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城寻祖

2013-11-16江时位

海燕 2013年9期
关键词:长山聊城

□江时位

一个傍晚,我走进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的桑家海村。小小村落,在夜色笼罩下,点点灯火亮起。那时,我有一种别样的心跳,是的,一个小小村落,我用了大半生时间,终于走近了它,走进了它。

我记忆中,岁月的起点,其实就在这里——我的远祖叫姜孟星,清朝乾隆七年携家眷千里迢迢,历尽艰辛,闯关东去讨生活,最后落户于时称奉天府海城县牛庄西北一个小村。沧海桑田,时光荏苒。在我能听懂话语的年月起,这里,就是不断被回忆、被描述的地方,经过了那些回忆,小小的村庄已经承载了我庄重甚至雄奇的想象。以至于在梦里,都很遥远。现在,我的老家,我回来了。

其实聊城寻祖,不单是了却我个人的心愿,也是帮助姜姓一脉“五服”内族人圆一个梦。前些年春节回乡下过年,家族老少总是对着家谱议论一番,说我全国哪都去,有机会应该到聊城找找“根脉”。有点文化的长辈,还能讲些关于聊城的掌故和传说。有时我就觉着他们这般钟情于祖地,大概也有因为自己的“根”是在钟灵毓秀的聊城,而感到心里光鲜。因此我想,浩浩历史,绵绵人脉,二三百年沧海桑田,演绎出多少人间悲喜剧,姜姓一脉后人的钟情与追想,不能说是过分的。

说起聊城,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类的词儿用到这里,还真挺合适。聊城有2500年的历史,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不知道从何年何月开始,聊城有了“中国北方水城”的美誉,一个“水”字,演绎出许许多多美好动人的故事。水孕育了生命,也造就了文明。明清时期,聊城因水兴盛了400年。黄河在其东部奔腾过境百余里,古运河的中部蜿蜒穿过市区,卫河从西部携水弄潮冀鲁豫,东昌湖、鱼丘湖烟波浩淼。当年聊城运河漕运相当发达,呈现过“舟辑如云,帆樯蔽日”的繁盛气象。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在这里交汇容融,造就了独特的人文资源特色。人们熟知的景阳冈文化遗址、临清运河钞关、明代光岳楼、清代山陕会馆、三国时期的曹植墓等,都在这块灵秀宝地上。家喻户晓的《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古典名著中描写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厚重的文化环境造就了无数仁人志士,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固、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义学正”武训、抗日名将张自忠、国画大师李苦禅、国学泰斗季羡林、当代楷模孔繁森等,都是聊城人。一个聊城,就是一部难以读尽的史书。

姜姓一脉的老祖宗,就是从这样一个富厚灵秀之地走将出来,因此他们的后人自然对祖地无限神往。

这是一个充满奇妙、不可思议的寻根之旅。五月的聊城,春晖下的东昌湖,辽阔蔚蓝,碧水盈盈,涟漪漫漫。湖对面修缮中的古城、运河边古色淳厚的山陕会馆,一下把我带到270年前那个充满迷人故事的古聊城。我就从东昌湖边古运河旁,披了晚霞,走向20公里外的桑家海。汽车载着一颗激动、肃然和情感复杂的心,走向远祖的家,走向梦里神秘的祖居地。

天渐渐黑下来,乌云低垂,清风乍起。车到村头,对面赫然矗立着一座精心装饰的大牌,上面写着:桑海村欢迎您。当然,这是对所有来宾的,但我还是以为像是为270年后首访祖地的来客而专门竖立的。我就让同伴以牌为背景,为我照张像,这是历史性的留影。

突然,就在相机快门响过两三分钟,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蓦然间天地一片混沌。霎时,狂风挟着大雨,从天上倾倒下来,天地茫茫,骤雨如注。这是一种什么天象呢?同伴面面相觑,不知其所以然。于是,大家沉默了,继而议论着,作着各种各样的神秘的猜想。我一时间心绪复杂而茫然,莫非真的是我千里寻祖的执著、至真之情感动了上苍了吗?忽然,我真的有点相信“天人对话,心灵感应”了。

那雨不停地下,如泣如诉,悲切凄婉,仿佛那远祖在向我讲述270多年前姜姓人家的如烟往事,我是用心在谛听。

为避雨,走进路边一户人家。这户人家一栋两层小楼,夫妇极热情,知道我的来意,尤欢喜,说笑不止,看座沏茶。男主人说,他跟村支书姜长山是好友(姜长山是先前辗转通过电话认识的)。主人立马打电话联系长山,一刻钟工夫,长山冒雨来见我。这是一位壮实精明的年轻后生,鲜红的T恤衫,蓝色牛仔裤,富有活力。他热情健谈,这让我感到亲切、轻松,好像与他一下拉近了距离。我跟他谈桑家海村姜姓人家的历史和现在,谈他家的往事与今事,谈他的生活和工作。气氛轻松热烈,就像本家兄弟一样。

我是来寻根的,就向他提出族谱的事。他对此没有太深的考量,说没有在意过。突然,他想起伯父家有一个叫“折子”的东西,说每年大年初一,族人都会对“折子”磕头跪拜的。我激动不已,于是跟着他去伯父家。晚上八点多了,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路很湿滑。如漆的夜幕笼罩着古老的桑家海,似乎故意让我不见真面,于是便产生几分神秘和敬畏。

我们走进看上去有些简陋的上房。家具已是陈旧,一对老旧的太师椅,墙上挂着中堂,大小不一的相框里装裱许多照片,俨然一淳厚朴素人家。炕上的婆婆围坐在被子里,耳朵有些背,回答我的问候时内容是错位的,但脸上的微笑却是真诚的。长山跟伯父说明来意,便抓紧跟伯父从厢房找来塑料布严密包裹着的长纸卷,里三层外三层,打开便是那“折子”,一个年画般的挂幅。伯父叫姜恒祥,82岁,说是先祖姜景全早前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下迁来的,已不知何年何月了。族谱上排着姜姓列祖列宗的名字,但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跟我的族谱有联系的信息。长山说,这上面命字排序中没有“孟”字,临近姜高村也许有,回头可再找。

这么隆重的寻根,忽然觉得应送老人一点礼物,略表寸心,但因公差借道,没有准备。情急之中想到白天泰安友人与我的一件神品,为泰山大和尚开过光的一方印迹,金黄绸缎包装,精致而高贵。这是一件极富文化和宗教内涵的圣物,赠与老人应当是合适的。老人轻抚这圣物,那表情肃穆而虔诚。

雨终于停了,天却还阴着。我告别老人家,回聊城市里吃晚饭。汽车急驰在宽阔笔直的大路上,我的亢奋情绪还未平静下来。突然手机响起,是长山打过来的。他说他开的车就在我的后面,恳切地邀请我吃顿饭。我说东昌区宣传部的领导已安排了,请他一同过去。他思索一下婉拒了,说怕是影响我们谈工作,等以后去东北看我。这给我留下极深刻的美好印象,我觉得这个村支书兼企业家,是很精明很懂事很谨慎的年轻人,应该是姜姓家族的骄傲。第二天上午10点,我在济南机场候机厅,又接到长山的电话,向我问好,建议我回去后把族谱历代先辈的命字,以短信方式发给他,他再帮找一找。于是,这长山给我的印象愈加美好,为他感动着、骄傲着。我想,他是如今广阔农村新型农民的代表,他和他的“长山们”推进着农村的进步。远祖的在天之灵,应该是欣慰的。

长山和我之间的亲切,首先是同源于一个姜字,一笔写不出两个姜字,聊城把我们系在一个血脉上。以长山的聪慧,必然了解我寻祖不得的失落和遗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这是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想想,小时候,不断听老人讲聊城老家的故事。及至长大,五服内的族人,越来越迫切期待我能去聊城寻祖,显然,寻祖不是我这个胸中有些墨水的人忽发奇想,而是270年间一直存在的家族冲动。人越来越需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这是文化寻根,找不到根,我们的精神就无从依托,就会茫然。小到我个人,大到家族。其实整个民族何尝不是如此!

我的心里,始终有所期待,说不定哪一天长山就会来电话,说他找到了线索。隐隐地,我心中有这种期待。

猜你喜欢

长山聊城
Plasma activation towards oxidized nanocarbons for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hydrogen peroxide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驾驶黄昏的人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新动能,新聊城
남성과 여성 화자의 완곡 표현 사용 양상분석 연구
漫画
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
人生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