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和谐人:生态文明的必然追求
2013-12-19□姜渊
□ 姜 渊
(⒈浙江环境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1300;⒉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一、生态和谐人概念解析
所谓“生态和谐”,是指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宇宙间所有的存在物,在一个统一平衡的自然界,遵循各自的内在发展规律,在统一协调、适度竞争、相互包容的状态下,有序、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一种物种生存境界。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在创造和维持这种境界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造就生态和谐人就成了解决人类社会持久繁荣与自然和谐发展矛盾之间的根本所在。
生态和谐人是一种将生态和谐理念灌注于思想、文化、主观能力和生存方式的人。传统“人”的生存与发展理念经历了由崇拜自然到征服自然的不同阶段,创造了人类文明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可以说,现代文明是在对自然的征服与物质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创立的。但这种忽视自然规律、无休止地掠夺资源的发展方式是不可取的。
生态和谐人应该是自然界中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个体,生于自然,存于自然,向自然索取,又为自然做贡献,最后回归、融化于自然,达到与大自然真正和谐统一的“人”。生态和谐人具有完整而科学的生态理念,热爱自然,在遵循自然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行为,促进自然界的良性循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塑造生态和谐人的意义
(一)生态和谐人理念能全面提升人的素质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个体尊严和社会价值是其与动物的最大区别。[1](p79)但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渐渐被物质所侵蚀。一些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金钱的多少和社会地位的高低。但事实上,用物质财富或者社会地位的尺度来衡量人的内在价值是对人的否定。马克思认为,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必须共同发展,而不是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同时丧失了人格与尊严,丧失了对人生正确价值的认识。
生态和谐通过提倡勤俭节约最终达到人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和谐,生态和谐人肯定人的内在价值,鼓励人类提高精神文明的程度,这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的最本质价值。具体来说,生态和谐人理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和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但他并不否认个人的特殊性与独立性。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的发展,但个人并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置身现实社会与客观生态环境中的个人。马克思还认为,人的个性发展过程表现为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2](p98)而这三种形态的转换是通过认知、情感与理性的方式来达到的。可以说,客观的物质生态环境就是个人运用这三种方式达到上述三种形态的基础与原料。换言之,只有在和谐的人与生态关系上构建和谐社会,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是人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物质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而生态环境是提供人类需要的物质基础。人类必须通过激发自身的需要来驱动自身的能动性,而当个人正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进一步激发人新的需要和行为动机,使人树立更新、更高的目标,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充分满足个人的正当需要,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个人的现实需要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供给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生态和谐的根本理念之一。
再次是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对个人价值理论论述的核心内容。人的能力是人的内在的本质力量的充分显现和发挥,包括人的体力、智力、潜能以及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协调自然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许多类型。[3](p235)在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统治地位的过去,征服自然被视为人类能力发展的根本标志。但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态和谐才是人类追求的根本目标。因为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创造空间,而个人能力的发展也会使人更深刻地认识自我,更好地促进个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处与良性循环。
(二)生态和谐人能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不可否认,从资源总量来说,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考虑到我国有14亿人口,我们就会发现我国是一个资源贫困国。我国三分之二的地区是山区,不适宜耕种。有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是用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上20%的人口,较少的资源存量、不均衡的资源分布又与不健康的经济发展结构形成了恶性循环。以我国资源型产业为例,原料产地西部地区已经算是我国资源和能源比较充足的地区,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资源加工和利用型产业集中在沿海地区,国家对原煤、原油等资源产品实行统一定价、统一调拨,而对东部地区以此为原料的成品价格则依赖市场自由调节,这种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形成了剪刀差,抽走了西部产业的利润,不仅使得西部无力投资环境保护,而且一直维持着较低的发展水平。[4]这样,西部地区就陷于强烈的发展冲动与不足的发展能力的冲突之中,这种冲突中的张力很容易导致不计后果的短期行为并进一步地破坏环境。从长远来看,如果继续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畸形的经济发展布局必然有害无益。所以,从个人到整个国家,形成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谋求与实际环境资源分布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布局,对持续的、稳定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和谐人能切实保障社会稳定
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学者曾经试图将西方倡导自由、鼓励竞争的理念套用到现在的中国社会,但他们忽视了中国社会的资源现状和历史传统,如果单纯地生搬硬套西方自由主义势必会因抢夺发展资源和空间导致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和谐人恰恰追求一种和谐的人生价值,一种在满足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克制挥霍、奢侈、浪费。这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缓解社会竞争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国目前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如果再不对环境进行保护,对资源开采进行有效控制,可利用的资源和可生活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少。已经有学者意识到,自然环境的衰退和生态系统的崩溃会对基于此种环境生态条件的社会系统造成沉重打击,甚至导致系统崩溃。[5]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强化人们对于社会风险的控制能力,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制度安排控制风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种工程技术,例如防洪工程、保险业及福利国家的迅速发展等),更需要我们从个人到整个社会树立生态和谐理念,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社会性风险 (如城乡二元结构的失衡等),增强抗拒社会风险的能力;还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深层结构和体制上降低社会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坚持生态和谐理念意味着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有助于谋求更多的社会共识,促进社会稳定;此外,生态和谐理念充分考虑了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利于国家安全。所以,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生态和谐人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追求。
三、塑造生态和谐人的必要条件
(一)与生态和谐理念相适应的物质生产力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条件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人类必须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保证自身对于精神的追求。胡锦涛同志也说过,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所以,生态和谐人理念的确立必须有相应的社会生产力予以保证。
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以人类顺应自然为特征的生产力(包括以渔猎、采集为主要内容的史前文明时期和以种植、畜牧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文明时期);以人类征服自然为特征的生产力 (包括市场经济体制统治世界的工业文明时期);以人类和谐自然为特征的生产力(大约从20世纪算起,可称为后工业文明时期)。[6]而我国正处于第二种生产力向第三种生产力过度的关键时期。这种生产力的转变是从突出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生产力类型向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的生产力类型转变。当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既关注生产又关注生态。马克思对此早有经典性的论述:“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他们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7](p926-927)”所以,与生态和谐的生产力既不属于对生态环境的被动适应,也不属于简单地对生态环境的压榨性掠夺,而是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资源匹配和高效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统一、利益索取与生态平衡的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一致。综上所述,只有以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才能真正确立生态和谐人理念。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崇拜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但自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们越来越发现破坏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难以持续的,开始逐步意识到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与环境的和谐共处。[8](p20-21)也正是为了这一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其中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对人类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行为施加限制,以求与生态容量相适应。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是生态和谐人在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它坚持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并举的理念,提出了与和谐生态伦理思想内涵一致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概念。其中,代内公平是当前世界人际公平、社会公平和国际公平的综合体。它强调人类在利用现有环境资源上的机会是平等的,在谋求未来发展权利的机会上也是平等的,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和可享用的空间是有限的,有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强者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弱者的经济发展与生存空间为代价。而代际公平主要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在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方面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9]实践生态和谐人理念,就必须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可持续之路。从个人来说,就是我们在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并且有义务使自然资源保持相对的稳定,为后代人的发展留下一个良好的空间。
总之,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丰富而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生态和谐人理念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塑造生态和谐人面临的实际困难
(一)西方个人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侵蚀
随着消费主义传入中国,它不仅在理论上被大众所模仿,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大量的为消费而消费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恰恰是对生态和谐的最大威胁。消费主义是每个国家都要面对的强烈诱惑,尤其当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际,消费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更为刺激消费提供了理由。事实上,个人享受与消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但正确的享受与消费必须是合理的、适度的消费。而盲从、过度的消费只会形成经济泡沫,最后导致经济崩溃。
此外,消费主义也与生态和谐人理念背道而驰。首先,消费主义阻碍了经济生产耗费的减量化。生态和谐人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在生产耗费上就是减量化,因为只有从总量上少生产、少投入才能少消耗资源,才能为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打好基础。众所周知,客观上无论如何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化,从能量守恒和物质不灭定律来看,污染物最终仍要产生,只是质与量多少的问题。而消费主义所追求的时尚消费、奢侈消费、过量消费和扔掉型消费会直接导致过量生产和透支消费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其次,消费主义与循环利用原则相违背。生态和谐人要求我们循环利用自然资源以及产品,最大限度地用尽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以延长废弃物的产生过程,并为垃圾重新资源化做铺垫。而消费主义则追求一次性消费,更关注于消费产品的时尚与奢侈价值,而不是其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这样,就使许多产品在使用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甚至没有使用时就被当作废弃物烧掉或抛弃;同时,消费主义拒绝使用利用再生资源所生产的产品,认为此类产品不符合其品位和追求,最终加速了废弃物的产生过程,加剧了环境恶化和资源衰竭的速度。
(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是工业和农业大国,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更多地是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低效率利用上的。我国依靠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不是高科技产业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这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跨越的阶段。目前,限制我国继续繁荣的不再是人力资本的稀缺,而是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等自然资本的稀缺。在全球自然资本普遍稀缺的情况下,中国的现代化将不得不走出一条与传统的西方工业化不同的道路,即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历史性变革,从工业文明走向新的文明——生态和谐文明。[10]
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和谐文明的核心。传统工业社会的生产模式是一种 “资源—产品—污染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因此,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没有自然效率的线性经济。在工业经济社会初期,人造资本是限制性因素,追求经济子系统的数量性增长是合理的。但随着经济子系统的增长,自然资本替代了人造资本已成为限制性因素,经济系统需要从数量性增长转变到质量性发展。生态和谐社会的生产模式是 “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是一种非线性和循环的生产模式,在物质循环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它以资源合理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为特征,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人类生产劳动能够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也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生态型生产还能推动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较大的贫富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整体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分化现状:东西部地区人均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城市和农村整体生活条件也不在同一档次。这样的社会现状就决定了选择、推广生态和谐理念会遇到巨大的社会阻力。普通百姓不能与富裕阶层同步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私人资本财富往往给其所有者带来更多的财富,环境与自然资源等公共资源却要求所有民众共同承担污染与损耗的义务。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一些人缺少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吃不饱饭的山区贫困户不可能去思考环境保护;而另一方面,发达和富裕的个人因为掌握了过度集中和多余的物质财富,在扭曲的价值观下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至此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塑造生态和谐人的基础是社会的公正与平等,只有在生活水平均等的基础上,生态和谐理念才有实践的空间。
五、塑造生态和谐人的途径
(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绝大多数人追求的仅仅是生存和繁衍的基本物质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消费主义开始从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蔓延,它将人的价值与物质消费相等同,提倡多消费、多享受,将个人的享乐上升至价值追求的最高阶段,甚至鼓励不必要的挥霍与浪费。但在机遇与困境并存的今天,人类开始觉醒,开始意识到人类的生活价值并不在于个人享受的好坏,精神追求比物质追求更具有价值。[11](p86)
可以说,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是塑造生态和谐人的基础,因为价值追求是个体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领悟与实践。个人的价值追求不仅关系到个体自身的发展与前途,更维系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未来。健康而正确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树立自强不息的意识,勤俭节约,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也要将个人与社会、国家、民族的价值联系起来,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反对个人中心主义与享乐主义。
同时,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生态环保理念也成为人类的价值追求。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受到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客观约束。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任何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都是立足于现实社会历史与生态环境条件的。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保证生态和谐也是体现个人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个人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个人与社会的共赢,而不是个人索取与社会环境的对立。
简而言之,生态和谐人要求我们既要追求个性自由的充分实现,又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要追求个体与他人、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
(二)在实践中塑造生态和谐人
⒈选择环保的生活方式。个人的富裕程度不在于消费水平的高低,合理的消费应该平衡在个人需要的物质水平线上。我们要严格控制不必要的资源使用,并积极地对所有必要使用的资源实现再利用。[12](p74)例如我国在2007年实施的禁塑令,有效地控制了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节约了资源也保护了环境,并最终让百姓接受了菜篮等载具也一样方便有效的环保理念。而我们日常生活也可以实践生态和谐的生活理念,比如对水资源、纸资源的重复利用,比如对于电的节约等等。生态和谐不仅在于节约或者保护程度的高低,更在于是否从自身做起。
⒉积极追求精神财富。个人财富不仅仅体现为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费,更重要的是对精神财富的拥有。从个人来说,精神财富能够为个人提供健康成长所需的价值理想、道德信念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从社会来说,精神财富能够为一个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提供共同的精神支柱、崇高的价值指向;对民族来说,精神财富是维系文化传承和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13](p125)随着个人文化水平的提高,其不会再执着于追求自身的物质享受,而是会对环境保护和缓解资源压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⒊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氛围。具体来说,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福利与公共事业;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正如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所说的那样:“和谐社会正是力求通过人与人的和谐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全人类的和谐。”
(三)制定并实施符合生态和谐的法律和政策
和谐文明需要先行者去引导和实验,但要其真正成为社会个体的选择,就不能单纯指望个人道德理智的选择,它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外在的强有力制度的约束,这就需要我们构建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历经几百年的现代法律秩序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其从理念到制度体系,主要反映的是工业社会的经济生活和秩序要求,并不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有些在当时具有历史合理性的原理和制度安排,诸如绝对的契约自由、所有权绝对、过错责任等,已不适合现代生态和谐理念的实际需求,有时甚至是导致某些生态危机的元凶。[14]这就需要我们按照生态和谐人理念的具体要求对传统法律体系进行全面检讨、修改和完善。简单来说,就是以生态文明精神完善现行法制,根据生态文明的要求实现法制生态化。其基本途径为:⑴以生态文明为终极目标和理想蓝图确定环境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最终目的;⑵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践需要构建相应的环境法律体系;⑶把生态文明的精神理念转化为法律原则,以此指导法律制度建设。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政策上重视环境与经济、生活的和谐,把生态和谐作为政府政策制定的重点,用具体的政策制度引导和约束社会个体的行为,推广生态和谐的生活方式。我国的禁塑令之所以能取得有效成果,就在于其强制地要求消费者为污染买单。推行与生态和谐人理念配套的法律制度,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个人就能从理念到行为接受生态和谐。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和谐是我国历史和国情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的人口和环境资源现状决定了资源环境支撑不了巨大的过度消费,也支撑不了巨大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基于这个原因,全社会也越来越意识到生态和谐的必要性:环保从一个理念逐渐上升为基本国策,从单纯的环保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不明确的表示着国家和人民都在重视环保,关心环保。[15](p117-118)
从现在的世界格局来看,现代国家的竞争不单纯是军事或者经济的竞争,已经发展为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竞争。环保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综合性指标,例如在我国举办的奥运会和世博会,无不以生态和谐型社会和生态和谐型城市为主体,向世界展现中国,向世界证明中国。所以,只有在我国现有国情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和谐型社会,才是中国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的最终出路。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60.
[4]洪大用.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视点[J].浙江学刊,2001,(04).
[5]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2).
[6]薛永应.人类生产力的第三高度.“绿色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2002,(0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79.
[8]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9]李承宗.科学发展观中的和谐生态伦理意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01).
[10]房宏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12-12-07.
[11]李明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学方法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2]俞田荣.环境伦理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13]鸟越皓之.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14]钱水苗,巩固.面向生态文明的环境法制建设路径探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06).
[15]约翰·汉尼根.环境社会学(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