企业发展的新发展定位方向,从内部和外部补充旧式企业自身的不足、避免了旧式企业固有的顽疾和涉及的瓶颈问题,极大地改变成都本土企业自身形象、有效发挥内部换血作用,起到疏通经脉和活血化瘀功效,实现本土企业内部重新调整。对于“智造”型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解,国内外专项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以成都创建“首位城市”和“特大城市”为时代发展契机,以提升成都本土企业国际化地位为基本动力,充分整合成都本土区域资源优势,引进产业集团化和科技密集型发展策略,借鉴国际先进发达国家企业发展策略和经验,实现由“制造型”企业向“智造型”企业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满足成都本土企业前沿发展需要。创建“智造”型企业自主创新拓展模式,必须采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包括:一是不断更新内部各梯队人才资源配备;二是树立优秀的知识型企业家管理理念;三是创新企业文化发展模式;四是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科技附加值,增强核心技术产品的连带作用;五是优化企业营销策略,顺应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六是广开思路,通过资源优化组合,充分融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企业;七是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多方向多角度拓宽信息流通和传递渠道,适时适度转变企业技术更新理念;八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渠道优势,走“信息”化和科学化发展道路。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智造”型企业自主创新拓展模式将成为成都本土企业自主能力创新采用的较为先进的发展模式。

四 结论

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是实现成都市政府“首位”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关键所在。围绕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强化技术市场信息界面信息交流、打造成都“总部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自主创新、引入“智造”型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拓展模式,促成真正意义上的成都本土区域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利用好成都区域“天府新区”开发良好契机和成都市政府高位求进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成都本土自主创新企业的高水平发展。

诚然,上述有效措施和对策研究,仅仅是构成成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研究的冰山一角,伴随成都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成都本土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对策应当会不断得以改进,能够更加体现成都本土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特征及时代发展要求。

[1] 陈茁.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691):37-39.

[2] 黄新建.科技信息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184-186.

[3] 姜绍华.制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症结与破解思路[J].企业管理研究,2012(3):92-95.

[4] 刘志峰,赵楠.试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模式[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1):87-89.

[5] 欧阳新年.企业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94):23-28.

[6] 任海芝,邵良杉.辽宁地区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25-29.

[7]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魏剑锋.基于传统产业集群视角的企业创新动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352):61-64.

[9] 薛 莉,刘厚俊.长三角城市企业自主创新研究-以南京市为案例[J].南 京 邮 电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版),2012(2):51-56.

[10] 赵弘(主编).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 张杰,周晓艳.中国本土企业为何不创新-基于市场分割视角的一个解读[J].山 西 财 经 大 学 学 报,2011(6):82-93.

[12] 周纯华.基于环境的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机制研究[J].才智,2010(5):201-202.

猜你喜欢

成都市成都区域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分割区域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成都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