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战略学视野的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2013-12-06刘立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武术战略文化

刘立华

(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之一,已经成为一种中国记忆,一种世界公认的中华民族符号。但是,当今的武术面临着外源性和内源性并存的文化危机,如何保护和发展这一优秀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摆在了国人面前。基于此,本研究从战略学视野探究武术在高校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对策。

1 战略阐释

战略最早被应用在军事领域,是指韬略,一种有关作战的韬略。德国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冯·克劳塞维茨将军曾说过:“战略是最后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战略必须为整个军事行动规定一个适应战争目的的目标。”伟大的战略家毛泽东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1]随着社会发展,除了军事领域外,战略逐渐被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领域。

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是立足现时代语境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对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一种全局性、长远性、宏观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和决策。当下,中国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制定首先在分析和总结高校武术教育现状基础上,立足于全球化发展大潮和中国处于深刻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现实语境,然后确立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整合社会、国家各种资源,对高校武术教育的目标、教学、评价体系等做统一的、系统性的规划,以求实现战略效益的最大化。

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的全局性和宏观性决定了高校武术教育在具体实施上具有弹性和发展性。弹性是指各高校和地方可以根据学校和地方特色,在高校武术教育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制定本校或本区域地方的发展战略。发展性是指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体实施情况,对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进行调整、补充和丰富,在实践中发展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

2 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是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趋势在21世纪初的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进一步强化,贸易自由化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的经济意义将会有更深刻的显示,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进程及其连带效应以及可能的后果将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入的层次上得到显现。不管人们会从道德上对其作出怎样的评价,全球化如同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工业化、现代化、都市化等社会现象一样,仍将作为一种历史进程与21世纪的人类正面遭遇。”[2]

全球化一方面为高校武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将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置于困惑和迷失的漩涡之中。诚如李龙所言那样,“全球化时代在改变武术教育现实地平线的同时,也在从根本上转换武术教育的时代问题谱系与武术教育发展的视野,进而转换着武术教育发展在当代的路径和走向。”[3]因此,高校武术教育发展需要战略性的规划和指导,制定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用长远的、全局的眼光审视当下高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发展趋势,统筹规划高校武术教育各方面的发展,使各方面形成合力,实现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精神支撑。”[4]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从繁荣中华民族文化的目的出发,把武术教育当作中国武术全球化的助推器,使武术最终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成为与奥林匹克分庭抗礼的体育运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坐标。”[5]唐朝以前,武术往往为贵族阶层所喜爱和练习,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唐宋以后,武术逐渐走向市井,向着俗文化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形成武术俗文化的特征。武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民俗文化,并在民间的广阔天地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众多的拳种流派和各式各样的技术特色,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缩影,它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

利用高校武术教育的广阔平台,一方面,有利于武术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校园武术文化的形成,同时利用高校与社区、家庭、企业、机关的广泛联系,逐渐扩大武术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通过不同高校、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武术交流,促进不同技术体系之间的切磋、交流和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武术国际化传播。武术是高校中外留学生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窗口,例如,苏州大学为海外教育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开设武术课,教授太极拳等武术内容;校际间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让武术走出国门,促进武术国际化的传播和交流。

总之,武术在高校教育中进行推广和发展,无论是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以及对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3 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是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决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武术从古代走到今天,从战争领域、民间瓦舍走向教育领域,出场语境的变化,必然决定了今天武术的出场路径和形态发生变化。

在冷兵器时代,武术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就是服务于战争,以为战争服务作为第一要职,所以戚继光指出,武术是一种杀贼救命立功保家卫国的铁骨勾当。而今天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6]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武术是中华民族一种普遍的文化形态,文和武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两条主线。”[7]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全球化时代对高校武术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武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然而,在高校教育中,武术一直被作为一个体育项目在开展。这一思想,导致武术一直游离在高校武术教育的边缘。高校体育课堂清一色的被西式体育占领,即使教学大纲中规定有武术内容,但是在现实操作中,由于师资力量等原因,武术教学几乎很少涉及,与篮球等体育项目相比,武术类似于高校体育教育中“领养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怀,谈何其成长?

今天的时代语境和社会发展现实迫切需要高校修正武术发展指导思想,改变武术的体育发展指导思想。笔者认为,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全球化发展已经使文化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武术作为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今天的高校武术教育应该以传承武术文化为指导思想,通过武术教育,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认同,为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

以传承武术文化为指导思想的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要求,高校武术教育研究、高校武术教学以及相关武术教育教学机制的建立上都应该贯彻武术一直是民族文化的教育思想。高校武术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对武术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精神的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武术适应高校文化教育发展的内容融入高校教材之中。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摆脱武术教学只是为了技术而技术的教学局面,将武术民族文化思想灌输于武术技术教学各个环节,通过一种温水煮蛙式的文化教育,营造一种武术民族文化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武术文化教育环境中,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灵上都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武术民族文化思想精神的教育和熏陶。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大量涌流,以及知识的不断更新,使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大势所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就人发展而言,终身体育教育显得尤其必要。“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和教育。”“高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教育理论模式中是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目的和任务与社会紧密相连。高校体育教育除了教会学生各种运动技术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加强他们的体育能力与锻炼习惯,使其终身受益。”[8]就高校武术教育发展而言,高校武术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贯彻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以终身武术教育作为高校武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可以说,当今高校武术教育中以终身武术教育为指导思想是促进武术发展和实现高校教育目的的共同选择。

4 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4.1 以系统论思想把握高校武术教育

系统规划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武术教育为一大系统,是一个整体,由若干小系统(部分)构成。高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是在全局性视野下,对高校武术教育各部分、各要素的整合,统一于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若将高校武术教育比喻成一个大演奏团,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就是演奏团的指挥家,演奏团的正常表演他都了然于心,每一阶段演奏什么样的音律,哪些乐器演奏,是激情澎湃还是婉转低缓,指挥家早已胸有成竹;而演奏团的各乐器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们各司其职,演奏好自己的部分,指挥家不可能对每种乐器的乐谱都非常了解,但是在其统一的指挥下,各部分能够根据指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协调配合,那么,整个演奏团的演奏会是和谐而成功的。高校武术教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此相同,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是在全局性指导下,在整体目标的统领下,合理规划和设计各部分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最终实现高校武术教育协调统一的发展。

第二,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和武术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决定了赋予各地方高校适当的自主性是系统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在高校武术教育发展中,在国家统一进行战略规划的基础上,鼓励各地方高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自己的地方性、阶段性的发展战略,使其更加适合自身的发展;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地方情况不一,高校武术教育的开展状况不同,系统性的规划是着眼于发展大局,为了全局的整体规划,部分地方的特殊情况就不在全局考虑之中,但是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在发展中不能忽视他们的发展和对全局的影响,所以,允许适当的地方高校的自治和变通,是系统性、完整性的题中之意。

第三,高校武术教育的发展要考虑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连续性、统一性。高校武术教育是学校武术教育的一部分,高校武术教育目标的制定、教材的编排、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考虑与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连贯性,在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基础上规划高校武术教育,防止学校武术教育间脱节,防止高校武术教育的发展脱离现实,成为空洞的战略规划,有利于高校武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高校武术教育规划要体现时代要求和前瞻性,在目标、内容的设计和规划上,引领学校武术教育,影响中小学武术教育,推动学校武术教育整体发展。

4.2 把握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重心

高校武术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的内容和作用。在高校武术教育中应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作为普通高校武术教育的重点。高校武术教学整个过程应该始终贯彻传承传统文化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无论是技术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应该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作为武术教学的重点。如,在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出武术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内容;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高校武术文化氛围,将武术文化和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促进武术文化和精神的传播,利用高校武术教育的平台,促进武术文化的社会化传播和发展,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另外,高校武术教学是实现高校武术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是高校武术教育发展中应重点把握的部分。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应在对高校武术教育、教学进行专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突出高校武术教学的中心地位,对高校武术教学各方面进行统一的策划和谋略。把握高校武术教学这一重点即是把握住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以高校武术教学为纽带带动高校武术教育的研究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促进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高校武术教育的科学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当今高校武术教学也应该以传承武术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为重点和指导思想。

4.3 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理念,处理高校武术教育发展中问题

着眼于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整体目标的实现,把握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重点,集中注意力解决重点问题,同时统筹兼顾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其他问题,促进高校武术教育的协调发展。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在强调高校武术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高校对高校武术教育的监督评价和专门研究,这对高校武术教学的科学、长远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在强调统一规划的同时,鼓励支持各高校和地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办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为整体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高校武术教育。

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应该在统一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高校和地方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来发展高校武术教育。不同地域和民族在历史上都形成了具有自己技术体系和风格的武术。因此,在地方高校武术教育的开展中,可以融进地方特色拳种,一方面,有利于武术拳种流派的传承和发展,保留武术的多样性,发展传统武术文化;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武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高校武术教学改革:首先,在地方高校开展地方特色拳种,可以聘请技艺精湛的民间拳师进行教习,解决了当今高校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地方特色拳种的开展,往往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民间拳师将其对武术的理解和体悟运用到教学之中,往往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加真切、活生生的中国武术,从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气息和民族精神。最后,聘请民间拳师在高校开展武术教学,有利于促进高校与民间的交流,有利于高校武术教师开拓视野,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竞技武术在高校武术教育中一枝独秀的情况。另外,各地方高校武术教育在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高校武术教育的内容,促进高校武术教育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最终推动高校武术教育的整体发展。

5 结语

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和威胁,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使各种传统文化岌岌可危,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能寄希望于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应该依靠教育,依靠人才的培养,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每个人的血液和灵魂。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正是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客观要求而提出的。当今普通高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必须从战略性的高度进行规划立足中国社会转型期和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要,调整步伐,抓住机遇,实现高校武术教育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1]李玉海.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2]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5

[3][5]李龙,虞定海.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4):81.82

[4]尹碧昌,彭鹏,郑峰.文化政策视野下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06

[6]蔡仲林,汤立许.武术文化传播障碍之思考——以文化软实力为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5):380

[7]罗卫民,王岗.论大武术观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中华武术,2011(3):26-28

[8]冯寿海.对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武术终身化教育培养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猜你喜欢

武术战略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谁远谁近?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