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与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3-12-18刘星
刘 星
2013年10月19-20日,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东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政法大学第二届“中国与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学者围绕“东亚地区秩序的构建:协商与合作”这一议题展开了讨论。本次研讨会还得到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资助。
两年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曾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与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当时地区政治气氛尚好的大背景下,会议主要讨论了构建地区秩序的方法与方向。在东亚地区经济相互依存度更高、各国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的今天,各国在安全、资源乃至主权等领域的摩擦也呈激化趋势,而无论从和平、冲突、发展等任何一个角度看,协商都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协商机制能否形成、协商成果能否保证等都将影响地区秩序的构建,因此本次会议的议题与讨论也更多集中于秩序构建中的协商与合作问题。
“合作”议题主要集中在地区经济秩序的构建上。大多数学者认为,地区经济一体化仍然是总趋势,问题并不在于是否需要地区经济秩序的整合,而在于如何分析影响秩序的因素以及如何构建以本地区国家与地区为主的经济秩序。尽管如此,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仍然被认为是对本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挑战。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东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孙承教授认为,东亚经贸合作将在东盟主导下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与美国主导下的TPP两个框架下独立发展,并最终过渡到覆盖亚太地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但是,目前RCEP及TPP都具有浓厚的大国博弈色彩,如何使功能性合作转向制度性合作是超越政治障碍、推动地区合作的方向。
但在政治与地区社会层面,对秩序的看法则出现了若干争论,且更多集中在如何处理冲突与争议的协商方面。在秩序构建问题上,一部分学者主张东亚秩序应重视相对于西方秩序的特殊性以及域内各国的努力。中国政法大学李晓燕副教授认为,东亚地区秩序第一轮被西方冲垮并随之开始了对西方模式的吸收,目前出现的第二轮秩序构建应考虑以权力多元、对话协商并尊重个体主义为特征的亚洲模式。从历史经验看,亚洲模式中的朝贡体系建立在对话协商、互通有无基础上,而非依赖主导国的权力控制。今天,东亚秩序的地区规范是由东盟主导、中日韩接受的政治安排,这种非权力平衡特色或许可以为东亚地区秩序构建提供独特路径。
中国政法大学任洪生副教授认为,由于霸权治理模式在亚洲将受到区域大国及区域小国的抵制,因此域外大国的参与无助于地区秩序的形成。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核心是没有域外力量参与,而是建立由南海利益相关方参与组成的争端与冲突解决机制。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石井明与中国政法大学李居迁教授各自从国际政治与国际法角度主张通过建立有关各方之间多个双边条约组成的国际法律框架,稳定朝鲜半岛局势及台海局势,进而促进东亚地区和平。对此,日本同志社大学浅野亮教授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就东亚现状而言,中美关系是否存在“霸权更替”关系虽仍难以定论,但东亚各国受到中美关系的左右却是不争事实。其中,美国的盟国以及一部分亚洲国家因担心“被抛弃”而寻求美国的安全保证,希望美国继续在东亚地区制衡中国,但美国的安全保证却可能导致中国的不安全感,从而导致中美乃至整个地区在安全领域陷入“信任困境”。东亚地区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依赖美国的权力结构仍没有根本性改变,且近来这一结构的风险更因领土争议等问题而日益显现。
与此相关,东亚地区的领土争议日益成为影响秩序构建的重要变因,能否和如何妥善处理领土争端是秩序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交学院张历历教授认为岛屿争端已严重影响了地区秩序,不仅影响了国家关系,还使得地区军事冲突危险增大,并可能导致地区经济关系倒退。正因为如此,在这一关键时刻,各方均应冷静处理并加强民间交流。中国政法大学刘星博士则对美国钓鱼岛政策的起源进行分析,认为美国采取主权上不持立场(中立)、实则视战略重要度有所偏向的政策,尤其通过维持中日间的适度紧张,确保了美国在本地区的安全利益与战略优势。
中日关系始终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敏感议题。中方学者从历史、法律等角度对中日领土争议进行探讨,而国外学者更注重问题的“解决”层面。日本东京大学高原明生教授认为,国际秩序不仅是权力结构,也是其成员分享基础价值、标准、机制及共同目标,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活动的安排。在流动性很强的东亚秩序中,中国究竟是维持现状国还是反之,这是很难被明确解读的难题,但作为世界三大经济体中的两个国家,中日应超越两国间关系的思维,以地区繁荣为共同责任,克服短期危机,避免冲突、建立互信以及为重建东亚地区秩序的长期性任务做贡献。
在如何处理争端,即如何为协商定义问题上,国外学者的建议更为直率。比如高原明生教授主张争议的短期解决目标应是中日均遵守1972年建交公报精神,搁置争议、和平解决并努力将争议问题恢复原状。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杜浩教授认为应搁置对主权声索的原则性争议,尽快建立防止偶发性冲突的“海上事故防止协定”(INCSEA)等,并进而发展以预防冲突为主要目的的军事互信机制,将危机化为朝着设立安全机制方向发展的契机与动机。
从长期视角看,大部分学者均认为中日关系并不乐观。广岛大学永山博之副教授通过对日本对华、对美、对韩舆论的详尽数据分析,认为中日两国国民间的相互不信任是结构性的,很难因双方就某个事件达成妥协而得到显著改善。浅野亮教授则对日本的对华态度进行分析,认为日本社会对中国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并没有真正理解,导致对中国一部分情绪化言论的过度解读,但同时中国也存在同样情况。此外,安倍国内政治支持基础稳定,这可能促使安倍不会通过对华让步换取国内支持。
中外学者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强调开展民间交流与媒体交流的重要性。日本东北大学大西仁教授积极主张中日应仿效二战后德法和解的方法,不预设条件地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增进相互理解。对此也有中方学者认为不预设前提的条件应是日本主动在侵略历史问题上端正认识并贯彻到教育与宣传之中。整体而言,众多学者均认为从同为可决定东亚地区命运的国家这一角度出发,中日两国可谓“命运共同体”,因此两国坚持和平解决争端原则,承认争议,加强危机管控,争取在争议问题上原则性、灵活性与互惠性(互让性)结合或许是地区长期和平与繁荣的重要保证。
除上述议题外,中国外交也是与会者经常提及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李群英教授认为美国“重返亚洲”以及印度等国的“东进政策”等均对中国外交造成了压力,但中美之间未必是军事对抗,中国只要保持对美国经济竞争态势,就可望减缓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战略压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滕建群研究员则论述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第三方因素(朝鲜半岛及日本)的管控问题,认为如果中美无法管控第三方因素,将有可能产生摩擦甚至冲突。中国作为本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如何明确中国在东亚体系中的定位以及自身的权利与责任,如何运用权力处理与周边关系,能否平衡“权力”、“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将是地区秩序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
本次研讨会提出的诸多问题及探讨过程中的争论体现了中外学者对本地区安全与秩序的强烈关注,相信这种关注将引导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加强交流与互动,为地区秩序的构建进一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