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著作翻译中排比语势的再现与文本的可读性——以Literary Theory汉译为例
2013-12-24王玉峰李雅琴
王玉峰 李雅琴 刘 玲 彭 祺
(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河北石家庄050003)
引言
与文学文本相比,理论著作的翻译以传达思想内容为要著,不十分关注源语的语言形式。但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原作行文脉络,还是有必要在翻译中体现原作者的语言特色。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对文本进行了以内容和以形式为重的区分,但并不是说以内容为重的文本就可以没有形式。因此,在翻译以内容为重的文本时,应该清楚,既然形式和内容密不可分 (content and form are inextricably interrelated),思想的表述形式 (how a thought is expressed)并非无足轻重。换言之,只有适当的形式才能适当表达内容 (Only in proper form is the content properly expressed)。[1]排比句是英汉两种语言共有的修辞手段,也是理论著作作者为了阐明思想,廓清概念所常用的手段,对排比句进行细致研究对理论著作翻译大有裨益。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Terry Eagleton介绍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著作。为了能够与更广大的受众“对话”,Eagleton力求拆解语言壁垒,做到措辞生动有趣。按照王宁在英文版导读中的描述,Eagleton的 “语言流畅犀利,论述如行云流水一般,活脱脱地展现了作者本人的批判精神和论辩风貌”。[2]为了详尽、具体地说明一个事理,Eagleton常常使用排比句来增强语势,修辞效果明显。本文拟对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及其中文译本进行对比,揭示排比项之间的关系,管窥当代理论著作翻译中再现原作修辞手段的特点及其对文本可读性的影响。
一、英语排比句特点:对称、重复、层递
1.英语排比句的对称性(asymmetry)。修辞学专著对排比句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所谓排比句即那些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结构;排比句可分为句子排比和句子成分排比。[3]也有教科书把排比句描述为“用几个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句子(或分句、短语)排列起来共同表达一个相关内容的修辞方式”。[4]英语中对排比句一般是这样定义的:在平行结构中必须词汇对词汇,短语对短语,句子对句子(word for word,phrase with phrase,sentence with sentence)。[5]即 “短语或句子要结构和意义相当,彼此对应”(phrases or sentenc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and meaning placed side by side,balancing each other)。[6]以上定义说明,中西两种语言中的排比句都强调了对称和并列。Leech则更明确指出,每个排比句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称的排比项 (a relationship of equivalence between two or more elements),排比项间的关系是平行的(parallel)。[7]英语排比句(parallelism)涵盖比较广泛,一般把对偶(antithesis)也包含其中。本文只考察包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排比项的排比句。
2.英语排比句的重复性(repetition)。“排比句的突出特点是其重复性”。[7]“若要排比效果好,必须重复排比的标识(the marker of the parallelism),如冠词、介词、不定式的标志“to”和各从句的引导词等。排比句的重复性可以强调排比项的同等重要性(the equal importance and weight of the parallel pairs),增强说服力。另外排比句的重复性还可增进所述内容的明晰与连贯(clarity and coherence),使复杂的思想脉络清晰(to keep the trend of thought clear amidst a complexity of ideas)。[5]重复包括节奏的重复与词汇的重复。
3.英语排比句的层递性(climax)。汉语言十分讲求排比的层递性。有的说,根据事物的逻辑联系,运用结构相似、内容上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这种辞格叫层递。[3]有的定义更详细: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或句子(结构相似、字数相近)按照事物大小、轻重、深浅、难易、远近等的差别形成递升或递降的表达方式叫层递。[4]英语中的层递是这样定义的:层递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派生于古希腊词“梯子”(ladder),表示思想的意义或强度象攀登梯子的台阶一样均匀地或大致均匀地向前推进 (the progression of thought at a uniform or almost uniform rate of significance or intensity,like the steps of a ladder ascending evenly)。[5]
认定对称性和重复性为排比句的特点一般没有什么异议,如果把层递性看作排比句的特点,一些学者会有疑问,这是因为传统语法把排比与层递看做泾渭分明的两种修辞手段;学者多爱把排比与层递割裂开来,他们看到更多的是层递和排比明显的区别:(1)层递着眼于内容上具有等次性(极差性),构成层递的几个语句在内容上必须是递升或递降;排比主要着眼于内容上的平列性,构成排比的内容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相关的几个问题。(2)层递在结构上不强掉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排比在结构上必须相同或相似,往往要用相同的词语。[3]但是,根据笔者观察,英语排比项的排列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实际应用中,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排比中包含层递是很自然的事,这是因为一个缜密的讲话者是不会杂乱无序的;我们在列举事物时总是有顺序的。递进的顺序即是层递。
Leech将排比与层递的关系描述得更加明确:“如果一个结构出现两个相,这个结构就是层递的。否则,效果全无 (If there are more than two phases to the pattern,it moves towards a climax.The passage would have been not just less effective but downright unsatisfactory if the lines had been put in the opposite order.)”。[7]
二、汉语双音节化是排比句汉译的障碍
该书自引进国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共出现过三个中文全译本,其中之一是刘峰等集体翻译的《文学原理引论》。该书于1987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冠名译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实际译者为刘峰、龚国杰、聂振雄、黄源深、陈士龙、裘小龙、杨自伍、赵兴国和何百华。方便起见,后文统称刘译。
1.整齐对称的动宾结构排比句
动宾结构排比句因为有动词的顺序出现,整个句子跌宕起伏,很有韵致,很容易帮助作者把一个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1)As we read on we shed assumptions,revise beliefs,make more and more complex inferences and anticipations;each sentence opens up a horizon which is confirmed,challenged or undermined by the next.[2]
随着我们读下去,我们扬弃某些推断,修正某些信念,做出越来越多的推断和预测;每一句都打开一片新天地,下一句又会证实它,或者提出异议,甚至暗中推翻它[8]
2)The reader makes implicit connections,fills in gaps,draws inferences and tests out hunches;and to do this means drawing on a tacit knowledge of the world in general and of literary conventions in particular.[2]
读者在探索内在联系,填补空白,做出推断和测定预感是否正确;而做这一切意味着运用自己对一般的世事和具体的文学常规的不言而喻的知识。[8]
表一:动宾结构排比句英汉对照表
例 1)三个排比项的动作“shed”、“revise”和“make inferences and anticipations”,难度是逐步加大的。 例 2)中“make connections”、“ fill”、“draw” 和“test out”这四个排比动作也是渐强的。 而且,两例中字数是基本递增的,音节数也基本是递增的,只有“填补空白”(fills in gaps)是例外,与层递的意义没有一致起来。两个例句的重复性体现在具有一定间隔出现的动词使整个句子有循环往复的韵律,另外还有四个名词的复数标志“-s”的间隔出现。
虽然都是动宾结构,英语中的并列项一般意义与结构兼备,汉语更侧重结构或形式。汉语的排比至少有三项语言单位并列,不仅注重整齐美,而且注重反复美,共同词语的反复是汉语排比的重要标志。[6]与汉语排比相比,英语的排比更宽松、不严格、字数可以不一样。翻译时,要做到对称就要关注排比项字数的基本对等。例句1)中,“扬弃某些……,修正某些……”排比语势明显,而第三个排比项“做出越来越多的推断和预测”似乎与前两项对比不明显,原因是字数不等,没有重复“某些”,另外,“做出”意义太广,无法与前两项的动词“扬弃”和“修正”对应。“扬弃”是哲学概念,意为“继承与抛弃”,即选择性(批判性)继承。此处应为“抛弃、放弃”。例2)中的“和”字,有翻译腔,更严重的是,它的出现使得排比效果黯然失色。
2.细腻婉转的名词性排比
名词性排比句可以可以使作者一吐为快,读者也能通过若干相近表述更好体会作者的真意。
3)History for Gadamer is not a place of struggle,discontinuity and exclusion but a ‘continuing chain’,an ever-flowing river,almost,one may say,a club of the like-minded.[2]
对加德默来说,历史并不是你争我夺、断断续续、排除异己的场所,而是一条“连续的锁链”,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志趣相同者的俱乐部。[8]
4)‘True’ history for Heidegger is an inward, ‘authentic’ or ‘existential’ history-a mastering of dread and nothingness,a resoluteness towards death,a ‘gathering in’ of my powers-which operates in effect as a substitute for history in its more common and practical senses.[2]
对海德格尔来说,“真正的”历史是一种内在的、“真正的”、或者“存在主义的”历史——是对可怖和虚无的镇服,是坚定地向着死亡,是我的力量的“积聚”——实际上它是在更普遍、更实际的意义上成了历史的替代物。[8]
5)The exaltation of the peasant,the downgrading of reason for spontaneous ‘pre-understanding’,the celebration of wise passivity — all of these,combined with Heidagger’s belief in an ‘authentic’ existence-towardsdeath superior to the life of the faceless masses,led him in 1933 into explicit support of Hitler.[2]
对农民的赞扬,由于赞成自发的“预先的理解”而造成对理性的贬低、对聪明的顺从的歌颂,这一切以及海德格尔之相信向着死亡的“权威性”的存在优于芸芸众生的生存,使他在1933年明确支持希特勒。[8]
表二:名词性排比句英汉对照表
我们说过,排比项可能是按音节数排列的,音节越少越靠前,音节越多越靠后。针对例3)a,有人会反驳说,前面数个排比项的音节数是递增的,但 “and”后的一项音节数则少。 “Struggle”,“discontinuity”和“exclusion”三个排比项的音节数分别为:3、6、3,似乎违背了层递的规律。其实,这是因为“exclusion”之前的“and”本身可以提高语势,其后的排比项无论多短,读起来都不觉突兀。例3)b中三个排比项的音节数是递增的(顺序为:6、7、7),比喻意义由具体的“锁链”渐强到具有人文活动性质的“俱乐部”。例4)中的三个中心排比项“mastering”、“resoluteness”和“gathering in”音节数(顺序为:3、4、4)是递增的;“resoluteness”和“gathering in”虽然音节相当,但“gathering in”是两个词,发音间隔必然比一般音节间的发音间隔要长。此外在重要性方面也呈递增性。例5中的四个排比项的强度是递增的,即由“对农民的赞扬”到“向死而生”的哲学信仰。音节数由7到28,也呈递增趋势。
应该注意的是,汉语语音的特点之一是音节匀称,成双成对。古代汉语单音节占优势,现代汉语双音节占优势(如:言/言论)。许多单音节词的表达受限,常常造成同音混淆、单音歧义现象,因而扩展为双音节(如:墙壁,老虎)。有的三音节词压缩成双音节词(如:花生/落花生),有的多音节词压缩成双音节词或四音节词(如:长途汽车车站/长途车站)。许多双音节词往往还要求别的双音节词与之相配(如:伟大人/伟大人物)。双音节化促成了四字短语。汉语存在着大量以种种方式组成的四字格,其中2-2节拍占80%左右(如:“你争我夺”、“断断续续”等)。总之,双音节化和四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6]追求词句整齐,重视音韵和谐的均衡美和节奏美,一方面是汉语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对有效对译英语排比句,特别是名词性和形容词性排比句造成障碍。在名词性排比句的翻译中,我们无法实现汉语字数与英语音节数的对应。例3)a明显说明了这一点。译者无奈中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利用四个成语对译英语的四个层次错落的名词,虽然音韵强烈,但笨重而不自然。例3)b中,一条(个)的重复使得排比效果明显。只是“锁链”一词多有负向联想意义,应为“链条”。例4中,用“是”的重复替换“a”的重复,可谓佳译。例5)中本可以用“对”一贯到底,但由于太多的干扰,排比效果不明显。
3.形容词性排比句中的排比与层递
与名词性排比句一样,形容词性排比句通过相近(或相反)意义词汇的叠加使作者欲表达的思想更醒豁,读者也更能通过形象重叠更准确把握原作的真谛。
6)...its(Scrutiny’s)adherents would go out to th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to do battles there,nurturing through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the kind of rich,complex,mature,discriminating,morally serious responses...[2]
……它(《细绎》杂志)的追随者曾深入各个学校,在那里进行战斗,以期通过文学研究逐渐引起丰富多彩的、多方面的、成熟的、有鉴别能力的、道德上严肃的反响……[8]
表三:形容词性排比句英汉对照表
例1)b中的三个过去分词可以看作形容词。所表达的动作由简到难。音节数为2、2、3,呈递增趋势。例4中的三个排比形容词的音节数分别为2、3、4,所反映的内容也是从微观的 “inward”(内在的)发展到宏观的‘existential’(“存在主义的”)。例 6 中的五个排比项的音节数分布为 1、2、2、5、5(3+2)。理想状态是,相对于英语的音节数递增趋势,汉语的字数递增,修辞效果才好。部分由于汉语的双音节化,部分由于英汉词汇音节数与字数不可能成比例,这样的翻译效果很难实现。
例1)b中,没有利用“它”实现符合汉语特点的重复性。“证实它,挑战它,或是推翻它”例6)中汉语的排比项(“丰富多彩的、多方面的、成熟的、有鉴别能力的、道德上严肃的”)字数分别为 4、3、2、5、5,安排凌乱,排比效果尽失。
结束语
和文学翻译不同,理论著作翻译一般不对语言形式提出过多的要求,而是以传达思想、解释概念为鹄的。但是准确把握一些反应作者行文风格的修辞手段(如本文探讨的排比句)对理解理论著作的思想精髓是必要的。许多情况下原文中的排比句没有成功对译成自然贴切的排比句。这一是因为译者对源语中出现的排比句无意识或重视不够,二是英汉语的语言特色(如汉语的双音节化)对翻译形成障碍,不能圆满移植。但是为了帮助读者顺畅理解原著,作为一名译者,还是要在这方面下工夫,起码做到“得原文的近似”。
[1]Reiss,K.(2004).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Eagleton,T.(2004).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 [M].(the Second Ed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黄伯荣 廖序东 (1997).现代汉语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徐青主编 (1997).现代汉语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冯翠华 (1995).English Rhetorical Option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连淑能 (2010).英汉对比研究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Leech,G.N.(1969/2001).ALinguistic Guideto English Poet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
[8]刘峰等译 (1987).文学理论引论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