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额贷款公司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浙江实证

2013-11-18

关键词:小额贷款浙江省发展

张 丞 叶 颖

(1.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61;2.武汉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面对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严峻形势,近年来,中央政府开始着手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新型融资平台。2008年5月,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出台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设立的条件和资金来源作了具体规定。由此,小额贷款公司开始正式步入我国县域金融的历史舞台,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进入了大范围的试点及推广阶段。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国内众多学者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空间等问题作了大量研究,并普遍认为随着我国县域金融市场内外部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小额贷款公司有望在未来发展成为我国县域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力量。①张丞、宋奇庆:《商业银行应该给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批发贷款吗——基于演化博弈模型及其仿真过程的分析》,《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第1 期,第23-37 页。②蒋玉敏:《小额贷款公司运行现状、问题和策略——以浙江为例》,《时代金融》2011年第15 期,第134-135 页。③李由、罗成:《对发展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几点认识及思考》,《决策管理》2009年第11 期,第5-6 页。④刘映钰、任冬梅:《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出现的必然与发展》,《金融经济》2009年第6 期,第70-71 页。⑤汤敏:《小额贷款公司路在何方》,《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年第9 期,第27 页。⑥叶春霞:《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基于我国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的需求视角》,《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7 期,第363-363 页。

浙江省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于2008年7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推广工作。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2年9月底,浙江全省已有小额贷款公司233家,从业人数达2 646 人,实收资本483.08亿元,贷款余额达683.45亿元。⑦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数据 统 计报告》,http://www.pbc.gov.cn/publish/goutongjiaoliu/524/2012/20121107100603957660630/20121107100603957660630_.html.其主要服务对象亦由最初的“三农”相关群体逐渐发展至目前包括城镇小微企业在内的更广泛群体。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和探讨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更充分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对小微企业外部融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

2008年5月,央行与银监会共同出台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同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江省金融办、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银监局和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等单位相继向外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由此,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开始得以正式推进。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小额贷款公司在浙江省内的生存发展,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浙江省市场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实力雄厚,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土壤十分肥沃;另一方面,浙江省作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民间融资一直较为活跃,而我们在不能否认民间资本对于浙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力的同时,亦不能忽视其同时存在着风险大、隐患多等致命硬伤。由此可见,未来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后续发展将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

(一)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运行基本情况

1.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横纵向发展状况变化。基于对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整体发展状况的横向分析(见表1),近年来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逐季稳步增长,其绝对额长年稳居全国第二,这表明目前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整体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余额在全国行业内的比重开始逐渐呈整体下降之势,并且其贷款余额绝对值与江苏省之间的差距亦逐渐拉大,这表明随着近两年全国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的迅猛发展,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相对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下降。

表1 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整体发展状况横向分析表(2010—2011)

基于对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整体发展状况的纵向分析(见表2),近两年全省小额贷款公司整体发展稳健,其注册数目、从业人员、注册资本和可贷资金规模均呈稳步增长之势。特别从注册数量这一指标来看(见图1),全省特别是发达地市新设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增加明显,省内小额信贷行业的市场覆盖面扩展迅速。此外,随着行业营业规模的迅速放大,浙江省小额信贷行业的营业收入总额及实现净利润总额增长明显,行业经营状况稳步趋好,且其整体风险水平亦基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表2 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整体发展状况纵向分析表(2010—2011)

图1 浙江省各地新设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变化情况(2010—2011)/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整体扩容的大背景下,各地市小额贷款公司却表现出了一定的发展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省内发达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速度、已开业公司经营规模和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欠发达地区,并且该差距呈逐渐扩大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浙江省内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较发达地区群众生活水平较高、投资意识较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民间资本的供给能力以及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需求意愿均强于欠发达地区。

2.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规模及结构变化。基于对浙江省各地市增资扩股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变化分析(见图2),2011年上半年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趋势明显,从而对全省小额信贷行业的资金紧缺状况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然而,2011年下半年,全省各地增资扩股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这表明增资扩股作为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的一种,在中长期内受股东数量及其经济实力的影响难以保持可持续性。

图2 浙江省各地增资扩股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变化情况(2010—2011)/家

从2010年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外源性融资趋势变化来看,据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统计,全年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向商业银行的融资额由一季度的46.5亿元逐渐上升到了四季度的79.2亿元,但同期该融资额的增长率由40.91%逐级下降到了12.98%,这表明目前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双方间的合作意识及深度均在进一步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的零售资金批发输送渠道正逐步趋于畅通,但相对于权益资本,银行信贷资本在小额贷款公司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还相对偏少,商业银行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未来发展态势整体仍持观望态度,与其合作的意愿仍相对有限。此外,从2011年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占比的走势来看,基于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的监测结果,全年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放款总额中小额信贷所占的比例波动较小,其月度平均值维持在59.21%,这表明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在坚持“小额、分散”经营原则的同时,其针对小微企业及“三农”群体的“支农支小”作用亦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3.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风险水平变化。从2011年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逾期贷款率与放款利率变化的走势来看,据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披露,全年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逾期贷款率由1月的0.06%逐月波动上升到了12月的0.23%,月平均逾期贷款率为0.13%。与此同时,全省小额贷款公司放款利率则由1月的17.72%逐月波动上升到了12月的19.35%,月平均放款利率为18.20%,这表明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在其同期放款利率大幅上升的背景下,相对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其逾期贷款率的上升范围仍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分区域看,据浙江省小额贷款协会统计,2010年度,湖州、舟山、衢州和丽水实现无逾期贷款,而舟山和丽水的不良贷款分别仅为35 万元和19 万元,欠发达地区的风险控制相对更为稳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欠发达地区小额贷款公司普遍规模较小,资金实力及专业人员配置相对较弱,风险防范水平较低,受此影响,其风险监管策略亦相对更为保守谨慎,故其风险水平整体亦相对较低。

(二)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环境变化

2011年下半年以来,为促进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实现进一步迅速健康发展,中央及浙江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重要文件,针对试点地区的中小企业、农户和城乡创业者,该地区的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可基于“银保合作模式”及“小额贷款公司与保险机构合作模式”对该群体间进行信贷支持,政府层面将采取支持性措施(见表3),以期从扩充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降低其放贷风险、扩充其业务领域等多方面全面优化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外部发展环境。然而,基于以往经验,要实现小额贷款公司外部政策环境的真正改善,还有赖于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能够得到真正落实。事实上,早在2009年,针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过程中所出现的经营负担较重、盈利能力较低等问题,浙江省政府就已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等文件。据此,2009年浙江省77家小额贷款公司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可享有财政全额补助及贷款风险补偿等扶持性政策。然而,来自于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的统计结果表明,2010年仅有36家小额贷款公司享受了此类优惠政策,全省优惠政策覆盖面仅为46.7%。从目前各渠道所搜集的信息来看,许多有意向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企业都在等待补助政策的真正到位,这种现象间接地说明政策享受落实不到位对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整体发展已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表3 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纵向分析表(2011—2012)

三、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发展趋势

截至目前,学术界对于是否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正规金融体系这一问题还存有较大争议,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未来发展模式亦存有不同意见。对此,笔者认为相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在公司性质、注册资本、资金来源、贷款利率以及服务目标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其特殊性,而这也正是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结合目前实际,笔者认为未来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沿着以下两条具体发展路径进行差异化发展,并逐步在小额贷款公司群体内外部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一)转型为村镇银行

在此路径下,部分经营发展达标合规的小额贷款公司将摆脱现行“只贷不存”的经营限制,其经营模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与此同时,由于村镇银行可拥有全银行业务牌照,并且在融资渠道、公信力以及税赋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小额贷款公司转制后其竞争力将会得到明显加强。此外,根据我国现行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升格为村镇银行后必须由商业银行控股,并经由控股银行委任职业经理进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额贷款公司降低自身经营风险以及运营成本,同时有利于监管部门降低监管成本并提高监管效率,进而在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同时,亦有助于缓解县域内的信贷配给现象。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在此发展路径下,转制后小额贷款公司将会受到来自于央行与银监会的审慎性监管,其在利率设定及贷款对象选择方面的灵活性将会出现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利润的持续增长。

(二)发展为金融公司

在此路径下,对于那些不愿或难以转型为村镇银行的小额贷款公司,其可以选择发展成为不吸收公众存款的专业化机构,即以金融公司的形式通过接受银行批发贷款、同业拆借、股东定向投资等方式扩充其资本金,此路径的突出优势在于业务经营模式更为灵活、经营利润较高、公司股东对于企业的掌握能力亦较强,同时避免了小额贷款公司转型为村镇银行后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吸收存款、控制信贷风险、进行业务与产品创新等诸多难题,其相对劣势在于经营限制较多、税负压力较大,其持续良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中央及地方政府在融资、税赋、监管方面的优惠扶持性政策的推出及落实。事实上,如果未来监管当局审慎性监管要求逐步放松,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完全可转变为吸收大额存款的机构,从而在解决自身资金来源的同时,与小额贷款公司及商业银行共同组成我国多层次信贷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综合而言,以上两种发展路径各有其利弊,如能在总体上兼顾平衡,使其相互协调,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将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迅速发展,从而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内为中小企业、“三农”及个体工商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小额贷款浙江省发展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