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64例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

2013-11-22顾华芸郭建锋陈文颖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乳头状乳头弹性

顾华芸,郭建锋,陈文颖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超声医学研究室,江苏苏州21500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DP)是一种乳腺良性肿瘤,单发多见,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恶变率约5%[1]。超声检查具有无创、简便的优势,是诊断IDP的重要影像学方法。提高超声诊断IDP的准确率,以及时指导临床手术,减少恶变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64例,均为女性,年龄18~85岁,平均(45.6 ±12.2)岁。就诊原因:乳头溢液39例;乳房触及肿块15例,其中9例同时伴有乳头溢液;乳房周期性胀痛8例;体检发现2例。

1.2 方法

使用Esaote Mylab9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2 MHz。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臂置于头部上方,乳房较大者,在检查侧肩下垫一枕头,以便充分显露乳房。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扫查整个乳腺,为防止漏扫,再结合纵横扫查,观察有无导管扩张和占位。如有导管扩张则测量导管内径,沿导管走向仔细观察导管内部,导管壁及远端;如有占位,观察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在彩色多普勒模式下观察其周边和内部的血供,测量内部供血动脉频谱,分析占位与导管的关系;最后扫查双侧腋下,观察是否有肿大淋巴结。

根据超声表现对病灶进行分型,分为5型。Ⅰ型:导管扩张,内见乳头状、团块状、絮状中等回声(图1);Ⅱ型:囊实性回声团块,囊壁规则,周围无明显导管扩张(图2);Ⅲ型:导管扩张,远端中段可见团块状中等回声(图3);Ⅳ型:单纯导管扩张(图4);Ⅴ型:仅表现为实性中等回声团块,周围无明显导管扩张(图5)。

利用压力法弹性成像,采用改良的5分法评分[2-4],评分标准如下,1 分:病灶与周围组织呈均匀的绿色;2分:病灶区蓝绿相间,以绿色为主(图6);3分:病灶区蓝绿相间,以蓝色为主,周边为绿色;4分:病灶区完全为蓝色覆盖;5分:病灶区完全为蓝色覆盖,且病灶周围少部分组织也显示为蓝色。≥4分诊断为恶性病灶,≤3分诊断为良性病灶。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Ⅰ型:导管扩张,内见团块状中等回声

图2 Ⅱ型:囊实性回声团块,周围无明显导管扩张

图3 Ⅲ型:导管扩张,远端可见团块状中等回声

图4 Ⅳ型:单纯导管扩张

图5 Ⅴ型:仅表现为实性中等回声团块,周围无明显导管扩张

图6 弹性成像评分为2分的病灶

2 结果

6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59例单发,5例多发,共71个病灶,其中15例(16个病灶)肿瘤上皮增生活跃,20例伴有乳腺增生,5例伴有不典型增生。

71个病灶中,31个病灶周边或内部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中显示点状、棒状、条状血流信号,56个位于中央区(距乳头≤3 mm),15个位于周边区(乳晕旁30 mm至乳房边缘)。除外4个误诊为导管扩张,其余67个病灶同时利用弹性成像进行评分,其中2分52个,3分12个,4分3个。超声诊断符合率见表1。各型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见表2,按表2弹性成像评分≤3分诊断为良性病灶,诊断正确;≥4分诊断为恶性病灶,诊断错误。结果显示,弹性成像诊断正确64例,误诊3例,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52例,误诊19例,经卡方检验,两种影像方法诊断正确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3,P <0.05)。

表1 各型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诊断符合率 例(%)

表2 各型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弹性成像评分 例

3 讨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又称为大导管乳头状瘤或囊内乳头状瘤,多发生于输乳管的大导管[5],单发多见,少数发生于乳腺周边区中小导管及末梢导管,常多发,恶变率达 5% ~ 15%[6-7],属于癌前病变。该病好发于40~50岁女性[8],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卵巢内分泌失调,孕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超声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首选方法。

本组71个病灶,15个位于周边区,均为良性,15个病灶超声检出后即手术切除。Liberman等[9]报道,5例首诊活检证实为乳头状瘤的患者中4例在平均随访2年后转变为导管癌,故其认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应该及时手术。本组64例71个病灶中,Ⅰ型、Ⅲ型中仅1例误诊,这两型在声像图上均有明显导管扩张,管腔内液体显示为无回声区,导管中段或一端实质性病灶比较容易显示,不易误诊或漏诊。在有乳头溢液情况下,徐守红等[10]认为检查前尽量避免挤压乳头,以免导管内液体排出,导管壁塌陷导致导管及病灶不易显示而影响诊断。其他3型诊断符合率较低(19/37,51.35%)。

本组Ⅰ型中有1例误诊为导管内炎性沉积物,由于导管扩张不明显(3.4 mm),CDFI在扩张导管中段的絮状中等回声内未显示血流信号,絮状回声可能与瘤体被自身坏死絮状物覆盖有关。Ⅱ型中3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癌,肿块边缘均不规则,CDFI均可测及条状血流伸入肿块内部故误诊;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癌部分病例可见微小钙化,肿块附着处导管壁增厚、不规则,后方有回声衰减。Ⅳ型中4例误诊为导管扩张,主要是瘤体过小,导管扩张不明显,检查者未沿导管追踪扫查,观察远端管壁是否增厚故漏诊。Ⅴ型在本组资料中误诊率最高(11/15),2个病灶误诊为乳腺癌,声像图均表现为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晰,弹性成像提示肿瘤为恶性。Rosai[11]从病理学角度分析,认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内部回声不均匀与瘤体内部经常出血坏死有关,肿瘤边界不清晰与周围的不规则纤维化形成的所谓假性浸润有关,因此很难与乳腺癌鉴别。但是乳腺癌后方常伴有回声衰减,导管内乳头状瘤后方常无声衰且病灶均位于乳头旁,而乳腺癌好发于乳腺外上方。4个病灶误诊为纤维腺瘤,由于周围没有液体衬托,导管壁与纤维瘤的包膜难以鉴别,但是纤维瘤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而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侧方无包膜;5例误诊为增生结节的病灶中4个伴有乳腺增生,检查者在乳腺增生的背景下首先考虑增生性疾病,这5例病灶均位于乳头旁,而增生结节可位于周围区,导管内乳头状瘤周围可见导管壁的增强回声,增生结节无明显包膜,而且不伴有乳头溢液。

本组71个病灶中只有31个病灶CDFI显示瘤体周边或内部点状、棒状、条状血流信号,可能由于瘤体较小或增生不活跃,血供不足、滋养血管流速过低,CDFI未能测及血流信号,可见CDFI显示的血流信号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不大。16个病灶增生活跃,10个在频谱多普勒下测及动脉频谱,由于肿瘤增生活跃,肿瘤细胞需要更多的新生滋养血管来维持高代谢,今后诊断中如考虑本病,并且测及动脉频谱,应考虑到肿瘤增生活跃,予尽早手术切除。

弹性成像是近年来超声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原理是在相同外力作用下不同硬度的组织产生的形变不同,用色彩对不同的形变进行编码来反映组织的硬度,以红色到蓝色表示组织从“软”到“硬”的变化程度,绿色表示平均硬度。本组资料中52个评分为2分的病灶质地较软,其中43个属于Ⅰ型、Ⅱ型、Ⅲ型、Ⅳ型,这四型病灶伴有不同程度的导管扩张,周围有液体的衬托,可能导致病灶评分相对较低,Ⅴ型中有2个病灶评分为4分,可能和病灶内部出血、坏死、纤维化和紧贴肿瘤的导管壁有关。本组资料发现弹性成像对导管内病变各型的诊断意义不大,尤其是对伴有扩张导管的病灶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弹性成像对导管内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较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表现复杂多样,超声诊断具有一定价值。Ⅰ型、Ⅲ型诊断符合率较高。如果症状不典型,导管扩张不明显仅表现为低回声的病灶比较容易误诊。乳头旁的病灶如伴有乳头溢液应高度警惕该病的存在。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应综合临床症状和声像图分析。弹性成像是超声领域的新技术,为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新的方法[12]。弹性成像通过对肿瘤硬度的测定来反应肿瘤的性质[13],一般来说恶性肿瘤硬度较良性肿瘤大。弹性成像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

[1] Tavassoli FA,Devilee P.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rs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genital organs[M].Ly-on:IAPS Press,2003:76 -81.

[2] Cho N,Moon WK,Kim HY,et al.Sonoelastographic strain index for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nonpalpable breast masses[J].J Ultrasound Med,2010,29(1):1-7.

[3] Parajuly SS,Lan PY,Yan L,et al.Breast elastography:a hospital-based preliminary study in China[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0,11(3):809 -814.

[4] Leong LC,Sim LS,Lee YS,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breast elastography versus conventional breast ultrasound[J].Clin Radiol,2010,65(11):887 -894.

[5] 骆成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现实的诊断手段及外科处理[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6):371 -372.

[6] 尹冬青,章华元,罗婉芬,等.乳腺乳头状瘤病及癌变临床病理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6,12(3):209-211.

[7] Wei H,Jiayi F,Qinping Z,et al.Ultrasound-guided vacuum-assisted breast biopsy system for diagnosis and minimally invasive excision of intraductal papilloma without nipple discharge[J].World J Surg,2009,33(12):2579-2581.

[8] 徐荣祥.当代外科进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08 -441.

[9] Liberman L,Tornos C,Huzjan R,et al.Is surgical excision warranted after benign,concordant diagnosis of papilloma at percutaneous breast biopsy[J].AJR Am J Roentgenol,2006,186(5):1328 -1334.

[10] 徐守红,王磊,王维娟.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6):448 -449.

[11] Rosai J.The breast[M]//Rosai J.Ackermansn Surgical Pathology.8 th ed.St.Louis:Mosby-Year Book,1996:1577.

[12] 陈越峰,丛淑珍,王煜,等.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实性甲状腺良、恶性小结节[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2):252 -255.

[13] 姜双全,姜丽丽,王影,等.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4):528 -531.

猜你喜欢

乳头状乳头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