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集聚及对服务效率的影响*
2013-11-22赵维良
赵维良
(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一、引 言
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服务业集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随着全球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服务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趋势进一步增强,集聚发展对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大大提高。
服务业比工业有更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由于其自身时空上的不可分性、非物化性以及不可储存性,使得其比工业更依赖于本地市场的容量,且集聚效应更强[1]。我国服务业中绝大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2],而且服务业集聚有向制造业密集地区集中的态势[3],集聚程度上升最明显的是住宿餐饮业,而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集聚水平下降趋势明显[4]。
人口聚集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5],经济集聚程度会对服务业生产效率产生显著影响[6]。Ciccone[7]研究了产业集聚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欧洲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对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为4.5%,略低于美国的5%。而我国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对非农就业密度的弹性为8.8%[8]。程大中和陈福炯[9]发现,除房地产外,中国服务业及其分部门的相对密集度与其劳动生产率存在正向关系。
二、我国服务业发展态势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服务业集聚通过优化资源整合,可以更好地使资源集约利用,凸现集聚效应。
(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最高,但服务业发展较快,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与第二产业的差距正逐渐减小。如图1、图2所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9%提高到2010年的43.1%,但2002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较慢,2004-2006年略有下降,与第二产业差距缩小趋势减慢;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从1978年的12.2%提高到2010年的34.6%,从1994年开始,服务业就业人数超过第二产业,并保持稳步提高态势。
图1 1978-2010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图2 1978-2010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
从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来看(见表1),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成为服务业产值增加的支柱行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8.5%、5.5%、5.2%和4.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GDP比重也达到4.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产值规模相对较小,分别占1.4%、0.4%和0.7%,它们主要属于社会性服务业。全国城镇服务业就业人数最多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数达到4 815.7万人,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也分别达到1 581.8万人和1 428.5万人;就业人数最少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为228.9万人和244.7万人。
表1 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及就业人数
三、我国服务业集聚状况
(一)测算方法
1.空间基尼系数
产业集聚有多种测算方法,Krugrman(1991)[10]等人用空间基尼系数来测定美国制造业集聚程度,本文用空间基尼系数来测定我国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其计算方法如下:
Gj为行业j的空间基尼系数,Gj介于0和1之间,Gj越大,表示行业j集聚度越高,反之则越趋向于分散;Eij代表地区i中j行业的就业人数,Ej表示全国行业j的就业人数,Ei为地区i所有行业的就业人数,E为全国总就业人数。
2.区位熵
为了考察各地区服务业空间分布和集聚情况,对各地区的区位熵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LQi=(Eij/Ei)/(Ej/E)。
其中,LQ是i地区的区位熵,Eij代表地区i的j行业就业人数,Ej表示全国该行业j的就业人数,Ei为地区i所有行业的就业人数,E为全国总就业人数。当LQij>1时,表示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大于本地区的需求能力,该行业或其产品可以向外输出,反之当LQi<l时,则表示i地区的j行业的供给不能满足本地的需求,需要从外部获得部分供给。
(二)服务业各行业集聚情况
表2 中国2008-2010年各行业空间基尼系数
我国2008-2010年各行业空间基尼系数见表2,从发展趋势看,2008-2010年间第三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内部的各行业的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从集聚程度来看,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也较高;集聚程度较低的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金融业。总的来看,我国商务、信息和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社会保障等社会性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金融业由于在各个地区都有分支机构和大量的从业人员,致使以就业人数作为指标衡量集聚程度不明显。
(三)各地区主要行业集聚情况
从表3可看出,多数地区的区位熵大于1,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已经有一定集聚程度,区位熵最高的是北京,青海、贵州和海南等区位熵也较高,主要是工业相对落后造成的。从服务业主要行业来看,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区位熵较突出,而经济落后地区和以工业为主的地区主要服务行业区位熵较低。在制定服务业集群发展战略时,要注意各地区优势服务业之间的布局。尤其是要考虑各行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以及本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等进行科学布局。
表3 2010年我国各地区服务业及主要行业区位熵
四、服务业集聚对服务效率的影响
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来衡量服务业效率,即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同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服务业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服务效率越高,其计算公式为:
B1为服务业比较劳动生产率,G为总产值,G1为服务业产值,L为劳动力总数,L1为服务业劳动力人数。
从表4可以看出,全国比较劳动生产率达到1.25,表明服务业效率较高;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是西藏和云南等工业相对落后地区,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也较高,辽宁、吉林等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表4 全国及各地区比较劳动生产率
续上表
为了考察服务业集聚对服务效率的影响,用2010年全国各地区截面数据来检验服务业集聚度与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见表5)。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服务业集聚对服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我国服务业集聚还处在初级阶段,由集聚带来的效率还没有明显体现。
表5 服务业集聚与比较劳动生产率回归分析
五、结 论
本文利用产业集聚相关测量指标,计算了我国服务业集聚情况。服务业以及内部的各行业的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的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金融业。商务、信息和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社会保障等社会性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多数地区的服务业区位熵大于1,说明我国服务业发展已经有一定集聚程度,区位熵最高的是北京,青海、贵州和海南等区位熵也较高,主要是工业相对落后造成的。从服务业主要行业来看,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区位熵较突出,而经济落后地区和以工业为主的地区主要服务行业区位熵较低。因此,在制定服务业集群发展战略时,要注意各地区优势服务业之间的布局,尤其是要考虑各行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以及本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等进行科学布局。
在服务效率的计算中,全国比较劳动生产率达到1.25,服务业效率较高;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是西藏和云南等工业相对落后地区,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也较高,辽宁、吉林等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服务业相对工业发展还不够发达。回归分析表明,服务业集聚对服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我国服务业集聚还处在初级阶段,由集聚带来的效率还没有明显体现。
[1]Illeris S,Philippe.Introduction:the role of service i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J].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93,13,(2):3-10.
[2]李文秀,胡继明.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13-219.
[3]马风华,刘俊.我国服务业地区性集聚程度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6,(23):10-13.
[4]陈立泰,张祖妞.我国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9):51-57.
[5]周天勇.高级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胡霞.集聚效应对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7,(5):44-50.
[7]Ciccone A.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Europ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2,46,(2):213-227.
[8]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06,(11):72-81.
[9]程大中,陈福炯.中国服务业相对密集度及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5,(2):77-84.
[10]Krugman P.Geography and trade[M].Leuven:Leuven University,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