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发展模式的思考
2013-11-27刘海洋
刘海洋
(宁波工程学院 体育教学部,浙江 宁波 315211)
1 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分析
在本研究中,校园体育文化特指高校体育文化。研究高校体育文化必须从文化、大学文化、体育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层层揭示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1.1 文化
文化是一个广泛而内涵极为复杂的概念,通过对已有文化概念的逻辑总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是具有深刻内涵和庞大体系的抽象概念,从广义上讲,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样的层次分法(“三层次说”)让文化的整体形象更为清晰。
1.2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高校办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相应的一所大学所应具有的文化应该是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和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当前,大多数学者对大学文化的概念的理解比较一致,传承了对文化概念“三层次说”的理解,大都认为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因素有机合成的。
1.3 体育文化
关于体育文化的概念,国内外专家的论述也不尽相同,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指出,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2]”基于在此论述的基础上,出现了像卢元镇等对体育文化的“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的综合”的论述。体育文化也是在文化概念范畴内的下位概念,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了体育的物质产品,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体育制度,以及人们的体育价值、体育认识、体育思想道德等体育精神文化。
1.4 高校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文化应该是文化、体育文化、大学文化在高校范畴内(空间和时间)的一种交集,存在于三者必不可少的部分也必然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主体。处于不同研究角度与视角时对于一个概念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是都有着共同点。高校体育文化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都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大学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以及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定的表现形式。在顾春先等《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将高校体育文化的指标体系定位为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行为文化四个层次,并且每个层次都具有相应的二级和三级指标体系[3]。见表1。
表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一览表
根据上面的逻辑分析和论述,本研究中将高校体育文化定义为:高校范围内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群体活动、体育宣传及体育场馆建设等体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制度框架、体育精神和体育行为的总和。将高校体育文化分为四层次,概括来说,即高校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体育行为文化。
2 从“物化”到“人化”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理念的变更
2.1 发展背景
“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体育文化以及其系统内部的各层次的子文化都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高校体育文化是其中最为生动活泼,而且表象形式最为鲜明的文化。胡小明教授将体育生物观和体育人文观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生物体育观,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体育对人的生物性效果上;人文体育观,是在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4]。同时提出了新世纪体育的以人为本观念,认为新世纪的体育应是由群体需要转向满足人类的根本需要,由社会强制需要转向个体主动需要[5]。吴晓农教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的观点,认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位的,体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6]。吉林体育学院院长宋继新指出体育运动要由“物化”转向“人化”,体育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了体育的强身育人,健身育人和夺标育人的体育育人观念的新思考[7]。现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以人文体育观为总的指导方向,让高校的体育教学回到学生的主体价值轨道上,无论体育人文价值观还是体育生物学价值观都应该统一于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追求之中,统一于人的体育价值体系里,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这正是高校体育文化人文精神的价值回归。
在这样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它不仅仅将体育课堂教学定位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工具,而更应是学生的一种自我表达,实现体育课堂教学从“物化”到“人化”的具体变革。体育课堂的任务不仅仅是关心技术的学习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暂时提高,更要的是关心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和对体育精神内涵的理解,它的核心通过对技术及体育知识的学习,使体育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使整个高校的体育文化能够对学生从体育的自然属性到体育的文化属性都能够产生最大化的利益。
2.2 高校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整体目标体系的完整
当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让体育课堂教学形成了更为清晰的价值模块。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体育理论目标体系、体育技能目标体系、体育意识目标体系、体育行为目标体系、体育个性目标体系、体育道德目标体系、体育精神目标体系、七个方面的因素。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从这七个目标体系入手,保证每一个目标体系完成的质量,才能保证让学生从体育课堂中获得应该具有的体育文化素养,完成体育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体系。
2.2.1 体育理论目标体系。体育理论是人的大脑意识对体育运动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有效支配人体从事体育实践活动的心理基础[8]。大学生拥有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是当前推进“终身体育”思想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活动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理论知识的增长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在体育课堂中要增加理论知识学习的比重,课下教师要不断地引导,让学生增加对运动的领悟能力和自学能力。体育理论目标体系大体可包括身体锻炼理论、体育保健理论、技术技能理论、身体的评价理论和体育基础理论等。
2.2.2 体育技能目标体系。体育技能是人们在大脑意识的支配下,通过身体的运动而表现出来的动作方式系统[9]。课堂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是以体育技能的教学为手段而达到的。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对某一运动项目的学习和不断掌握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熟悉该项目的知识体系,达到增强体质、陶冶身心、树立体育健康思想的目的。以运动技能为手段的教学,不但能够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能力,培养学生克服苦难、吃苦耐劳和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2.2.3 体育意识目标体系。体育意识是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体育的特征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体育参与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遵守规则规范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四方面的内容。体育意识的强与弱,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效果[10]。在体育课堂上,通过运动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手段,不断地深化学生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目标定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是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以及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2.4 体育行为目标体系。体育行为是大学生校内体育生活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校园体育文化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大学生的体育行为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其所具有的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道德以及体育精神等。每个大学生不同的体育行为是构成校园体育文化的微小系统之一,群体性的体育行为将对校园整体体育文化产生更大的影响。体育行为在高校体育文化中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代表性。课堂的体育教学内容应根据高校所具有的专业特点、整体校园文化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体育行为特点来设置课程项目内容。
2.2.5 体育个性目标体系。体育个性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稳定性和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学生所以有别于他人的具有自身独特的体育行为、思想等精神面貌的总的体现[11]。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不断地开发和鼓励学生个体体育个性的形成,使其能够具有自身鲜明的体育特点,这些特点包括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等。促进学生体育个性形成的前提就是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辅助地位”的教学定位,突出学生的个性体现,有机会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和发挥学生自身的体育才能,培养自身的体育个性,并使自身的体育个性得到不断的强化和发展,形成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
2.2.6 体育道德目标体系。体育道德就是指大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将体育伦理中所蕴含的“行为应当”内化为自身的人格品质,然后通过自己不断的行为追求,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来实现对自我超越的一种品质[12]。体育道德在体育运动中体现在是否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否能够体现出遵守项目规则、尊重对手、服从裁判的职业体育修养和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等。
2.2.7 体育精神目标体系。体育精神是指通过长期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渐形成并为人类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观念,其主要体现在人类的智慧与进取意识上,位于体育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体育文化现象本身所特有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现象的精神品质。它是在体育活动中归纳、概括和提炼形成的思维、心理和价值观念的总称,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13]。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视角来看,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最求,体育教师要以其多年来从事体育训练和竞赛积累下来的体育精神不断地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体育特质。在日常的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充分的挖掘这些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拼搏精神、竞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以此不断地鼓舞激励学生体育精神的养成。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整体目标体系见表2。
3 体育课堂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互动发展模式的建立
3.1 处理好现实存在的两个基本矛盾
3.1.1 处理好体育课堂教学中场地设施不足和校园大型场馆建设不实用之间的矛盾。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体现出规模化、形象化的特点。在一些高校中,将体育场馆建造成为校园中最可识别性的标识建筑。一方面,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确实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形成和高水平竞赛、训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但是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到高校里的体育课堂教学才是校园体育文化最为基础的形式,绝大多数的普通学生需要的是课堂体育教学场地的充足,设施的齐全,使他们能够方便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娱乐的场馆和器材,而并不是这些外表华丽、规格标准超出学校体育范畴的竞技场馆。所以,场馆的建设应该从广大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建设符合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场馆,而不仅仅停留在大学的面子工程上。
表2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整体目标体系
3.1.2 处理学生“先天性”体育意识的缺失和校园体育精神培养之间的矛盾。建立校园独特的体育精神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应该以此为依据,通过培养个体学生的体育行为、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从而促进校园体育精神的培养。要完成这样的目标体系,需要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开始,兴趣是触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最大内在动机,在课堂上要让大学生感受到体育精神的魅力。但是,由于现有的高考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体育教育在高中阶段的缺失,这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错过了对体育兴趣的培养,致使当代的大学生带着对体育认识“先天性”的欠缺进入高校。由此,大学开始就对体育和体育课堂产生了很多抵触,造成了大学生一进入体育课堂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对自身身体素质漠不关心,认为体育课堂可有可无,从而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意识上的阻碍,给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带来不和谐的因素。这就更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手段,尽快地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提高体育意识。
3.2 课堂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发展模式的构建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随着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教学目标体系日趋完善和多元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强调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相对单一。随着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力都已成为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拓展的目标。在以人为本和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信心为主要任务。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和自我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是学生能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并逐渐领悟到体育的精髓,从而使学生体育参与意识不断加强,使体育课堂教育能够对其终身受益。
体育课堂教学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七个方面,并通过运动项目的教学授课来得以实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场地设施和经费投入促进了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发展,为学生课堂学习、课余锻炼、体育竞赛活动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是长时间以来项目发展和课堂教学沿袭下来,并不断变化发展形成的越来越稳定的知识技能体系,这些也促进着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发展;体育课堂教学中每个项目都具有相应的裁判体系和规则体系,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发展起到保障作用;体育课堂的教学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体育个性,不断巩固个人的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习惯,培养体育兴趣,增强体育动机,并通过课堂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增加参与体育的自信心,使其能够在课余时间不断地展现自身的体育才能,这些都对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丰富起到了重要作用;体育精神的培养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体育课堂上逐渐培养学生个体的体育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在课堂的练习、教学比赛中能够不断地增强学生个体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等,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育精神目标体系将为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体育课堂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发展关系见图1。
4 体育课堂教学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树立“科学发展”的体育教学观
课堂体育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技能学习、情感完善、品德培养、意志锻炼和行为养成等看成一个统一整体。全面打造以体质增强为基础,传授体育技能为手段,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完善的性格,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新体系,让课堂体育教学成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
4.2 体育课堂的教学理念必须要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相符合
体育课堂教学理念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校园体育文化更要体现高校所具有的健康的朝气。教学要求和教学过程在强调专业性的同时,把人文思想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并且这种思想要能够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
图1 课堂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发展模式图
4.3 加大体育物质文化的投资力度
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开展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建设都需要一定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学校需要严格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体育经费条例,设立专项的体育物质支持资金,解决当前高校场地器材和设施缺乏的问题,为学校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4.4 丰富课堂体育教学内容,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拓宽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将身体锻炼原理与方法、体育卫生保健、运动处方、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以及单项运动知识等内容综合融入到其中,并且,在体育课堂的教学大纲中要提高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学时。在开课项目的选择上,要选择符合时代特点,对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又非常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项目。
4.5 根据学情,不断开发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
合理的教学组织方式是体育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学组织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安排。良好的组织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组织方法应该是教学内容与教法相匹配,教学环境与心理体验相融洽,教师安排与学生兴趣相一致,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补,技能知识学习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4.6 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课堂教学是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基础,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为主要目标,课外体育活动要有明确目的性和合理的组织形式,并且,要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将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课外体育活动要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到竞赛的激情、参与的快乐,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不断地巩固学生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
4.7 让体育竞赛成为展现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和课堂体育教学成果的平台
根据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和课堂体育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竞赛。首先,要重视课堂教学比赛,通过课堂教学比赛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竞赛中去。其次,要开发校园精品赛事。校园体育竞赛在时间和项目的安排上都要力求形成传统,并且,通过校园赛事培养和打造一批竞赛中的明星运动员,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欲望。
[1]赵存生.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J].中国图书评论,2012(12).
[2]周西宽.体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16.
[3]顾春先,等.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8):41-48.
[4]胡小明.人文体育观的渐进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中国学校体育,1999(2):2-6.
[5]胡小明.新世纪新体育[J].体育学刊,2000(5):1-5.
[6]吴晓农.新世纪体育的“以人为本”观[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1(2):66.
[7]宋继新,贡娟.论物化的体育运动[J].体育与科学,2000(5):10-15.
[8]马宏霞.河南省大学生体育知识的调查现状与分析[J].中州大学学报,2007(4):104-106.
[9]刘彬.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6).
[10]周全.关于体育意识意蕴的解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9-10.
[11]杜军.试论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学生体育个性的培养[J].体育教学,2002(6):27-28.
[12]杨恒心,胡勇刚.奥林匹克与中国大学生体育道德[J].2004(4):39-41.
[13]梁红军.论体育精神与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J].嘉兴学院学报,2009(5):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