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创新:变化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2013-12-20李朝军

理论导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李朝军

(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上海200052)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抑制和废弃。有人说,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先进科技支配人们生活的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也有人感叹现在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怀念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时代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当今社会还有没有价值?究竟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至关重要和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应有清醒认识和理性态度

在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上,马克思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19世纪60、70年代,当黑格尔哲学被德国知识界视为“一条死狗”时,马克思却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辛辣地讽刺了这种肤浅地、虚无主义的思想态度:“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采取全面否定或肯定,而应该持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基,也有其内在的“基因”和元素,因而成为其薪火传承的精神命脉。对自己的民族优秀文化,既要有着一种坚定的自豪,给予自己的传统文化必要的尊重,又要把它放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宏观格局中来考察,既不夜郎自大、孤芳自赏,又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毛泽东创造性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为我们树立了楷模。他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异域文化。接受这种先进文化的中国人是生活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中国人所接受,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并获得发展。1920年3月,他在给周世钊的信中说:“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因此,毛泽东在积极组织一大批青年出国后,自己则留在国内,致力于中国国情的研究,深刻地认识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开辟了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引向胜利的井冈山道路。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也十分重视学习借鉴中国文化遗产。他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正是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对于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1.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中华传统文化素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著称于世。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缺点、长短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因而成为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根基。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诚信仁爱、和谐中庸、崇尚正义、注重民本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忧患意识等,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也滋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断走出国门、影响世界。中国文化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形态,它对内具有凝聚整合能力、对外具有涵容同化能力,其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对于世界的独特贡献,通过“中国模式”已得到了充分体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中国改革伊始就如此断言:“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人类的文明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的热点话题,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一模式主要还是一种经济模式,还未成为一种文化模式。世界著名思想家丹尼尔·埃通加·曼格尔说过:“文化是制度之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曾说过:“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这就期待我们在文化模式上有自己的建树和创造,进而向世界提供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道德和文化理念,在文化上为未来世界新的文明样式注入全新的价值理念。正是在这一深远的历史任务和内在要求下,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史上第一次把“文化命题”提到中央全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党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把握,又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的实践性提升。

2.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弃”。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更而不断的进化和变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顽强地繁衍了五千年之久,但也有其消极和糟粕的部分。需要对之采取“扬弃”的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专制主义,经济上的平均主义,“三纲五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井有仁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纲常伦理等。强大的封建专制主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建设。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集权主义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夏、商、周三代到宋、元、明、清,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专制传统,人治成为国家政治的基本模式。这种封建主义专制传统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难免产生影响。例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原则,认为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又存在着“官本位”现象,有些干部滥用职权,损公肥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我们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努力追求最广泛的党内民主、人民民主,但有些干部常常唯我独尊,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等等,这些不良传统政治文化,仍然在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延续

文化传统根本上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文化风俗相伴而来,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葛剑雄教授曾指出,作为一种写字工具的毛笔,被更为方便的钢笔、圆珠笔替代是理所当然的,如今的电脑更是既方便又高效,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尽管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能够长存,但从一定意义上说,书法这一特色文化淡出我们的生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1.理解传统文化。文化是经过时间大浪的过滤而积淀下来的,它无形却又深深根植于历史和现实生活之中。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除却文字研究外,还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文人们大多习惯从历史流传下来的文献中寻找文化传统。但是事实上,任何国家任何时候记录下来的文字都不可能是当时的全部。更何况经过历史的淘汰,最终能够保留到今天的文献,往往是被主流文化认可的观念和事实,决不是全部的观念和事实。因此想要了解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时代真实的文化,仅仅依靠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张乐天教授指出,看高楼、高铁,我们似乎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但是人们的行为举止、生活习惯依旧深深烙上了传统的印记: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好好读书,不正是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体现?平时遇到难办的事便托关系、找朋友、寻老乡,这不也是重人情乡土的风习遗留吗?

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不能仅仅从官方的事实中了解。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把中国从古至今看成一个板块;也不能把中国这个空间看成一个不变的整体,因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许多人有这样一个误区: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为文化主流曾长期统治中国人的思想。但是,在传统社会中,民间能认识字的人有多少?看过四书五经的又有多少?广大民众真正相信的还是求签、算命,因果报应。

理解传统,应放置于当时的社会去考虑。例如,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观念从五四运动开始遭到无情地批判,人们开始追求婚姻自由。但是应该引起我们反思的是,既然是糟粕,何以能延续两千多年之久呢?这要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活动的范围十分狭窄,尤其是女子,用古语叫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何谈什么婚姻自由?到了近代,人们活动范围扩大,信息量开始扩大,消息的传递更为迅速,从而为打破传统的婚姻观念创造了条件。

2.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精神文明不像物质文明那样是可以自然延续的。生产力提高了、科技发达了,物质水平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物质水平提高了,文化水平未必会自然地相应提高。有些传统是没有办法自然延伸的,因为经济基础已经变化了。例如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它的特点是文字古雅,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因而只有少数群体对它有兴趣。处于同样处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极盛时曾经创造了辉煌的舞台效果,形成王派、袁派、解派、邵派、丁派、石派、杨派等众多唱腔独特的流派。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多元文化和市场浪潮的冲击下,沪剧开始急速滑坡,专业院团一个个解散,至今只剩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三颗“种子”。市场不景气时,剧团生存出现困难。保存下来的宝山沪剧团的团长华雯回忆到,一直到2000年,作为“梅花奖”得主、团里的台柱子的她,每个月工资还不到1000元,年轻演员更只有300多元,“就这样还经常发不出,全团30多个人,就像群少人管的野孩子。”那时候,台里一位老演员,每天往冰箱里放馄饨,整整吃了一个月。一对小夫妻,一个皮蛋也要切开来分着吃。显然,要使昆剧、沪剧这样的传统文化获得延续、走向新生,仅仅依靠民间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国家有责任来传承这种艺术,这样才使它不至于成为化石。

2011年12月5日,上海公交785路选择了两辆公交车试点增加沪语报站,这是上海首次在公交车的电子报站中增加沪语内容。公交785路全程在浦东,乘车者中,有很多是年纪较大的本地乘客,听不懂普通话报站,只能听懂上海话。虽然试点只有一天,但引起大众的热议。本地的多数乘客反响较好,不过同时也收到了一些外地乘客的反对意见。有专家表示,保护沪语文化,不应该由公交来承担。但是,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是正如葛剑雄教授指出的那样,“现在上海40%是从外地迁户口进来的,10%-20%是外国人,若是没有政府的保护,上海话这一方言能不消失吗?”

三、交流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出路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化积淀,有着非常丰硕的文化成果积累,有着不绝如缕、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其本身就有不断扬弃自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和风范。历史上,我们历来对自己的文化抱有高度的自信。但鸦片战争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挤压和废弃,对其持怀疑甚至彻底否定态度的声音时而响起。对此,要有清醒理智的认识,立足国情和现实,我们认为,应当通过文化交流与创新,寻求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1.交流与传统文化出路。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各区域文化是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特别是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这种交流日渐频繁。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既有融合的层面,也有冲撞的层面。十六世纪之前,中国文化的西传,成为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触媒。16世纪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大文化体系历史性地相遇了。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日本等国家,也就是所谓的“西学东渐”现象。西方以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强劲地挑战和冲击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化最紧迫的问题是“中西问题”。

回顾历史,无论是古“丝绸之路”东西方的商贸们来,还是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华文化从来都是以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著称于世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元化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话语环境。世界文化交流的频繁和扩大必然促进各种文明的相互借鉴和吸收,从而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外在的强劲动力和可借鉴、对比和学习的参照物。自从国门被迫打开以后,西方文化元素就一直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国,并与中国本土的文化结合,对中国社会很多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在吸纳西方元素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文化元素输出到西方,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在他的著作中曾经写道:“从前,我们谁也不会相信在这个石阶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先进的民族存在;现在,因为东方中国的发现,使我们‘觉醒了’。”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此外,西方的各种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例如,在价值观念上,金钱不再被看做是万恶之源。如今的国人普遍认为,金钱成为实现个人幸福和全面发展的必要因素。另外,西方的娱乐文化元素在中国更是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以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为典型代表,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打开了中国庞大的娱乐市场,使当代中国人开始接纳这种文化消遣和娱乐方式。必须看到,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力量,不仅仅要看军事和经济,文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是软实力的体现。文化“走出去”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交流与学习。让别人了解我们文化的同时,学习外国现今的文化。传统文化只有立足于现代社会,才有可能被更为广泛地传播,被世界所认同。

2.创新与传统文化出路。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新事物不会发展起来,世界会原地踏步,无法前进。文化也是如此,仅仅只有继承自我,或仅仅学习他人,都是不够的。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与文化大国,在文化提升上无疑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但是,资源如果只是固守而得不到应有的创新性地开发与应用,反倒可能成为束缚发展的包袱。我们在珍视本土文化的同时,亟待创新传统文化,采取多元化的视角,沟通融合其他文明,进而使得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0.6%,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10%以上。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正如胡锦涛指出的:“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之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而如何创新传统文化,是有识之士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曾指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应是“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梁启超认为只有尊重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再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方法,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性地把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现代化之中,才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例如,中国当前的发展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和智慧。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厚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如“以民为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民本思想,“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国泰民安”等执政兴国的治国理念,均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文化资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依据,等等。显然,这些思想无疑是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和智慧。

总之,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文化珍贝俯拾皆是。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将其精髓和时代需求结合起来,既保持住其特色,又使其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生命力,让我们的文化真正在世界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正是当下和今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的战略之举。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4.

[2]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63.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51.

[5]马云华,李先海,徐炎章.传统的辩证法[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8:1.

[6]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57.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