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精液pH值测定分析

2013-12-01薇,皮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症组附睾睾丸

王 薇,皮 洁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部,湖北 荆州434020)

曹 洁

(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钱湖医院妇产科,浙江 宁波315121)

朱敬香,何驰华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部,湖北 荆州434020)

近年来男性不育患者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诊断率明显升高。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无精子症中一种特殊类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可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使其生育健康后代的要求极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因此,对此类患者如何选择经济、无创的诊断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对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精液pH值测定,试图探讨其在诊断阻塞性无精子症中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本院男科门诊确诊的无精子症患者97例,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5.73岁。患者均排除外伤及其他引起无精子症的遗传性疾病家族史,体检未发现明显睾丸、附睾及输精管异常,排除激素水平明显异常及染色体异常等可能影响精子产生的已确定因素。根据睾丸穿刺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阻塞性无精子症组(A组)及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组(B组)。

1.2 方法

测定患者精液pH值:患者禁欲2~7d,用手淫法收集完整精液在洁净干燥容器内,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内自然液化,常规检验后备用。采用pH6.4~8.0精密试纸(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移液管取20μl精液在p H试纸上均匀展开,30s内与标准带进行比较读取pH值。测定精液pH值应在精液液化后立即测定,精液放置时间较长会影响pH值的测定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阻塞性无精子症组(A组)及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组(B组)患者精液pH值情况见表1。

如表1所示,B组患者的精液pH值(6.95±2.36)高于A组(6.51±2.07),经统计学比较,P>0.05,两组患者精液的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A组与B组精液pH值比较

3 讨 论

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之一,分为阻塞性无精子症和非阻塞性无精子症。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的日趋成熟,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通过睾丸或附睾穿刺获得精子后行ICSI,可以极大程度满足此类患者的生育要求。目前,对于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多通过行睾丸或附睾穿刺活检结果得以明确诊断。考虑到穿刺活检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性,且会对睾丸或附睾造成不可逆性损伤,临床通过对无精子症患者行体检,以及男性性激素水平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等也可以筛选一部分的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减少此类患者接受穿刺活检的机会。但除体检外,其他几项检查费用不菲,阳性率也不高。因此,寻找一种简便易查,经济无创且相对灵敏性及特异性较高的辅助性检查参数用以区分阻塞性与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的意义就日益凸显。精液pH值的测定作为精液常规分析的一项,操作简便,且不会增加患者额外的经济负担。

精液主要成分为精子和精浆,精浆是由各附属性腺分泌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精囊分泌液约占65%,前列腺液约占34%,剩余1%来自附睾及尿道球腺。正常精囊液pH值约为7.8,前列腺液pH值约为6.2,正常精液的pH值为7.2~7.8左右[1]。精液pH值在男性不育中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其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2]。臧勇[3]研究提示精液pH值可通过影响精子密度、活动率和活力及畸形精子率而导致男性不育。研究提示当pH值<7.0,伴少精症,常反映输精管道阻塞、先天生精囊缺如或附睾病变。我们报道的无精子症患者精液pH值与文献报道范围基本一致。在本研究中,根据睾丸穿刺活检结果回顾性将无精子症患者分为阻塞性无精子症组与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组,虽然前组患者精液pH值低于后组,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精液pH值均值无明显差异,考虑与样本量偏小,试纸测定主观性较大有关。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考虑适当扩大样本数,必要时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选择灵敏度较高的p H计,并加强质量控制。同时提示我们,单纯通过精液pH值的测定,尚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范围能将阻塞性无精子症与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区分开来。但对于精液pH值明显偏低的无精子症患者,排除其他可排除因素后,尤其要考虑做睾丸穿刺活检的必要性,以免影响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的正确诊断。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对之前很多男性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已能得到较好的治疗。特别是对于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通过施行睾丸或附睾穿刺,获得精子在体外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能极大程度的满足其生育要求。因此,如何通过尽可能无创技术对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做出诊断,并避免扩大检查指征及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有待继续积极做出有效的探索。

[1]黄平治,李永海 .男性不育[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29-233.

[2]孙圆景,孟昭和.116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一般检验结果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17(1):51.

[3]臧勇 .精液pH值与其主要参数相关性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8(2):139-140.

猜你喜欢

症组附睾睾丸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超声心动图自动心肌运动定量技术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心功能的价值
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常规参数与精子形态特点的分析研究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
高频超声在附睾梗阻性无精症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以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妊高症肾损伤中的价值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人附睾蛋白4(HE4)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高频超声对附睾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