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军校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理论授课效果分析

2013-12-23赛晓勇施新革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14期
关键词:病因学流行病学正确率

赛晓勇 孙 静 施新革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853

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方法学课程,通过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诊断、防治和预后的规律,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的许多学科领域[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改变及循证医学的临床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在临床科研工作中更加显现其重要性,它是临床医学重要的基础课程和科学研究必需的方法学科,是临床医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修科目。 临床流行病学因基本概念多、授课时间有限[2],目前教学上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为了适应教学发展需求,寻找不同层次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对某军校2008 级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病因学大课的授课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某军校2008 级修临床流行病学学分的全体研究生进行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66 份,完整有效143 份,有效率为86.1%;其中,博士研究生126 名,男84 名,女42 名,统招生89 名,在职生37 名,内科学专业44 名,外科专业35 名,眼、耳鼻喉、中医、护理等专业26 名,辅诊专业21 名;硕士研究生17 名,其中,男10 名,女7 名,统招生13 名,在职生4 名,内科学专业9 名,其他专业8 名。

1.2 方法

授课前后采用统一的答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姓名、专业、学号及10 道判断题,错误判0 分,正确判1 分,记录总分。 双人核查,对比查错。 10 个问题分别为:①病例对照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 ②RR 值又叫暴露比值比,是关联强度指标之一;③病例对照研究属回顾性研究,按暴露与否分为两组;④混杂因素与研究因素和疾病都有关联;⑤配比因素越多,研究越容易进行;⑥只要OR 值>1,就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关联强度;⑦病例对照研究回忆偏倚不能避免;⑧队列研究可确定病因;⑨队列研究论证强度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最高;⑩队列研究论按暴露与否分为两组,可计算暴露人年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授课前后博士研究生答题情况

第4 题授课前后正确率分别为56.3%、60.3%,第5 题授课前后正确率分别为94.4%、97.6%,第8 题授课前后正确率分别为51.6%、4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1、2、3、6、7、9、10 题授课前后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除第8 题外,其他各题授课后正确率均较课前升高(表1)。 不同性别、培养方式、专业博士生授课前后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2)。

2.2 授课前后硕士研究生答题情况

第5 题授课前后正确率分别为94.1%、100.0%, 第6题授课前后正确率分别为100.0%、88.2%, 第7 题授课前后正确率分别为88.2%、100.0%、第10 题授课前后正确率分别为88.2%、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第1、2、3、4、8、9 题授课前后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第9 题授课后正确率从52.9%下降至17.6%,第6 题课后正确率也较授课前下降,其他题目授课后正确率较授课前高(表3)。 在职硕士授课前后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4)。

3 讨论

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规模年年扩大。 据统计,2008 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为446 422 人,2009 年计划招生人数为510 953 人。2010 年研究生在校人数为1 538 416 人,其中,硕士生1 279 466 人,博士生258 950 人[3]。 研究生是各高校、 研究机构和医疗单位科研的科研力量的主力军,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科研从申报、立项、研究和结题的全过程,是科研项目主要参与者或完成人。 因此,在校研究生的科研理念、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将直接影响各科研单位的科研水平,也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有研究调查了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常见的方法学问题发现, 仅有1.8%的学位论文没有统计学错误[4]。即使已经正式发表的科研论文也存在着许多科研方法及统计学的错误。 由此可见,提高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研究生医学科研资料收集的质量和应用恰当统计学方法处理科研资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是当前研究生教学改革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对促进我国医学科研发展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表1 授课前后博士研究生病因学判断题正确率比较[n(%)]

表2 授课前后不同性别、培养方式及专业博士研究生病因学判断题总分比较(分,s)

表2 授课前后不同性别、培养方式及专业博士研究生病因学判断题总分比较(分,s)

上课前上课后t 值P 值6.16±1.53 7.91±1.37 8.831 0.000 6.11±1.37 8.38±1.32 10.100 0.000培养方式统招(n = 89) 在职(n = 37)6.06±1.51 8.11±1.33 10.370 0.000 6.31±1.44 7.93±1.45 6.529 0.000专业内科(n = 44) 外科(n = 35) 耳鼻喉、中医、护理等(n = 26) 辅诊(n = 21)6.09±1.27 8.18±1.51 8.385 0.000 5.80±1.53 8.11±1.18 7.492 0.000 6.65±1.60 7.88±1.24 3.411 0.002 6.19±1.60 7.86±1.53 5.000 0.000

表3 授课前后硕士研究生病因学判断题正确率比较[n(%)]

表4 授课前后不同性别、培养方式、专业硕士研究生病因学判断题总分比较(分,s)

表4 授课前后不同性别、培养方式、专业硕士研究生病因学判断题总分比较(分,s)

上课前上课后t 值P 值6.13±1.20 8.90±0.32 7.203 0.000 6.17±1.60 9.29±0.49 3.576 0.012培养方式统招(n = 13) 在职(n = 4)6.31±1.25 9.00±0.41 7.762 0.000 6.50±1.91 9.25±0.50 2.328 0.102专业内科(n = 9) 其他(n = 8)6.56±1.33 9.11±0.33 5.750 0.000 6.13±1.46 9.0±0.53 4.709 0.002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传统的治疗模式也将向群体、预防、保健和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 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生不但要具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具有较高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应用恰当的科研方法设计课题,收集临床资料,然后应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处理资料,最终科学地说明临床医学现象和解决提出的医学问题。 临床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新型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和方法学科已为医学界所重视,并愈来愈显示出其在科研和临床中的重要的作用。 学习临床流行病学使研究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对于提高研究生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临床研究生开设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的总学时为40 学时,学时较少,但从2012 级研究生开始,学校将该课程设定为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学位必修课,授课对象主要为临床型和部分科研型研究生,每年约600 人。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科研方法学,结合临床研究生实际工作的特点, 笔者从2008 级研究生开始对课程内容实行逐步教学评估和改革。 由于临床流行病学学时有限,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教学前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哪些是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哪些是其较难理解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上,对提高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效果将具有实际的意义。

本调查显示,博士研究生对第4、5、8 题的理解授课前后差异不显著(P >0.05)。 第4 题考查的是“混杂”的概念,说明在授课后学员对该概念理解仍有待加强。 第5 题考查的是“配比”的作用和实施方法,是对“混杂因素”的消除方法,仍是对“混杂”这个概念不清造成错误,该部分应加强。第8 题错误原因可能是由于学员对病因学研究的作用理解不够全面。 在今后研究生的授课中,需对这几个概念进一步加以阐述。 笔者提一些设想:首先可提出一些问题,如什么是“混杂”、“病因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采取以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PBL[5],让学生自己在书中找答案并展开讨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6]等均可以借鉴,进一步调动学生自学和参与的积极性,可能更容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7-8]。

硕士生第5、7、10 题授课前后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第6、8 题授课后正确率较授课前下降。 第5 题博士、硕士错误率均较高,说明“混杂”这个概念较难理解,硕士虽对考查其基本概念的题目完成得较好,但对其概念的延展和引申仍有待加强。 第7 题错误说明其对“回忆偏倚”概念不清。 第10 题说明硕士研究生对队列研究的分组方法及暴露人年数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 第6 题错误说明硕士研究生对OR 值的理解仍有待加强。 第9 题硕士学员回答的正确率较授课前下降,一方面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一方面也说明病因学研究方法今后应加强授课。

本调查发现,博士授课效果较好,硕士授课后存在问题相对较多。 说明博士在经历了硕士的学习阶段后,对科研的方法和过程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而硕士缺乏科研锻炼。对此,可以尝试运用病案举例[9-10]的教学方法,例如对霍乱的研究、吸烟与肺癌、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等, 引导学生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去探索病因,了解各相关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这样可能会缩短理论内容与临床实践的差距,让原本枯燥的流行病学规律变得生动起来,形成以科研训练为经、以教学内容为纬的兼容性教学形态及情境[11],更好地锻炼学生对临床课题进行科研设计、测量和评价的能力。

综上所述,研究生教学应针对硕士、博士对临床流行病学不同的理解程度,制定有层次的培养方式[9]。 对已经掌握了一定流行病学基础的博士生,授课重点放在其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科研中用到的实际方法进行讲解。 对硕士生,授课重点放在基本概念的讲述,可以尝试让学生选取不同的科研题目进行实验设计[12],使其对科研整体思路和过程有所了解,形成完整、清晰的科研体系。 突出因材施教[13-14]开展更深层次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将成为今后的方向。

[1] 黄悦勤.临床流行病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

[2] 郭立燕.非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144-14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2010 年教育统计数据报告[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4] 邢晓辉,耿景海,何美蓉.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86-488.

[4] 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8):18-21.

[5] 王月丹,张燕,徐兰.中美两校教师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中八个问题不同解决方法的比较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2007,27(5):97-99.

[6] 崔贯勋.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27):164-166.

[7] 彭志行,马红霞,赵杨,等.随机过程模型在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5):120-124.

[8] 郭燕萍.案例教学中的信息素质过程性评价应用实践[J].情报杂志,2011,6(30):249-250.

[9] 施学忠,杨永利,李琳琳,等.“基于问题和学生参与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9,26(5):533-534.

[10] 练玉银,王家骥,雷毅雄.网络式PBL 教学方式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135-136.

[11] 余小滢.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27):554-555.

[12] 钟秋安,余红平,张志勇.流行病学的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9(25):257-258.

[13] 戴迎春,聂军,陈清.因材施教《流行病学》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4(9):524-526.

[14] 赛晓勇,门可,王波,等.某军医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554-555.

猜你喜欢

病因学流行病学正确率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及护理研究进展
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与主动脉夹层的关系研究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