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悲剧《美狄亚》与《铡美案》对比研究

2013-12-12邢飞飞杨永春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陈世美秦香莲美狄亚

邢飞飞 杨永春

西方的悲剧普遍认为是从希腊神话开始的。中国大部分的悲剧都来自戏剧、元杂剧,所以中国也被认为没有悲剧。其次,中西悲剧的着重点也不同,西方多半是关于神祗的故事,普通人无法逃脱神祗,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而中国的悲剧,因为多半是供民间与宫廷娱乐,多数是不敢写对皇权不敬的内容,所以中国的悲剧多半写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样是描写丈夫背叛妻子的故事,《美狄亚》跟《铡美案》留给世人的影响却是不同的。这是中西悲剧的差异造成的,本文试图将两部相似题材的故事相比较,找出两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命运对后人影响迥异的原因。

一、故事梗概

《美狄亚》描写的是一个叫美狄亚的公主,同时也是一个法力无边的女巫,当伊阿宋王子来到她的国度,她被爱神丘比特的箭射中,不可自拔地爱上了他。在美狄亚的帮助下,伊阿宋取得了金羊毛,美狄亚最终嫁给他,与他一起回希腊。在回去的路上,她弟弟追上来,美狄亚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并将其碎尸丢入大海。回到希腊以后,美狄亚为了丈夫伊阿宋用计害死了国王,二人却遭到不满,被迫流亡到科林斯。在那儿,美狄亚怀孕了,伊阿宋却迷上了美丽的底比斯公主格劳斯。为了这个公主,伊阿宋狠心地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美狄亚。为此,她大受打击,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她让情敌穿上了一件有毒的嫁衣,这位公主痛苦地死去。接着美狄亚杀死了她和伊阿宋的两个孩子,并且抛弃了伊阿宋,驾着龙车潜入了雅典。在雅典,美狄亚又嫁给了国王埃勾斯,生了一子,又百般阻止国王与自己的儿子相认,为难这个继子,阴谋败露,带着儿子灰溜溜离开雅典。辗转曲折,美狄亚又回到了她的出生地科尔喀斯,并和儿子一道推翻了父亲额忒斯的统治。

《铡美案》则是发生宋代的故事。秦香莲与陈世美本为夫妻,并且育有一儿一女,陈世美为了考取功名进京赶考,将父母及儿女托于妻子。临行前,陈信誓旦旦他日功成名就要与妻子同享富贵。然而,当陈中了状元,却转而欺骗朝廷说自己未婚,当了驸马。原配秦香莲带着子女进京寻夫,陈世美贪图虚荣,拒不相认,将他们母子三人赶走,而后竟派家将韩琪追杀母子灭口,韩琪不忍下手。秦香莲哭告实情于国相。在三官堂上,韩琪自刎。国相赠予一扇子,让她去找包拯。包拯设计召来陈世美,与秦香莲对质。陈强词狡辩,包拯欲铡之。太后、皇姑前来劝阻,包拯执意最终铡死陈世美。

二、女主角的不同命运

西方的悲剧多是写出身高贵的王公贵族,说的是与命运、神谕的斗争,宣扬神的力量。而中国的悲剧多是写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与人斗争,最终解决一切矛盾的却是皇族的势力。其中大部分是苦情戏,多是为了宣扬道德。

美狄亚是一位公主,出于满足爱人的愿望,她甘愿背信弃义于自己的家庭和祖国。她孤身一人 “作战”,利用自己的法术,靠着神赐予的法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为爱付出了一切。但是,好容易得来的生活却遭到丈夫的背叛,她只能杀情敌,弑子,以此来报复她变心的丈夫。美狄亚得到人们的同情的同时,也被人们责难。她为什么不能直接报复一切痛苦的根源——丈夫伊阿宋。将他身边他所爱的人一一害死,或许能达到更折磨伊阿宋的目的。但是,那个公主和她无辜的孩子也是受害者。她将自己从受害者转化为犯罪人。“尽管美狄亚害死对手和她的父亲以后,有带着两个孩子逃到雅典的可能,但对她来说这是不够的,因为那样使她不幸的罪魁祸首依然没有受到惩罚,而这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于是她情愿自己忍受骇人听闻的痛苦。她曾害怕成为自己的敌人嘲笑的对象。但现在已经没有谁能嘲笑她。她完全自觉地走向新的、前所未有的犯罪。”(熊源义,17)

而秦香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在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全力支持丈夫的学业、事业。夫贵妇荣的思想根深蒂固。当遭到丈夫的奚落后,她软弱的个性不可能让她到处去宣讲陈世美是如何抛弃妻子。如果不是丈夫的冷血无情,她应该是带着孩子们回老家,继续孝敬公婆,抚养孩子。在中国的封建思想侵蚀下,她或许还会守住这个秘密,直到去世前才会公开之类。即使恨,她不会报复绝情的丈夫,更不会杀了自己的孩子。

除了性格的软弱原因以外,秦香莲出身卑微,是一介草民,无权势可以依仗,只能一个人靠双手辛苦地伺候公婆,照顾孩子。更不要说什么魔力可以利用,就连丈夫考取功名利禄也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与她无关。她只是尽了做妻子的本分,三从四德的思想无法改变。同样都是命运的安排,一个彻底的报复,不计后果;一个逆来顺受,任劳任怨。秦的行为以及想法还是儒家思想深深影响的结果。

一个残忍地报复,一个隐忍地生活。由于不同的故事背景以及自己国家的影响,两个女主人公对待不公命运的态度是不同的。由此看出,中西悲剧对复仇的态度是不同的。加上中国古代一直是皇权制度,剧作家也无法对皇权显示出不屑或者不敬。所以,秦香莲依靠的只能是皇权。

三、男主角的不同命运

同样都是忘恩负义的负心汉,伊阿宋却没有遭到世人的唾弃,而“陈世美”这个名字则是负心汉的代名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后续发生的一切都不是伊阿宋能左右的,这是神的指引,是神谕安排好的,他无法逃脱的命运,而陈世美的一切则都是他自己选的。当中状元后,皇宫里派来的公公问他是否已经结婚,他为了贪慕虚荣,以欺骗的手法成为驸马。更令人发指的是,为了掩盖已婚的事实,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放过。这是世人无法接受的。

除此,每当提及这两个故事,说得最多的还是美狄亚以及陈世美。他们共同的残忍、无情,或许才是留给读者、观众印象最深的地方。同样是弑子,美狄亚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死在别人的手里,或者是为了孩子以后不会为世人鄙视。她是经过思想斗争的,从她杀子前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美狄亚内心的矛盾。从这一点出发,美狄亚杀子的行为反而有些许的悲壮色彩。她亲手杀死孩子是痛苦的,同时也充满着内疚和负罪感。

然而,陈世美的行为却为人所不齿。他抛弃妻子,派人追杀他们,在京剧《铡美案》中没有显现出他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他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掩盖事实,为了掩盖只能杀人,连孩子也不能放过,否则有朝一日滴血认亲,势必对他不利。这大概才是陈世美当时的心境,这可能也正是他世世代代遭人唾骂的原因。

四、对中西悲剧的一些看法

“西方悲剧作为史诗,对于生活的摹仿,它是宗教的、哲学的、形而上学的、艺术的,是对宇宙人生的追索,是对世界的终极关怀和对终极关怀的沉思。”(向宝云,39)中国的悲剧则是“世俗的、伦理的、形而下的、生活的……”(向宝云,42)反观中国的悲剧,多是利用小人物、底层百姓,甚至如《杜十娘》描写的歌妓之类的苦命人,来宣扬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局面,又给普通百姓以希望,同时彰显了皇权的力量,用皇权来公正、公平地评判一桩冤案或者悲剧,并且多数是圆满结局。这是中国悲剧的另一个特色。

美狄亚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神的力量,秦香莲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两个相似的遭到丈夫抛弃的妻子在面对命运的不公时不同的选择,一个靠自己的狡诈,一个靠皇权的威慑,但是,他们对后人都有着震慑的作用。西方悲剧重视抗争,有一定的极端性,通过抗争来展示人的价值;中国的悲剧更多强调悲剧精神,着力于苦难与不幸。同时,中国悲剧的角色多数是完美的好人。但是,很明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终于还是经常被人拿来揶揄、批判。在这一点上,中西悲剧是相似的。

[1]熊元义.中西悲剧的差异到底在哪里[J].美学视野,1994-2011.China Academic Journal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http://www.cnki.net.

[2]向宝云.悲剧:中国与西方——中西悲剧的文化思考[J].1994-2011.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http://www.cnki.net.

[3]黎林.命运成就中西悲剧精神差异——《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之比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06-111.

猜你喜欢

陈世美秦香莲美狄亚
传统道德的背离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对古希腊悲剧形象美狄亚的分析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凯鲁比尼的《美狄亚》
雪夜
我给陈世美献妙计
机智的门官
秦香莲上访
论女性意识的膨胀和当今社会的女性角色:以电影《美狄亚》为例
告别“秦香莲”:中国妇女解放的大步跨越——秦香莲悲剧命运反思兼及对妇女解放的有关思考
陈世美不是负心郎
被臭名冤枉死的陈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