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互动及其前景探析*

2013-12-18黄凤志孙国强

现代国际关系 2013年11期
关键词:朝核问题朝鲜半岛半岛

黄凤志 孙国强

2013年2月12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宣布朝鲜当天成功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随后朝鲜采取了一系列危机边缘政策,美韩两国也因此强化了双边安全合作,并提升对朝威慑力度,导致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升级,甚至出现失控风险,新一轮朝核危机爆发。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中美两国围绕此番朝核新危机开展以合作为主的新一轮互动。本文拟在总结本轮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互动表现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两国互动的深层因素,并对互动前景作初步探讨。

一、中美在朝核问题上互动的特征

中美两国围绕新一轮朝核危机在双边与多边层面展开了一系列互动。鉴于朝核问题的紧迫性以及中美两国政府均完成换届不久,本轮互动更多地呈现出积极合作态势。但两国在解决朝核问题的责任区分和路径选择上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歧。

在双边层面,中美两国政府围绕朝核新危机展开新一轮频繁互动,借用美国代理助理国务卿约瑟夫·尹(Joseph Yun)的话则是,“中美之间的一系列互动,已经安排好了”①Joseph Yun,“Rebalance to Asia II:Security and Defense:Cooperation and Challenges”,April 25,2013,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3/04/207981.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总体看,中美双边合作性互动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覆盖面广,涵盖政治外交、安全及经济金融等多个领域。在政治外交领域,两国积极沟通,协调在朝核问题上的政策立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次会晤中即对朝核问题进行了讨论,美国国务卿克里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互访期间分别与对方高官举行了广泛会晤,就朝核问题开展深入会谈,此外双方领导人还多次就朝核议题通电话交换看法。在安全领域,美国参联会主席邓普西访华与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访美期间,两国军方高层就朝核问题引发的地区安全局势进行深入探讨。在经济金融领域,美国财务部副部长大卫·科恩以及国务院负责制裁政策的协调员丹·福来德访华,希望中国在对朝金融制裁方面予以协助。二是层次深,既有战略层次的沟通,又有具体层面的磋商。在战略层面,中美两国领导人就朝核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总体目标达成一致。①“杨洁篪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成果”,2013 年6 月 9 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6/09/c_116102752.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在具体层面,两国政府的部长级、副部级及朝鲜政策特别代表级官员进行一系列沟通。美国国务卿克里公开表示,“中美双方同意立即全力在高级别展开进一步磋商,从而切实实施我们能够共同采取的措施”;②John Kerry,“Solo Press Availability in Beijing”,April 13,2013,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emark-s/2013/04/207469.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中国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访美,与美参与制定朝核政策的官员开展广泛会晤;③据美国国务院代理副发言人文特雷尔介绍,武大伟在美期间分别会晤了美国朝鲜政策特别代表格林·戴维斯、“六方会谈”特使克利福德·哈特、朝鲜人权问题特使罗伯特·金、对朝制裁政策协调员丹尼尔·弗里德、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负责东亚太事务的代理助理国务卿约瑟夫·尹,以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亚洲事务高级主任丹尼·拉塞尔。“Daily Press Briefing,April 22,2013 ”,http://www.state.gov/r/pa/prs/dpb/2013/04/207854.htm#;“Daily Press Briefing,April 23,2013”,http://www.state.gov/r/pa/prs/dpb/2013/04/207905.htm#.(上网时间:2013 年 9月20日)美国对朝政策特别代表戴维斯也两次到访中国,“讨论了朝鲜问题的各个方面”④Glyn Davies,“Remarks to Reporters in Beijing”,May 15,2013,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3/05/208552.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这些沟通有助于推动中美朝核合作性互动进一步走向深入。三是共识突出。中美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进一步明确,从单纯表示要维护半岛无核化明确为“朝鲜应该实现无核化、不会承认朝鲜为核拥有国”⑤The White House:“Press Briefing by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Tom Donilon”,June 8,2013,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06/08/press-briefing-national-security-advisor-tom-donilon.(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

在本轮双边互动中,中美相互释放诚意,并采取有助消除双方疑虑的举措。其中两点尤其引人注目。一是美注意到中国对其增加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忧虑,主动表示“如果威胁消失了,也就是朝鲜去核了,那么我们不再迫切需要这类强大的前沿防御”⑥John Kerry,“Solo Press Availability in Beijing”,April 13,2013,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emark-s/2013/04/207469.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其言下之意是,如果朝鲜实现了非核化,美就可以削减在西太平洋新添的反导系统。美国此举虽有与中国“讨价还价”的考虑,但也释放了其解决朝核问题的诚意。二是中国主动与美国共享对朝外交信息。金正恩特使崔龙海访华前,中国事先将这一信息通报给美国政府。此举展示了中国积极就朝核问题与美加强沟通合作的意愿,更反映出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态度积极的一面。

在多边层面,中美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框架内围绕对朝决议的制定和执行问题进行了大量沟通,就对朝制裁的强度和范围达成一致,并在执行过程中加强了协调。在制定决议草案过程中,中美两国围绕制裁强度和内容进行了长达三周的激烈博弈和艰苦磋商,最终形成共识。2013年3月7日,安理会一致通过针对朝第三次核试验的第2094号决议。新决议进一步加强了对朝制裁力度并大幅拓展了制裁范围,但制裁措施仍局限于经济、金融及政治范围内,排除了动用军事手段的可能性,体现出中美两国在实现半岛无核化及维护半岛和平两方面的全盘考虑与基本共识。中国认为决议“总体上是平衡的”。⑦中国外交部:“2013年3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http://www.fmprc.gov.cn/mfa_chn/fyrbt_602243/jzhsl_602247/t1019798.shtml.(上网时间:2013 年9 月20 日)美国则表示,“没有与中国政府的合作,我们不可能推动制裁的扩大和深化”⑧Victoria Nuland,“Daily Press Briefing-March 7,2013”,http://www.state.gov/r/pa/prs/dpb/2013/03/205831.htm;“Daily Press Briefing,March 8,2013”,http://www.state.gov/r/pa/prs/dpb/2013/03/205849.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对中国在安理会给予的支持,美国表示欢迎”⑨The White House:“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sia-Pacific in 2013”,March 11,2013,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03/11/remarks-tom-donilon-national-security-advisor-president-united-states-an.(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在履行对朝决议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执行对朝决议的态度上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之前,中国担心制裁会破坏朝鲜稳定、损害中朝传统关系,因此希望通过有限施压向朝发出政治信号,以促使其重新思考国内政策。但面对朝鲜的新核试举动,中国在对朝政策中开始有意识地将朝核问题与中朝关系作些区别。在中朝关系方面,中国继续维持与朝鲜间正常的国家关系,维护朝鲜政权稳定。而针对朝核问题,中国则严格履行联合国决议,执行金融制裁及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禁运等措施。中国外交部表示:“我们将严格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履行相关国际义务。”①中国外交部:“2013年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http://www.fmprc.gov.cn/mfa_ch-n/fyrbt_602243/jzhsl_602247/t1032078.shtml.(上网时间:2013 年9 月20 日)交通运输部发出了《关于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2094号决议的通知》②中国交通运输部:“关于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2094号决议的通知”,2013 年 4 月 25 日,http://www.moc.gov.cn/zizhan/siju/guojisi/duobianhezuo/guojiheyue/duobiantiaoyue/201304/t20130425 _1402013.html.(上网时间:2013 年9 月20 日),要求国内各有关单位采取措施严格执行上述决议。中国银行发表声明称,已向朝鲜外贸银行发出关闭账户通知,并停止接受涉及该账户的资金转账业务。这是中国机构首次公开采取限制与朝鲜业务往来的举措。中国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以及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四个政府部门也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向朝鲜出口的两用物项和技术清单公告,禁止向朝鲜出口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相关的两用物项和技术。③中国商务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原子能机构公告2013年第59号关于禁止向朝出口的两用物项和技术清单公告”,2013 年 9 月 23 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b/c/201309/2013090-0317772.shtml.(上网时间:2013 年 9 月 30日)对于中国的实际行动,美方予以充分肯定。戴维斯认为,中国对朝加强制裁是显著的进步,“显示出愿意继续制裁的意向”④Glyn Davies,“Remarks to Reporters in Beijing”,May 15,2013,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3/05/208552.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

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互动虽然更多地呈现出积极合作的一面,但并不能掩盖两国朝核政策分歧的一面。其中,两国对解决朝核问题的责任区分和路径选择方面的分歧尤为明显。

在责任区分方面,中美两国对对方在解决朝核问题上所应承担的责任存在分歧。美国试图让中国与其共同承担解决朝核问题的主要责任,要求中国大幅度改变对朝政策,更加积极地利用自身影响加大对朝施压力度,迫使朝弃核。美方认为,“地理和历史因素使中国与朝鲜有着特殊的外交、经济和军事关系”⑤Glyn Davies,“U.S.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March 7,2013,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3/03/205691.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美单方面对朝采取的遏制、威慑和施压虽能发挥一定功效,却不足以改变朝鲜,并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朝鲜提供食品、资金和燃油等方面的援助。因此,美国认为“中国是‘六方会谈’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⑥Victoria Nuland,“Daily Press Briefing-February 12,2013”,http://www.state.gov/r/pa/prs/dpb/2013/02/204508.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希望中国利用自身对朝鲜的影响力阻止朝鲜的挑衅行为,改变其政策路线”⑦Patrick Ventrel,l“Daily Press Briefing-April 12,2013”,http://www.state.gov/r/pa/prs/dpb/2013/04/207439.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5日)。而在中国看来,朝鲜坚持主体思想和先军政治、经济自给自足,其政策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虽然中国为维持朝鲜政权稳定,给予朝大量援助,但这种援助难以转换为政治影响力。⑧“约瑟夫·奈:朝鲜对中国有‘令人惊异’的影响力”,2013年 8 月 6 日,http://china.cankao-xiaoxi.com/2013/0806/250991.shtml.(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因此,“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不像媒体报道的那么大”⑨“A Conversation With Cui Tiankai”,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 2013,http://www.foreignaffairs.com/discussions/interviews/beijings-brand-ambassador?page=2.(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中方认为自己在朝核问题上已扮演着调停者和利益攸关者两种角色,并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在朝鲜与美韩间积极劝和促谈,并严格履行联合国决议而参与对朝制裁;美国作为朝核问题的主导方,掌握着朝核问题能否得到根本解决的钥匙,应承担解决朝核问题的主要责任,将责任推给中国不现实。

在路径选择方面,即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及推动“六方会谈”重启进程等三个维度上,中国倡导的解决路径与美存在较大分歧。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方面,中国支持并执行了联合国安理会对朝2094号决议,但坚持认为安理会的反应要慎重、适度,制裁并非解决朝核问题的根本方法,而美则将制裁视为解决朝核问题的主要途径,将推动朝鲜去核的重点置于对中国施压,要求中国严格执行联合国决议,以迫使朝弃核。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方面,虽然中美两国就以和平方式实现半岛无核化达成共识,但美视朝核新危机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契机,同时也是维护其在美韩同盟中的信誉,坚持承诺对韩延伸威慑的契机。其突出表现是:先后派遣可携带核弹头的B-2和B-52战略轰炸机参加美韩军演,在关岛长期配备6架以上B-52战略轰炸机,并将在关岛部署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以及签署美韩《针对性应对战略计划》,共同应对朝核威胁;加大常规威慑力度,与韩签订《关于韩美联合应对局部挑衅的计划》,强调将介入应对朝韩局部战争。美强硬立场与中国立场大相径庭。中国认为,美以军事施压的强权行为只会加剧朝鲜半岛对立局面,无助于问题的解决①“2013年3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http://www.fmprc.gov.cn/mfa_chn/fyrbt_602243/jzhsl_602247/t1022385.shtml.(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 日),并要求相关各方保持克制,反对任何一方采取加剧紧张的行动。与此同时,中国为维护半岛和平稳定还保持了与朝正常的国家关系,防止朝鲜半岛业已存在的战略失衡进一步加剧。中国的立场首先体现在维持与朝正常经贸合作关系方面。以石油为例,中国向朝鲜出售石油2011年为52.6万吨,2012年为52.3万吨,2013年截至9月份为41.5万吨,与往年基本持平。②笔者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整理。而美国则以朝鲜须先表现出弃核诚意才能获得援助为由,断然拒绝对朝援助。在重启“六方会谈”进程方面,中国作为“六方会谈”主席国强调对话的必要性,主张早日重启会谈。对此,中国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坚持对朝施压,促使朝改变对会谈的态度;二是以促进半岛南北对话为突破口,为重启“六方会谈”创造条件;三是在朝鲜态度出现积极变化、南北关系开始缓和的基础上,试图说服美国回归“六方会谈”轨道。但美国对重启“六方会谈”并不积极,坚持认为在美朝达成《2·29协议》后,朝鲜仍然试射远程导弹、开展第三次核试验是挑衅行为,因此朝鲜应该首先改正错误,履行比《2·29协议》规定的层次更高的义务,才能重启“六方会谈”。美国这一态度为中国推动“六方会谈”进程重启设置了不少障碍。

二、中美在朝核问题上互动的影响因素

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互动呈现出积极合作与分歧共存的局面,其中合作面主要缘于两国就以和平方式实现半岛无核化达成共识;美国不具备单边解决朝核问题的能力,对中国的作用有较明晰的认识;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观念和角色的逐步转变。而分歧面则是由于双方在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这两大目标上的优先性和侧重点存在不一致之处。

具体而言,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互动出现积极合作态势的促进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中美在以和平方式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这一重大问题上存在共识,这成为双方能够就朝核问题进行积极互动的最主要动力。正如美国务卿克里在会见杨洁篪国务委员时强调的,“中美两国共同承诺以和平方式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③John Kerry:“Remarks With Chinese State Councilor Yang Jiechi at the Top of Their Meeting”,April 13,2013,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emarks/2013/04/207470.htm.(上网时间:2013年 9月20日)。以和平方式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这一共识表现在对目标与手段两个方面。在目标上,中美都认为最终应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朝拥核对中美两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了严重危害。从中国方面看,朝拥核后对中国的安全倚重度必然会降低,“中国并非全无可能有朝一日在什么问题上遭到核讹诈”④时殷弘:《战略问题三十篇——中国对外战略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60页。;中国环境安全将面临重大潜在威胁;朝拥核将为韩国和有军国主义复活倾向的日本增强军备提供借口;为美国增强在东北亚及西太平洋地区的军力部署提供动力,有利其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从美国方面看,朝拥有核武器有可能威胁美国的盟国和海外基地;破坏美阻止核扩散的信誉;加大国际核扩散风险。可见,朝鲜核试验威胁了中美两国重要利益,两国对其危险性共识趋同,都不愿朝鲜半岛走向核武器化道路。

在手段上,中美两国都希望首先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朝核问题。就中国而言,当前国家面临最首要任务就是发展,这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朝鲜作为中国的陆地邻国,一旦生战、生乱,必然会对中国的发展造成冲击。因此,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坚决表示,不管局势如何变化,都应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不允许中国的家门口出事。与此同时,美也表示无意通过战争手段解决朝核问题,奥巴马总统表示“不希望看到朝鲜半岛发生纠纷……美国将继续努力通过外交方式解决朝鲜问题”⑤The White House:“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and U.N.Secretary General Ban Ki-moon After Meeting”,April 11,2013,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04/11/remarks-president-obama-and-un-secretary-general-ban-ki-moon-aftermeeti.(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显然,美仍面临国内外一连串问题尚待处理,美国内金融危机、财政赤字问题依然存在;中东叙利亚及伊核问题等都严重牵制了美国处理朝核问题的精力。因此,美不愿因朝核问题花费更多代价。另外,朝核危机已为美推行亚太“再平衡”提供了战略契机,加上中俄韩三国反对武力解决朝核问题,美国乐得采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和平手段。

第二,美国不具备单边解决朝核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作用有更为明晰的认识,并将积极说服中国与其一道制裁朝鲜作为其当前朝核政策的重要内容。在武力与开战选项之外,美单边应对朝核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在适当时机保持与朝双边对话与谈判;二是采取遏制、威慑和施压等强硬手段,如强化美韩同盟、增加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对朝实施制裁等。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后,朝美两国均开出了与对方对话的条件。美国提出“朝鲜必须履行国际义务、国际标准,遵守本国做出的承诺,并且朝着无核化的方向努力,对话才有可能进行”①John Kerry:“Remarks With Republic of Korea Foreign Minister Yun Byung-se After Their Meeting”,April 12,2013,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emarks/2013/04/207427.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而朝鲜针对美国的对话条件则表示:“在实现世界无核化之前不会有朝鲜半岛的无核化,最重要的是先实现美国的无核化。”②“先决条件是世界的无核化和美国的无核化”,2013年5月3 日,http://www.rodong.rep.kp/InterCn/index.php?strPageID=SF01_02_01&newsID=2013-05-03-0013;“朝鲜国防委员会政策局就美国和南朝鲜当局的对话广告阐明朝鲜的原则立场”,http://www.kcna.kp/kcna.user.article.retrieveNewsViewInfoList.kcmsf#this.(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可见,美朝双方均拒绝了对方的对话条件,这意味着两者近期开启对话的可能性不大。而过去的事实已多次证明,美国单方面采取强硬措施解决朝核问题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朝第三次核试验也不例外。美国认为,其对朝施压的政策屡屡未能见效的原因在于中国对朝援助。因此,朝鲜第三次核试后,美国反复强调中国对朝鲜有影响力,试图通过强化与中国的合作,共同对朝施压,解决朝核问题。戴维斯强调:“中国依然是关键。美中之间在北韩问题上的密切磋商将是未来数周和数月我们外交努力的关键所在。”③Glyn Davies,“U.S.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March 7,2013,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3/03/205691.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克里在国会作证时也表示,“过去15或20年来,美国对朝鲜没有直接影响,只有军事威胁。中国则(和朝鲜)有关系,如果没有中国,朝鲜就会崩溃。因此,我认为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与中国共事。”④“美媒:克里称中国是解决朝核僵局关键”,2013年4月19日,http://world.cankaoxiaoxi.com/2013/0419/195783.shtml.(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

第三,中国自身在朝核问题上的观念和角色逐渐发生转变,推动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积极互动。从使用“正常的国家关系”⑤中国外交部:“2013年3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http://www.fmprc.gov.cn/mfa_chn/wjdt_611265/fyrbt_611275/t1019798.shtml.(上网时间:2013 年9 月20 日)描述中朝关系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主动向媒体表示朝鲜有可能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再从中朝两国外交部门首次举行战略对话到用朝鲜战争替代抗美援朝战争的表述,均透露出中国在处理中朝关系方面正在摆脱历史和意识形态因素的羁绊,逐渐转变以国家利益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鉴于朝开展第三次地下核试验及其随后采取的废弃《朝鲜停战协定》、宣布重启宁边核反应堆等一系列危机边缘政策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了严重危害,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角色开始由过去中立的“调解人”向“利益攸关者”倾斜,中国不再仅仅是充当朝鲜与美国之间的调停人,而且正在作为朝核问题的利益攸关方积极介入到朝核问题中。中国对朝立场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美就朝核议题的积极互动。

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互动中产生分歧的缘由则主要在于,虽然中美两国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与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方面拥有共同利益,但双方在追求这些目标时的优先性和侧重点却不很一致。

从优先性看,出于地缘政治因素考虑,中国过去强调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要优先于无核化。中国不希望朝鲜拥有核武器,但更不想看到周边不稳定。⑥国际危机组织:“红色的差别:中国的朝鲜政策辩论”,《亚洲报告》,第179期,2009年11月2日,第13-16页;Bonnie S.Glaser and Wang Liang,“North Korea:The Beginning of a China-U.S.Partnership?”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ummer 2008,pp.174-175;Scott A.Snyder,“Instability in North Korea and Its Impact on U.S.-China Relations”,p.19.转自“Managing Instability on China’s Periphery”,http://www.cfr.org/asia-and-p-acific/managing-instability-chinas-periphery/p25838.(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随着形势变化,中国对朝核政策转为维稳与朝弃核并重。正如中国朝鲜半岛事务副代表徐步强调:“中国认为韩半岛无核化与韩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同样重要。和平与稳定的框架是与半岛无核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①“罗援:‘中国也担心成为朝核问题的受害者’”,2013年5月 6 日,http://chinese.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103495&category=002003.(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朝拥核直接破坏了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威胁了地区和平。如果中国此时仍偏重于强调稳定,“实际上就等于对半岛无核化遭到破坏之现实的维护,这与我们国家根本利益及世界各国普遍要求相悖”②张琏瑰:“朝鲜核问题与我国安全”,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zlwj/article_2012032356114.html.(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因此,中国一方面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支持并执行了联合国对朝决议,参与对朝制裁,不承认朝鲜的拥核地位;另一方面仍强调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大局,将中朝关系与朝核问题区别对待,对朝试图修复中朝关系的努力作出积极回应,保持了两国正常的经贸往来,反对任何一方的升级行为,希望通过“六方会谈”打破僵局。美虽然支持以和平方式实现半岛无核化,但仅表明其不会通过战争手段迫朝弃核,并未排除通过制裁等手段迫使朝鲜政权崩溃从而实现朝鲜弃核这一路径。也就是说,美方首要任务是朝鲜半岛的无核化,朝鲜半岛的稳定则居次要地位。在美方看来,朝核问题带给美国的最大威胁在于朝鲜的核武器有可能威胁美国的盟国和海外基地,朝鲜半岛远离美国本土,半岛不稳定产生的后果对美影响有限。基于这一点,美将制裁视为解决朝核问题的途径,并希望中国在对朝制裁上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与其共同加大对朝制裁力度,迫使朝鲜弃核。

从侧重点看,第一,中国主张维持朝鲜半岛稳定,强调地区整体稳定,不希望看到半岛生战、生乱,而美主张的稳定主要强调的是保护自己的盟友韩、日免遭攻击,避免美中两国因朝核问题形成对抗,朝鲜是否稳定则不在其考虑之内。因此,美国在与中国达成以和平方式实现半岛无核化这一共识的同时,继续强化美韩同盟,增加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导致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第二,中国主张的半岛无核化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内在动力,标本兼治,将无核化与推动半岛南北自主统一、建立半岛和平机制统一起来,而美一方面希望朝鲜实现无核化,另一方面又担心朝核问题彻底解决,这导致其半岛政策表现出一定的游移和反复。以上分歧反映的实质是,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的长远目标上存在深刻矛盾。中国在朝鲜半岛的长远目标是彻底解决朝核问题,实现这一地区的长治久安,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东北亚区域自身的整合。对美而言,虽然朝鲜发展核武器及其可能引发的核扩散对其安全利益构成了挑战,但在朝核武和导弹对其尚不构成直接威胁的背景下,美更希望将朝核危机维持在一种可控状态,从而使朝为其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控制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提供一个战略支点。

三、中美在朝核问题上互动的前景

中美在朝核问题上互动的前景可从两个视角进行探讨,一是区间视角,通过厘清两国朝核互动的底线和上线,界定互动的区间;二是时间视角,从近期和长期两个时间维度对中美在朝核问题上互动的未来走向进行分析。

从区间视角看,未来中美在朝核问题上互动的底线与上线已相对明确。未来中美仍将维持合作性互动态势,底线是两国不会因朝核问题背离合作渠道或走向战略对抗。其原因不言而喻,朝鲜第三次核试验进一步提升了半岛无核化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紧迫性,中美两国都不希望看到朝鲜把东北亚带到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险境中;两国在半岛无核化问题上形成了较强共识,都不承认朝鲜为拥核国家。中美在维持合作这一基本底线时,很难在未来对朝鲜政权的基本立场达成一致,这也是中美朝核问题合作的上线。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不会在政治上抛弃朝鲜金正恩政权,不会完全倒向美国一方而配合其要求解决朝核问题。一旦中美合作突破这个上线,将压缩中国在朝核问题以及半岛问题上的政治空间,中国将难以继续扮演调停者角色,而缺少调停者的朝鲜半岛,对抗局面将进一步加剧,这与中国主张的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不符。中国维持与朝鲜间正常的国家关系,有利于在朝鲜半岛保持必要的战略平衡,避免激发朝鲜因极度担忧自己的安全处境而进一步采取冒险举动,或导致美韩因处于优势地位而单方面采取某些激化矛盾的行动。更重要的是,上线的突破可能导致朝鲜崩溃。因此,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共同利益决定了未来两国互动区间的主流将是合作,但利益的分歧决定了两国的合作不会超越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和平主题。

在明确基本区间后,中美两国未来的合作走向便相对明晰。不难预见,近期美解决朝核问题大致有四种选择。一是对朝鲜发动军事打击,推翻朝鲜政权。由于朝鲜的核武器对美尚未构成直接威胁,又因朝鲜邻国持坚决反对立场,美国将不会贸然一试这一途径。二是与朝鲜进行双边谈判,以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取代停战机制,同时美为朝提供安全保障,朝则放弃发展核武器。由于美国要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维护在东北亚的霸权地位,对朝核问题的存在有一定需求,因此在朝核尚未对美构成直接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也不会采取这一途径,丢弃朝核这枚棋子。三是对朝鲜进行制裁,迫使朝鲜失去发展核武器的能力。这是当前美国对朝核问题采取的主要对策。四是在解决朝核问题无果的情况下,将政策的重点转移至阻止朝鲜进行核扩散,特别是阻止核武器与恐怖主义结合。很显然,最后一条很可能成为美国未来的政策选项。与此同时,近期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路径选择相对有限,也很明确。一是推动美韩与朝鲜和解,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但由于朝美间的极度不信任,中国在劝和促谈方面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二是可选择彻底断绝对朝鲜的援助,但这势必导致朝鲜崩溃,殃及中国自身。三是履行联合国决议,对朝开展制裁,迫使其失去发展核武能力,这也是中国当前所能采取的措施。通过对中美双方选择的比较分析可发现,近期中美两国能够共同对朝核问题采取的行动就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框架内对朝进行制裁。

未来较长时段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与互动前景将取决于以下四大因素。第一,朝鲜未来的政策走向。当前朝鲜对外政策转向“相对温和”,中朝关系得到一定程度修复,南北关系初步改善,朝也同意回归“六方会谈”,并重申“朝鲜半岛无核化是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总书记的遗训”①“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言人就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阐明重大立场”,http://www.kcna.kp/kcna.user.article.retrieveNewsViewInfoList.kcmsf#this.(上网时间:2013 年9 月20 日),表示要回到半岛无核化目标。如果未来朝鲜在对外政策方面能够继续释放缓和信号,在无核化方面采取某种体现诚意的行动,则无疑会加大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空间,促使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互动更为积极。但也应注意到,朝鲜拥核脚步并未停止,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的报告显示,“在3月至6月期间,原子能机构通过卫星图像观察到与5兆瓦(电)反应堆建筑物毗邻的建筑物的施工活动以及在该反应堆附近开挖沟槽……有可能使该反应堆得以在不用重建冷却塔的情况下重新启动”。②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Application of Safeguards in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August 28,2013,http://www. iaea. org/About/Policy/GC/GC57/GC57Documents/English/gc57-22_en.pdf.(上网时间:2013 年10 月15 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的尼克·汉森(Nick Hansen)也分析称,“9月19日的卫星图像进一步证明了朝鲜已经重新启动了位于宁边核科学研究中心的5兆瓦钚生产反应堆”③U.S.-Korea Institute at SAIS:“More Evidence That North Korea Has Restarted Its 5 MW Reactor”,October 2,2013,http://38north.org/2013/10/yongbyon100213/.(上网时间:2013 年 10 月 15日)。如果朝鲜坚持继续其核进程,美国必然会借此继续强化双边同盟,增加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这无疑会加剧中美两国战略对抗态势,加深两国的战略互疑。

第二,美国对朝核问题的态度。美国的态度取决于朝鲜的核武器是否真正威胁到美国。2013年4月12日,美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Jay Carney)表示,“美国的评估是朝鲜目前没有能力发射可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④The White House:“Press Briefing by Press Secretary Jay Carney”,April 12,2013,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04/12/press-briefing-press-secretary-jay-carney-4122013.(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因此,当前美在朝核问题上仍然遵循的是“战略忍耐”政策,更希望利用朝核问题巩固美韩、美日同盟,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美缺乏单方面解决朝核问题的意愿,希望借助中国的影响力迫朝弃核。这种局面有助于推动美在朝核问题上加强对华合作,但如果制裁阻止不了朝拥核进程,两国又将面临在制裁力度上的分歧。从长远看,一旦朝鲜真正跨过了核门槛,其核武器能够威胁到美国时,可能会出现两种局面。一是根据美国在印度、巴基斯坦及以色列跨过核门槛 后对其采取默认态度的经验,美有可能对朝核也采取默认态度,将这一包袱推给中国。由于担心出现这种局面,中国在与美合作处理朝核问题时需提防美背叛行为,不应完全站到美国一方,把朝推向对立面,导致自己将来缺少回旋余地。二是美还有可能对朝鲜的核设施实施精准打击,朝鲜半岛存在局部冲突的可能性。美这种单方面行动会破坏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届时中国将面临困难抉择。

第三,中国对朝鲜的定位。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后,中国内部围绕朝鲜究竟是中国的战略资产还是负资产这一议题的辩论更加激烈。一方认为朝鲜已成为中国的战略负资产,中国应对朝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另一方则认为朝鲜对中国仍有战略价值,中国绝不可抛弃朝鲜。从目前形势看,中国政府对朝鲜的态度也处于调整之中,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运用国际社会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普遍原则看待中朝关系,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这将有助于中国更为准确地认识朝核问题,扩大未来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良性互动空间。

第四,中美两国整体战略竞合态势。当前,美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军事部署方面,除将其本土以外60%的空军力量部署到亚太地区外,还将把60%的海军军舰部署到太平洋地区。①U.S.Department of Defense:“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Shangri-La Dialogue)”,June 1,2013,http://www.defense.gov/speeches/speech.aspx?speechid=1785.(上网时间:2013年9月20日)在区域热点方面,美利用朝核问题、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南海争端,强化双边同盟,挤压中国战略空间,加深了中国对美安全疑虑。另一方面,美又希望中国与其一起承担解决朝核问题的责任,希望联合中国对朝施压,迫使朝弃核。美上述行为的实质是既限制中国在地区事务中影响力的提升,又要求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对美国的要求予以配合。美这种把朝核问题与东亚其他区域安全问题剥离的做法,将对未来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互动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猜你喜欢

朝核问题朝鲜半岛半岛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朝鲜半岛汉文学中的“羲之换鹅”探究
蛇口半岛
冷战后朝韩关系发展在解决朝核问题中的地位、经验及展望
“半岛骑遇”,5月阳澄湖半岛上演最欢乐骑行记
探析“朝核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公元前500年前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
My Home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