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术对戏曲武功发展及演变的影响
2013-12-06王建军
王建军
论武术对戏曲武功发展及演变的影响
王建军
(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在文学、绘画、表演等诸方面都有展现。秦汉时期角抵百戏,武术、杂技、舞蹈、马术、幻术等节目同场演出,规模宏大。许多出土文物充分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繁盛。汉画像砖、石等文物中所刻画的《聂政自屠》、《鸿门宴》、《二桃杀三士》等历史人物、故事,生动塑造了武士、剑侠的雄浑气质。可想而知这些人物或是武技高超,或是侠肝义胆,或是斗智斗勇。汉画像中手持兵器人相决斗和人与兽决斗的生动场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武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这些历史遗存,与我国传统剧目及其表现形式有极相似之处,从而得知,古代摊戏、角抵百戏、隋唐参军戏、宋元杂剧等剧种的产生,戏曲剧目、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与中华武术有着深刻渊源关系。戏曲武功源于武术,又赋予武术生命。同时,武术的发展又推动着戏曲武功的发展。
1 中国武术和中国戏曲的历史发展研究
1.1 中国武术的历史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定的规则,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能力的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
古时武术的代名词多达几十种,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即夏商周时期,曾有拳勇、手搏、角力、相高、白打的名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有技击、相搏、手战、武艺、角抵等名称的出现,其中“武艺”一词用的最多,并成为秦代以后几乎各个时期的共同名称。而武字的“从戈从止”和武术中的武器,则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武术套路出现以来,经过长期发展,武术套路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被世人所熟知。它不仅对书法、绘画等静的艺术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与曲艺、戏曲等动的艺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1.2 戏曲武功的历史
远在周朝,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之后创作出来的一种表演项目——武舞,被称为“大武舞”,是现代的学者们研究中国传统武术历史与传统戏曲历史的起源时必须探究的项目。“大舞武”的人物表演中,艺人在演绎一个故事的具体动作中,不仅表现出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特征,又表现出了戏曲表演的一些雏形。据考证,武戏大约出现在元代,是把武术动作与杂剧结合在一起编成的戏剧。它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从舞台表现效果的需要出发,通过程式化的武术来表现剧情,呈献给观众。
随着中国商品经济和商业、手工业城市的发展,使宫廷文化向都市商品文化过渡,尤其自京剧在戏曲舞台取得主要地位以后,武术被戏曲艺术吸收为重要的技艺表现手法,从而使得秦汉以来,艺中有技、技中显艺的审美规律得以沿袭和发展。在两宋时期,随着杂剧、傀儡戏盛行,武艺与戏曲进一步融合。武术与戏曲艺术的融合,经过单纯的卖弄技术,不断向符合剧情的需要,向适合戏曲舞蹈表演方面发展,从而使戏曲艺术将武术各种技术的美融为一体。
2 传统武术与戏曲武功内在联系
2.1 传统武术对戏曲武功的影响
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载歌载舞的戏曲有着丰富的武打艺术。戏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反映和表现人与事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武打场面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戏剧舞台上。戏曲,尤其是京剧,如果没有武打渗透其中,犹如人失去了灵魂。戏曲武功花样繁多的动作技巧均得益于武术。武术先于戏曲武功出现,因此,武术为戏曲武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对戏曲的内容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对戏曲武功是多元的文化渗透。单就武打技术来说,戏曲武功艺术的成熟发展,几乎是与武术的丰富成长同步的。随着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瓦舍勾栏等综合性游艺场所的出现,对各种民间表演艺术的相互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记载“扑旗子”、“蛮牌”等节目,实际上都是大型战舞节目。“扑旗子”就是耍大旗,在当今戏曲武打中依然被运用。由于当时戏曲文武行当区分不明确,因此武术对戏曲武功的影响不明显。专职武戏演员的出现,还是在明代安徽的戏班之中。到了经济发达的明清时期,兴起了镖局行业。当时久负盛名的镖师大刀王五,除做生意之外,还在镖局设馆授徒,其徒弟中不乏京剧武行的演员。徽班中虽然有不少武戏,但分工上却无专工的武行。到了京剧鼎盛时期,才分出了文武两大剧目,并且有了武生、武旦、武净、武丑的行当。因此,随着武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戏曲行当的完善,加速了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著名的京剧大师杨小楼、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等都精通武术,通过融会贯通,把武术精髓运用到戏曲当中,并根据剧情的需要,合理地选择、吸收武术动作,创造了不同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和情感,这无疑道出了武术与戏曲武功的亲密关系。因此,民族传统武术的发展均被丰富地展现在戏曲中,同时推动着戏曲的发展。毋庸置疑,传统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为戏曲武功的繁荣与昌盛提供了可能。
2.2 传统武术及文化在戏曲中的应用
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特征。武术拳种丰富,形式多样,有徒手的、持器械的,还有单人的、双人的、多人的、集体的,无论怎样划分,其风格各异,但其主要内容都是由踢、打、摔、拿、击、刺构成,通过一招一式,表现攻防的内在含义与精神。同时配合精神、意识、气息运行,以及手眼身法步的形体活动,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连,这充分体现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受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戏曲武功与武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在对打过程中,弱化了武术技击性,更加强调表演性。在《东海黄公》戏中,主人公黄公执金刀与白虎搏斗,演绎了“空手夺刀”的一场对舞。在汉代,还有诸如《荆轲刺秦王》剧目中也均有徒手对战或器械对舞的动作内容。这些形式与当时的武术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动作与精神来源于当时的武术动作和武术精神。关汉卿创作的剧目《单刀会》是元杂剧,该剧目里,武术器械——大刀作为经典道具被保留了下来,在表演动作中,关公与周仓精彩的器械表演成为了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在近代,京剧“剑舞”在剧目《霸王别姬》中风采非凡、刚健婀娜。其根源是梅兰芳先生的武术技艺,在剧目中融会贯通了中国武术的剑法、拳法。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习武者要经常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内外合一。众所周知,武术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戏曲武功同样,比如在剧目《挑滑车》《长坂坡》《潞安洲》《三岔口》等武戏中均融合了传统武术中有转体、小翻、抢背、跌扑滚翻等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表演者要么直接从戏曲武生师傅学习,要么就是有武术基础,所以在舞台上表演的对打的每个抬腿,每次出手,一招一式中都武术韵味十足。如果戏曲表演者没有常年累月的练习,在舞台表演中就不能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更不能把戏曲中的各种人物特征进行淋漓尽致的表现。除此之外,戏曲武功中的动作术语也都是从武术术语中直接或间接引用。甚至戏曲武功中刀、枪、剑、棍等器械的使用方法,也完全出自传统武术,两者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2.3 戏曲武功与中国传统武术的融合
武术与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有众多相似之处,中国武术中的体育美和戏曲武功中的艺术美根源于生产劳动,他们的内容与形式是相通的。从美学角度看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武术与戏曲都讲究服饰美、动作美,强调动作的精、气、神,但武术与戏曲分属体育与艺术两个不同领域,虽有交叉,但也有不同之处。武术更多表现出它的技击内涵;舞台表演,刻画人物形象,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是戏曲武术特有的本质。戏曲武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艺术转化形式之一,武术进入戏曲艺术后也必须适应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当武戏自成一派时,武术套路或多或少地借鉴了戏曲表演的形式,比如当下竞技武术比赛,无论是太极拳、太极剑,还是长拳,为了增加艺术效果,在套路的演练过程中给予配乐,参赛者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而辗转腾挪,上下翻飞,美不胜收。
因此,无论是传统武术还是戏曲武功,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两者在相通之处交融发展,把表演艺术美渗透在武术套路运动中,使力与美和谐统一,创造出更多难、新、险、美统一的套路结构来,不仅使武术运动项目富于时代性、国际性,同时也使戏曲武功等表演艺术形式在武术套路运动发展过程中得到升华。
3 小结
从古自今,各种文化形态的发展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交织、相互促进的。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以独立于其他文化而特立独行。文化发展内在规律是一种由不同走向大同的过程。在和谐社会中,各种文化发展的本质就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中国武术文化对传统戏曲武功文化发展所做的贡献也正是其自身发展壮大的证明。同时,也不能否认,舞台上的戏曲武功表演毕竟不同于中国武术中的各种内外表现形式和作用,二者应用的场合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传统戏曲武功在借鉴中国武术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加工性和创造性的必然结果。中华武术与戏曲武功、戏曲艺术虽然不是同类别的传统文化现象,但是有着血缘和互渗关系,这种关系必定会继续延伸,并朝着各自轨道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乔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