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政资源浪费才是最大的浪费

2013-12-18◎阿

团结 2013年3期
关键词:议政国民浪费

◎阿 计

不久前结束的全国 “两会”,多项节俭办会的改革措施令人耳目一新,如全国政协会议以电子文本替代大量纸质文件,由此节省200万元,全国人大会议工作人员尽量使用机关用房,以节省租用宾馆的经费,等等。而此前已经召开的地方“两会”,也纷纷推出了类似改革。

如此“两会”新气象,显然有利于降低会议成本,抑制无谓浪费。不过在赞叹这一重大进步的同时,或许更应关注议政资源的浪费现象。

最近几年,一些文体明星的“缺席门”事件屡屡成为众矢之的,因 “备战”、“养伤”多次缺会的刘翔委员今年依然远离会场,新晋广东省政协委员周星驰则为宣传电影而上演了现实版 “逃学威龙”。与此同时,个别代表、委员虽身处会场却魂游会外,打磕睡、玩手机等小动作时有见光。此类视 “两会”为儿戏的“躲猫猫”、“打酱油”行为,不仅伤了公众的殷殷期望之心,也是对议政资源的典型浪费。

与上述显性浪费相比,不容忽视的还有议政资源的隐性浪费现象。今年全国 “两会”期间,张国立央求记者 “不要为难我”,宋丹丹声称“还不懂,来学习”,莫言因惜字如金成了名副其实的 “莫言”,等等,纷纷招致社会质疑。当然,如此表现并不仅限于一些明星、名人,少数代表、委员虽年年现身会场,其议政质量却令人不敢恭维。从假话、空话、套话到 “口水建议”、“雷语雷案”,再到“哑巴代表”、“空挂委员”,无不遭遇公众吐槽。于 “两会”有限的会期内,这类徒占席位的空耗现象,同样是议政资源的极大浪费。

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治基于效率要求的普遍选择,“两会”则是中国现有政治框架下参政议政最重要平台,代表委员承载着全体国民的利益诉求,拥有直接的议政话语权。如此稀缺的议政资格和机会,理应倍加珍惜和利用,以务实高效的智力贡献和思想竞争,助推国家改革、社会进步和民生权益。而种种议政资源浪费现象,折射的却是社会责任、议政素质和政治良心的缺失。与物质意义上的会议成本浪费相比,议政资源浪费对民主效能和国民热情的伤害,显然更为严重。

正因此,最大限度抑制乃至杜绝议政资源浪费,乃是 “两会”政治急迫的改革议题。首要的一点,是进一步完善代表委员的遴选和退出机制,依据民主原则而非 “政治待遇”选拔社会精英,依据能力优劣而非名气大小分配政治资源,使真正具备议政愿望和素养的贤才进入议政行列,无心无力者及时 “让贤”。如此,拿 “两会”不当回事的现象才会渐渐绝迹。

与此同时,有必要深度构建对 “两会”政治的社会监督机制。代表委员接受国民监督既是宪法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也是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通过 “两会”议政过程的透明化,以及议案、提案、建议的公开化等手段,当能对议政者形成有效的外部压力,令少数动辄缺会、应付参会、低质建言的怠责者有所忌惮。“两会”要建成更高水平的建言献策平台,并使民意有效介入、监督公共政治,这样的改革同样没有理由不尽快推行。

“两会”作为耗费相当财力的政治集会,必须考虑民主成本与民主效果的投入产出。如今,节俭办会已经迈出了可喜一步,但从本质而言,杜绝议政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提升议政质量和效果,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如此,“两会”的成本付出才真正物有所值,也才能为全体国民所接受。而这,既是社会所期待的理想政治图景,也是未来 “两会”政治更深刻的改革使命。

猜你喜欢

议政国民浪费
不浪费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高地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街道议政会:基层创新续接民意
民主议政会职工说了算
上虞区:推行街道议政会制度
浪费等于扔钱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