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0例

2013-11-28胡振斌尤雪姣王凯萌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脂肪性酒精性脂肪肝

胡振斌 余 娜 尤雪姣 王凯萌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 (广西南宁,530023)

脂肪性肝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临床综合症。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我国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为10.2%~17.3%,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其肝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且约1.5%~8%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对本病的研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经过药物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防治疾病的一种民族传统疗法。我们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病例,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观察,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及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肝病科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8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2~68岁,平均﹙49.27±10.16﹚岁;病程1~11月,平均﹙5.28±1.62﹚月。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1~69岁,平均﹙48.86±9.87﹚岁;病程1~12月,平均﹙4.96±1.83﹚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1]。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西医诊断标准,且不在排除病例之列。

1.2.2 排除标准 ①凡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病例;②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有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合并有其他传染病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或合并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及肝癌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壮医药线点灸 (见壮医药线点灸操作方法)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易善复,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556mg口服,3次/d;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556mg口服,3次/d。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不使用其他任何药物,告知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当体育锻炼,疗程为6个月。

1.3.2 壮医药线点灸操作方法 用壮医药组成的疏肝降脂方(方药组成:柴胡、白术各8g,茯苓、山楂、泽泻、丹参、昆布、佛手各10g,三七、决明子各5g)浸泡药线 (直径0.5mm),按《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中的施灸方法操作,选择好适合的药线后,于食指与拇指持线一端,并露出线头1~2cm,将露出端点燃,如有明火须扑灭,只需有火星即可。将火星线端对准穴位,顺应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地将有火星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 (期门、章门、日月、肝俞、脾俞、内关、丰隆、足三里),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般一穴灸一壮,穴位无须常规消毒。灸处可有轻微灼热感,灸后局部有灼热感或痒感,勿用手抓,以免感染。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脂肪肝》[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化验及B超检查结果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减轻,肝功能恢复正常,血脂:TC下降>20% 、TG下降>30%中达到任一项者,B超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减轻,肝功能好转,血脂下降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10% 、TG下降≥20%,B超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相对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①生化检查:包括治疗前后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甘油三酯 (TG)和总胆固醇 (TC)。②B超检查:按文献[4]标准,将肝脏B超结果分级为大致正常 (Ⅰ级)、轻度 (Ⅱ级)、中度 (Ⅲ级)、重度 (Ⅳ级)4级。轻度为光点细密,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轻度衰减,血管结构清晰;中度为光点细密,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明显,血管结构不清晰;重度为光点细密,近场回声显著增强,远场回声显著衰减,血管结构不能辨认。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变化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检测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检测结果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肝脏B超结果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B超结果比较 (n)

3 讨论

脂肪性肝病是由多种疾病、毒物和药物引起的一种病理性改变。现代医学认为,营养过剩型肥胖、酗酒、糖尿病和药物性肝损伤,是形成脂肪性肝病的主要病因[5]。目前尚缺乏治疗脂肪性肝病较理想的西药,主要应用降血脂和调节血脂药,但降脂药不能盲目使用,因这些药物大多可损害肝功能,而且还能促使血内脂质沉积于肝脏,使脂肪性肝病加重。随着壮医药的理论完善和壮医药的临床研究不断拓展,壮医药治疗脂肪性肝病显示了良好的疗效,无论是外治或内治都可能成为治疗脂肪性肝病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壮医学认为脂肪性肝病因为过食肥甘厚腻,恣意饮酒。其产生主要责之于肝脾两脏,其病因可概括为,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湿邪不化、痰湿内生。故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化湿祛痰可作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对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单味壮药研究近20年,通过动物实验和药理研究证实,泽泻、山楂、何首乌、决明子、枸杞子、姜黄、川芎、黄精、生大黄等具有显著的降脂抑脂作用;茵陈、柴胡、黄芩、白芍、郁金、枳壳、厚朴、金钱草等具有保肝利湿作用;丹参、赤芍、红花、葛根、鸡血藤、地龙等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6]。陈芝芸等[7]用三七抗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显示,三七大、小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大鼠肝脂肪变程度及肝细胞损伤程度,降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及ALT、AST,认为三七可阻止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和肝损伤,促进肝内的脂质代谢。王新华[8]将泽泻用甲醇、苯和丙酮提取得到的组分,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防护作用,能抑制肝内脂肪堆积,改善肝功能;泽泻中的胆碱卵磷脂等成分有一定抗脂肪肝作用。壮医药在防治脂肪肝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药线点灸是壮族民间的一种传统外治医疗方法,是采用经过药物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防治疾病的一种民族传统疗法。该刺激可产生循经感传现象,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恢复平衡,具有消炎止痛、宣痹通络、活血行气、强壮补益等功效,从而促使疾病转归和人体正气康复[9]。药线点灸期门、章门、日月、肝俞、脾俞、内关、丰隆、足三里等穴有益气健脾、疏肝解郁、化湿祛痰、理气活血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性肝病在临床上多有报道,其临床痊愈多在80%左右,而我们加用壮医药线点灸后,其临床痊愈率达到98%,表明壮医药线点灸能增强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效果。两者合用,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能充分发挥药物和药线点灸的双重作用,故而临床疗效较好。此外,壮医药线点灸具有简、便、廉、捷及安全可靠,无副反应,施灸时无痛苦、灸后无瘢痕和后遗症、男女老幼均易接受治疗等特点,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71-74.

[2]范建高,曾民德.脂肪肝[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0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8.

[4]中华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草案)[J].肝脏,2001,6(3):2.

[5]曾民德.脂肪肝-肝病领域的新挑战 [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2):691.

[6]杨少军,郑昱,陈开兵.中医治疗脂肪肝的现状回顾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19(1):57.

[7]陈芝芸,严茂祥,蔡丹莉,等.三七抗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0):614.

[8]王新华.泽泻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9,30(7):557.

[9]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壮医药线点灸疗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1.

猜你喜欢

脂肪性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及荷丹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治疗效果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