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的阅读心理及倾向与馆藏文献建设
2013-12-03马翠苹
马翠苹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读者的阅读心理问题,是图书馆读者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学习其心理学 掌握读者心理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所谓读者心理,就是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特征是它们思维、感情、性格、意志和兴趣的心理品质的反映也就是他们对书刊的各种学习心理和检索心理,而阅读心理是指阅读过程中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动机、兴趣意志等心理现象的总称,是一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在阅读中的体现。
1 阅读心理过程
阅读心理过程是由两个方面所组成的,一是阅读的认知过程,二是阅读认知的阅读过程。
认知过程就是文献信息的输入检测存贮加输出和反馈的信息加工过程。它要求调动人的阅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各种心理因素,使他们处于高度的积极的紧张的状态,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智力活动,从文献中摄取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以至于产生创造性阅读成果。它包括阅读注意、阅读记忆、阅读思维及阅读创造。
认知的调控过程,它是指没有直接参加信息加工,但却决定着信息加工的策略和手段,对信息加工起调节控制作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统一性和主题意识的能动性。
阅读认知过程与调控过程的联系十分密切,任何一种好的阅读效果,都是这个过程协同作用的结构。
2 阅读需要
阅读需要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达到某种或某些需要而产生的力求阅读文献的心理倾向或心趋力。
阅读活动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精神需要,阅读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它有一个层次的结构系统。图书馆学界和心理学界大致认为有下列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专业知识层次、相关知识层次、一般知识层次。第二种观点认为:娱乐消遣层次、学习层次、研究层次。第三种观点认为:一般知识阅读需求、本专业(职业)知识性阅读需求、研究性阅读需求。这三种观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各自对阅读需要层次性问题的认识,对于我们认识与指导阅读活动是很有意义的。笔者主要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它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由浅到深。有了这种阅读的需要,它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有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
3 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指对文献和从事阅读活动的兴趣,是对文献的内容意义进行积极探究和对自身从事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它的定向作用和动力作用,有什么样的兴趣就有什么样的阅读要求,它甚至可以导致一个人的职业定向和努力方向。有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直接转化为阅读动机,由此而产生了巨大阅读动力作用,所以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激发动力,提高阅读效率的根本秘诀。
4 阅读倾向
阅读倾向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的读者群体在特定时期对文献情报信息的基本需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或是对某类型某种内容的文献资料的选择倾向具有强烈的具体目标和近期责任感。
阅读倾向与阅读需要、阅读兴趣密切相关。阅读需要决定了阅读兴趣的产生而阅读兴趣又决定了阅读倾向。阅读倾向是由阅读目的所决定。阅读倾向与阅读类型密切相关。它分为学习性阅读,工作性阅读,研究性阅读,生活性阅读。我们着重谈一下研究性阅读,它主要包括,检索性阅读,科研人员要从有关图书资料、期刊、可研报告、学术论文等知识载体中获得具有高度专门化的知识信息必须进行检索性阅读专题性阅读。此种阅读是以完成某个课题,某个项目为目的阅读,科研人员的阅读倾向大都是这种阅读,并且利用文献检索等检索工具迅速检索到与自己所研究课题、项目等有关的直接文献。
科研人员的阅读需求与阅读倾向和他的研究方向课题设置及承担的项目由很直接的关系,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阅读需求,从而影响制约他们的阅读倾向,同时也直接影响到馆藏文献建设。
4.1 近几年科研人员阅读倾向调查分析(见表1)
表1 近几年科研人员阅读倾向调查分析
4.2 首先从到馆的人次上分析,初级职称人员要比中高级人员多,其次,这类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较积极,他们从年龄上比较年轻,阅读内容倾向于社科类及专业理论类,他们大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本专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以及对新担课题的不适使得他们对阅读的需求更迫切,对一些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这也促成了他们在阅读同期和速度上要短要快,如:中国青年、科学大观、妇女生活等,借阅周期大都是一个星期,而对于专业性的特别是学术性的期刊要相对长一些,如:中国农业科学、作物杂志,中国种业、作物学报、河南农业科学等。
4.3 中级职称人员一般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用在实验室及试验田的时间要比初级人员多,这类人群大都是科研的中坚力量,他们到馆率要少,基本上是初级人员的一半,而阅读的文献类型大都与自己担任的课题有关,专业图书与期刊的借阅量是初级人员的近一倍,专业类图书期刊的借阅周期是一星期或更长,他们需要把相关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甚至与一些科研数据相比较,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这类人群充满着工作热情,工作态度积极严谨,对要阅读的科技文献的质量要求要高,他们很注重文章的转载率及时效性,对其中的科研数据要求较高,同时,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也忙里偷闲,看一些娱乐类的图书及杂志。
4.4 高级职称的群体较上述两种群体有很大差别,他们的年龄偏向于50、60年代出生,是科研单位的重要支撑,这类人群大都学有所成,科研成果颇丰,他们被一些科研课题的攻关、项目的争取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特别是一些相应的社会活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阅读需求,他们只是在闲暇时对社科文艺类的读物浏览一下,只占到10%,而对专业类的图书和期刊则要求甚高,他们撰写的科研论文大都在这些刊物上发表,其对专业期刊的借阅量上要比上述两类人群多很多,并对期刊文献的研究深度做出评估,以备自己在其发表论文,公布研究成果。
5 馆藏建设
5.1 复本问题是摆在每个科研单位资料室面前相对棘手的问题,由于馆舍有限,资金匮乏,选择复本要谨慎考虑,复本量太多,使文献大量闲置,复本量太少则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基础理论性图书要相对多一些,借阅率相对较高的专业类图书要多一些,娱乐类图书虽借阅率较高,但流通相对也快,有一个复本即可。随着网络阅读的增加,有些图书或期刊可直接取消复本,把有限的经费集中购买更多的具有尖端的、对本单位科研课题起重要作用的、时效性强的文献。
5.2 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出发,馆藏文献必须具有连续性、相关性和系统性。系统性、专业性是科研单位图书资料室的生命,也只有这样,图书资料室才能更好、更快、更高效为科研一线服务,如本单位为农业科研单位,在藏书建设方向,集中采编了S 大类的图书、G 大类、N 大类中与其相关的图书。连续出版物,期刊类则严格保持其连续性、针对性、时效性。如:中国农业科学、作物杂志、作物学报等。特别应该提及的是Z 大类,即工具类图书,由于资金紧张,应优中选优,选择性的进行采编,其它类型的图书文献信息可根据需要选择剔减。
6 馆藏的策略和措施。
6.1 关注课题的设置,建立文献采访机制。各科室研究方向及课题设置,直接反映出读者的阅读倾向及需求,文献部门主动与各科室职能部门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和征询课题组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情况并由课题组成员参与到文献采编工作中来,了解其阅读倾向,如为大豆研究室征订《大豆通报》等。
6.2 关注科室的撤销与兼并,建立读者阅读倾向调研机制。阅读倾向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需求目标,科室的撤销与兼并直接影响到读者阅读倾向,文献管理部门应做到定时定期定人开展调研,建立一套及时、科学、便捷的获取读者阅读需求信息的技术方法,为文献的馆藏建设提供保障。
6.3 关注文献的借阅率及利用率,建立文献利用率调查机制。对馆藏文献利用率进行定期或即时测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借阅登记,统计分析各种文献的借阅情况及利用情况,并可设置专人负责其测评工作,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某一类或某一种馆藏文献的借阅率,为文献资源建设部门提出经常性、连续性的分析报告,以确保测评质量。
6.4 关注资金情况,建立文献资源剔除与调整机制。科学的剔旧制度适时调整策略,是完善馆藏建设的有效手段,由于大多文献部门资金匮乏,采取必要的剔旧措施以及即时调整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一些文献利用率极低,甚至为零,为此要剔除部分与本单位所设置研究项目无关的文献,及时调整文献布局,充分利用有限资金,采购一些利用率、流通率较高的文献,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综上所述,读者的阅读倾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馆藏文献建设,图书馆采编人员要根据本馆的实施情况,积极探索并采用多种采访策略,相互补充紧密结合,通过对读者阅读倾向的调查分析,建立一整套文献资源管理机制与读者服务工作相配合,更好地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高效率、高水平满足科研人员的阅读需求,为出成果,出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1]沈继武. 图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2]黄葵,俞均立.图书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3]庄雷,汤诚.高校读者阅读倾向对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杂志,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