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

2013-12-01桂月玲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酒精中毒支持系统病史

桂月玲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湖北 荆州434020)

随着社会活动的丰富,竞争压力的增加,因饮酒导致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医院门诊常见急诊之一。酒精中毒患者发生误吸、自伤和伤害他人,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病例时有报道,是发生安全问题的高危人群。社会支持作为一种支持性资源或支持性行为,对维持个体的良好情绪体验和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为加强酒精中毒患者的安全风险管理,笔者自2011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我科收治的134名酒精中毒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社会支持系统对酒精中毒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认知状况,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促进酒精中毒患者安全与康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酒精中毒病人134例。“120”出诊接诊回3例(无陪护),“110”送诊2例(无陪护),被他人送入我科12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1岁,平均32.4岁。男121例,女13例。患者入院时表现分为兴奋期14例,共济失调期42例,昏睡或昏迷期76例,临床死亡2例。其中饮酒后因车祸、摔伤或打架斗殴致伤者19例;饮酒后致心律失常7例,心梗2例,脑出血1例,胃出血3例,脾破裂1例,窒息2例,液体渗露14例,伤害他人3例,跌倒2例,猝死2例。除2例入院前已死亡外,25例病情严重者经抢救治疗后收入病房住院治疗痊愈出院,107例在门急诊观察室对症治疗护理痊愈出观。

1.2 调查方法

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受调查者一般资料、受调查者与酒精中毒患者关系和相关知识掌握认知情况。在患者入观察室或病情稳定后,由急诊科护士向13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陪送人员发放调查表并说明调查目的及填表方法,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发放调查表134份,收回有效调查表128份,有效回收率95.52%。

1.3 统计学分析

将调查资料检查、核对后,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

2 结 果

2.1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送诊人员特征分布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送诊人员128名特征分布:朋友51名(占39.84%)、同事39名(占30.47%)、同学32名(占25.00%)、亲属5名(占3.91%)、陌生人1名(占0.78%),另有3名患者由“120”陪送(占2.34%)、2名患者由“110”陪送(占1.56%)。

2.2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陪送人员相关知识认知情况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陪送人员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见表1。

表1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陪护人员128名相关知识认知情况

3 讨 论

3.1 送诊人员对患者病情缺乏了解

大部分酒精中毒患者就诊时处于共济失调期或昏睡、昏迷期,情绪不稳,言语表述不清,甚至无法陈述病史,医护人员采集病史往往来自于陪送人员。本调查显示陪送人员中只有3.91%是患者的亲属,表2显示有75.78%的陪送人员对患者以往健康状况不知道。如果陪送人员对患者既往健康状况缺乏了解,不能准确全面陈述一些与酒精中毒有相关性的重要病史,比如心脑血管疾病,胃病、糖尿病以及目前用药(尤其是头孢类药物),会给医生正确及时诊断处理造成困难,甚至漏诊、误诊。回顾分析发现我科收治酒精中毒病例中有4例饮酒前1周内在注射头孢类药物,5例患者有心脏病病史,15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胃溃疡病史,2例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误输10%葡萄糖致血糖升高,1例脾破裂患者醉酒后曾与人发生过斗殴,这几例患者都是在治疗观察过程中通过护士严密观察,结合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生化检验才得以确诊和及时救治。提示医护人员在接诊、治疗护理酒精中毒病人时思维不能局限于陪送人员的病史采集,一定要认真体检,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及时行必要的辅助检查,避免漏诊、误诊发生。

3.2 陪护人员对醉酒危害性认知水平低

我科接诊的2例酒精中毒致死亡的患者,来院时面色紫绀,口鼻部残留有明显的呕吐物。2例死亡病例均是在睡眠中由家属或工友发现异常急送院,死亡具体时间不详。由于相当部分的陪护人员认为醉酒对身体没什么危害,认为睡一觉就好(57.03%);即使对身体有一点危害也不要紧,多喝茶或输点液就没事(33.59%),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陪护人员在照护病人过程中思想大意,行为马虎;甚至部分同时也饮酒了的陪护人员会不由自主的在一旁呼呼大睡,对病人疏于照护,以致患者发生呕吐误吸,输液渗漏掉针,坠床碰伤、病情变化等异常情况都不能及时发现。护士在治疗护理酒精中毒病人时必须具备风险预警管理能力,加强巡视主动性和护理预防措施,不能因有陪护人员照护而掉以轻心。

3.3 医护人员应切实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所谓社会支持系统,可定义为“特定的个体在特定的时期、地点从与他相关的他人处得到的有形或无形的各类援助[2]”。社会支持系统具有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缓冲压力,解决压力等有利于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作用。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对病人的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护理不应停留在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的层面上,要对病人进行全面整体的护理。了解评估陪送人员与患者关系和对醉酒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酒精中毒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各种危害和存在的风险以及紧急处理方法,充分考虑社会支持的重要作用[3],帮助患者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同时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注重全民健康知识普及工作,走进社区、学校、行政机关,进行酒精中毒健康知识的宣讲,携手新闻媒体向大众倡导“科学饮酒,健康生活”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减少因饮酒所致的意外事件发生。

[1]张姿,尹帅 .社会支持和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1):5-6.

[2]管静霞 .社会支持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8):6030-6031.

[3]李静芝,黄芳,李敏 .护生实习初期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5):23-25.

猜你喜欢

酒精中毒支持系统病史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特点分析
院前急救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救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