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裔美国文学性别/性问题的争鸣与探讨*

2013-11-15侯金萍

世界文学评论 2013年2期
关键词:族裔亚裔女性主义

侯金萍

亚裔美国文学性别/性问题的争鸣与探讨

侯金萍

性别/性,即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是自我的属性,性别/性认同是自我身份生成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亚裔美国人在多元文化的美国语境下确立自我的重要向度。作为移民文学的亚裔美国文学,女性作家作品蔚为大观,性别/性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理论问题。梳理这个理论焦点,可以明晰亚裔美国文学学界的批评导向与研究现状。本文关注亚裔美国文学中关注性别/性问题的研究特点和论争景观,旨在对其做全景式的描述和探讨,以彰显学者们如何在这一点上回应“自我”的问题,为后续研究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诸多新问题做奠基性工作。

亚裔美国文学 性别/性 理论评述

Author: Hou Jinping,

Ph.D.,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Her major research focuses on Euro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mail: paradisebetty@126.com

亚裔美国文学的发生发展,距今已有近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而作为亚美研究(Asian American Studies)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则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在“民权运动”精神引领下,与美国亚裔弘扬族裔联盟的“泛亚运动”(Pan-Asian Movement)相伴而生的。女性研究也伴随着20世纪两次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与繁荣发展起来,学者们重视性别/性与族裔、阶级结合,焦点并不局限于女性作家,更涵盖了男性作家及新进涌现出的“酷儿写作”。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是自我的属性,也是自我生成所要完成的认同任务,是亚裔美国人在多元文化的美国语境下确立自我的重要向度。作为移民文学一部分的亚裔美国文学,女性作家日益增多,影响颇深,性别/性是无法回避的理论问题。尤其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女作家,她们从自己的女性视角出发审视自身的生存状况,用自己的经验参与建构和质疑亚裔美国身份,揭示自我成长的艰辛与复杂。梳理这个理论焦点,可以明晰亚裔美国文学学界的批评导向与研究现状。本文关注亚裔美国文学中关注性别/性问题的研究特点和论争景观,旨在对其做全景式的描述和探讨,以彰显学者们如何在这一点上回应“自我”的问题。

一、性别/性与族裔、阶级和社会紧密联系

性别(gender)与族裔(ethnicity)问题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在亚裔美国文学中,关于性别问题的讨论,众多著名亚裔学者皆有相似论点:“从一开始,种族与性别就与亚裔美国历史和文学交织在一起”(10);“任何性别/性主题的出现和变迁及持久性总是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相连”(175);“族裔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身就是性别化的,性别总是族裔化的”(126);“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劳动力本身就是性别化的,性种族化,种族也与阶级紧密相连”(164)。

较早关注种族歧视中性别问题的要数金惠经。她最早指出亚裔美国人的社会历史问题和生存困境时刻与性别/性相联系,认为早期亚裔男性移民受到的种族偏见的待遇在历史上所采取的就是一种性别的形式。她在后来的文章《如此异类:亚裔美国文学中的男人和女人》(“Such Opposite Creature”,1990)中,继续探讨亚裔美国男性刻板的无性形象和亚裔女性过度女性化的形象。她总结出男性和女性刻板形象的共同原因:“亚裔女性的性感与亚裔男性的无性形象只为一个原因服务——为了确定白人男性雄风和白人种族优越性。”(90)

张敬珏教授也关注亚裔美国文学的若干性别话题:亚裔美国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形象、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民族主义、女性主义意识的生发,以及新近涌现出来的同性恋写作与批评。并且,她也深入到性别研究的实践中去。张敬珏的专著《尽在不言中:山本久枝、汤亭亭、小川乐》(Articulate Silences:Hisaye Yamamoto,Maxine Hong Kingston,Joy Kogawa,1993),也为亚裔美国文学的性别批评做出了实践性的努力。书中关于女性主义批评关切的“沉默”问题,探讨的不仅是亚裔美国文学中沉默的负面意义、被控制的说话自由(imposed silence),同时也分析出沉默作为一种生存和反抗策略的建构意义。重要的是,她强调指出亚裔美国文学中对阶级问题的讨论被忽视了。张敬珏强调,诸多亚裔文学作品中由于社会与经济不平等所导致的跨种族、族裔甚至族裔内部的摩擦,“随着全球合作中亚洲发挥着重要作用,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不仅是被剥削者,也是剥削者”(14)。所以,亚裔美国文学中跨民族的阶级批评,可以揭示亚洲和美国社会中类似和相互联系的阶级和性别压迫问题,同时,“不仅揭示出亚裔中间不平等的物质状况,同时也会修正混杂和离散等批评概念”(14)。

亚裔美国学者黄秀玲在论文《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性别与性》(“Gender and Sexuality in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1999)中使用“交集”(intersectinality)一词,来加以概括性别与族裔、阶级和社会背景之间互相影响、依赖的关系,并对亚裔美国文学中关涉性别和性的再现问题做了全景式的回顾,为鸟瞰整个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性别书写提供了可能。除了继承金惠经以来的与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来研究亚裔美国文学的传统以外,黄秀玲等还按照历时的历史发展顺序,根据主题的变化将亚裔美国文学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第一阶段:暴力与异类(violence and deviance)(1850—1950),此阶段中亚裔社会性别与性(gender and sex)被认为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是不正常的异类(deviant),男性作家作品通过描写暴力来确立亚裔男性的主体地位,通过书写白人女性的渴望来抒发自己对美国的向往和同化的渴望。女性作家除少数作家如水仙花、黄玉雪等之外,则因多重的家庭身份、父权思想的禁锢等原因作品不多。第二阶段:自我定义与自我再现(selfdefinition and self-representation)(1860—1980),此阶段由于民权运动、泛亚运动的影响,促进了少数族裔自我意识的提高,性/性别理论与研究在西方从20世纪60年代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开始,就因为运动与挑战主流而刺激了这个领域的发展,“亚裔美国人这一含有政治联盟性的命名广泛使用,同时,亚裔美国族裔身份也与性别/性不可分割”(171)。作家们开始了反种族歧视、反东方主义为目的的自我再现。这一阶段的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被黄秀玲称为“男性为中心的”文化民族主义时期(andocentric cultural nationalist period),男性作家如赵建秀、徐忠雄和朱路易等试图寻找真实的亚裔美国男性特质(authentic Asian American masculinity),建立男性英雄传统。同样,女性作家虽然采取不同叙事策略,也致力于寻找母性谱系,建立女性英雄传统。第三阶段:多重自我、场域和逾越(multiple selves,sites,transgressions)(1880年至今)。黄秀玲认为,1996年亚裔美国批评家丽莎•刘(Lisa Lowe)出版的著作《移民场景:亚裔美国文化政治》标志着第三阶段的到来——异质和离散。这一时期正值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酷儿理论,80年代开始蓬勃的同性恋研究,以及跨性别运动,在亚裔美国文学中亦有显现。(171-226)黄秀玲等根据在亚裔美国历史背景下关涉性别/性的典型主题而分类,举例评述,为亚裔美国文学性别/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轮廓,也为总结和发展之前的学者论点做出贡献。重要的是,她认识到同一时期内男性与女性作家围绕性别/性问题而进行的不同叙事策略,并且,这些主题并不是一种替代传承的关系,而是在具体历史时期不断生发、互动,例如,前两个发展时期关涉的主题在第三阶段仍然被学界持续关注,而第三阶段的亚裔美国文学以逾越的姿态质疑了先前的研究定论。

二、焦点论战

如前文提到的,赵建秀曾引领了一场在学界影响深刻的文化民族主义运动,为确立以男性特质(masculinity)为主要表征的“亚裔美国感性”(Asian American Sensibility)而奋斗。他认为“去男性化”(emasculation)是亚裔男性最具破坏力的刻板印象:“不管是好是坏,刻板化的亚裔男性不被看作是男人。更糟糕的是,亚裔美国人面目可憎,因为他们是女子气的,完全丧失了传统上的独创性(originality)、冒险精神(daring)、勇气(physical courage)和创新性(creativity)。”所以,赵建秀等人致力于质疑和颠覆长期以来美国主流中亚裔男子被阉割的形象,恢复被主流湮没的亚裔美国历史。同时,从中国历史文化中寻找阳刚十足的英雄形象以重建“亚裔英雄传统”(Asian Heroic Tradition)。赵建秀等人认为,她(包括谭恩美、黄哲伦等人)继承了西方自传作家以个人经验的写作迎合白人主流的习惯,歪曲中国传统故事,屈从于同化冲动,从而歪曲整个亚裔美国文学和历史,强化了对亚裔的刻板印象。当赵建秀对汤亭亭的《女勇士》展开强势的批判和笔伐之时,他与其支持者同力挺汤亭亭的学者们展开了持续20年的论争,引发学界围绕女性主义和大沙文式的文化民族主义之间(包括性别和性、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男权与女权、历史文化所呈现的真假等问题)的多重讨论。

迄今为止,对这场争论的探讨大都集中在赵建秀观点的局限性上,其狭隘的亚裔美国感性的定义和充满男性至上的英雄传统遭到了质疑。女性主义者批评赵建秀:主张文学是男人的特权,文学的主体性是男性的,并反对妇女参与(121);用单一的尺度压制亚裔美国文学表达的复调性,对亚裔美国女性蒙受社会与文化耻辱的历史麻木不仁(93);忽视以性别歧视为方式文化压迫,从而对自身吸收了父权制建构的男性特质视而不见(236)。所以,有学者强调,特别警惕“少数族裔男性在白人社会被压制的时候,非常容易转向族裔内部,对妇女儿童等更加弱势群体施威,从而重建自我的男性特质”(241)。同时,须看到赵建秀这种大男子主义式的抗争,有效性非常有限,“虽然他公开宣称要抗击白人至上论,对中国精神进行有选择、有倾向性的重复运用了欧洲男权意识形态,从而削弱了他的民族主义姿态”(177)。“其意义仅限于它能揭示种族、性别、阶级和民族身份在美国文化建构亚洲男子性欲取向过程中的纠结状态,以及它使赵建秀的抗争策略自觉让位于更具反省性的反霸权立场的可能性。自然,他的论断不仅成为亚裔美国女性言说自我和再现的阻碍,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催化剂,助长了一种对抗性的意识。”

汤亭亭20世纪60年代后出版的作品《女勇士》,被认为是战后里程碑式的作品而被纳入经典:“该书有意识地将亚裔美国女性主义的异见视角注入了以男性为主导的亚裔美国文学话语。”(174)《女勇士》主要讲述女主角在中美群鬼缠绕之下的生活记忆,该书集历史与想象、神话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等为一体,文本的主题和意义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多重角度诠释的可能性。对汤亭亭持肯定态度的女性主义批评者们,普遍把她的自传作品看作是一种反抗和发声的策略,“这部作品的多重解读性成为主流文化和族裔群体论争权力的场域,来争夺为亚裔美国言说的话语权和代理权”(45)。该著作甚至被看作是“革命内部的革命”(revolution within revolution)(321),引发了一场真正的批评产业(industry of critical analysis):“与后结构主义和后解构主义理论的不谋而合使它很快成为批评界的宠儿,除了引来众多女性主义视角的讨论之外,还带来另一些问题的思考,比如误读现象、合谋、建制化和经典化问题,以及普遍的姐妹情谊的局限等等。”(194)

张敬珏曾说:“亚裔美国文化领域探讨性别问题,就不可能绕过美国历史上亚裔美国男性去势而被女性化的问题、种族刻板印象和民主主义与之对抗的问题,更无法回避在亚洲和西方文化中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问题。”(234)这是因为,这些都是相互关联、极其敏感的话题。汤亭亭的作品正因为触动了这些话题,加之其受到民族主义者的强烈抨击,从而引发亚裔美国学者热烈的讨论。这场论争无疑是具有火药味的,甚至势态发展成为两者的个人积怨。它被认为是一种亚裔男性和女性作家权和生存权的争夺,从中可看出赵建秀等人对拯救刻板化的亚裔美国男性形象的迫切愿望,试图建立一种气势磅礴的英雄亚/华裔的决心。同时,也看到了汤亭亭等亚/华裔女性作家在世界之间(between worlds)伸张自我的重重困难和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作为在亚裔美国主体建构过程中就重大议题进行争论和协商的场域,这种争议也构成了亚裔美国文学创作和批评更新其变革性表述的一个先决条件”(177)。女性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倡导者们,也在这场争论中不断审视自我批评的领地,更新自己的主张,不断考量多种因素如种族、阶级和文化等的影响,同时也时刻警惕父权和欧洲中心的侵扰。这些研究能够使学者们突破女性与男性主义二元论战而努力,将族裔研究与性别研究相结合,“把在主流文化压迫下的少数族裔男性纳入女性主义研究的视野,也为发明新的颠覆刻板印象的反抗模式,却并不复制父权制的模板”(12),以达到真正意义的殊途同归。

三、女性主义浪潮式批评

20世纪4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在亚裔美国文学的尝试,为这片文学领域的话语发展和批评研究做出了颇多的贡献,也涌现出一批耳熟能详、熟练驾驭女性主义和诸多后现代批评理论的女性学者如金惠经、张敬珏、林玉玲和黄秀玲等,以及后来颇有影响力的学者如凌津奇(男)、丽莎•刘和帕特丽夏•楚等。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到来,亚裔美国文学中关于女性、性别和性的讨论也日渐热烈,形成了继焦点论战之后的又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式批评。新近登场的学者将女性主义批评融入他们的研究中,探讨亚裔女性在文学多重权力象征系统中的再现。总的来说,“众多学者把女性身体作为一个斗争的场,家庭与民族在语言中高度隐喻”(10),同时,女性视角研究与族裔研究紧密结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菲莉皮亚•卡夫卡(Phillipa Kafka)在专著《解构传统社会性别体式——当代亚裔美国女性文学中的性别不对称》[

(Un) doing the Missionary Position: Gender Asymmetry in Contemporary Asian American Women's Writing

,1997]中,分析了亚裔女性身份如何在美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结构和具体的亚裔族裔价值体系中协商;何丽云(Wendy Ho)的专著《她母亲的房子——亚裔美国母女写作的政治》(

Her Mother's House:The Politics of Asian American Mother-Daughter Writing,

1999),主要通过分析汤亭亭、谭恩美和吴美琴作品中母女之间的关系,来揭示文本中抵制父权制和总体化话语(patriarchal and totalizing discourses)的角度;拉歇尔•李(Rachel Lee)的专著《亚裔美国文学中的美洲——民族性别小说与翻译》(

The Americas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Gendered Fictions of Nation and Translation

,1999)认为,亚裔美国身份是一种多元互涉(intersectionalities)的身份,性别/性在亚裔作家联想和书写美国的时候起到工具性作用;帕特丽夏•楚(Patricia Chu)的专著《同化中的亚洲人:亚裔美国著作权的性别策略》(

Assimilating Asians:Gendered Strategies of Authorship in Asian America

,2000)指出,亚裔美国小说或回忆录常常会遇到美国民主理想似的接纳和实际生活中的政治排斥,在作者采取不同叙事策略来建构自己主体身份的时候,性别在文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莱斯利•包(Leslie Bow)的著作《背叛与其他颠覆:女性主义、性别政治、亚裔美国文学》(

Betrayal and Other Acts of Subversion:Feminism,Sexual Politics,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2001),研究了亚裔美国女性身体和性如何与家国叙事象征性联系,要么成为她的叛徒,要么成为爱国者;劳拉•康云意(Laura Hyun Yi Kang)的专著《组合的主体:扮演亚裔/美国女性》(

Compositional Subjects:Enfiguring Asian/American Women,

2002),考察了亚裔美国女性身份在不同的亚裔美国文化产品中形成、重构和强化的过程; 海伦娜•格蕾丝(Helena Grice)的著作《磋商身份:亚裔美国女性写作介绍》(

Negotiating Identities:An Introduction to Asian American Women's Writing

,2002),对20世纪以来的亚裔美国女性文学各个主题、母女写作、双重血统、公民身份等做了广泛的研究;帕蒂•邓肯(Patti Duncan)的著作《诉说这个沉默:亚裔美国女性作家和言论的政治》(

Tell This Silence: Asian American Women Writers and the Politics of Speech,

2004),在张敬珏1993年的专著《尽在不言中:山本久枝、汤亭亭、小川乐》的基础上继续讨论沉默,她将沉默与发声的问题联系到种族、性别、性和民族身份问题,考察汤亭亭、闵安琪等包括新移民在内的女作家作品。从论著与论文数量与影响力来讲,女性主义浪潮式批评可谓蔚为大观,讨论女作家作品占绝大部分。这既与理论界盛行的女性主义思潮有关,又与少数族裔女性较之男性更加复杂的意识形态形象和族裔内部价值观的纠结有关系,后者无疑成为女性主义更加关注的焦点。另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裔美国文学女性作家的作品日趋增多,也为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言说和讨论的场域。

在亚裔美国文学中,女性主义批评者关注的重点仍然是女性在性别/性、文化、种族的维度自我的建构和再现问题,更加关注女性身份的流动性、复杂性以及多重关系的影响和主体生成的策略性问题,然而,在多种制衡的因素中,对阶级问题、女性成长过程关注较薄弱。

四、走向性别的逾越

酷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性理论思潮,根据葛尔•罗宾(Gayle Rubin)的观点,酷儿理论是指在文化中所有非常态(nonstraight)的表达方式。这一范畴,既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和双性恋的立场,也包括所有其他潜在的、不可归类的非常态立场。随着性别/性讨论的多元化和日趋开放的批评态势的发展,亚裔美国文学也出现了书写同性恋/双性恋主题的作品,亦称“酷儿写作”。就亚裔美国文学中的酷儿写作来说,具体如雷祖威(David Wong Louie)《爱的痛苦》(

Pangs of Love

, 1991)、梁志英(Russell Leong)《梦与尘的国度》(

Country of Dream and Dust

,1993)、闵安琪(Anchee Min)《红杜鹃》(

Red Azalea

,1994)、徐宗雄(Shawn Wong)《美国的膝盖》(

American Knees

,1995)、凯瑟琳•刘(Catherine Liu)《东方女孩想浪漫》(

Oriental Girls Desire Romance

,1997)、伍美琴(Mei Ng)《裸体吃中餐》(

Eating Chinese Food Naked

,1998)等,它向传统的性别/性规范挑战,彻底地颠覆了二元划分的思维方式。它对男权文化和异性恋霸权模式的冲击和挑战,与少数族裔的批评策略和生存抗争方式不谋而合,为亚裔美国文学批评找到一个契合的关注点。

这些酷儿作品的作者们,从20世纪80年代同性恋组织和七八十年代女性主义写作中涌现出来,“书写了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逾越的文化实践”(204)。他们作品中的性形象,很大程度上质疑和颠覆了亚裔美国男性无性、女性“过度性”(oversexual)的刻板印象,同时,也通过混血和跨种族的性别/性的书写颠覆和模糊了族裔身份。酷儿理论与离散研究不谋而合,这更显出在后殖民后现代的全球语境中美国亚裔主体文化身份建构(包括酷儿)的混杂性和流动性。可以说,以一种逾越姿态登场的酷儿理论,与族裔、性别研究相结合,滋润了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这片沃土。

亚裔美国的酷儿写作得到了批评界的日渐关注,一系列选集和相关评论不断出版和发表。如梁志英主编的论文集《亚裔美国的性:男同志与女同志经验》(

Asian American Sexualities:Dimensions of Gay and Lesbian Experience

,1996),这是第一部关于亚太裔同性恋、双性恋的论文集,其中包括实证性研究、学术论文、个人经历叙述、访问和文学创作,涉猎甚广,包括性别与身份政治、社区活动与男同性恋活动(community activism and gay activism)、泰国女性的跨国爱情、美籍东南亚酷儿、同性恋电影制片人、太平洋地区的同性恋文学、压抑男性同性恋与艾滋病、亚美研究和族裔研究中的同性恋经验等等;宋丘(Song Cho)编辑的论文集《米:亚裔男同志的文化与政治探究》(

Rice:Explorations into Gay Asian Culture and Politics

,1998),则将同性恋经验的挖掘与批评拓展到了加拿大裔美国人;此外,还有大卫·L·英格(David L.Eng)的专著《种族阉割:亚裔美国的男性特质的演练》(

Racial Castration:Managing Masculinity in Asian America

,2001)等。其中,大卫·L·英格的《种族阉割:亚裔美国的男性特质的演练》就是利用酷儿理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讨亚裔美国文学中男性形象叙事策略和性别与性、种族身份的互涉关系。通过亚裔美国离散身份和酷儿身份,大卫·L·英格认为,正是美国政治上严格的一系列移民策略阉割了男性特质,使亚裔男性具有同性恋趋向。虽然学术界对亚裔美国文学中的酷儿研究与探讨可谓刚刚起步,但是,这些多元的批评视角与认知方式丰富和深化了读者对亚裔美国文学的认识,足以唤起更多读者感性阅读以及评论家理性思考。

综上,我们探究了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关于性/性别理论的问题,对其与政治、历史和文化语境的关联,对当时具有影响力的批评焦点与纷争、批评特点与新形势进行了评析与总结,这对后续研究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诸多新问题具有奠基性意义。

注解【Notes】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C752014)“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成果。

[1] Cheung, King-kok.

Re-view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King-kok Cheung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2] Wong, Sau-ling C.; Ana, Jeffrey J. Santa.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 Signs, Vol. 25, No. 1 (Autumn, 1999).[3] Wong, Sau-ling C.

Ethnicizing Gender: An Exploration of Sexuality as Sign in Chinese Immigrant Literature.

Reading The Literature of Asian America, Shirley Lim and Amy Ling Ed.,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2.[4] Lowe, Lisa.

Immigrant Acts: On Asian American Cultural Politics

.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5] Kim, Eliane H. "

Such Opposite Creatures": Men and Women in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Michigan Quarterly 9.1:86-93.[6] Chin, Frank; Chan, Jeffery; Lawson, Paul; Inada, Fusao; Wong, Shawn. Ed.

Aiiieeeee

! An Anthology of Asian American Writers. New York: Mentor, 1991 (1974).[7] Chang, Joan Chiung-huei.

Transforming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A Study of History Sexuality, and Ethnicity.

Modern Literature: New Approaches, General Yoshinobu Hakutani Ed., New York: Peter Lang, 2000.[8] Cheung, King-Kok.

The Woman Warrior versus the Choose between Feminism and Heroism?

Conflicts in Feminism. Marianne Hirsch and Evelyn Fox Keller Ed.,New York: Routledge. 1990.[9] Cheung, King-Kok.

Of Men and Men: Reconstructing Chinese American Masculinity, in Other Sisterhoods,

Literary Theory and US Woman of Color. Ed. Sandra Kumamoto Stanley,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998.

[10]参见凌津奇:《叙述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吴燕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五章;Ling, jing-qi. Identity Crisis and Gender Politics: Reappropriating Asian American Masculinity.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King-Kok. Cheung,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312-337.

[11]凌津奇:《叙述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吴燕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Li, David Leiwei. Imagining the Nation-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Consent.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3]Ling, jingqi. Identity Crisis and Gender Politics: Reappropriating Asian American Masculinity,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King-Kok. Cheung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4]如赵建秀写了一篇《娘娘腔的勇士》,专门戏仿汤亭亭的《女勇士》;汤亭亭的《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中的主角惠特曼•阿兴,被认为是以赵建秀为原型的角色。

[15]Lim, Shirley Geok-lin; Gambler, John Blair, etc. Transnational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Sites and Transit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3.

Gender and sexuality are one aspect of self attribute, and are also a vital task of self identity, an unalienable dimension of self realization for Asian Americans. Thus gender and sexuality is an unavoidable question in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a large amount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is created by women writers. The article makes a panoramic literature review on gender and sexuality, so as to describe its characteristics of studies and critical landscape, to mediate upon how scholars respond to the question of "self identity", and importantly, to set up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upon new theoretical questions.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gender and sexuality literature review

侯金萍,文艺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Title: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s Literary Critical Focus—Gender and Sexuality

猜你喜欢

族裔亚裔女性主义
纽约仇恨犯罪肆虐 亚裔老人怕出门
过去一年美国发生6000多起针对亚裔仇恨事件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莫里森小说《爱》的女性主义身体政治研究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都市戏剧与空间正义:三部美国族裔戏剧中的政治考量
21世纪美国族裔文学发展研究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