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13-12-18谢扬举

团结 2013年3期
关键词:政治协商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

◎谢扬举

中国梦的超越精神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 “复兴之路”图片展,习近平同志首次公开提出 “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当选为国家主席后的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又多次提到 “中国梦”。“中国梦”的实质内容是什么?习近平主席的论述中有两句话值得引起重视,即 “继续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据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归纳:“中国梦”的要义至少有两条,其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二是弘扬中国精神。中国梦提出来之后,激起了普遍积极反响。为什么?我想这是因为中国梦的提出给中华民族的每一位分子注入了精神活力。这个精神活力的本质就是 “超越”现实、缔造未来的精神。

中国梦有其深刻的哲学寓意。这里的梦想不等于现实,而是指向未来、需要实现的理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提高,然而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与人民的愿望比较起来,成就不足以恃,功劳不可以倨,因此,中共中央及时提出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和次第。不过,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发展并不平衡的多种因素影响,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如何看待前进中的障碍和阻力?需要有历史展望和把握能力。国际上有学者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防止出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警示,值得注意。我们不能自满,不能止步不前。我们需要的是坚定信念,以发展促进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中国梦是促进中国沿着十八大指引的五位一体方向继续进步的梦想。

中国梦的超越精神具有提升现实的力量。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归根结蒂,人是凭现实化生存还是凭超越化生存?有一种庸俗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或曰感性现实主义的回答。他们认为现实决定一切,现实无法超越。这是现实至上的态度,是听命欲望、追求欲望的满足、受制于欲望的态度。这种态度闷灭了人类蕴藏的伟大精神性,易使人们放弃进一步发展的希望直至陷入绝望。历史上多个文明处在转型期的时候,感性现实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都曾大行其道、甚嚣尘上,例如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曾充斥极端现实主义,由此引发相对主义、诡辩主义、虚无主义,苏格拉底师徒费尽心机加以纠偏;法国大革命虽然解放了人,可是,很大程度上只能说是解放了欲望和感性意义上的人,所以康德起而给历史补充以道德的自由。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历史是在超越现实中进步的,而没有梦想就没有超越和持续发展。

今天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遭遇的问题都是发展上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正视现实而超越现实,中国梦把握了中国文化和哲学自身内蕴的不断超越的血脉,能够引领中国人民继续向更高的理想、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中国梦是国家和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政治是人类社会现象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所以出现,在于人类社会的整合,无法完全依靠个人自发性的行为来达成”;“我把政治性理解为这样一种观念的表述:在一个包含多样性的自由社会中,当通过公共协商,集体的权力被用来促进或保护集体的利益时,人们可以获得共同性”,也就是说,根据政治和政治性的逻辑,中国梦理所当然是中国政治文明之梦。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大制度。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获得宪法化的表述。2007年11月15日,我国首次向世界发布《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两件大事分别面向国内、国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给予了政治性定义与合法性定位。

民主党派理论界提出要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之梦,将中国梦带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其实质是为了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完善、效率和权威性。这就给我们提出了重要的使命,即通过中国文化精神阐释这项基本政治制度,对其给出更充分的历史解释,昭示其文化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而且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延续不绝的文明古国,文化上具有自己的优势,固有其文化体系。这一套文化体系非常有生命力,力量非常强大。文化价值铸就了中国政治文化的理想和内涵,也奠定了政治合法性的文化基础。考诸历史,这一主线是十分明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立也是因应中国文化价值和信念而来的。

让我们回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直接历史起点看看。1948年9月,中共拟定文件 《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其中明确提出:“中共及赞成中共中央 ‘五一口号’第五项的各主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为新政协筹备会参加人员。“五一口号”第五项内容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的响应。从特定历史阶段看,这是当时政军情形和时代大势决定的。但是从更深的层面看,各民主党派为什么响应 “五一”口号?中国文化精神发生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中国文化精神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之大者有以下几点:

一是看统治有没有 “道”。这里的 “道”指真理,也指道义,道义的成分要多一些。道义兼摄了天道和人道、真理和正义的含义。中国人相信,历史的基本价值在于道义,统治的合理性也在于道义,从 《春秋》开始中国历史就被注入了这种道义的血液。孟子声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夏桀、商纣是暴君,其统治是“无道”;禹、汤、文、武是仁君明王,因为其统治是 “有道”。中国人相信 “道”是国家兴亡成败的总原因。秦朝乍兴乍亡,贾谊在 《过秦论》中有雄辩的指责:秦王 “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朝吞并了六国,在当时不可谓不强大,但是因为仁义不施、违逆民心,攻守异势,人民一旦反对便迅速土崩瓦解。秦始皇不识文武张弛之道,没有运用好文化和道义的力量,所以注定失败。可以说,纵观中国历史,政见得失分合往往与文化理念不能分离,统治者要成为好的统治者不能罔顾中国文化精神及其力量。

二是 “尚贤”。《礼记·礼运》讲:大同时代重视 “选贤与能”,小康时代着重 “刑仁讲让”。中国人的大同和小康相结合的根本政治哲学观念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不会过时。选贤任能的政治理念在中国历史上起源很早,据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因为贤能突出而被推选出来,成为王者。由此产生了源远流长的贤能政治思潮和理念。贤能政治核心是贤贤、使能,它是和 “亲亲”、“尊尊”、“贵贵”相对而言的,在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迸发为尚贤、贤贤的政治思潮。自此以后,依仗血统、资历荣誉、权势地位等优势的不再绝对合理。《礼记·中庸》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视修道、崇仁、尊贤为王道政治的核心。墨子主张官无常贵、民无常贱,有能则举,无能者下,一切悉凭公义进行。如果统治者冒天下之大不韪,远贤妒能,必遭天下唾弃。

三是人民性,我们一般将这一点称为民本思想。《尚书·泰誓》说: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认为天意实际上就是民意,民意也就是天意。老子认为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先后、上下、轻重、主客关系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辩证的。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认为人民信赖才是政权来源。《管子·霸言》倡言 “以人为本”,认为人民是国家稳固的基础。

其四,中国文化崇尚多样性统一,引申为团结、包容、求大同存小异。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矣!”(《国语·郑语》)《淮南子·说山训》总结说,“故同不可相治,必待异而后成,可以相治”。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哲学史上经过代代发扬,可谓深入人心,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又说: “有像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篇》),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健康社会结构、秩序和动力的基本信念。冯友兰先生在评价张载时说:“‘仇必和而解’是客观辩证法,不管人们的意思如何,现代的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是照着这个客观辩证法发展的”,从20世纪历史看情况的确如此。

新中国成立前夕,民主党派顶住巨大的风险,决定拥护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反对独裁、腐败和帝国主义等,其所坚持的各项主张代表着道义、民意、贤能、团结包容,而国民党背离了中国文化精神。1945年7月,黄炎培去延安观察了5天,他说:“延安五日中间所看到的,当然是距离我理想相当近的”,他的话道出了当时民主党派承认中共领导的心理话。他对延安的人民性和共产党作风的平凡性印象也很深刻。李济深从发表 《对时局的意见》到组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做出一系列深明大义、义无反顾的选择,都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的激励和影响。

至于政治协商制度,更明显与中华文化传统有关。广义的政治联盟、作为策略的政治协商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春秋王道危机,实际上也就是霸主联盟的开端。楚汉相争,项羽刚愎自用,好逞匹夫之勇,坑杀大批俘虏,而刘邦善于搞联盟并且能兼听兼视,甚至赢得了反正的秦军的信任,实际上胜败早在不言之中。中国人崇尚统一、协调、和平与中庸,不欣赏你死我活、同归于尽的对抗,加之是个多民族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并运用起一套广义的协商理念与媾和手段。现代协商民主的特征有理性、多元性、包容性、平等性、公共性等,这些都契合于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精神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中国梦不只是一个形象比喻,而是一个具有巨大可阐释空间的、开放的概念,可以包罗广泛的内容,对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乃至推进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指导性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文化和历史的产物,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之梦,民主党派需要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践行中国精神,并在此原则下充分吸收世界文明优秀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觉悟和能力,真正有资格承担起诤友的责任,从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政治协商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是做好新时代政治协商工作的基本遵循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人民政协是否具有作为政治协商载体与主体的双重性——再谈政治协商的主体问题
政治协商各方良性互动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