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或者对抗
——读《徐群诗选》[1]

2013-11-15刘惠臻

世界文学评论 2013年2期
关键词:诗意意象诗人

刘惠臻

坚守或者对抗

——读《徐群诗选》

刘惠臻

诗在本质上是一种发现,诗人就是发现者。从生活中发现什么,取决于诗人的关心或趣味。徐群对社会的关怀和文人自觉的使命感使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充溢着忧愤之情,给人以冷热胶着、爱恨交织之感。作为乡村的放逐者、城市的流浪者,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他只能坚守诗歌的阵地,用反思对抗麻木、用诗意反驳庸常。其忧愤源于现实,也扎根于历史,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其诗在意象的选用、修饰与组合上特点鲜明,喜欢将众多不同时空的意象巧妙嫁接组合,以形成更开阔的意境和更丰厚的意蕴。其诗始终坚守着日常化、生活化但又绝对充分诗化的语言风格,达到了用心而似无心、雕琢而似无痕的艺术境界。

《徐群诗选》 反驳 忧愤 坚守 对抗 语言风格

Author: Liu Huizhen,

a researcher from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Zhengzhou Education Bureau. Bachelor of Arts, Master of Education. Research directio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尽管诗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人的呓语,是自我隐秘内心世界的灵光一闪,但它所映射出来的对他者乃至人类生存境况的观照,却常常决定了诗的品格高下与境界大小。博尔赫斯说,“诗并不是外来的”,“诗就埋伏在街角那头”(3);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本质上是一种发现,诗人都是发现者,既能发现寻常生活的表象,又能发现表象背后的更大更真实的存在。

但诗人的发现是有选择性的,在遍地盛开的诗意中,诗人选择什么来表现,取决于其关注点或趣味。心有所系,眼有所见;心无所系,视而不见。比如以下的场景:“黑色的路/车祸/有人死掉/于是//有人去看//烈日炎炎/熏烤烂了的柏油路/流淌着/乌黑的汗水/酱紫的争辩//诅咒 遗憾//——没人弄清楚/那人/是女是男。”(《纪实——为死了的和死着的》)中国式围观正如中国式过马路一样人人习见,但恰恰因习见而漠视,而无视。曾经,鲁迅用小说讨伐看客,解剖围观文化,可是没有用:鲁迅死了,看客依然活着;文学退居一隅,惨淡无光,围观四处泛滥,风生水起。同样的救世情怀让徐群以诗接替了鲁迅的战斗,他不动声色,以诗为镜头,定格在街头密集围观、热烈争辩一场车祸的人们,引领人们发现这触目惊心的现实,进而发现这个世界和人们内心的幽暗。可他的参战注定是没有用的。螳臂当车,何其悲壮!“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诗人的使命。正是对社会的关怀和文人自觉的使命感使徐群眼光独到,常能发现其他诗人觉得不堪入诗的场景。梁小斌说“诗如果不以反驳作为它的动力,诗的命运只能是罪恶”。话说得有点绝对,但强调诗歌直面真实世界,直面人的灵魂,不回避人性的丑恶、人生的苦难和社会的痼疾,这种批判现实的态度无疑是正确的。自说自话、自伤自怜的诗歌也有精品,但更多优秀的诗歌之所以优秀,常常在于它超越了一己私情,用最精粹的语言传达出了众多身处此境者的共同感受,从而获得了普遍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毋庸讳言,徐群早期诗作中也有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品;但他从来不津津乐道于闲愁逸恨、小情小思,而是敏锐关注着外部世界并随时想要深入挖掘和尖锐批判。他是一个随时准备“反驳”的诗人,他经常眉头紧蹙、嘴角紧绷,神情有点冷、有点沉,唯独目光如炬,专注而灼热。这种独特的气质表现在他的诗歌中,便是冷与热的胶着、恨与爱的交织。因此,他和他的诗给人的感觉不是忧郁,更不是忧伤,而是忧愤。读他的诗,会让人联想起杜甫、波德莱尔或者北岛,这并无恭维徐群堪与三者比肩之意,而是说他们的诗都给人又冷又热之感,冷的是诗人选择的意象或描绘的生活、场景,热的是语言背后深藏的情感,那滚烫的爱与恨,那强烈的痛苦忧患。比如在《不是辩解》中,他写现实的荒谬荒凉和人在现实中的孤独无助,“拖着迟缓的步子/梦一般的深泽在脚下晃动/蔫蔫的枯草/光秃的树枝/折射出死人脸一般的余晖……一片荒无涯际的坟墓/只有在这儿我才感到有物为伍”。写自由被强权禁锢,生命被暴力宰割,言说的权力被政治话语霸权限制甚至剥夺:“自由在这儿套上枷锁/亡灵在这儿诞生”,“生机蓬勃的年代人们只应读颂歌/死有余辜/哀歌怎容发表”!敏感时期,写这样的诗需要良知、清醒的判断和巨大的勇气。

激情淡出、物欲横流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人寥落、诗歌落寞。当人生的价值只能用钞票的厚薄丈量时,用诗歌与世界对话,或者探寻生命的意义就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但诗人固执地思考并追问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究竟有什么目的?/不要再思索了吧!——/即使思索,你也未必能够想起”(《也许》);“‘我该怎样生活?’/真不该在这样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识时务——招来白眼和嘲弄/更不会有人共鸣和同情”(《我该怎样生活》)。尽管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尽管意识到自己与俗世的格格不入,诗人仍然对不自由的、随波逐流的生活保持警惕和疏离。就像小奥斯卡自觉地拒绝长大,并用铁皮鼓将自己与成人的世界隔离一样,“不识时务”,恰是诗人的自觉放逐,而诗便是他与某些人、某种生活决裂的宣言。

但徐群的矛盾在于,他自绝于俗世又关怀着俗世,对个体、群体乃至人类生存境遇和精神生活始终怀着深刻的忧虑。就其才华而言,写诗不是一件为难的事,但就其写诗的心境而言,写诗仿佛又是一件沉重的事。你似乎能感觉到,那些笙歌隐约在耳的深夜,他凝神端坐,以诗为阵地,孤独而顽强地坚守着什么,抑或对抗着什么。他是乡村的放逐者,在那里,除了《最后的独白》,他没有留下什么,除了记忆,也没能带走什么。他来到北方,又成了城市的流浪者,他“把自己流放到一座七层的高楼”,“拒绝声音和色彩/拒绝成熟与收获”,但那淘空了的灵魂却没有痛。(《今夜》)

痛感也许是诗人灵感的源泉。痛感消失,诗也便枯萎。但沉寂几年之后,徐群又拿起了写诗的笔。思想沉淀后的冷峻,以及广泛阅读后的沉思,使他世事洞明,沉重的历史感和深广的现实关怀赋予了他世纪交替前后和近年来的创作以远超过早期作品的厚重与深刻。这些作品中,《不向大地要求别的》、《叙事或者象征》、《五月的午后》、《四月》等诗篇,依旧延续并发展着沉郁的诗风,是表现其忧愤情怀的很有分量的作品。《不向大地要求别的》写于2003年,“不向大地要求别的/我把头低下,把目光垂下……在阳光冷却后的市面/有不少的人走动/在桔色的黄昏时刻/一群鸟儿打着旋儿消失在高大楼群的背后//不管别的/不管那个用捆带背着婴儿的妇女/不管她伸过来的碗中有几枚硬币与纸币/也听不到那个在天桥下躺着的衣衫褴褛的/老人的呼吸……不管别的,漆黑的夜晚/每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够睡去//不管别的,也不向大地索取/我只抚摸着自己的思想/像一枝芦苇,把头低低地垂下/然后,逃一样地离去”。诗写得很冷:什么都不管,只要能够睡去;什么都不索取,只要能够逃避。可是,把头垂下,仓皇逃离,真的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真的放下了,不管了,就没有诗,诗就是诗人心中那些放不下的东西凝结成的伤疤,是诗人对于逃离的忏悔。诗人本无可忏悔,不过如杨绛所说,“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于不幸者的愧怍”(75),是一个良知清醒的知识分子面对他人苦难时宛若身受的痛感。痛感本身就是诗,是对非理性、非诗性存在的一种对抗。诗人一再说服自己“不管别的”,实则是对内心翻涌着的无奈和愤懑的压制。这种强作冷漠的自我克制,比愤怒的斥责和尖锐的讽刺更有力量。

忧愤源于现实,也扎根于沉重的历史。《断章》是诗人将现实与历史巧妙嫁接的一首长诗,透过佛的前世与今生,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遥相照应。诗题虽为“断章”,但隐然有两条并行的细线,循着由古及今的轨迹,将看似散乱的珠玉连缀起来。由帝王而石像,由世俗权力的主宰者到尘世幸福的赐予者,虽经生死轮回,其实本质未变,仍然是大权在握,一切尽在掌中。由石像而佛,看过滚滚红尘中的众生相——双肩插着鸽子翅膀的豺狼,把头埋入沙滩的鸵鸟,掩耳盗铃的人群,高举画戟、形容严整的众生;经历内心的种种纠结和千百年的闭目内省,“大佛”终能离于外相,求证真心,实现由石刻之像到自在之佛的转变。帝王—石像—佛,睥睨众生—俯视众生—愧对众生—悲悯众生,唯我—超我—无我,这条隐线折射的是人自我救赎、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精神成长历程。由山呼万岁、膜拜帝王到俯首跪地、膜拜佛像,众生的本质亦未变——迷信权力、高扬欲望,却唯独忽略了自我的精神存在。因此,人们造佛拜佛,不过是于佛有求、以佛自囚,心中、眼中根本无佛。佛的心中“石头终于落地”,使佛最终超越了前世今生,超越了“不朽”。但在众生眼中,他仍是高高在上的石像一座,于是,阴谋继续上演,钟磬之音不再,日月之下唯余“洁白的莲花睡在自己的梦里”。在喧闹而静谧的世界里,佛醒着,诗人醒着。佛的眼睛仿佛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着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诗人的眼睛仿佛一个巨大的窑洞,收容着古往今来各色人生,诗人将他们烈火焚烧、千锤百炼、凝聚成诗。

海德格尔说,“诗不只是此在的一种附带装饰,不只是一种短时的热情甚或一种激情和消遣。诗是历史的孕育基础”(46)。诗无处不在,诗就是生活,当下的和历史的。诗意就是自然与人存在的本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但是,生活的诗意常常被非诗意的东西遮蔽,而诗人的职责,便是用诗的语言剥去这些遮蔽物,引领人们用超越世俗的眼光打量生活,还原丰富、生动、鲜活的诗意。

因此,诗的语言,首先是充满诗意的生活语言,它不是凭借技巧编织出来的,而是从寻常的生活语言中挑拣出来、从诗意充沛的内心涌现出来的。“天然去雕饰”,其实就是无雕饰,乃至摒弃一切修饰。徐群很善于用这种仿佛天成的语言描述诗意的世界,他将人人能说、人人习闻的口语加以诗化,形成融雅入俗、鲜活灵动的语言风格。比如《三行诗》中,诗人用“街道在街道的屁股后奔跑/身影摞在身影上”这种完全口语化但极富画面感的语言,来描述城市的忙乱拥挤,表现城市生活对诗意的消解,让人耳目一新。比如《斯夜》(之一),“夜睡了/诗人醒着//诗人睡了/诗醒着//诗睡了/语言醒着//语言睡了/文字醒着//文字睡了/一些事情醒着”。这些洗尽铅华的诗句,以类似顶针的方式串在一起,宛如彼伏此起的波浪,流淌古今,又如丝缕相连的剪纸,方寸之间浓缩文化万象,恰恰最适宜表现诗、语言、文字、历史、生活之间朴素的关系。比如《大平原》,诗人选取了沉沉落去的太阳、暮色中翩然飞翔的鸽群、一条河流和沿岸的无数村庄、海洋一样弥漫的野花这几个常见意象,创造出宏阔静穆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令人神思邈远,生出无限想象。俯视大平原,一览无余,土地延伸,景象更迭,肤色各异的人们像各色野花散落于平原之上,日升日落,俯仰一生。遥望大平原,目光似乎能洞穿历史,看到人类逐水而居,汲水而炊,袅袅炊烟之中,人世代谢,往来便成古今。读这些诗,感觉诗人仿佛围棋圣手,他以语言为黑白棋子,巧妙布局,便于简单朴素中生出万千气象。

但诗的语言究竟不同于生活的语言。生活的语言常常是直白的、单一指向的,而诗的语言常常是含蓄的、多义的;诗歌外表的灿然光华和内里的幽深曲折,常常需要通过意象自身丰富的象征性、暗示性和诗人对意象的精心修饰与奇妙组合来实现。徐群显然特别了解什么样的语言适合什么样的情绪和画面,什么样的意象最有助于表达微妙的感觉,形成巧妙的象征。比如《春天,故事在小镇发生》,诗中所选取的均是现实中的意象,树叶、麻雀、长嘴蚊蝇、黧黑的街道、吃奶的孩子、哺乳的年轻妈妈……这些顺手拈来的意象构成了熟悉的小镇,但诗人赋予意象的特征,又给人以超现实的感觉:树叶呼啸着砸向地面,携妻提雏的麻雀在哭喊,长嘴蚊蝇在哭泣,转瞬变老的孩子哼着尘外的歌谣。各种被放大的声响仿佛无比喧嚣,细听来却是寂静无声,都沉入历史的幽深隧道之中。小镇仿佛一直活在春天,活在历史之中,无数春天在这里重合,无数相同的故事在这里发生,把日子堆叠得厚重而单薄。比如《今夜,月照如银》中,“今夜 月照如银”在每一诗节的开头重复出现,引领起四组处于不同时空的意象——从住在月光里的“我们一家”,到住在月光外面的“母亲和祖母”;从新娘以花布为饰的脸,到儿子那庄稼茁壮成长的村庄;从太平洋的粼粼波光,到北极熊的柔软毛发;从青藏高原布达拉宫的脊梁,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阔叶:无论人生变迁、季节更迭,也无论阴阳阻隔、南北睽违,无处不在如银月照之下。这些意象看似随意实则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使“今夜”超越现实中的“此夜”,具有了永恒的、超时空的意义。诗中种种或远或近、或虚或实的意象原本无关,但“今夜”使它们有了共生于明月之下的关系,与无处不在的月色一起共同营造出一种亦实亦虚、亦真亦幻、辽远宏阔、澄澈空灵的意境。

徐群的很多诗歌在意象的选用、修饰与组合上都很有特点,他喜欢用乡村意象来表达深厚的大地情怀,用城市意象来表达对现代文明的忧虑;喜欢把众多不同时空的意象巧妙组合在一起,以形成更开阔的意境和更丰厚的意蕴,比如《倾听》。《倾听》在结构上显然受到了戴望舒《烦忧》一诗的影响,但却能别开生面,意境与《烦忧》迥乎不同,语言不似《烦忧》那般欲言又止,所表达的情绪也不似《烦忧》那样明晰单一。诗人深夜倾听,万籁有声:花在准备开放,叶在策划凋零,他能听出花富足的表情,文竹缓慢生长的节奏;听到《关关雎鸠》、《山海经》、《赤壁赋》中孤舟嫠妇的叹息;听到一个追梦女孩许多年后的笑与哭。只有藏身于夜的深处,退隐于光影之后,人的听觉才会变得如此敏锐,能触摸到深夜中的寂静声、生命的生息声、文明在纸上行走声。诗人把各种感官的印象交织在一起,将花开叶落、梦中呓语、临窗夜读等寻常的生活情景写得如此微妙,那种深幽渺远的意境,让人顿生忘俗出尘之感。这首诗的语言能代表徐群现在的风格——一种渐老渐熟后的平淡。淡极始知花更艳,这种“平淡”其实不是平淡,而是绚烂之极,仿佛一袭素裙,看似简简单单,实则选料考究、裁剪精心,是一种用心而似无心、雕琢而似无痕的境界。如果把他的诗按照时间顺序读下来,人们不难发现,从最早的诗作如《声辩》、《中文系情结》、《纵然》等,到最近的诗作如《幸福》、《阅读》、《纪念》等,徐群始终坚守着日常化、生活化但又绝对充分诗化的语言风格,不寻章摘句、不浓妆艳抹、不矫情取宠、不无病呻吟,不效仿这种那种流行体。他一直在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诗。

在娱乐艺术广受追捧的当下,诗只能是小众的,甚至可能没有一个读者。但诗人以诗为自己的精神生命,以诗将自己从寻常的世俗世界提升到诗意的艺术世界。“赤身裸体,我来到这个世界/除了一支笔,我什么也没带。”(《三行诗》)诗就是诗人存在的外部标志,诗意就是诗人生命的本质属性,有感觉可以多写,没感觉可以不写,但手中绝不放弃笔,心中绝不缺少诗意,诗人就有了对抗非诗性存在坚守艺术品格的力量。

注解【Notes】

[1]徐群:《徐群诗选》,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12月版。本文直接引用的诗句均出于该书。

[西班牙]博尔赫斯:《谈诗论艺》,陈重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梁小斌:《翻皮球》第三章《诗是反驳》(第八小节)“雅虎读书”,见http://book.cn.yahoo.com/data/read/index. html?book_id=63560&content_id=110640。

杨绛:《老王》,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版。

Poetry is a kind of discovery in essence and a poet is a discoverer. What a poet can discover in life depends on his concern or interest. The solicitude about the society and the mission of conscience make Xu Qun's poetry full of a strong spirit of critical realism, fi lled with worried and indignant emotion. In his poems coldness and hotness are mixed, and love and hatred are intertwined. As an exile from the country and a wanderer of the city, Xu holds his ground to the realm of poetry and his thoughts is a fraught landscape of poetic conception which entices us back to a more precise rendering of emotional reality in this secular and materialistic world, confronting the numbness and withstanding the lust in mediocrity. His philosophical concerns and indignation not only come from the reality, but also take root in history. Thus his poetry is fi lled with the abundant humanistic solicitude and deep historical re fl ection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n selection, modi fi c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image. He likes to integrate all kinds of images in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into combinations ingeniously so as to form a wider conception and a more generous connotation. Xu's language in poems always sticks to a style which is based on daily life infused into poetic imagination, attaining to the art realm which is formed naturally and perfectly.

The anthology of Xu Qun

Contradict Worry and indignant Hold Confront Language style

刘惠臻,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文学学士、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教学。

作品【Works Cited】

Title:

Hold or Confront: Reading

the Anthology of Xu Qun

猜你喜欢

诗意意象诗人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抚远意象等
冬日浪漫
“诗人”老爸
从艺术创造的自觉到追求诗歌意象
愤怒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