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方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

2013-12-06王新坤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专业体育课程

王新坤,刘 建

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方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

王新坤,刘 建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高等教育内部机制陈旧、专业服务于社会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欠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较差等新问题也不断出现。高校各专业必须进行综合改革以应对挑战。在体育教育专业多年综合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对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改革措施进行了科学总结和归纳,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方案;理论与实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自1999年扩招以来,从原来不到700万人的规模,现已增加到了2 979万人,这就预示着具有高素质人才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提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其中对高等教育中高校的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办学自主权、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科技创新及学术发展等提出改革要求,从而力图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亦不断涌现,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欠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形势,高校各专业必须实施综合改革来应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类专业的母体性专业,蕴含50多年办学积淀,2006年被辽宁省评为首批示范专业,近年来进行了有效改革尝试。笔者总结这些行之有效的综合改革措施,与同行业院校交流。

1 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

作为体育类专业的母体性专业,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蕴含50多年办学沉淀,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首批示范专业,未来的一段时间,体育教育专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教会精神和教育部“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内涵建设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本着尊重现实、着眼未来的改革思路全面系统地开展综合改革工作。

2 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

通过综合改革与建设,体育教育专业在2014年力争达到:拥有一支结构更加合理,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术造诣较高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以师范专业为根本的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特色更加突出,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并成为省内同类专业的排头兵,引领省内同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国内同类专业领域的影响力举足轻重。

3 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方案的实践应用

3.1 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周期内,体育教育专业力争拥有一批在省内乃至国内体育教育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一支结构更加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具体措施如下:

“内培外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继续加强现有师资的对外交流与培训,有计划地派遣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同行业院校进行专题学习交流,或中短期的顶岗工作交流,拓宽视野,提高素质。二是在国内同行业领域引进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完善队伍结构。三是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教练员、管理人员担任客座教授,负责培养青年教师和参与学科专业建设工作。

“实体依托”加强学术团队建设。以体育教育学院现有的省级培训基地、市级培训基地、市级学术组织、省级教学团队等实体为主要平台(学生体质与学校体育研究基地、辽宁省体育传统项目培训基地为省级基地,辽宁省田径裁判员培训基地为省级培训基地;沈阳市体育教师培训基地为市级培训基地,辽宁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教育专业委员会为市级专业学会;体育教育学教学团队、田径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以校级实体性学术组织、院级教学团队(体育教育研究中心、心理研究中心、体操教学团队)为辅助平台,组建若干学术研究团队,明确研究方向,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传帮助引”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老教师和中年教师要在帮助广大青年教师作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的特长和优势,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训练经验,帮助和引导广大青年教师确立科学研究方向,带领广大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从而全面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自身的发展和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更加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师范专业为根本、以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所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密切关注和科学预测社会、行业的变化趋势,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始终将学生必须做到“把握一个规律(学校体育工作规律)”、“具备两个能力”(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三个基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全面适应”(适应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科研、管理与社会体育指导多项内容)为基本准则,不断优化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为培养中小学合格的体育教师做好顶层设计。

以全方位信息反馈为依据,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建立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同类院校、用人单位、实习单位、毕业生、在校生及家长组成的立体型的信息反馈平台,依据各种途径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

以教师培训基地为平台,开展学生毕业后的跟踪培训,延长培养过程。体育教师培训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持续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学院是沈阳市教育局指定的体育教师培训基地,十二五期间要对沈阳市近2 0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目前已完成7期),通过培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专门的培训网站。网站包括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将对在校学生和本专业的毕业学生免费开放,同时能够互动。通过这种远程教育,真正实现了对毕业生的跟踪培训,延长了培养过程,拓展了培养的空间,为广大毕业生的快速成长搭建了坚实平台。

以体育教育专业委员会为依托,整合省内同类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实施联合培养。2011年9个体育教育专业院系组成的辽宁省体育科学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辽宁省学校体育学会体育教育专业委员会先后在沈阳体育学院成立。体育教育学院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牵头单位,正在积极倡导和筹划学会成员单位联合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相关事宜,得到了成员单位的高度认可和行动支持。这种联合培养模式可以促进院系之间优势教学资源的共享。共享可以通过互派优秀教师到校讲课、互派学生代表到校学习、组织体育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组织体育教育专业论文报告会等多种途径实现。

3.3 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突出“以需求为导向、以师范专业技能为基础、以体育专业技能为根本”,通过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突破传统课程内容竞技化、理论化给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课程社会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以课程内容更新与改造为突破口,建设一批符合当前形势和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系列教材。具体措施如下: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在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需求和准确把握就业市场的前提下,适时地对课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增加社会适应性高、发展前景广阔、对人才培养规格实现和学生就业贡献率较大的新兴课程,删除社会适应性低、发展空间狭小、对人才培养规格实现和学生就业贡献率较低的陈旧课程,从而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传统课程的更新与改造。以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以强化师范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体育技能培养为目标,加强对传统课程(尤其是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构建符合师范专业特征、体育专业特色突出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培养策略。

以课程内容更新和改造为突破口,加强特色教材建设。以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为突破口,重点做好传统课程(尤其是传统术科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删除部分竞技化、理论化过强、社会适应性较低的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强、社会适应性强、易操作的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为特色教材建设打好基础。

以打造精品课程为目标,尝试开发研究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导向,依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从就业岗位和社会服务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若干综合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实施有计划的建设工作,督促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3.4 实践教学改革

建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一般性社会实践与专业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层次实践体系,搭建实践平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加强基础性专业训练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基础性专业训练平台主要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三者相互衔接、互相补充。学生通过第一课堂的课内实习、教育见习、教法观摩、教学体验,掌握体育专业必备的专业实践能力;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掌握师范类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学生通过裁判等专业性社会服务活动掌握专业必备的技巧与方法。

加强综合性专业实践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性专业实践平台主要是指教育实习。实习作为人才培养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末端环节,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学生教育实习的关键在于实习基地的数量和实习指导过程的质量。因此,要通过双优评选活动(优秀实习基地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激励措施来扩大实习基地的规模和提高实习过程指导的质量。2012年,联合共建基地建平县实验中学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典型案例。

加强综合性社会实践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建立岗前教育与培训基地,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进行职前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2012年4月,我院与深圳菲普莱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达成联合培养协议,并于当年9月共同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加强学术实践平台建设,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毕业论文,参加学术论坛、听学术报告、参加论文报告会等都是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完成毕业论文。因此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并从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真正得到锻炼。

加强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专业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宗旨。目前已经完成了8期沈阳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和1期的辽宁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2012年,与沈阳市教育局达成协议,体育教育专业辅修教师专业方向的学生将分批次在沈阳市所属区县进行顶岗实习。

3.5 教学方式改革

改革“教材+教师、课件+教师”等传统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技能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并重,符合体育类课程本质规律,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新型教学方式和授课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符合条件的学科类课程教学中尝试“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

在强化运动技能掌握和教学能力培养本位目标的指引下,在术科课程的教学中探索“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的最佳实现形式,为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方法保障。

以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授课形式,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知识技能运用的针对性。

3.6 教学管理改革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懂专业、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体育规律的教学管理队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教学质量控制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吸收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教学管理队伍,选派中青年教学管理干部到综合性院校参观学习、到同类院校交流考察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修订和完善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坚持和落实学校教研活动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听课评课制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性督查制度、教学工作的办公会例会制度、教职工教学例会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专家治学制度、考核激励制度、竞赛制度、科研制度。

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由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等管理部门组成的行政监控体系,以及由教师、学生、社会组成的社会性监控体系。两套监控体系相互支撑、共同作用。

4 小结

体育教育专业的综合改革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体育教育专业经过几年的综合改革,目前基本形成了寓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政、企、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内涵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明显提高。

[1]袁 芳.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684-1685.

[2]刘愉佳,齐泽湘.从学生视角谈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3):75-77.

[3]史厉峰,厉成晓.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77-80.

[4]周典明,郑沪娥.我国体育院校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95-97.

Comprehensive Reform Plan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G Xinkun,LIU Ji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With the booming of higher education,we have already formed the education concept and mode that the core value is based on quality education,and our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Meanwhile,new problems like“internal mechanis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old,the capacity serving society is insufficient,the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talent are not enough,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cultivating is poor”appear constantly.All the specialties need to reform comprehensively in order to meet the challenge.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for many years,the authors do the scientific summary and draw conclusion about teacher troop,the mode of talent cultivating,practice teaching,course construction,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anagemen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reform plan;theory and practice

G807.01

A

1004-0560(2013)02-0127-03

2013-02-15;

2013-03-12

2012年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课题。

王新坤(1957-),男,教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管理。

责任编辑:郭长寿

猜你喜欢

专业体育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