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序列联合应用诊断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3-11-16于丽波
于丽波
脑梗死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死亡,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三大特点[1]。目前临床研究发现,本病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治疗,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用于诊断本病的方法主要有头颅CT检查及头颅磁共振检查两种,但是由于头CT检查的局限性,其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所以临床常不将次检查作为本病的早期诊断标准[2-3]。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头颅磁共振检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特异性较强,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笔者对本院应用多序列磁共振联合的检查方式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多序列磁共振联合检查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诊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本院明确诊断为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序列磁共振检查(包括T1W成像、T2W成像、DW成像、FLAIR成像及MRA成像)。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52~82岁,平均(66.9±8.6)岁;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感觉障碍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所有患者均于发病6 h内行首次头颅多序列磁共振检查。
1.2 检查方法
1.2.1 检查仪器 磁共振扫描仪选用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多序列检查包括T1W成像、T2W成像、DW成像、FLAIR成像及MRA成像。
1.2.2 图像分析 由同一名操作技师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并由同一名磁共振检查医师对所有患者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记录各成像序列的中的缺血信号,分析各成像序列对于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并测算出每位患者脑组织的缺血面积,根据缺血面积将脑梗死分为低于1.5 cm2(缺血性脑梗死)和不低于1.5 cm2(大面积脑梗死)两种。MRA动脉显像将颅内动脉分为4级:0级为信号正常,1级为信号减弱,2级为丢失信号仅在狭窄区域出现,3级为狭窄区域信号完全消失。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数据用百分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出率比较 所有3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经多序列磁共振检查后,其中DW成像可全部检出超早期脑梗死,检出率为100%,而T1W成像、T2W成像及FLAIR成像分别检出9例、9例及11例患者,DW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成像的检出率(字2=68.001,P<0.05),且T1W成像、T2W成像及FLAIR成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407,P>0.05)。
2.2 MRA动脉显像分级与梗死面积分析 所有患者的MRA动脉显像分级见表1。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MRA动脉显像分级与大面积脑梗死相关系数为r=0.652,P=0.000,结果显示,MRA动脉显像分级与梗死面积呈正向直线相关,即MRA动脉显像分级越高,出现大面积脑梗死越多。见表1。
表1 MRA动脉显像分级与梗死面积关系 例(%)
3 讨论
多序列磁共振检查主要包括T1W成像、T2W成像、DW成像、FLAIR成像及MRA成像等多种成像方式,每种成像方式均有其各自不同的成像原理,所以其成像特点亦不相同[4]。DW成像的成像原理主要与脑细胞水肿有关,其是根据脑组织缺血后使得ATP生成明显减少,原储存的ATP耗尽,Na+-K+泵衰竭,使得K离子外流,而Na+离子、Cl-离子及Ca2+离子大量内流入细胞内,引起脑细胞内的渗透压迅速升高,使得脑细胞出现水肿,水的弥散运动减低,引起DW成像上的异常信号出现[5-6]。此过程可以在发病6 h内出现,而在此过程中,因患者的发病时间较短,血脑屏障尚未被破坏,颅内尚未发生水肿,所以在T2W成像上未出现明确的病灶[7]。临床研究认为,T2W成像需在发病6~10 h以后才能出现明确的病灶[8]。而本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在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中,DW成像的敏感性最高,其脑梗死检出率高达100%。
FLAIR成像也是本研究所应用的多序列磁共振成像方式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FLAIR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的检出率较DW成像检出率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FLAIR成像原理与T2W成像的原理一样,需要依赖血脑屏障的破坏,才能得以显影,但是目前临床研究发现,FLAIR成像也有着其独特的成像特点[9]。FLAIR成像的基本原理为抑制脑组织中的自由水的信号,而对结合水的信号无抑制作用,所以在FLAIR成像中,含结合水的脑梗死病灶较正常的脑组织呈高信号[10]。在T2W成像过程中,由于脑脊液的流动,可产生伪影,导致大脑皮层、大脑岛叶或脑室旁的脑梗死病灶显示不充分,影响此处脑梗死的发现。但是FLAIR成像排除脑脊液流动对显影的影响,对于以上部位的脑梗死诊断更为准确[11]。
MRA成像是可以在常规磁共振检查中完成的一种检查颅内血管的非创伤性检查[12]。本成像主要有时飞法、相位对比法和CE-MRA法3种,其中时飞法成像应用最为广泛。本研究所使用的为3D时飞法,本方法对快速的血液流动最为敏感且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于颈部动脉、颅底Willis环、大脑的前中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等颅内动脉的主干及分支都可很好的显影,可准确的诊断颅内的动脉主干及分支主干的狭窄或闭塞。本研究发现,MRA动脉显像分级与梗死面积呈正向直线相关,MRA动脉显像分级越高,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多,与目前所报道的其他文献相一致。MRA动脉显像分级可对颅内缺血的面积进行估计[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多序列磁共振检查的检出率高,尤其DW成像检出率可高达100%;同时,MRA动脉显像分级与梗死面积呈正向直线相关,其对评估颅内缺血程度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多序列磁共振检查可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14],根据检查结果,可指导临床的溶栓治疗,有助于扩大行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并对行溶栓治疗的患者的预后给予评价,同时,MRA还可以有效的发现引发梗死的血管[15]。
[1]王东超.超早期脑梗塞患者CT诊断特点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1):115.
[2]唐一兵.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4-25.
[3]袁国奇,刘利明,李清水,等.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55-56.
[4]王鸿雁,何宁.CT脑灌注成像在脑梗塞前期诊断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2008,34(2):74-77.
[5]姜研,尚乃舰.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塞诊断中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4):2978-2979.
[6]张苗,卢洁,李坤成,等.64层螺旋CT 脑灌注成像评价急性脑梗死溶栓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12):1180-1184.
[7]李虹崙.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3):50.
[8]郎立和,李立胜.中西医结合治疗超早期脑梗塞38例[J].四川中医,2010,128(15):83-84.
[9]金瑞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塞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714-1715.
[10]Yamamoto T, Tsuboi K. Particle radiotherapy for malignant gliomas[J].Brain Nerve,2009,61(7):855-66.
[11]全冠民,袁涛,刘怀军.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及MRI评估[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29(5):170-173.
[12]许化致,孙波,李建策.3.0T磁共振脑深部核团T_2信号值与脑铁浓度相关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2):48-50.
[13]林雅明,姜涛,张克克,等.30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2):56-57.
[14]柴枝楠,张国强,狄国裕,等.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心电图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5,14(1):120-123.
[15]刘淑君.心阻抗图对脑梗死患者泵血功能观察[J].河南医药信息,1995,3(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