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探讨
2013-11-16谢玉谦周龙陈亚利张文凤叶晓敏伍珊陈萍
谢玉谦 周龙 陈亚利 张文凤 叶晓敏 伍珊 陈萍
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并且预后差,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受多种因素影响,糖尿病不仅携带多个危险因素,且其本身也作为危险因素,是诸多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本研究对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临床变化及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组)87例与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B组)8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由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或MRI扫描确诊[2]。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0诊断标准[3],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87例,男45例,女42例,平均年龄(58.5±8.5)岁。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87例,男43例,女44例,平均年龄(60.7±8.7)岁。两组间性别构成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抽取静脉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测量身高及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询问既往是否存在高血压及吸烟史。并对以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组)与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B组)TC、BMI、PLT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A1C、LDL、TG、HDL、Fib及高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增加,更为严重的是糖尿病患者未及早进行有效治疗,以致出现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 本研究中选取的患者均存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较重,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大,故采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指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异常,提示患者近2~3月的血糖控制较差。UKPDS表明,长期高血糖不仅是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是强烈的独立的连续性危险因素[3]。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高血糖不仅使自由基产生过多,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基底膜糖类沉积、脂肪样变和透明样变性,使血管基底膜增厚,而且能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和血小板聚集力增高,产生高凝状态,促进脑动脉硬化[1,4]。同时长期高血糖刺激胰岛细胞代偿性分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干扰脂肪代谢,促进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的产生,造成血管壁受损[1,5]。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均高达50%,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这主要是因为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胰岛素抵抗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高胰岛素血症,促进高血压发生[3,6]。高血压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膜通透性而使动脉壁发生硬化,利于血小板、脂质粘附和沉积于血管壁,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溶酶体生成增多,使血管壁清除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降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促使脑卒中的发生[2,6]。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存在血脂紊乱,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TC、LDL、HDL值与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脂蛋白脂酶的合成和活性需要胰岛素的作用,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下降后甘油三酯的水解减慢,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其残粒在血中滞留时间延长,引起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1,7]。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它的减少使其在体内清除胆固醇的能力下降,引起胆固醇积聚及血管病变形成[1,8]。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基本在正常范围,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尤其以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纤维蛋白原升高明显。患者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变形能力低下,使血液粘滞度进一步增加,发生血栓的倾向增高[1,7],即使在血小板数量正常时,经过各种激活途径,引起血小板发生聚集,出现附壁血栓。体重指数在两组患者中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均达到超重的标准,提示所入选的患者存在肥胖症。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前血栓状态相关联,脂肪组织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从多个因素促进脑卒中的发生[1,6]。两组患者中吸烟史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均超过30%的患者有吸烟史,患者吸烟时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浓度升高,造成组织缺氧,血管收缩,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脂蛋白异化作用障碍,加重动脉硬化[1,7],也成为脑卒中的致病因素。 本文研究表明,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是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预防脑卒中的综合防治措施。 [1]廖二元.内分泌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91-1505.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825-2835.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6):54-94. [4]陈丽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2012,20(4):694-695. [5]胡培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3):377-378.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09. [7]张艳.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多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8):827-828. [8]朱红伟.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4(13):114-115.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