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临床观察

2013-12-04李勇忠陈怀蔡少敏

关键词:色素性紫癜皮肤病

李勇忠,陈怀,蔡少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汕头中医院,汕头515031)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pigmentary purpuric dermatosis)是一组由淋巴细胞介导的红细胞外渗所致的疾病,包括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毛细血管扩张环状紫癜及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临床上形态和组织病理相似。常发生于胫前区,男女均可发病,皮损初起为群集性针尖大小红色瘀点,密集成片并逐渐向外扩展,中心部为棕褐色,新瘀点不断发生,部分呈辣椒粉样斑点,部分为紫红色环状斑疹,边缘毛细血管扩张,出现针尖红色瘀点伴紫癜样损害,可融合成边界不清的斑片和斑块。有不同程度瘙痒,病程反复。病理组织表现为真皮上部浅层小血管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周中等度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真皮乳头水肿,红细胞外渗,含铁血黄素沉着,直接免疫荧光显示真皮乳头血管壁有D3、C1q、纤维蛋白沉积。我们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三七通舒胶囊(国药准字Z20030109 0.1 g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病人来源于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共45例,均符合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37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 4.5∶1;30~40 岁25例,41~50岁20例。病程半年内20例,1年内18例,2年内7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入选病例按 1∶1∶1 比例分成 A、B、C 3 组,每组 15例。

1.1.2 病例选择 ①具有典型的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包括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毛细血管扩张环状紫癜、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皮损。②无排除标准中的任何一项。③愿意配合治疗。

1.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②妊娠或哺乳者;③严重的合并症者;④胃、十二指肠梗阻及溃疡病史者;⑤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本试验的任何其他情况。

1.1.4 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均作血常规、凝血四项,包括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凝集功能试验,均无异常。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方案 A组为三七通舒胶囊0.1 g,3次/d,强的松 10mg,3 次/d;B 组为三七通舒胶囊 0.1g,3 次/d;C组为强的松10 mg,3次/d;均以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分别在治疗第28天后检查肝功能、血常规。

1.2.2 观察方法 观察治疗前双下肢胫前皮疹、斑疹、皮损数目、瘙痒情况;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肢胫前皮疹、斑疹、瘙痒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判断临床疗效,治疗后1年内观察复发率。

1.2.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文献[2]制定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痊愈:为皮疹、斑疹、瘙痒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为皮疹、斑疹明显减轻,瘙痒症状消失,疗效指数60%~89%;进步:为皮疹、斑疹减轻,瘙痒症状部分消失,疗效指数30%~59%;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的百分率计算。

1.3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3组对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症状、体征的疗效3组对色素性紫癜性皮疹、斑疹、瘙痒程度的控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对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症状、体征疗效评价(±s)

表1 3组对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症状、体征疗效评价(±s)

组别 n 治疗前 第14天 第28天皮疹、斑疹 瘙痒程度 皮疹、斑疹 瘙痒程度 皮疹、斑疹 瘙痒程度A 组 15 2.11±0.45 2.68±0.54 0.61±0.23 0.98±1.05 0.31±0.18 0.63±1.57 B 组 15 2.47±0.33 2.54±0.61 0.84±0.21 0.86±1.48 0.53±0.32 0.81±1.61 C 组 15 2.43±0.52 2.71±0.49 0.81±0.25 0.95±1.27 0.89±0.35 0.89±1.72

2.2 3组疗效比较 治疗第14天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B、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P=0.71);治疗第28天A组临床效果与C组相比有尽早消退皮疹、斑疹、瘙痒消失作用。A组的疗效优于B 组、C 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15,P=0.562),见表2。

表2 3组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疗效比较例(%)

2.3 3组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 A组1例占8.3%;B组3例占50%;C组2例占22.2%,A组和C组复发后症状较轻。A组和B组之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

2.4 不良反应 45例患者中A组、C组各有2例出现头晕、胃脘不适、眼睑不适,谷草、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均不影响疗效,而且疗程结束停药后,症状也逐渐消失。

3 讨论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是原因不明的毛细血管炎,与重力和静脉压有关,也可能与某种感染或中毒性因素所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局部血管改变有关,提示该病可能由Ⅳ型变态反应介导。也有认为与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可能是血管神经发生障碍的结果,亦有认为是局灶性感染或中毒性而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所致的局部血管改变[3]。由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以致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血疳”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血疳形如紫疳疮”,痛痒时作血多伤,证因风热闭腠理,病因内有蕴热,外受风邪,内热闭塞腠理,发于皮肤,郁于血分,血不循经,外溢于脉外,瘀血凝滞、日久耗血伤阴、肌肤失养所致,辨证以血瘀为主[4]。三七通舒胶囊为三七三醇皂苷,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活络通脉,改善微循环,改善缺血运动功能障碍,增强血流量的作用,用于改善微循环、减轻静脉压、皮肤血管炎等有效。

为进一步评价三七通舒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符合诊断的患者,分别使用三种不同治疗方案,探讨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七通舒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具有以下优点:①较好地控制了病情,从表2看出,A组第14天、28天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0%和93.3%,高于其他2组。②维持较长的缓解期,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仅为8.3%,远低于B组。③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糖皮质激素治疗适于较重患者[5]。单纯使用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总有效率达80%,说明活血化瘀治疗有效,3组治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观察结果显示,采用三七通舒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能提高血管致密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消退,缩短病程,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治愈率高,有减少复发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三七通舒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由于我们观察时间较短,观察病例较少,经验不足,有待今后进一步总结积累经验。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159.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100.

[3]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1:614-615.

[4]禤国雄,陈达灿[M].第2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2008:122.

[5]张建波,陈宏,王乐秋,等.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7):110.

猜你喜欢

色素性紫癜皮肤病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儿童色素性荨麻疹,需要治疗吗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IPL光子嫩肤技术治疗92例面部色素性皮肤病的效果分析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英电子眼移植手术首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