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及徐主编《新编古代汉语》文字注释补正

2013-11-30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通假异体字异体

吕 蒙

(西华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周及徐主编《新编古代汉语》文字注释补正

吕 蒙

(西华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周及徐先生主编的《新编古代汉语》,文选部分的注释通俗易懂,但全书成于众人之手,注释在文字上出现不少错误:该注异体而未注;古今字、异体字界定不严,注释时标准不一;通假字的注释经不起推敲。选取14个例子,从上述三个角度加以辨正。

《新编古代汉语》;文字;注释;补正

周及徐先生主编的《新编古代汉语》由川渝多所高校的汉语史研究专家精心编成。①该书文选、通论都富有特色。文选除了传统的先秦两汉魏晋作品外,还增加了古白话作品(如《世说新语》、《颜氏家训》、佛经、敦煌变文、唐宋传奇、元曲等)、西南地区的古代文献(如《西南夷列传》、《扬雄传》等)。通论分工具书、词汇、语法、古注、音韵、格律等几类,富有条理。该书的注释也通俗易懂。在“凡例”中,介绍了注释的原则:对不同的解释,采用“一说、又说”的形式;对词的词典义和语境义作了说明;对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分别采用不同的术语“同、即、通”。这些说明,便于理解和学习。

但全书成于众手,难免百密一疏。笔者多年以此书为教材,在使用中发现了不少注释的问题。文字方面,对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文字是异体字但未注出,未吸收学界研究成果、把古今字注成异体字,不是通假注成通假、该注通假但未注出。

尽管如此,前辈学者的创始之功不可否定,虽有些许问题,但瑕不掩瑜。笔者针对文选中出现的文字注释问题,选取14个例子,谈谈不成熟的看法。

一、异体字问题

“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异体字。但是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用法相同的字。严格音义的异体字可以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可以称为部分异体字,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广义的异体字。”[1]异体字指形体不同而音义全同的一组字。笔者认为,异体字应该是对一种字体或一定时期内的文字而言,如甲骨文异体字、金文异体字、战国文字异体字、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等。如果所处时期间隔太长,再将其归入异体字,意义不大。

异体字是汉字体系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是汉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从甲骨文直到现代汉字,异体字一直存在。1955年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对现代汉字进行了形体规范。

周《古》对异体字的处理,主要问题为该注异体而未注。

【徼】

《左传·齐恒公伐楚》:“君惠徼福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周《古》:“徼,求。”[2]6按:这里应该注为:“徼”,同“邀”,求。

“徼”是“邀”的异体字,它的形旁为“ㄔ”,《说文·彳部》:“ㄔ,小步也。”本来指步子小。而“邀”的形旁是“辵”,《说文·辵部》:“辵,乍行乍止。”本来指忽停忽走。“ㄔ、辵”都跟行走有关,所以“ㄔ、辵”意思相通,可以换用。这在文字学上叫“义近形旁互换”。比如“人”旁、“女”旁,都指人,所以可以换用,“偷、婾”、“僚、嫽”异体;“首”旁、“页”旁,都指人头,“顶、”异体;“目”旁、“见”旁,都跟看见有关,“睹、覩”异体;“口”旁、“言”旁,都跟说话有关,“咏、詠”异体;“ㄔ、辵”都跟行走有关,所以“徊、逥”异体。文例甚多,不烦举例。

邀,义为“求”。如:《龙龛手镜·辵部》:“邀,求也。”《论衡·自然》:“舜禹承尧之安,尧则天而行,不作功邀名。”“邀名”即求取名声。《文选·刘峻〈广绝交论〉》:“冀宵烛之末光,邀润屋之微泽。”李善注引贾逵曰:“邀,求也。”《资治通鉴·唐纪五十》:“苟邀则不顺”,胡三省注:“邀,求也。”

徼,《说文·彳部》:“循也。”其本义为“巡察、巡逻”。而“邀”字的异体“徼”,正好与它构成同形词。《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将其处理为不同的词,是正确的。《辞源》虽然认为是不同的词,但是注“通‘邀’”,不确。

【埏】

《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周《古》:“埏,以水和土。”[2]138按:周《古》沿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将“埏”看成是两个词,实际上并不妥当。

这里的“埏”应该是“挻”字的异体。“挻”之所以写成“埏”,因为受了后面“埴”偏旁“土”的影响,于是“挻”字偏旁改为“土”。文字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形旁类化”。汉魏六朝碑刻中常见这种异体字。如北凉《沮安周造像记》“翻飛”写作“飜飛”,“翻”字形旁“羽”受“飛”字影响,改为“飛”;北魏《张整墓志》“酸悼”写作“悛悼”,“酸”字形旁“酉”受“悼”字形旁“忄”的影响,改为“忄”;北魏《元愿平妻墓志》“淑媛”写作“婌媛”,“淑”字受“媛”字形旁“女”的影响,改为“女”旁;北魏《元遥墓志》“管辖”写作“輨辖”,“管”字形旁“竹”受“辖”字形旁“车”影响,改为“车”;北齐《王氏道俗百人等造像碑》“灵基磻礡”写作“灵碁磻礡”,“基”形旁“土”受“磻礡”形旁“石”的影响,改为“石”。

埏,《说文新附·土部》:“八方之地也。”本义是“边远之地”。挻,义为“揉和”。《说文·手部》“挻”字,朱骏声通训定声:“《字林》:‘挻,柔也。’按:今字作揉,犹煣也。凡柔和之物,引之使长,抟之使短,可析可合,谓之挻。”《广韵·仙韵》:“挻,柔也,和也。”《集韵·仙韵》:“挻,揉也。”《老子》十一章“挻埴以为器”,陆德明释文引河上云:“挻,和也。”《玄应音义》卷十七“挻埴”注:“挻,和也。”

“挻”字形旁类化,写成“埏”字,恰好跟本义为“边远之地”的“埏”字同形。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幢》、唐邢州龙兴观《道德经幢》、元盩厔楼观台《道德经碑》、唐敦煌写本《道德经》乙本丙本、南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埏”字都作“挻”,还保存正字的写法。[3]

故本句“埏”字应注为:“埏”,本作“挻”,受“埴”字形旁影响写作“埏”。

【徧】

《汉书·张骞传》:“威德徧于四海。”

周《古》“徧”字未加注释。[2]254按:“徧”应该注为:“徧”,同“遍”,周遍。

徧,《说文·彳部》:“帀也。”朱骏声通训定声:“徧,字亦作遍。”《诗·邶风·北门》“交徧谪我”,陆德明释文:“徧,古遍字。”《汉书·宣王六王传赞》“徧有天下”,颜师古注:“徧,即古遍字。”《尔雅·释言》:“宣,徧也”,郝懿行义疏:“徧,俗作遍。”[4]可见,“徧”是“遍”的异体字,跟“徼”字一样,属于文字的义近形旁互换。

二、古今字问题

“古今字是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两者即构成一对古今字。”[5]古今字的“古今”是一个相对概念,清代段玉裁曾说:“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秦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谓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6]

古今字的产生,是由于汉字形义的矛盾造成的。由于词义引申或文字假借,一个字形记录多个词义,势必造成人们记忆、使用的混淆。为了明确文字记词的功能,人们改造文字,产生新字。

周《古》在古今字处理上,主要是前后体例不一、没有吸收学界研究、误将异体字注成古今字。

【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

周《古》:“不弟,不像弟弟。弟,即‘悌’,顺从和敬爱兄长。”[2]4按:此处注释前后不统一。

“不弟,不像弟弟”,是把“弟”解释成名词“弟弟”,然后活用为动词“像弟弟”。但是后面又注为“弟,即‘悌’,顺从和敬爱兄长”,意思是“弟”为“悌”的古字。“段不弟”这句里一个“弟”字既是名词活用,又是古今字,前后的标准不统一。

本句“段不弟”,“弟”为“悌”的古字,意思是敬顺兄长;“故不曰弟”中的“弟”是名词,意思是“弟弟”。整句话的意思应是:段不敬顺兄长,所以不说他是弟弟。

【介】

《左传·齐晋鞌之战》:“不介马而驰之。”

【壥】

《汉书·扬雄传》:“有田一壥,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

周《古》:“壥,即‘廛’,指一家所居之地。”[2]257按:此处应注为:“壥”,同“廛”,百亩。

周《古》把“壥”解释为“一家所居之地”,不确。“一家所居之地”指古代平民一家在城邑中所占的房地。实际上扬雄家在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友爱镇),“世世以农桑为业”,身份是农民,并不居住在城市里。此处的“壥”应该指古代一个农夫所耕的田地,即百亩。《周礼·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菜五十亩。……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菜百亩。……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菜二百亩。”《玉篇·广部》:“廛,百亩也。”唐代颜师古注《扬雄传》“有田一壥”引晋灼曰:“一壥,一百亩也。”《文选·潘岳〈藉田赋〉》“俨储驾于廛左兮”,李善注引晋灼曰:“廛,一百亩也。”不烦举例。

三、通假字问题

通假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在书面语言里,有本字而不用,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或‘古音通假’。这个替用的字就叫‘通假字’。”[7]即通假是本来有某字,如A,只是在行文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使用这个字,而使用了另一个跟它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如B,那么这种现象就是通假,B就是A的通假字。

通假的原因在于语言用语音来记载词义,文字记录语言,只要两个字语音相同或相近,原则上就可以互相借用。不过文字通假有前提,不是随便音同、音近的字都可以通假,某字通另一个字,必须有社会约定俗成的基础,否则某处出现通假,别人就可能看不懂。

周《古》对涉及到的通假字,有些地方的注释值得商榷,有的地方该注出通假而未注。

【风】

《左传·齐恒公伐楚》:“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周《古》:“风,指禽兽牝牡相诱。”[2]6按:将“风”解释为“禽兽牝牡相诱”,笔者认为有误。

从文献用例看,“风”解释为“牝牡相诱”,只出现在《左传·僖公四年》和《尚书·费誓》中。如《左传》本句孔颖达疏:“服虔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尚书·费誓》“马牛其风”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风”的一个词义仅仅适合解释“风马牛”,但在别的地方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意义,这不符合语言的普遍性原则。

杨琳先生在《训诂方法新探》里详细考证了这个词。他认为“放”与“牝牡相诱”是完全不同的词义,不能放在一句里解释同一个词“风”。“牝牡相诱谓之风”是孔颖达个人的注语,孔颖达之前,汉魏古注都释“风”为“放”。二字是通假关系,“放”义为“走失、走丢”,如:《孟子·尽心上》:“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赵岐注:“放逸之豕豚。”《孟子·告子下》:“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鸡犬放”即“鸡犬走失了”。《吕氏春秋·仲冬纪》:“(仲冬之月)牛马畜有放佚者,取之不诘。”“放佚”即“走失、走散”。除此,古代邻国之间常有以寻找走失的马牛为借口侵犯对方的事。[8]杨文考证精审,可参看。

“风”通“放”,二字上古音都是帮母,韵部阳侵通转,在文献中也有例证,如《魏书·崔敬邕传》:“库莫奚国有马白匹因风入境,(崔)敬邕悉令送还,于是夷人感附。”将“风”解释为通“放”,“走丢、走失”的意思,比“禽兽牝牡相诱”更有说服力,也经得起推敲。故此我们采用杨琳先生的说法。

【阙】

《左传·晋灵公不君》:“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周《古》:“阙,通‘缺’,过失。”[2]10按:此处“阙”并不是“缺”的通假字,“过失”义是“阙”的引申义。

《说文·门部》:“阙,门观也。”阙指古代建筑物两旁的楼台。它的特点是两个楼台间有通道,所以引申为“空缺、缺口”,如:《小尔雅·广诂》:“阙,隙也。”《集韵·月韵》:“阙,空也。”《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处”就是空处。

如果人的行为有了过失、过错,就像完美的人有了缺口一样,也叫“阙”,所以“阙”再引申为“过失、过错”。《集韵·月韵》:“阙,失也,过也。”《左传·襄公四年》“官箴王阙”,杜预注:“阙,过也。”孔颖达疏:“阙,谓过失也。”三国诸葛亮《街亭自贬疏》:“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街亭违命之阙”就是蜀将马谡违抗诸葛亮的命令,所犯的过错。所以,从词义引申角度看,文中的“阙”,意思为“过失、过错”,只是“阙”的引申义,而不是通假。

再从历代注释看,《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毛传:“有衮冕者,君上之服也,仲山甫补之,善补过也。”毛传把“阙”解释为“过错”,并不认为“阙”通“缺”。《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也是认为“过失”义只是“阙”的引申义。

“阙”跟“缺”实际上是同源词。“阙”本义为“门阙”,指建筑物两旁的楼台。两个楼台形成一条中间通道,好像有缺口一样。而“缺”的本义是“器具破损、残缺”,即器物有了缺口。《说文· 缶部》:“缺,器破也。”《玉篇·缶部》:“缺,破也。”《淮南子·说林》:“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缺盆”就是有缺口的瓦盆。从语音上看,上古音“阙、缺”都是群母月部,语音相同。

【絓】

《左传·齐晋鞌之战》:“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周《古》:“絓,通‘挂’,牵绊。”[2]15按:将“絓”注为通“挂”,这是《汉语大词典》的说法。

上说将“挂”看成通假字或者异体字。笔者认为都不是。“絓”字“受阻、牵绊、绊住、挂碍”这个意义,是其引申义。絓,本指缫丝时弄结、弄乱了的丝。《说文·糸部》:“絓,茧滓絓头也。”段玉裁注:“谓缫时茧丝成结,有所絓碍,工女蚕功毕后,别理之为用也。”《广韵·卦韵》:“絓,丝结。”《龙龛手镜·糸部》:“絓,恶结丝也。”丝缠成一团疙瘩,对人的工作而言,是一种阻碍,人的工作就要受阻,被绊住了,所以引申出“受阻、绊住”这个意思。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絓音卦,碍也。”赵生群《春秋左传新注》:“絓,绊住。”均认为“挂碍、绊住”是其引申义。

“絓”和“挂”字的关系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们作为形声字,只是声旁相同罢了。“挂”字本义为“区别、区分”,后来引申指“悬挂”。人如果牵挂、挂念某人或某物,就像悬挂在他心上一般,所以“挂”再引申指“牵挂、挂念”。“牵挂、挂念”则对人的思想形成阻碍,所以再引申为“挂碍、绊住”。正好在这个引申义上与“絓”同义。再加上二者声旁都是“圭”,后世“挂”字通行而“絓”少用,容易造成通假或异体的假象。

【诊】

《庄子·匠石之齐》:“匠石觉而诊其梦。”

周《古》:“诊,占梦,卜问梦的吉凶。”[2]148按:“诊”在此处应该是通“畛”,“告诉”的意思,并不是周《古》解释的“占梦”。

清人王念孙对此字早有考证。王念孙《读书杂志·余编·庄子》说:“向秀、司马彪并云:‘诊,占梦也。’念孙案:下文皆匠石与弟子论栎杜之事,无占梦之事。‘诊’当读为‘畛’。《尔雅》:‘畛,告也。’郭注引《曲礼》曰:‘畛与鬼神。’‘畛’与‘诊’古字通。此谓匠石觉而告其梦于弟子,非谓占梦也。”[9]

从情理上说,栎树只是托梦给匠石,表明自己心志,并不是威胁他,所以匠石也没有必要占梦,以观吉凶。

【剥】

《庄子·匠石之齐》:“夫柤棃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

“剥”字,周《古》未加注释。[2]148按:剥,通“攴”,击打。《说文·刀部》“剥”,朱骏声通训定声:“剥,假借为攴。”《广雅·释诂三》:“剥,击也。”《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剥枣,八月断壶。”毛传:“剥,击也。”《大戴礼记·夏小正》“剥枣”,孔广森补注:“剥枣,击枣也。”

【蘽】

《孟子·墨者夷之求见》:“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蘽梩而掩之。”

周《古》:“蘽,盛土器。”[2]159按:蘽,《说文》:“蘽,木也。”它指木质藤木植物,用在本句肯定不合适。

这里“蘽”应该是个通假字,通“蔂”,土筐。《集韵·戈韵》:“蔂,盛土笼。”《诗·大雅·绵》:“捄之陾陾梩,度之薨薨。”毛传“捄,蔂也。”孔颖达疏:“蔂,盛土之器。”《读书杂志·淮南内篇·要略》:“禹身执蔂垂”,王念孙按:“蔂,谓盛土笼也。”

【叩】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叩”字,周《古》未加注释。[2]226按:“叩”本义为敲击。

《玉篇·口部》:“叩,叩击也。”《论语·宪问》“以杖叩其胫”,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叩,击也。”而“扣”本义为牵马、勒住马。《说文·手部》:“扣,牵马也。”《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驾,将走邮棠。大子与郭荣扣马。”《伯夷列传》此处“叩”应通“扣”,“牵住、勒住”的意思。《广雅·释诂一》“扣,举也”、《释诂三》“扣,持也”,王念孙疏证:“叩与扣通。”元代陈字《开平即事诗》之一:“微臣亦有河汾策,愿叩刚风上帝关。”

【徂】

《史记·伯夷列传》:“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周《古》:“徂,即‘殂’,往,离开,这里指死。”[2]226按:《说文·辵部》:“徂,往也。”

《尔雅·释诂上》:“徂,往也。”《方言》卷一:“徂,往也。”“徂”本义应为“往、去”。“殂”本义为“死”。《说文·歺部》:“殂,往死也。”《玉篇·歹部》:“殂,死也。”《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伪孔传:“殂落,死也。”

此句的“徂”应通“殂”,而不是“殂”的古今字。前人已经指出这个问题了,如: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徂,假借为殂。”《尔雅·释诂下》“徂,死也”,郝懿行义疏:“徂者,殂之假借也。”《方言》卷一“嫁逝徂适,往也”,钱绎笺疏:“殂与徂通。”《史记·伯夷列传》:“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司马贞索隐:“徂者,死也。”

以上例子,均是笔者从讲解过的文选中选出来的,在其他篇章应该还会存在。给字词作注的确不易,因为词汇、词义的发展变化、前人对同一个词的不同注解,有时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注释。我们选取的例子,尽管多方考证,也是不妄揣测,意图能对周《古》有所帮助,以期补全完璧,使之更臻完善。不当之处,敬请学界专家学者正之。

注释:

① 此处《新编古代汉语》为周及徐主编,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版本,以下简称周《古》,不另作注释。

② 关于“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一般都释为“甲”: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186页;李慧光《释“介”》,《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第79页;汪少华《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6-102页;吕蒙《“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正诂》,《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73-75页;赵生群《春秋左传新注》,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18页。其中汪文论述甚详,可解各种疑说。

[1]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05.

[2] 周及徐.新编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高 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270.

[4] 宗福邦,等.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60.

[5] 张桂光.汉字学简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5.

[6]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4.

[7] 向 熹.古代汉语知识辞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242.

[8] 杨 琳.训诂方法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3-16.

[9]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1015.

[责任编辑邓杰]

CorrectnessofAnnotationinAncientChineseEditedbyZHOUJi-xu

LV Meng

(Humanity and Literature College of China West University, Chendu Sichuan 610039,China)

The annotations of literary selec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edited by Zhou Ji-xu are easily readable and understandable. But owing to many participants, there are many mistakes. For example, the variants are not notified; the definitions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variants are not strict; the annotations of the interchangeable words are unreliable. 14 examples are selected to correct these mistake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Ancient Chinese; words; variants; the ancient and modern words; the interchangeable words

2013-08-16

吕 蒙(1980—),男,山东费县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碑刻语言文字与训诂学研究。

H121

A

1674-5248(2013)06-0086-06

猜你喜欢

通假异体字异体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衛伯考(下)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常用隶书异体字表(二)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音同》中的异体字与讹体字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