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馆员制度效率递减风险防范与控制*
2013-11-14袁红军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
袁红军(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
1 引子
我国学术界关于学科馆员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2012年9月,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跨库检索(远程)系统,选择检索词为学科馆员,检索项为题名,选择匹配为精确,进行跨库检索,检索结果显示1486条。其中最早涉及到学科馆员的文章发表于1987年第3期《赣图通讯》中陈京《建立一支“学科馆员”的专业队伍》,率先研究学科馆员制度,但是2002年之前学科馆员方面的文章数量寥寥无几,其中毋益人在1989年《河南图书馆学刊》第4期发表《学科馆员应做好哪些工作》和姜爱蓉在1999年《图书馆杂志》第6期《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后文主要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强化读者服务过程中建立的“学科馆员”制度的动因、措施、效果和一些经验体会。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首次建立与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可见,国内学科馆员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探索。2002年之后,学科馆员制度理论研究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文章数量有所增加,有11篇,超越了之前年份的总和。2003—2005年共有230篇,2006—2009 年 4 年间文章数量逐年增加到 139,204,228,183,但2009年稍有回落。2010年的文章数又上升为221篇,2011年为199篇,2012年前10月文章数就己经达到90篇,又显示出学科馆员制度研究由快速发展步入成熟稳定阶段,这说明国内对于学科馆员制度的关注不断加强,其间随着学科馆员制度的成熟,衍生出的类似于学科馆员制度的教师顾问或学生顾问、学科化服务、专家咨询等在很多程度上冲击了学科馆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致今天的学科馆员制度研究力度降低。如果以学科馆员制度效率作为题名,选择匹配为模糊检索,获取记录0条,说明至今为止还没有学者涉及对学科馆员制度效率的学术研究。为此,本文尝试学科馆员制度效率递减风险问题的研究,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效率理论,对学科馆员制度变迁过程进行审视,分析其效率递减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学科馆员制度的健康发展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2 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是指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拓展了传统读者服务方式,主动积极地为教师、研究生、科研人员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由有相应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背景的资深馆员,按学科主动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并制订相应的工作任务与内容,组建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主要在各类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实施,其主要工作任务是架起图书馆与对口院、系、科研部门间的一座桥梁,专门负责图书馆与对口院、系、科研部门的知识交流与沟通,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满足高层次读者例如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等知识需要。学科馆员制度自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建立至今业已走过十四个年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代学科馆员主要职能是参与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与读者互动(交流和联络活动)、开展参考咨询(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和传统参考咨询服务)、读者教育培训等。第二代学科馆员强化了学术研究功能,充分考虑读者的立场和需求,协调全馆和各方面的力量,融入一线,嵌入过程,提供学科化、个性化、知识化、泛在化的服务,提升读者的能力。第一代学科馆员制度以清华大学学科馆员制度为代表,其学科馆员工作职责主要包括熟悉对口院系的教学科研、学科发展动态、文献资源分布情况、对口学科信息资源建设、讲座、解答和跟踪学科课题咨询服务;配合图书馆顾问开展工作,与对口院系学术带头人建立密切联系;编写、更新相关学科的读者参考资料;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以及试用、评价、搜集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第二代学科馆员制度以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为代表,本着普遍服务与重点服务相结合原则,在开展面向所有读者的普遍服务基础上,逐步注重在学科或课题情报研究的重点服务,要求学科馆员经常性、制度性地融入一线、组织一线、服务一线,多层次开展一线服务。
3 学科馆员制度效率递减的归因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应该含有某种激励机制,引导人们通过学习、试验和创新,发展出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促进决策,使制度不断演进。但是,由于有限理性、生产要素之间的平衡性、制度消费的边际效应递减、激励不足、制度供给过剩等原因,会导致制度出现效率递减的风险,低效和无效的制度无处不在。考察学科馆员演变之轨迹,历经第一代学科馆员和第二代学科馆员,直至成熟为学科服务体系,但其制度效率递减风险仍然存在。
3.1 有限理性
袁庆明认为,由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必然使他所供给的制度存在缺陷。诺斯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没有人知道人们所面对的新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学科馆员制度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方兴未艾,仍然是一个较新的问题。所以需要对这项制度进行学习、试验和创新,例如学科馆员——学科化服务——学科服务三者之间的演变,未能脱离学科馆员制度的基本要求,总是不断推出更适合高层次读者群的知识服务,以期提升学科馆员制度绩效的效果。
3.2 生产要素之间的平衡性
制度首先是一种生产要素。生产理论认为,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平衡关系。如果生产力、技术条件等要素都发生了变化,而某一种要素保持不变,其效率必然会递减。在学科馆员制度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知识的迅速扩散,读者的自我组织和自学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在知识面、社会交往能力、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等方面比以前有着明显的提高,社会观念和生存理念也随之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往往缺乏交集,甚至存在“代沟”,学科馆员在图书馆之外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会发生一些困难,例如学科馆员服务定位可能淡化了普遍服务的能力,从而影响学科馆员制度的效率。
3.3 制度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
袁庆明认为,制度的需求者也是制度的消费者,同样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学科馆员制度与一般参考咨询服务、学科服务甚至其他图书馆制度分工不明确,导致读者服务的重复、芜杂。例如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培训。一般大学里都开设有相关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定位为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配置规定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通常由学科馆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授课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校方将“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体系的主要工作指标,无疑又给学科馆员增加了压力,即在保证开展高效学科服务之际,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势必影响学科馆员制度的效率。再如读者服务,读者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常识性知识,咨询馆员解答足足有余,就没有必要让学科馆员介入,应该尽量避免学科馆员参与一般性参考咨询服务的现象。(2)学科馆员广泛地开展深入一线活动,势必频繁地与读者接触,造成见面率过高导致的审美疲劳。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职责相对照,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以开展深层次的学科咨询为目的,主动了解所负责系的老师和资料室的情况、开展读者教育工作、熟悉本馆信息资源、宣传推广新增加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措施、相关咨询服务以及定期征求意见。可见,学科馆员工作职责侧重于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如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等,走出图书馆,深入对口院系,当面与教师或学生交流,传授一些检索技巧、经验以及满足读者所急需本专业的信息资源。在有限的学科馆员配置的情况下,如果学科馆员制度要求学科馆员不间断地奔波于图书馆与对口院系之间,身体力行从事全方位咨询服务,势必会使学科馆员与师生读者频繁相处,易发生疲劳甚至逆反心理。(3)学科馆员本身也是知识的消费者,同样要面对制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由于学科馆员在提供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其自身知识结构面临不断更新的压力,如新增各类数据库的培训、跟踪服务、重复检索等不断的参与其中,从而使学科馆员产生某种程度的倦怠。
3.4 绩效难以测度导致的激励不足
一个有效的制度,必然包含有激励的构架。但是,由于学科馆员知识生产性质的特殊性,即知识的可表达性(隐性、显性、可传授性)、复杂性(可观察程度、丰富性、模糊性)、粘性(专用性、路径依赖性、无法完全模仿性)。其产品是读者的知识、道德素养和技能的提高,需要长时期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而这种产品不像工厂里的实物产品那样易于测度,导致难以找到一个有效的激励标准。激励的不足势必影响学科馆员的士气,进而影响学科馆员制度的效率。
3.5 制度供给过剩导致的效率递减
制度供给过剩是指管理部门通过管制,抑制了竞争,降低了制度的效率,这种管制就是一种过剩的制度。制度供给过剩最大的弊端就是孳生利益团体和“寻租”现象。在学科馆员咨询服务中,如果图书馆的管理部门对于学科馆员管理不采取竞争和透明的态度,在设备配备、咨询辅导方式、利益分配等方面管制过多,势必会使图书馆内外围绕着学科馆员咨询服务产生一定的利益团体,甚至将学科馆员制度变成了一种变相的“福利”制度。例如某一学科馆员经常性参与某一课题研究,主要提供知识检索、组织活动,付出一定的劳务,可能以加入课题成员的形式获取报酬,如此一来,学科馆员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转化为“福利”制度。
4 规避学科馆员制度效率递减风险的策略
4.1 建立学科馆员档案,保证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的连贯性
在学科馆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学科馆员制度有很多实施方法,如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与学科馆员制度的效率递减密切相关在于制度实施所产生的绩效。学科馆员制度的效率递减风险存在于读者与学科馆员互动的意愿、情景、渠道、方法诸多因素。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建立学科馆员档案,重视用户研究,利于实施连贯的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档案中详细了解对口学科基本情况(师资力量、资料室使用、学生层次、科研能力、学科前沿研究、课题研究等),并以学科馆员档案形式作一记录。勿容置疑,学科馆员档案也要记载学科馆员的详细信息(学科背景、胜任能力、职称、学历等),同时包括以往较为典型的咨询问题,以便以后咨询过程中进行借鉴。建立学科馆员档案,利于读者的分类研究。根据读者接受学科馆员的普及性,可以划分为普及式服务和精英式服务。前者主要是指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遇到某一学科疑难问题,需要学科馆员帮助解答一般性参考咨询服务;后者侧重某一课题研究需要由学科馆员介入,全程提供咨询服务。因此,学科馆员根据其咨询过程中形成的档案,选取适当的学科馆员咨询方式,开展合理、高效的学科服务。
4.2 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规避学科馆员制度效率递减风险
制度效率,是指制度成功推行需要计量其成本和收益比,即制度界定、设计、组织、维持、实施过程的费用与因制度存在而降低的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和不确定等带来的激励、约束收益之比。而要提高和保证制度效率,取决于完善、高效的管理制度建设。在某一图书馆整个制度范畴内,不同制度之间呈现出一种互补状态,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学科馆员制度效率体现在管理保障和制度建设两方面。管理保障即是学科馆员较高的上岗条件,如具有较强的信息组织、反应、应变能力,良好的读者沟通、服务组织、联络协调方面的能力;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科馆员制度如印发各种宣传资料用于新增资源、服务和工具的宣传推广;学科馆员之间、学科馆员与对口学科部门之间、学科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协调能力,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降低学科馆员制度效率递减风险。管理保障还包括学科馆员教育培训如上岗强化培训、接受各种新的资源、服务、工具以及各种政策、规范、流程的培训。制度建设对学科馆员的管理至关重要。学科馆员制度包括学科馆员工作手册、参考咨询服务规范、宣传推广与读者培训方案、工作月报表等。可见,建立健全制度和规范足以从制度层面降低学科馆员制度效率递减风险。
4.3 采取科学的激励措施,激发和鼓励学科馆员为学科建设服务
学科馆员制度产生绩效的效果实现,来源于学科馆员个体不懈努力,因此对学科馆员的激励不可缺失。学科馆员拥有较深厚的学科背景,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个人习惯及工作方式等有着诸多的特殊性: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强烈的个性及对权势的蔑视;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因此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显得非常必要。因为学科馆员提供的对口服务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创造性劳动,其薪酬有别于普通馆员,所以应当适当给予劳动报酬或一定的奖金。关注咨询馆员成长机会。一般情况下,学科馆员都愿意接收新知识,培训、讲座、座谈都会踊跃参加,因此,图书馆应给学科馆员提供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得到新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就是非常好的激励方式。例如,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门研究经费,鼓励和支持学科馆员的学术科研活动,争取每个学科馆员都有机会获得一笔固定的出席会议及开办研究工作间的资金,根据自身知识结构,选择时机加以更新。还可以设立导师制,帮带新加入的学科馆员完成角色更换,包括面对面传授咨询经验等。如此一来,图书馆学科馆员提供学习、成长机会将会极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升学科馆员制度效率。另外,营造学科馆员制度的共同价值。图书馆整体的愿景目标即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满足读者的需求,不仅是团队目标,而且也是每位学科馆员必须具有共同追求的的目标。学科馆员自觉地把图书馆愿景目标和自身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不断地把学科馆员工作总目标分解、内化为个人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最终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5 余论
学科馆员制度构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制度效率在不断地随着咨询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学科馆员完成了某一咨询项目任务,期间发生的知识转移过程即速度和成本、知识转移的结果即有用性和满意度得以评估,其制度效率表现为学科馆员必须遵循双方达成的协议、约定等,并为之提供学科服务。维持高效的学科馆员制度运行,必须消除学科馆员影响因素,如有限理性、生产要素之间的平衡性、制度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绩效难以测度导致的激励不足以及制度供给过剩导致的效率递减等,采取以上措施,理顺图书馆、学科馆员、对口院系、科研部门三者关系,充分增强知识的表达性,研究学科馆员制度管理的环境、学科馆员和读者所具有特性,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协调各方力量,通力合作,优势互补,降低学科服务过程中成本,如等待时间成本、支出必要的费用等,提高学科馆员工作效率,使读者获取可靠、准确、快捷的知识增值服务,提升读者的满意度。
1 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6~10,68
2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109
3 袁庆明.制度效率的决定与制度效率递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2~43
4 杨绍政.制度、制度效率和制度变迁[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46
5 朱晓菁.论图书馆知识型馆员非经济性激励策略[J].图书馆,2010(2):107~108,116
6 颉艳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15~16
7 徐双,刘勇.融入图书馆文化的图书馆员培育——基于“图书馆人”的视野[J].图书馆建设,2010(6):109~111
8 袁红军.图书馆咨询团队激励机理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7):27~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