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公经济在阿荣旗新农村建设中的启示

2013-12-16孙德晖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0期
关键词:非公经济

孙德晖

【摘 要】阿荣旗是非资源富集区,非公经济的龙头企业与新农村结对共建,村企双赢,走出了一条农村富裕发展的道路。虽有成功经验可循,但是还面临诸多实际困难,还需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难题。

【关键词】非公经济;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公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2012年阿荣旗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税收增长率44.32%,高于政府税收增长率33.2%的水平,非公经济正在成为推动阿荣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全旗现有私营企业602家,个体工商业主12329家。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村企结对共建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对于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呼伦贝尔市的阿荣旗地区,典型的“农业大旗、工业弱旗、财政穷旗”来说是雪中送炭。阿荣旗发展非公经济的模范奈伦公司和大有庄村的结对共建,实现了非公经济在阿荣旗新农村建设中的破题。村企共建的成功发展模式,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发挥非公经济的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截止2013年6月阿荣旗“村企结对”工程累计投入1.6亿元,引进项目10个,流转土地10万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000多人次,28名企业家担任31个村经济主任,80多家非公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其中典型的是奈伦公司与大友庄的成功合作。

阿荣旗大有庄村现有耕地面积2.7万亩,辖3个自然屯4个组,共有612户,人口2532人。是具有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以前“进了大有庄,好像在逃荒,到处是破烂,泥巴路中央”。是一个远近闻名一穷二乱的落后村。2009年春,在新任村支书王柏林的领导下,成立了马铃薯合作社,积极寻求与奈伦公司的合作并签订收购合同,保障土豆的销售,打消了百姓的顾虑。积极与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实行订单经营,达到村企双赢。在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1月正式自愿结对签订合同,全村共有300户农户与奈伦淀粉有限公司签订了集中连片土地流转协议,共流转土地1.2万亩,流转期限为10年。保障了企业的原料基地,统一的更科学管理,使土地产出率大幅提升。土地流转给奈伦,降低了村民的种植风险,实现了旱涝保收。同时增加了致富渠道,村民腾出身子打工或者发展第三产业,拿到了双份儿的收入。

通过土地流转使全村近一半的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 有到外地以及旗内从事建筑、装卸工、经商、运输的,即使在家的妇女同志,每年在奈伦企业打工都能收入15000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和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村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有59人到奈伦淀粉公司上班,月工资2,000—3,500元不等。280户农民土地租金和打工年总收入近900万元,户均达到3.21万元,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上。大有庄村民王勇,有6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奈伦淀粉公司,流转金一共是20,000元,又被聘为农机手,月工资2,000元,年收入24,000元,爱人没事到饭店打工,一个月1,000元,全年纯收入56,000元。通过村企合作,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村企共谋长远大计, 打造样板新农村

奈伦集团的强势发展,使大有庄村从一个贫瘠的小村变成了向现代化发展的新农村。如今的大有庄村以奈伦公司扩能改造,搬迁到大有庄村,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建设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的新村,共6栋5000平方米住宅楼和32座别墅,1万平方米库房,村民原有房屋通过评估作价,添点钱就可住上楼房或者别墅。置换出的20万平方米土地作为奈伦淀粉厂建设用地。

阿荣旗奈伦淀粉二期项目总投资8600万元, 在山河组建面积5000平方米的保鲜储藏库一座,新建占地50万平方米的蔬菜基地,建成绿色蔬菜生产区。投入400万元,建设绿色畜牧养殖区。积极发展马铃薯附属产业,寻求粉条、粉丝、粉皮等加工产业,利用生产废料粉渣加工成饲料,建设新村工业区。美化居住区,每户建一个沼气池。建设广场一座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设800平方米新村综合楼一栋,包括卫生室.书屋.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等。科技长廊、篮球场,足球场、休闲广场建设等,总造价在5500万元左右。投资70万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服务业、运输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使大有庄村的村民在不失农民向工人转变,从农村向社区园区转变,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

现在,大有庄村民在企业上班的都加入了养老保险,住户都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向老有所养、少有所教、人人有工作、户户有存款的新生活迈进。

三、共建过程中的值得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一)作为典型的农业旗,目前阿荣旗“三农”短板现象仍然明显,企业在参与新农村建设方面还要注意法律层面问题 :

由于当前许多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在操作层面经常遇到现实与相关法律法规碰撞的尴尬局面,诸如土地进行产业化的整体规划、综合开发时,就遇到经营承包责任制、集体土地使用权、等某些规定的限制和约束,在新农村规划、拆建方面遇到宅基地、房屋补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

应当探讨、研究和制定符合当前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在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也应当用法律法规保护非公经济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法规来实现社会和谐,保障农民和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双赢。同时,还要保证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让民企在一个较为稳定、和谐、宽松的政策环境中参加新农村建设。 当前缺乏相应的、具体的、有利于促进投资的政策支持,诸如各项税费的减免、资金贷款的优惠、项目审批程序的环节、行政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合法权益的保障等。要有大环境,落实好,敢创新才行。

(二)是优惠政策层面问题:投资农业周期长、投资大、周转慢、回报率低,不如投资工业项目、商业、服务业等来钱快,所以在政策层面,积极鼓励支持非公经济投入农业产业、新农村建设。着力引导村企结对双方采用“公司化运作、股份化合作、多元化筹资、社会化管理”办法,深化共建内涵,实现从单一的“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既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又为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添后劲、打基础、创载体 .

(三)认识不到新农村建设开辟了一个巨大的、全新的市场,有无限的商机,在投入新农村建设方面,有些企业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加之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村投资环境条件差、社会舆论氛围影响等诸多原因,也是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为供求双方的交换关系。村企共建就是要使龙头企业与农村之间这种单纯的交换关系,变成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两者之间地位平等,都要从各自优势和长远利益出发,密切协作,共谋发展。

当前,我国非公企业解决了农村近2亿人的就业,超过农业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一。实践证明:建设新农村,非公经济大有发展,非公企业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非公经济
扎实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非公经济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增长“新引擎”
上半年陕西非公经济增加值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问题探究
什么样的政商关系才算既“亲”又“清”
新建区2015年非公经济发展探究
钟祥:“百日攻坚行动”补党建短板
非公经济迎难而上运行压力不容忽视
加强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
上半年陕西省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