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幼儿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3-11-27全海英

浙江体育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爆发力下肢动作

全海英,李 丹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0 前 言

下肢爆发力是评定幼儿身体素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立定跳远是常规的测试评价方法。所以,想要增强幼儿的下肢爆发力,提高幼儿的立定跳远水平则是一个很好的出口。陈鹤琴先生曾说:“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秀教师,让儿童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从游戏中强健身体、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1]”。体育游戏对于幼儿而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使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过程,以更加直观的表现力展现在幼儿面前。在幼儿园中,体育游戏不仅是身体锻炼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2]。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幼儿体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国内王新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对幼儿进行各种走跑跳式游戏干预,可显著提高幼儿立定跳远的水平,同时训练后可以明显地改变幼儿伸膝关节的肌肉力量[3]。王尧研究得出简易的跳跃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下肢爆发力[4]。刘勇[5]、冯国庆[6]等很多前线幼儿教师也都采用简单的跳跃活动来干预幼儿的立定跳远练习,且效果都较明显。国外的AD Okely[7]和 Louise L.[8]等一些学者对于适当体育游戏对幼儿立定跳远技能的干预作用也给予了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体操运动能锻炼幼儿的肌肉、关节和韧带,促使幼儿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及平衡力等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他们相互作用,最终提高幼儿立定跳远的能力。已有研究大多是通过实验的形式验证了各种走跑跳式活动对幼儿下肢爆发力的干预作用,针对幼儿实际运用体育游戏来进行干预实验的研究却很少,且实验研究的实验设计及过程阐述不够详细,致使其实际操作性不强,无法产生实际效益。

本研究假设体育游戏干预对幼儿下肢爆发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确定幼儿下肢爆发力为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立足于幼儿实际能力与水平,以幼儿喜爱的体育游戏为培养因子对幼儿的立定跳远进行训练,旨在探寻有效促进幼儿下肢爆发力发展的途径与方式。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体育游戏;幼儿下肢爆发力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1.2.1.1 实验对象。本研究实验对象为来自大连市红月亮婴幼园大班的60名5~6岁幼儿,其中男女各占30名。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男女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实验对象分组情况

1.2.1.2 测量工具。幼儿下肢爆发力测试选用立定跳远为测评指标,幼儿下肢爆发力素质的得分采用的是《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的评分标准。测试两次,取最大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

1.2.1.3 实验步骤。首先,确定测试样本为5~6岁年龄段的幼儿。其次,通过幼儿园家长会征求家长意见,邀请幼儿参加实验。第三,进行实验前的主试培训(掌握测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测试前练习(使幼儿初步掌握跳跃技巧)。最后,进行正式施测(60名幼儿依次完成立定跳远测试)。

1.2.1.4 游戏设计。以幼儿体育游戏的锻炼性、教育性、安全性、趣味性四大原则为基本依据,把发展幼儿下肢爆发力作为游戏的核心内容,以此来设计相应的体育游戏。体育游戏主要由走、跑、跳、跨等基本动作构成,分为单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来进行游戏。本研究探讨的立定跳远训练属于简易的跳跃训练,适用于一般的幼儿。例如《小青蛙除害虫》、《小袋鼠回家》、《小兔子踢球》等游戏。每次体育游戏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即准备部分(10min);游戏部分(40min);结束部分(10min);课堂总结。以《小青蛙除害虫》体育游戏为例,进行干预实验。

第一,准备部分。首先由教师带领幼儿做队列练习,其次做一些简单的幼儿体操及徒手操(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伸展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使幼儿身体得到充分活动,为接下来的体育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游戏部分。教师向幼儿进行情境引导: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青蛙是如何走路的吗?它还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呢?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能给老师答案。引发幼儿的讨论,最后得出答案,青蛙是跳着走路的,而且它会除害虫。游戏任务:模仿青蛙跳,并过桥到对面的庄稼地除害虫。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共五组。游戏开始后,两人同时出发,进行双脚跳,跳跃的过程中必须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要像青蛙一样有屈膝的动作;途中需要跳过小桥进入庄稼地,清除害虫,每人每次只可以除一只害虫。最后,手拿害虫原路返回。站在排尾,等待下一次游戏。

第三,结束部分。游戏结束后,进行整理活动。主要选择随意、舒缓的身体活动。教师可以给予幼儿自由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利用最后的时间也可以教幼儿一些相关的儿歌,帮助幼儿记忆动作。儿歌:小青蛙你真行,双脚用力向前蹬;小青蛙你真棒,两腿弯曲落地轻。

第四,课堂总结。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当堂的游戏内容和过程进行总结与分析,对于缺陷与不足之处要及时补充与改正,力求不断完善。为下一次的体育游戏干预做更好的准备。同时也是对幼儿表现进行记录,以便于最终的成果分析。

自变量:体育游戏。

因变量:幼儿立定跳远成绩。

控制变量:在体育游戏干预期间,被试不要参加其他培训或干预,并且保证尽量参加每一次游戏。

1.2.2 数理统计法。本研究将利用SPSS软件,对被试幼儿干预前、后的下肢爆发力成绩与分数做方差分析,由此判断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幼儿下肢爆发力发展的干预效果。

2 研究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同质检验

为了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立定跳远能力的同质性,我们对其进行了实验前的同质性分析,见表2。

表2 两组实验前成绩与分数回归斜率同构型检验表

由表1可以看出,组别*实验前成绩F=.414;P=.523,组别*实验前成绩F=1.036;P=.314。P值均未达到0.05的显著水平,两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具有同质性,符合方差分析中的组内回归系数同构型的假定,可继续进行协方差分析。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协方差分析

为了验证体育游戏对幼儿下肢爆发力是否存在干预作用,我们对其实验前后的成绩与分数进行了协方差分析,见表3,4。

表3 成绩协方差分析

表4 分数协方差分析

由表3可以得出,排除协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力后,自变量对因变量(成绩)所造成的实验处理效果极其显著(P<.001),说明后测成绩的高低会因为受试样本所接受的实验处理的不同,而呈现出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即体育游戏对幼儿立定跳远的成绩起到了非常显著的干预作用。

由表4可以得出,排除协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力后,自变量对因变量(分数)所造成的实验处理效果显著(P<.05),说明后测分数的高低会因为受试样本所接受的实验处理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性的差异,即体育游戏干预对幼儿立定跳远的分数起到了的显著的干预作用。

2.3 实验前后成绩与分数的均值比较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对幼儿立定跳远技能确实存在较明显的干预作用。为了进一步检测体育游戏对幼儿立定跳远技能干预价值的方向性,我们进行了前后测成绩、分数的差值比较,见表5。

表5 成绩与分数均值比较

由表5可以看出,实验组成绩的实验处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适宜体育游戏对幼儿立定跳远的技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证明了体育游戏对幼儿下肢爆发力发展的正向干预价值。对照组实验前后立定跳远成绩与分数的均值都有所下降,且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P<.05)。说明经过初测一段时间后,幼儿进行一般的游戏练习对幼儿立定跳远技能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幼儿前期经过培训进行测试的成绩与分数并没有得到保持。经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适宜的体育游戏干预,不但可以促进幼儿立定跳远技能,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维持作用。从侧面也反映出幼儿的立定跳远能力需要长期不断地巩固练习才能得到维持,不然则会出现下滑的趋势,同时正确的跳跃姿势是提高幼儿立定跳远技能的基础。

3 讨 论

3.1 体育游戏对幼儿立定跳远技能的促进作用

由表3-5可以总结出,适宜体育游戏对幼儿立定跳远技能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体育游戏在幼儿立定跳远教学中,可以克服幼儿学习立定跳远的枯燥感和恐惧感、提高幼儿间的团队合作性以及规则意识,同时还能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根据幼儿生理发育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需要设计不同的体育游戏。例如,幼儿2岁时出现跳的动作,但3岁后动作还不够协调;4岁以后,上下肢的配合逐渐协调,落地时能缓冲;5~6岁后幼儿可以掌握各种跳跃动作的技能,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有了很大提高。根据这些现实特点,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游戏难度和强度都要做到精确、科学,不要因为游戏不当对幼儿造成伤害。

从本研究结果上看,体育游戏干预后幼儿的下肢爆发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也说明了情境启动下,体育游戏对幼儿下肢爆发力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证实了实验前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下肢爆发力发展的研究假设。已有研究多以简单的走跑跳式动作练习实验来进行分析和说明,很少运用体育游戏实验来进行验证。而本文运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为基础,设计出了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体育游戏来对幼儿下肢爆发力进行干预,在这一方面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

3.1.1 体育游戏的情感迁移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最好的练习过程发生在动作组成部分与环境条件最为接近的情况下。也就是说要做好游戏内容与场地器材的准备,尽量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桑代克(Thorndike)用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来解释人类的学习[9]。班杜拉(Bandura)的学习理论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10]。这两种理论也恰恰符合了情境启动下体育游戏对于幼儿的特殊教育意义。幼儿对已感知过的事物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设计游戏过程中,利用幼儿已有的动作经验,比如立定跳远的动作,从简单的双脚站立到复杂的双脚跳跃,要引导幼儿像青蛙、兔子、袋鼠等动物一样跳跃,而不要选择小马、小猫等。让幼儿产生情感的迁移效应,对动作要领的掌握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一般身体活动方式虽然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但同时也忽略对幼儿的专门训练,对幼儿体质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体育游戏的练习形式较简单的走跑跳式重复动作练习形式则更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要。

3.1.2 体育游戏的目标性作用。实验证实,设置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会比设置一般性目标(如,尽最大努力)产生更大的动机推动作用,并最终得到更好的成绩(博伊斯Boyce,1992)。不知道结果的练习不可能有助于学习,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效果时,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与目标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11]。对于幼儿而言,简单的语言提示对他们的刺激影响并不大,而体育游戏的整个过程易懂、清晰、目标性强,以数量、时间、长度等具体的数据为衡量手段,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而这一点也是简单的动作练习和一般身体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3.1.3 体育游戏中师生互动的作用。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的动力,师生之间心理上的协调、适应和沟通,有利于师生的感情交融和接近。在实验中发现,教师给予幼儿提供越多的练习机会、指导和鼓励,他们会更乐于参与其中。在练习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地给予幼儿反馈,“不论表扬或批评,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加强学习效果[12]”。在这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也建立了更深的感情联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也更得心应手。而给予幼儿有效的指导可能是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在竞争过程中感受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失落,这都是一般身体活动所不能给予的。

3.2 体育游戏对幼儿立定跳远技能的维持作用

由表5可以总结出,实验组实验前后立定跳远成绩与分数的均值都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实验前后立定跳远的成绩与分数均值都呈现了显著性的差异,且是下降的趋势。从这一结果可以得出,适宜的体育游戏对幼儿立定跳远技能水平的保持有着积极的维持效益。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动作技能是指,在完成一项任务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整、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的进行时,就称为动作技能。幼儿经过初测前的练习培训,测量的立定跳远水平会有一个初始值,但在之后的四周时间都不再练习或进行与此项能力相适宜的活动干预,那么这项身体素质就会有大幅度的下降。对于这一结果可以运用奥苏伯尔(Ausubel,1978)的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的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并且这种认知结构不具稳定性,需要及时纠正、反馈和过度学习等方法来增强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或表象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同时通过这种稳定的认知结构可以帮助新知识的学习与保持[13]。为了保持和发展幼儿立定跳远的能力,坚持长期进行游戏干预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将体育游戏纳入幼儿体育教育过程中,并将其科学、合理地利用,将会对幼儿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3.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体育活动对幼儿立定跳远技能的影响,并解析了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立定跳远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但是没有对情境启动下体育游戏进行下一步的分类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将体育游戏进行细致的分类,考察情境启动下不同体育游戏对幼儿立定跳远技能学习的影响。

幼儿阶段正处于人体的快速生长发育期,也是形成良好体质的基础阶段和关键时期。游戏活动与幼儿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游戏教学法能极大地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及身体素质,对幼儿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与学习中,这一领域也必将是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

4 研究结论

4.1 通过以走跑跳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游戏干预对幼儿下肢爆发力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4.2 适宜的体育游戏对于维持幼儿下肢爆发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效应。

[1]王山玲.教育游戏与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2):48-50.

[2]于秀,矫祯玉.我国学前体育现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53-54.

[3]王新,刘兴,等.体操游戏健身方案对幼儿立定跳远运动能力影响的运动学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3):90-93.

[4]王尧.不同形式的跳跃练习对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5):38-43.

[5]刘勇.“快乐的小青蛙”——立定跳远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09(2):22-23.

[6]冯国庆.立定跳远教学设计(水平四)[J].体育教学,2011(4):51.

[7]AD Okely&ML Booth,Mastery of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among children in New South Wales[J].Sci Med Sport.2007(18):358-372.

[8]Louise L.Hardy,Lesley King,et al.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among Australian preschool children[J].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2010,13:503-508.

[9]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6.

[10]阿尔伯特·班杜拉[美].社会学习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80.

[1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7.

[12]马彩虹.桑代克的学习定律及其启示[J].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5):68-70.

[13]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爆发力下肢动作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复合式训练对高校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试论举重运动爆发力训练的特点及方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POWER CLEAN诱发你的暗黑爆发力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2015中国植保市场最具市场爆发力品牌产品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