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在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教学中的应用

2013-12-01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

徐 蓉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学院)

案例教学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围绕知识点设计出某个或几个病案,让学生在解决病案中提出的问题时掌握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中,案例教学已广泛运用于专业核心课程,而专业基础课程中运用较少。笔者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运用案例教学,不仅激发学生对这门信息量大、内容繁多的基础课产生了学习热情和兴趣,也让学生牢固掌握了课程中的知识要点,并培养和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

1 应 用

1.1 利用案例导入新的教学内容

在讲授新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案例,提前1至2天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如在讲授脊柱形态及其连接之前分发案例:男性患者,45岁,搬重物时突感腰部剧痛,来院即向医护人员描述疼痛可向左侧大腿和小腿放射,并有麻木及刺痛感。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请思考以下问题:①椎间盘位于何处?由哪几部分组成?②椎间盘毗邻结构有哪些?③为何易形成椎间盘突出?让学生根据这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案去搜集资料、查阅资料,从而弄清脊柱的构成及常见的异常,并以问题为中心去扩展思路,比如“这种常见病怎么诊断?该如何治疗呢?”这样不仅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启发积极思维,激发求知欲望。

1.2 小组讨论

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一般每组5~10人。然后要求小组的同学各抒己见,把个人分析的内容写在各自小组的白板上,在此基础上,向小组其他成员简介自已所作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同学们针对不同的见解及存在的疑难,谈谈自已的想法。最后,经过讨论小组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须规定时间,以提高效率,但不进行干涉,小组以他们自己有效的方式组织学习,这样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学习、研讨和探索。

1.3 全班交流

在小组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阐述该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这时,每个小组阐述的方式可以有多样,比如直接宣读讨论结论,或者口头阐述,或者角色扮演等等,可以以一种方式应用或多种方式综合应用。为提高此过程的效率,把代表阐述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阐述完毕之后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疑问,被质疑的小组需对疑问做出解答。在此过程中,除了学生充分发挥,教师亦参与其中,对问题进行适当点评,以便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问题的合理解决上来。这样的交流不仅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案例中的知识点,更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譬如口头表达能力,即时应变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1.4 总结

全班交流完成后,把同学们最后讨论得出的共识点全部罗列在黑板上,并告知黑板上所列内容即本次课需掌握的知识点。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很轻易的接受所学的内容。之后,让学生对本次案例的分析过程进行思考,主要是思考自己在此次分析过程中有效的方式和需改进的方面,以期下次更有效的解决问题。

2 效 果

以笔者任教的2010级护理16班采用传统教学法作为对照组,2010级护理17班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实验组。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

结果见表1。

表1 两个班考试成绩比较结果

2.2 实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评价

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评价

3 体 会

案例教学在教学应用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把枯燥的解剖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真实案例相结合,为学习临床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医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案例教学法也存在一定局限,一个案例往往不能囊括所有教学目标所含的知识点,也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适合案例教学,但是只要教师提出的案例客观、典型、生动、多样、精练实用、紧贴教学目标,善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就一定会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1]李玉彬,余寅,韦素丽 .案例教学法在解剖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解剖学研究,2010,32(3):226-227.

[2]黄琼 .病理学案例教学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18-19.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