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与国际秩序转型”研讨会综述
2013-12-18郑雪飞
郑雪飞
为促进国际政治学界深入研讨新型大国关系和国际秩序转型,2013年10月19-20日,河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承办了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主题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与国际秩序转型”。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70余所高校的1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构建”、“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的新动向”、“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的转型”、“国际关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简要综述如下。
(一)关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构建”。会议普遍认同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并肯定了新型大国关系构建及加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会议的分歧在于:第一,何谓“大国”?苏州大学钮菊生教授认为大国应该是强国、强权,构成大国的因素体现在人口规模、领土范围、经济规模、科技潜力、军事方面。台湾铭传大学杨开煌教授则认为“大”与国土面积、国家人口不完全正相关,而是与一个国家设定规则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有关。第二,“新型大国关系”这一主题的逻辑重点是“新型关系”还是“大国”?上海外国语大学武心波教授认为更多的重点应放在“新型关系”这一主观愿望上,建议从时代性、文化性、资本力量、传统的“两极”与“多极”大国关系、功能性五个方面考察分析新型大国关系的实然和应然状态。第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与其他所有主要大国的关系还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或是仅指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济南大学李慧明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肖刚教授等人提出新型大国关系是新崛起国家与传统霸权国家之间的分析框架,不宜泛化为中国与所有大国的关系。对外经贸大学的王志民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夏安凌教授则认为不应只专注于大国关系而忽略中小国家,应以“新型国家关系”代替“新型大国关系”,以平等合作姿态对待所有国家。第四,如何看待软实力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的作用。西南大学王文余教授等人认为中国当前在价值观方面缺乏对世界的影响力,应该强化中国的软实力建设。
关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李慧明教授认为,新型大国关系应具有不同于传统大国争霸的构建路径与战略,应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基础,以打造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应对全球性问题为依托。肖刚教授认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需明确中国外交是追求相对利益还是绝对利益。杨开煌教授则认为中国应转向发展史观,将“中国需要”放入“世界需要”的视野内思考,不能只从中国需要的角度看待新型大国关系,最佳境界是世界都需要新型大国关系,由此中国将占据道德制高点、掌握话语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并非易事,中国政法大学刘贞晔教授认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只是表达了崛起国对真正大国的要求,也就是想通过此理念达到与大国平起平坐,但是大国会不会完全配合,值得推敲。
(二)关于“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的新动向”。中国政法大学蔡拓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处于国内转型和国际体系转型的双重转型背景,从主体上说,世界范围内国家/政府地位重新获得提升。从理念上看,中俄美日等国出现了国家主义的强势回归。中国传媒大学何兰教授认为中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环境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中国“危机四伏”,唱衰中国;另一种是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这两种声音都是为了降低中国的影响。
周边安全环境是国际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其中学者们讨论最为激烈的是“大周边”中的不利因素及中国外交对策。针对海洋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胡文涛教授认为首先必须定位准确,以前定位陆地大国是导致中国海洋发展不快的原因。中国政法大学卫灵教授强调,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需要特别注意印度和越南近年来的快速接近。云南大学谢念亲教授以缅北冲突为例指出中国应当在类似问题上发挥建设性的介入作用,即采用“创造性介入”外交实践。针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长春师范大学张斌教授提出,要把民族主义限制在一个合适的层面防止对立情绪发展;需要加强民间交往,加强公共外交,建立对国外政府和民众的话语权;加强周边经贸合作;加强军事合作。
关于中国外交现状,学者们普遍认同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外交风格和举措,当下中国应与时俱进、实现外交转型以适应全球化时代守成大国和崛起大国的博弈需要。在中国外交思想转型的激烈讨论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定位问题。蔡拓教授认为,定位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份定位——到底是新兴大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二是观念、价值定位——即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选择,应当以国家主义为主导但是必须同时兼顾人类共同利益。三是路径定位——优先关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外交学院杨闯教授认为中国是新兴发展中大国,西方关于中国第二大世界经济体的宣传对于中国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以及正确制定外交战略不利。在外交战略方面,蔡拓教授认为中国外交很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参与全球治理;杨闯教授认为中国外交战略应补充安全内容,仅仅提“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是不够的,“和平发展、安全合作”外交战略更全面。
(三)关于“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的转型”。会议主流观点认为政府间合作是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力量,不能放弃政府主导外交的责任;新型大国关系构建需要中国增强自身实力和自信心;需要中国摆脱非黑即白、非合作即冲突的传统观念,寻找双方共同利益点,摆脱互疑困局。与会学者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中美关系的未来是合作占主导还是会爆发冲突?何兰教授等人认为,中美之间在全球和地区层次全面实现合作有难度,激烈竞争甚至是冲突可能不可避免,中国对此应有充分的准备。南京大学洪邮生教授等学者则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持乐观态度,认为中美在东亚避免战略竞争具有现实可能。第二,关于中俄关系定位,是否过高估计其重要性?钮菊生教授以及吉林大学刘清才教授认为目前的中俄关系更接近于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但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中俄关系不具有持续性,中俄抱团取暖是美国压力下的必然结果。第三,中国的崛起是否一定改变国际规则?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崛起的客观事实并不一定就是威胁,而要看中国用什么方式去改变规则。
国际秩序转型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辅相成,同样是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吉林大学张丽华教授认为中国融入现有国际体系有助于推动国际体系的改革,但目前中国还不具备推动国际体系转向的实力,只能在现有体系中推动国际体系转型。武心波教授认为新型大国关系是历史必然,是为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可引发国际关系范式革命。天津师范大学王存刚教授强调重构国际规范要注意跨学科交流、价值观念创新、注意表达技巧。
(四)关于“国际关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历届年会必不可少的一大主题。在研究方法方面,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提出中国国际政治研究要接地气,到别的国家实地调查,多一些案例研究方法,注重问卷调查方法,而不仅限于看资料写论文。还有部分学者提出本专业期刊论文应注重前沿研究方法、注重国际学术研究动态、加强与国际学术界互动。在学术交流活动方面,江苏省委党校钮维敢博士极力主张举办研究生论坛、学术会议应以文入会、鼓励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在学科建设方面,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陈岳教授指出,本学会将参与政治学专业国标的制定与修改;学术界应适时加强国际政治学科建设的专门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