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瑜伽的保健及对疾病的防治作用
2013-12-06刘晓亭张玲玲董宝强
刘晓亭,张玲玲,徐 琳,董宝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辽宁沈阳 110847)
瑜伽,有结合、联系之意,其定义为“控制那些源自于思维、学识以及自我的意识波动”,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是东方最古老的健身术之一。最初的意思是“驾驭牛马”,也代表设想帮助达到最高境界的某些实践或是修炼。《薄伽梵歌》中提出修行瑜伽的最终目的是“梵我如一”,即宇宙的最高精神和修行者合为一体。瑜伽讲求动静结合,在瑜伽修炼过程中,修持者逐渐深化自己内在精神,从外到内,从感觉到精神、理性,而后到意识,最后把自我同内在的精神融合为一,达到天人合一。其最初的修行思想与我国中医传统文化的形神共养下的身心合一和调息冥想中的心气合一相一致。如瑜伽体式以虎式、蛙式、三角式等为基础创立各种体位训练,其与中医养生中的五禽戏、八段锦等健身观念是一致的,利用动植物更亲近自然、具有更强生命力的特点,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姿势来强身健体。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养生的起源,古人通过体验,感悟天地自然的法则及生命现象,创立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筋,皆通乎天气,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中医养生学主张从综合角度看待生命活动,其根本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变化规律调理人体阴阳,采取不同的保养方法,以保持人与自然协调统一,不能逆天而行。
可见,瑜伽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医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从理论渊源到养生祛病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融合性。在现代社会,瑜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健身运动为人们所接受。随着瑜伽运动广泛和深入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该运动与人体体质关系的探究亦日趋丰富。研究表明,瑜伽不仅具有健身作用,还能够增强人体心肺功能,改善机体物质代谢水平,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
1 瑜伽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瑜伽,作为印度的健身术,在身心修习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改善机体的脏腑功能,提升人们的精神状态,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1.1 瑜伽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调息呼吸法是瑜伽组成结构中的三大要素之一,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结合式呼吸[2]。瑜伽呼吸注重深长、徐缓、与柔和而有力的动作相结合,有节奏感。如果长期坚持锻炼,能够增强肋间肌力,扩大胸腔容积,增加肺部通气量,使肺活量增大,从而增加了呼吸系统的氧气供应,血液得到净化,有利于提高对支气管炎、哮喘等肺部疾病的抵抗力。瑜伽动作大多扭动,挤压的幅度较大,加快体内血液循环,体内耗氧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防止淤血残留堆积血管壁,有利于减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1.2 瑜伽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人体运动有赖于骨骼的支撑,关节的连接与肌肉力量的支持。瑜伽的体位法多种多样,而且每个体位设计到的运动部位和运动方式有所不同。一套完整的瑜伽运动结束,会感觉到身体的每个细胞都经过了洗礼。瑜伽运动通过体位变化和人体点线的移动,组成各种动静姿态组合,同时与运动者头、颈、胸、腰、胯等表情动作相结合,体现出人体优美的形态。瑜伽训练使经筋静力伸展,舒展肌肉线条,放松紧张的肌腱韧带,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关节活动更加灵活,身体柔韧性得到提高,身体运动的协调能力得到提高[3]。
1.3 瑜伽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瑜伽运动与健美操、田径等健身运动最大的区别在于运动的环境和背景条件。瑜伽要求的运动环境非常安静,其每一个动作的完成建立在冥想与聆听的基础之上。在鸟叫虫鸣声、风声、海浪声等和谐舒缓的自然音乐声中,能够使内心平静,尽情地想象、放松,达到身体与心灵合一的状态。《灵枢·本神》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为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健全的身体寄托于健全的精神”为瑜伽所注重。人们在练习瑜伽之后,能够感到身心愉悦,强健体格。久而久之,瑜伽可培养人们一种客观冷静、顺其自然、刚柔并济的性格和处世态度,对心理抑郁、焦急等不良情绪的释放有所帮助。
1.4 瑜伽对孕妇健康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和生活模式变化,尤其是城市妇女孕期体力活动减少,并且摄入营养过剩,容易引起肥胖,引发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发生。分娩难产率、巨大儿的出生率也随之增加。
瑜伽属于柔和运动,节奏比较缓慢,并且配合深度呼吸。孕妇在孕期按时做瑜伽训练,如孕妇瑜伽操中的坐位体式可以使肌肉、骨盆和关节等得到锻炼,同时增加腹肌、腰背肌和盆底肌的张力和弹性,关节韧带柔韧性也有所增强,分娩时有利于胎儿通过产道,有助于自然分娩[4]。瑜伽运动属于有氧运动,以动作缓慢、柔软、微微出汗为度,没有剧烈动作,孕妇在柔、匀、缓的运动中锻炼身体对母婴比较安全。由于运动消耗体能,促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也有利于防止巨大儿的产生。
2 瑜伽对疾病的防治作用
瑜伽作为一种大众健身的流行元素,通过运动身体、调节呼吸和意识冥想,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2.1 瑜伽对痛经的缓解
痛经以青年未婚女性多见。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病机制是寒凝邪气侵袭冲任二脉及胞宫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而致,或是肝血虚,肝肾不足,不能濡养脉络而致,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学习繁忙,饮食起居不规律,痛经现象增加,给女性的身体、心理带来困扰,影响生活质量。
瑜伽运动能够缓解减轻甚至消除痛经患者的症状[5]。如瑜伽中的英雄式、眼镜蛇式、双腿背部伸展式等,主要为腰背肌肉拉伸和腿部的蹬摆动作。其通过牵拉背阔肌、腹横机、髋内收肌等对骨盆肌组织及相关神经进行有氧训练,以调节脊神经、髂腹下神经等支配肝、肾脏腑功能,从而能够改善人体腰腹部局部血液及细胞循环,调节子宫肌的肌张力,从中医角度来说。上述体位训练,在静力动作停留之时,能够促使全身血液向腹部及背腰部运行,疏通经络,温化寒淤之邪,从而促进冲任二脉循行,濡养胞宫血脉。同时,瑜伽训练在舒缓的具有自然之声的音乐中进行,有利于聆听者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放松感,从而缓解压力,消除紧张。
2.2 瑜伽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盆底肌的功能障碍会导致泌尿系统疾病。盆底肌张力不足常常伴随着小便失禁,膀胱突出症、脱肛、子宫下垂;由于盆底肌张力过度所导致的前列腺痛、外阴性阴道炎、慢性睾丸炎、慢性附睾炎、膀胱炎[6]。
瑜伽能够通过改变盆底肌的收缩力和骨盆的灵活性,从而预防泌尿系统疾病。如蛙式,能够加强盆底肌和提肛肌的力量,缓解骨盆肌肉紧张;鸟式,能够增强肩和臀部的弹性和灵活性,坐位扭转式,可以增强臀部和脊骨的弹性和灵活性,从而治愈由于盆底肌张力不足导致的小便失禁、膀胱突出症、脱肛、子宫下垂等疾病。再如蹲踞式,能够牵拉髂腰韧带、骶结节韧带,从而有效增强臀部、骨盆及腿部的力量和弹性;脊柱扭转式,能增强臀部和脊骨的灵活性;半莲花坐式,能增强腿、臀部及骨盆的弹性,帮助注意力集中,有助于减轻压力,以防治由于盆底肌张力过度所导致的前列腺痛、外阴性阴道炎、慢性睾丸炎、慢性附睾炎、膀胱炎。在瑜伽体式中,机体的外部肌肉力量,通过神经-肌肉信息传输系统,作用于肌肉内的神经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反馈到肌纤维,利用“牵张反射”激发肌肉兴奋性[7]。所以瑜伽锻炼可以预防由慢性失调引起的泌尿系统紊乱征,或者作为一种泌尿系统疾病的辅助疗法。
2.3 瑜伽对腰肌劳损的治疗
腰肌劳损是由于腰部肌肉长期紧张而形成损伤性炎症或急性腰部外伤等迁延形成的,以长期反复发作,遇寒湿天气加重为特征。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腰为肾之府。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导致气机不畅,瘀血停滞而致腰痛;经脉不通,肾阳虚损,不能温煦腰府而致腰部冷痛。由于现代人们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飞快,加之饮食不节、房劳过度等,易导致脾胃失调、肾气不足,从而易引发腰肌劳损。
瑜伽运动大多是腰腹部肌群和腿部肌群的伸展性和静力收缩性的动作。如虎式、风吹树式、花环式等,都是比较典型的动作,通过牵拉竖脊肌、腘绳肌、股二头肌等肌肉力线,刺激腰部神经。如位于腰大肌深面的腰神经丛,其主要分支有分布于股内侧区的闭孔神经、股前区的股神经、还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等,通过瑜伽的静力舒缓拉伸,可以调节周围神经的紧张性,有利于增强其调节脾脏和肾脏的运化、传输、温养功能,从而改善腰肌痉挛收缩状态[8]。这些练习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提高脾的运化功能;拉伸肌肉和肌腱,改善由劳损造成的肌肉痉挛和条索粘连,调节躯体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力量的平衡。
运动使得体能代谢增加,产热增多,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增强肌肉力量,从而改善腰肌劳损病症。
2.4 瑜伽对失眠的改善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紊乱。现代医学认为,多由环境因素改变,过度兴奋或焦虑等精神因素引起大脑神经因子如白介素1(1L-1)含量降低,使得大脑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减弱,进而影响睡眠质量[9]。传统中医学则认为,其病变与心、肝、肾等多个脏腑有关,主要病变在于心。古人有云:“阴胜则多寐,阳胜则多明。”心火与肾水相交,心神安定则能正常睡眠;心火与肾水不交,心火上炎无法安定则不能入睡。
瑜伽通过婴儿式、拜日式等体位与呼吸训练及意识冥想的引导使人心理安定。体位练习使得肩部、颈部和肺部更加柔软,获得更好的呼吸。放松并意念集中的拉伸能够使经络疏通,心肾相济,肝脏疏泄有度,为睡眠提供一个良好的内在环境。
总之,瑜伽具有调理全身、协调五脏六腑机能和统摄四肢百骸的作用。除了对文章中所提及的疾病具有防治作用以外,瑜伽对机体各大系统均有调节作用。长期坚持瑜伽训练,能够引导人们改善自我生理、心理以及情感状态。作为一种科学、合理、全面的有氧运动,瑜伽还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是大众健身安全而有效的锻炼方法。
[1]张笑莉.瑜伽的美学特征[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5):76.
[2]杨如丽,王文强.试论瑜伽的呼吸[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6):114-116.
[3]李 桦.瑜伽的养生价值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社科版),2011,39(1):14.
[4]郑冬燕,王 玥,曹 敏.孕妇体操配合瑜伽呼吸训练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B):14-16.
[5]陈丽霞.瑜伽运动处方治疗痛经的疗效评定[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64 -165.
[6]刘丽芳,姚春清.瑜伽运动与泌尿系统功能紊乱[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39(11):7978 -7980.
[7]马海燕.解剖与瑜伽体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13.
[8]李保林.腰大肌间隙阻滞治疗腰大肌筋膜炎[J].中国临床康复,2003,14(7):2097.
[9]闵晓莉,张林挺.针刺对虚劳失眠大鼠大脑神经因子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2,25(2):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