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联合诺和锐30治疗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3-11-23范泉蔡连玲李秀娟王永亮董作佳陈海梅
范泉 蔡连玲 李秀娟 王永亮 董作佳 陈海梅
肥胖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此类患者由于体型肥胖,胰岛素用量往往较大,但血糖控制却不理想。同时因年龄较大,常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大剂量胰岛素的应用,往往使患者的体质量进一步增长,继而加重心脑肾等靶器官的负担。本研究在常规胰岛素治疗和口服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的基础上联合格列美脲,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肥胖的 T2DM患者36例,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史3~10年,体质量指数(BMI)≥28。均应用精蛋白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二甲双胍(1~1.5 g/d)及盐酸吡格列酮(30mg/d),时间>3月,血糖仍控制不佳。男14例,女22例,年龄59~72岁,平均(65.6±3.6)岁,糖化血红蛋白(HbA1c)≥8.0%。排除标准:急性糖代谢紊乱、有影响血糖的疾病或用药,肝、肾功能不全或磺脲药物过敏者。
1.2 研究方法 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相同的糖尿病教育,原有的口服药物不变,对照组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至血糖控制达标。治疗组加用格列美脲(万苏平,徐州万邦公司生产),早晨口服2mg,每日1次,最大剂量为4mg,同时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维持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控制目标:空腹血糖(FBG)≤7.2 mmol/L,餐后 2 h 血糖(2hBG)≤10.0 mmol/L,HbA1c<7.0%[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的一般资料 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BMI、使用胰岛素剂量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比较,n=18)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比较,n=18)
组别 男/女 年龄(岁)病程(年)FBG(mmol/L)2hBG(mmol/L)HbA1c(%)BMI胰岛素用量(U/d)对照组 8/10 65.8±3.6 5.8±2.7 9.8±2.4 17.2±3.6 8.9±1.5 29.2±4.2 52±14治疗组 6/12 66.3±4.1 5.7±3.1 9.7±2.7 17.6±4.2 9.0±1.6 29.0±3.8 50±12
2.2 治疗前后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周后对照组FBG、2hBG和HbA1c明显下降(P<0.05),平均日胰岛素用量增加34 U(P<0.01),BMI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BG、2hBG和HbA1c下降更为明显(P<0.01),平均日胰岛素量减少16 U(P<0.01),BMI减少明显(P<0.05)。12周后,对照组的胰岛素用量较治疗组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BMI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低血糖3次,治疗组发生低血糖1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比较(,n=18)
表2 2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比较(,n=18)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时间 FBG(mmol/L)2hBG(mmol/L)HbA1c(%)胰岛素用量(U/d)BMI对照组 治疗前 9.8±2.4 17.2±3.6 8.9±1.5 52±14 29.2±4.2 12周 7.2±2.1* 10.8±2.8** 7.4±1.8* 90±8*30.1±3.8治疗组 治疗前 9.7±2.7 17.6±4.2 9.0±1.6 50±12 29.1±3.8 12周 6.3±2.4**△ 9.2±2.2**△ 6.8±2.0**△ 36±7**△△ 27.8±3.6**△
3 讨论
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够延缓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核心[2]。
诺和锐30含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和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其活性成分为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在皮下注射以单体形式存在,吸收迅速。诺和锐30皮下注射后,起效时间10~20 min,作用最强时间在注射后1~4 h之间,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似,同时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释放缓慢,可以补充基础胰岛素水平。可以有效地控制FBG和2hBG,餐前、餐后均可注射,应用灵活方便,增加了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3]。但由于IR贯穿于整个肥胖的T2DM病程中,单用胰岛素治疗较难长期、稳定地控制血糖,同时低血糖及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增多。本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患者虽然每日门冬胰岛素30治疗剂量已>50 U,且联合二甲双胍、吡咯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但血糖仍然控制不佳,FBG>9 mmol/L,2hBG>17 mmol/L,如果一味加大胰岛素剂量,会带来体质量增加,靶器官负担加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对这类肥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胰岛细胞功能减退同时存在显著IR的患者,为了使血糖控制达标,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尝试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结果表明该组患者治疗后血糖、HbA1c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同时避免了单纯加用胰岛素引起的体质量增加。这与以往研究中胰岛素联合磺脲类药物治疗结果有所不同[4],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格列美脲是一种新型的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胰腺B细胞表面的磺脲受体65 kDa亚单位结合,与传统磺脲类的结合位点不同,其结合与解离都更迅速,对1相和2相胰岛素分泌有促进作用[5];(2)格列美脲具有较强的胰腺外作用,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周围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6];(3)格列美脲可以增加t-PA的活性,降低PAI-1的活性,改善血液纤溶系统活性,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延缓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7-8]。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肥胖的T2DM患者,在诺和锐30治疗的同时,早期加用格列美脲,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利于HbA1c达标。同时可显著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代谢紊乱状态,减少因胰岛素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患者的依从性。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9.
[2]Ray KK,Seshasai SR,Wijesuriya S,etal.Effect of intensive control of glucose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nd death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llitus:a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Lancet,2009,373(9677):1765-1772.
[3]Christiansen JS,Vaz JA,Metelko Z,etal.Twice daily biphasic insulin aspart improves postpradial glycaemic control more effectively than twice daily NPH insulin with low risk of hypoglycasemia in patients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Obes Metab,2003,5(6):446-454.
[4]黄海泉,吕雪峰,张伟敏,等.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的相关性及治疗方案的选择[J].安徽医学,2002,23(1):37-39.
[5]Korytkowski M,Thoms A,Reid L,etal.Glimepiride improves both firstand second phase of insulin secretion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e Care,2002,25(9):1607-1611.
[6]Koshiba K,Nomura M,Nakaya Y,etal.Efficacy of glimepiride on insulin resistance,adipocytokines,and atherosclerosis[J].JMed Invest,2006,53(1/2):87-94.
[7]黄艳红,许丹焰,赵水平.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患者时对心血危险因素影响的对比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17(1):44-47.
[8]郭玉婷.格列美脲联用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