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发现与学术考古——读张勇著《1921-1925中国文学档案——“五四”传媒语境中的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
2013-11-16周文
周 文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在遭遇新时期以来的困难和挑战之后,当前的郭沫若研究呈现出一派“返本开新”的新气象。何谓郭沫若研究之“本”呢?在2007年7月22日至25日在乐山召开的“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史料的发掘和鉴别是学术进步的根本”,学界的提倡同样也期待相关力作的推出,张勇近著《1921-1925中国文学档案——“五四”传媒语境中的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以下简称《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可谓是对学界期待的真诚回应。
众所周知,创造社的酝酿、创立乃至后来的发展都是以期刊为中心展开的,换言之,作为文学家的前期创造社同人们实际还兼有办刊人抑或说编辑这一重要角色。他们的办刊理念、办刊特色以及整个刊物的运作、发行、传播和接受都是其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没有多少办刊经验的文学青年,他们是如何在自己的刊物上展现自己的文艺思想,彰显自身特色的呢?又是怎样“借鸡下蛋”与商业资本合作进而在报刊林立的上海站住阵脚又异军突起的呢?以往的研究更多从创造社成员的回忆中寻找答案,而对文学生产的载体——期刊缺少必要的梳理和考证。张勇《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一书回到历史现场,对创造社早期期刊进行学术考古,做了大量细致而系统的研究工作。如对《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的作者、作品、栏目设置等期刊要素进行数字化处理,对其分布情况、编辑侧重以及与读者互动做了详细的归纳辨析,进而对创造社早期期刊的编辑策划、出版发行、作者群、读者接受和栏目设置等进行细致的研究,其结论均建立在对文献史料的梳理和考辨的基础上,论证周密细致、观点新颖而富有说服力。
《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没用新名词、新套路来进行晦涩甚至怪异的理论推理,而是用扎实的史料功夫进行严谨的学术考古,其中亦不乏相当数量的学术新发现。如在仔细考察《女神》的编辑出版和对《创造周报》作者作品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该书认为《女神》的出版“郭沫若还没有能够获得大多数文学权威的认同,还没有取得像胡适、鲁迅一样的名人资格,还不足以奠定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是“前期创造社期刊”中大量的郭沫若作品以及《创造周报》“对《女神》的宣传与包装”等诸多因素的“合力”最终确立了郭沫若在新文坛的地位。这一学术发现对大量文学史著作不加详查的判断“《女神》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有很好的纠偏作用。
任何学术研究都是研究者对“自我”的寻找和选择,《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展现的正是当前学术研究所缺乏的下苦功夫、硬功夫的学术形象。作者对《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进行统计整理,发现《创造周报》52期共36位作者发表作品195篇,其中郭沫若作品72篇,约占总篇目的37%(详见原书附录表二),而且在《创造周报》的前19号共有作品81篇,其中郭沫若就有39篇,占到将近一半的比例,这种发稿密度不得不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进而引发对郭沫若早期文学活动的再思考。
《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返回历史现场对《女神》的编辑出版尤其是对“女神时期”《女神》之外诗歌作品的考察是该书的另一学术亮点。“《女神》的选定及定稿到底用了多长时间?又是在怎样的情境下进行的呢?”作者带着这样的问题引领读者回到郭沫若与泰东书局合作的历史现场,认为“时间紧迫仅仅只是《女神》编选出现大量佚诗的表面原因”,郭沫若编选《女神》时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对胡适《尝试集》“反对和摈弃”的基础之上,也正是借此,郭沫若“实现了《女神》在商业市场中的盈利,使得泰东书局打破了亚东一统诗歌出版的局面,同时《女神》也完成了中国新诗的历史性变革”。
《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还有很多重要的学术发现,如对《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封面、版式、插画、辅文、广告宣传等期刊编辑策划以及创作社诸君文化市场意识等的系统研究等。同时该书细致的“作者群”研究和“读者群”研究,让我得以更具体的了解当时有哪些文化名流、文艺青年在创作社刊物上发表作品,其聚散离合的背后又折射出哪些文化内涵,创造社期刊迅速畅销和在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的原因何在,《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的栏目设置与当时的文化论争有着怎样的关系,前期创造社期刊文件价值和对现代文学进程的影响究竟几何……类似这些在郭沫若研究、早期创造社研究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创见在《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一书中随处可见,而作者扎实认真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文献史料收集、整理、考辨的学术功力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章玉钧.当代视野下郭沫若研究的返本开新[A].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
[2]张勇.1921-1925中国文学档案——“五四”传媒语境中的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