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绣行业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3-12-23曾喜梅长沙大学工商管理系

商场现代化 2013年4期
关键词:湘绣人才信息化

■张 蕾 李 勇 曾喜梅 罗 琼 长沙大学工商管理系

一、引言

湘绣,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民间工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湘绣企业逐渐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出口等成一体的产业链。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地改善与提高,可作为社会传统文化产业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却逐渐显露出对信息化下市场经济的失灵。因此,如何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进行湘绣产业继承与创新,值得学者深人探讨。

目前关于湘绣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产业发展模式和自身品牌价值等领域,赵继学、廖瑜从产品的效率、产量、技术、创新性和市场进行剖析,全面的总结了目前湘绣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易筱青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认为湘绣产品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工艺设计上不断的发展、创新,并提出湘绣产业的市场化的“龙腾”模式。史云飞等人也总结了湘绣面临着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手段单一,难以打开市场;创新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当今消费者的审美观和潜在消费需求等问题。产业应加强企业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合作,并和政府交流,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而本文从社会信息化的角度出发,针对湘绣的发展现状,研究湘绣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社会价值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湘绣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二、湘绣行业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地位

当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时,齐名于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却步入了低谷,于是引起一场关于社会信息化进程下湘绣产业的创新问题的思考。

1.湘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湘绣,作为源于楚地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20 世纪80 年代,已然成为了湖南传统工艺的拳头产品,更是我国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因其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争相被海内外众多收藏家所收藏,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传承与保护了湘绣技艺,弘扬了湘绣文化,打造了湘绣品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创造了社会经济价值。

随着艺术价值的弘扬,湘绣企业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其工艺科技、品位、档次得以大大提升,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传承、人才培养、研发、生产、销售、出口等互相关联集一体的产业链。现在,湘绣产品成功地进入了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随着现代科技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达,传统刺绣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工业生产方式,致使湘绣处于面临灭绝的境地。所以,抢救、保护湘绣工艺,传承和发扬湘绣技艺,成为了当今湘绣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加强湘绣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平衡产业结构,拓宽城乡就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带动旅游、餐饮、娱乐、科研等相关行业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湘绣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湘绣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手段等方式为湘绣行业的发展建立起各种信息网络,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与理念对以进行改造与监督的过程。虽然在社会信息化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可湘绣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湘绣大小企业已有100 多家,绣品店320 家,开发出了数千个品种,年产值8 亿多元,湘绣产品已成功地进入了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5 亿多元。湘绣产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人们文化品味的提升、旅游业的兴旺、礼品消费的增长以及国外内对中国民族手工艺文化的痴迷,特别是其潜在的巨大产业价值,使得湘绣逐渐从原生态存在方式走向了市场产业化发展道路,然而处于成长中的湘绣产业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其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面临着社会环境不成熟、观念认识不到位、信息化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和管理体制不合理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如下图1:

图1 湘绣信息化现状

三、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找与资料的整理,从人才、市场和政府三个角度将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三大类:后备人才储存不足、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如下图2:

图2 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图

1.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湖湘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近几十年来湘绣无论是在针法、材质还是图案、包装上,都基本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产品缺乏创新,而营销模式落后更是导致了产品的堆积。

在我国,不同地区对湘绣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由于湘绣的原产地位于我国的南方,中南、华东、华北对湘绣的需求占很大比例(如图3)。根据对2003 年~2010 年对湘绣的需求统计及对未来几年的预测分析,如今,湘绣正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如下页图4),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湘绣行业进行调整,以达到供需平衡状态。

图3 需求地域结构分析

图4 供需平衡分析图

2.后备人才储存不足。培养一个熟练的技工时间一般为二十年左右,很多人不会选择从事这个行业。根据调查统计,现在约为80%的绣工年龄分布在30 岁~50 岁,年龄在20 岁~30 岁的绣工比例仅为16%,行业从业人员呈现倒三角局面(如图5)。同时湘绣的绣工人数将急剧减少,湘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况。同时湘绣的绣工大都来自当地的农村,文化基础薄弱,绝大部分从事刺绣行业的初衷只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也只能绣出中低档的绣品,很少绣工能够自行设计进行刺绣。严重阻碍了湘绣技艺的创新以及湘绣产业的发展。

图5 2003—2009 年行业从业人员发展情况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湘绣经营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时间较晚,要想湘绣产业在社会信息化的经济大潮中抢抓机遇,除了市场的需求和人才的供给,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目前的湘绣产业发展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一是没有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而制定湘绣产业科学有效的发展长远规划;二是没有建设正确引导合理的投资机制、良好的融资环境、健全的法律法规的软环境;三是没有创办对湘绣企业家的管理培训来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创新意识的湘绣产业发展创新中心;四是没有构建用于企业间相互学习交流的集群合作网络。如图6:

图6 政府支持方面图

四、加强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建议

湘绣已于2006 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湖南文化名片”,为加快湘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对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考察,认为对湘绣的发展和保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搭建交流信息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构建产业集成园区。

1. 搭建交流信息平台。通过湘绣协会将湘绣产业的相关利益群体,如一些工艺美术大师,研究机构等相关学者专家,将这些资源有机地整合到一起,适时地举办交流研讨会,以增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还可以邀请电台或电视传媒来对外宣传自己产品,甚至与电视媒体合作或冠名开播一档关于湘绣方面的综艺类、谈话类或论坛类节目。

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湘绣的网络营销新模式销售,为湘绣文化的宣传拓宽了渠道,从而更好的弘扬了名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网络营销这一新模式使湘绣产业直接对接市场,保证了客户接收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合理的采纳客户的反馈意见,及时的了解湘绣产业的市场动态,从而创造出更适销的产品,赢得更多的客户和更好的口碑,不仅打响湘绣这一湖南本土艺术品牌,而且更推动了湘绣产业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建立个性化定制销售新模式,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审美观和潜在消费需求,艺术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湘绣直接对接市场需求,提升湘绣的受欢迎程度并促进产业的发展。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市场竞争,关键是人的竞争,要想振兴湘绣产业,关键在湘绣后备人才的培养。而传统的依靠师傅个人传授的培养方式不够系统、内容单一、效率较低,对于行业今后人才的需求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出现了湘绣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所以应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和打造一大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研发人才、设计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为湘绣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了“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的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系统培养湘绣人才,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师队伍,打造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团队,与知名湘绣企业合作,订单培养湘绣人才,并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此外,也应改善湘绣人才的待遇,通过补贴或政府特殊津贴制对其技艺水平出众和实际贡献大的工艺美术师予以厚遇。

3.构建产业集成园区。在湘绣产业发展调研中,发现众多湘绣个体、私营企业基础上已经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联合,家庭作坊式经营方式逐步淘汰。而以湘绣为主导产业,养蚕业、林业等相关支援产业为副业的集成园区将成为了湘绣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而这其中也辅以政府、协会以及相关教育科研机构,同时也包括金融、旅游、文化传媒等支持产业。

此外,加强政府扶持力度,优化湘绣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企业间的横向合作,提升湘绣产业的整体实力;加强同其他产业间的纵向合作,提高成本优势;加强对政府对产业集群的监督、引导和扶持政策。

五、结语

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兴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湘绣行业本身的现代价值、优势及政府的支持政策等为湘绣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仅从市场需求、后备人才、政府支持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是,作为一个刚兴起不久的产业集群,存在人才支撑、技术创新与设计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尚未形成一个协同发展、激励创新的良性运行机制。

[1]赵继学,廖瑜.湘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001):52- 53.

[2]易筱青.湘绣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7.

[3]史云飞,蔡圳阳,蔡彪,郑英鹏.湘绣产业发展模式探讨[J].企业天地·理论版,2008,(6).

[4]郭秀君,谢智琼.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刺绣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31):70- 72.

[5]何兆芸.简论湘绣首次全盛的内因[J].饰,2005,2:006.

[6]唐利群.湖南湘绣文化产业发展探究[J].东京文学,(001):60- 61.

[7]李健萍.湘绣产销趋势预测[J].商业经济论坛,1989,(8):42- 43.

[8]吴尚君.关于湘绣创新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7,(8):155- 155.

[9]夏悦.论湘绣的传承和发展[J].企业家天地,2009,7:044.

[10]许凡,阳献东,徐青青,李湘树.现代湘绣发展的抉择和对策[J].纺织学报,32(4):112- 117.

猜你喜欢

湘绣人才信息化
湘绣艺术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人才云
儿童玩具设计中湘绣艺术的创新应用研究
“非遗传承+创意文化”视域下的现代湘绣设计创新分析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的创新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