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当代 博古通今
——评张三夕《现代性与当代艺术——张三夕自选集》

2013-11-14

世界文学评论 2013年3期
关键词:现代性当代艺术现代化

王 婉

面向当代 博古通今

——评张三夕《现代性与当代艺术——张三夕自选集》

王 婉

最初见到张三夕教授,是在为硕士生开设的国学典籍课堂上,他将本是苦涩难懂的《周易》讲得妙趣横生,让我们在叹服于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奠定了对他的第一印象——学识渊博的古典文献学教授。再次接触是在第二届“批评的力量”会议上,他做了以《学会聆听——谈谈文学批评的伦理态度》(此文亦收入本书中)为题的发言,当时有一瞬间的惊讶,原来他在文学批评方面的见解,也是如此的深刻、独到。

而拿到这本书时,更是感到惊讶,“现代性”、“当代艺术”,这两个词似乎与古典文献相隔甚远。及至细细读完全书,才再一次的发现,曾经对张教授的认识是多么的局限与浅薄。他以“通古今之变”为自己的学术目标,他的学术研究关注点并不仅仅拘泥于古代,正如《后记》中所言,“我的专业训练是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我的思想学术研究却不囿于专业领域”,“我的思想学术写作,既有‘博古’的一面,又有‘通今’的一面”(266)。

《现代性与当代艺术——张三夕自选集》正是一部具有“通今”性质的文集。自选集集中为我们展示了他在学术思想上“通今”的一面,其对于“今天”,对于“当下”生活的思考与认识,其思想之深刻、蕴含之广阔、观点之独到、对时事关注之及时都令我们叹为观止。本书正如书名所示,集中探讨了“现代性”和“当代艺术”这两大问题,其中,“当代艺术”又涵盖了“当代文学”和“当代艺术”两大部分。综览全书,其学术追求可用“深”、“广”、“新”三个词来概括:

第一,对当代问题探讨与研究的深入、深刻。作者力图通过选集为我们展现他对于当代、当下生活的关注与思考,他的思考并不是浮于表面的泛泛而谈,而是以学者的严谨态度和学术研究的精神对当代社会中所发生的事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他对当代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东方文化与现代性、现代化关系的深入探讨。文集的第一部分以“东方文化·现代化·现代性”为题,在开首四篇即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论东方文化的含义与亚洲视角的建立》一文通过对“东方”一词的追根溯源,从文化角度探讨以儒家伦理为主要内涵的东方文化传统对东亚现代化所起的作用,并提出要构建有别于“西方中心论”的亚洲视角。《论现代化理念及其两个维度》、《论现代化的东方道路》以及《论“现代性”的含义及其与“现代化”之关系》三篇分别对“现代化”理念的内涵、“现代化”的两个维度、“现代化”东方道路的特征以及“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历史的、理论的角度对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走向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分析。其二,对当下社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关注与探讨。作者对于当代问题的探讨并不仅仅止步于宏观层面,在针对具体的社会重大事件也做出了深入的关注和探讨。文集中所选入的对于“非典”的反思、对农民问题的关注、对于海南岛历史的追根溯源,以及其精神建设问题重要性的探究,都是从微观层面来关注中国当代社会,以学者的眼光持续追踪当代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其探讨问题之深入,反思之及时,探寻解决途径之谨慎,都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第二,以学者的眼光从自身出发,广泛关注当下社会,蕴含丰厚。王夫之曾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301)。一个人所思所想所做之文,不过是就其所见所历所闻有感而发。文集中所选入的文章多为亲身所历,有感而发之文,一路读来仿佛是在追寻着张教授的足迹,看他所看到的,读他所读到的,想他所思考的。作者在海南大学工作生活了整整八年,他对于海南的感情,他在海南的思考,我们皆可从书中所选入的两篇关于海南岛的文化建设的论文中窥见。同样,在韩国讲学时的张教授依然笔耕不辍,对韩国人及其精神面貌的素描并非浮光掠影般代笔而过,而是时刻以学者的眼光在观察,在思考,在对自我进行反思。而《从历史与当下看韩国》一篇,则将历史的思考与现实的感受相结合,将政治、经济、文化习俗、重大事件均纳入到关注的范围之内,娓娓道来,在生动形象中蕴含着无限思想,重视文化传统、保留民族记忆、人才培养模式等等,都是张教授在行万里路中的所思所感。当然,作者的思考绝不仅仅止于外在的社会生活,当代艺术亦是他所关注的重点,更是他个人兴趣点的所在。张教授是新历史小组的重要成员,多次参与新历史小组的理论策划活动,“置身于当代艺术”(268)中。他对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介艺术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并曾身体力行,与艺术家翁奋一起在海南大学开展行为艺术讲座,引起轰动效应。同时,作者对于影视艺术、音乐等当代艺术的新形式也给予了关注,或是从细节出发进行解读,或是以历史文献材料为依托进行史实辨误,或是随手记录所想所感整理成集,无论是学术思维下的深度解读,还是简要记述的随手所录,处处都闪现着思想的光辉,学者的思考。

第三,关注之及时,追踪之持续,反思之迅速,角度之新颖。作者以“读最古老的书,过最现代的生活”为人生信条,要“活在‘今天’,活在‘当下’”,拒绝做“‘食古不化’的‘腐儒’”(266)。而他的人生信条也在其所写之文中充分展现,选集中的文章可以用一个“新”字来概括。要注意的是,这个“新”并不仅仅是对其现在性、时效性而言,从时间上来讲,要将其放到文章写作时的历史背景之中来看,而从文章本身来说,是指文章本身视角的独到、观点的新颖。自选集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时事关注之及时,追踪之持续,反思之迅速。曾经读过作者的另一本著作《20世纪的“最后性文本”》,全书针对20世纪末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发表的关于克林顿绯闻案的《斯塔尔报告》进行深度解读,作者对这一事件关注的及时性、持续性以及其所收集的材料的丰富性都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此书25万字的初稿仅在克林顿绯闻案落幕之后就已完成,其时效性堪比新闻报告,其内涵之丰厚却又深具学术意义。而在自选集中收录的文章亦展现出了作者对时事关注的及时、持续。“非典”疫情于2003年3至5月间达到高峰期,及至6月,当全国还陷入对非典的恐慌之中时,作者已经完成了《痛定思痛——关于“非典”的哲学思考》一文,率先对这场灾难性的疫情进行哲学性的反思。人与野生动物的界限、人承受灾难的有限性以及“非典”带给我们的另一种生活可能等问题的思考,以其独到的视角、极具前瞻性的解读,展现出张教授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其思考的时效性。其二,对文学解读视角之独特,观点之新颖。自选集中的第二部分是以“当代文学”为题,主要收录了作品评论以及对当代文学的思考。对此部分,作者“只是希望通过这类写作与‘当下’或‘今天’保持某种视域上、情绪上和精神上的联系”(268)。如文中所收录的对韩少功《马桥词典》的三篇评论性文章,有对新书的评论,有对《马桥词典》引发的官司的思考,有对文学界“失语症”的反思,角度新颖,思想深刻。尤其是《<马桥词典>的官司意味着什么?》一文中,一反众人所倡导的笔墨官司不必演变为法院官司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这场官司的适实性和必要性”(105),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文人、文学批评应当受到法律、道德的约束的积极的一面。再如《当代“讲述”与文学幽灵》一篇,作者选取了报纸中开办的“讲述”栏目来探讨,研究对象不可谓不新。同时,他的探讨并不简单地止步于对这一栏目开办的特点或是优缺点的研究,而是深入其中,寻求其中所蕴含的“文学幽灵”,将这一被学院派的文学研究者视为“不入流的通俗文艺”与文学本质相连结,从中探寻“文学幽灵”在当代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显形。

张三夕教授倡导通人之学,提倡“在学问上淹贯博通、博大精深”,“要懂得多方面的知识,在多个学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90),而他本人也正是在力行着“通古今之变”的理想。本书被他称为是“通今”之作,但是在书中我们却处处可以看到作者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积累以及长期从事古典文献研究所形成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说此书正是在“博古”基础上的“通今”。作者“博古”的一面在书中集中表现在文章写作的艺术手法上:

第一,行文严谨,结构脉络分明。作者作为一名研究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的学者,在长期的资料搜集、整理、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他的论文写作不可谓不深刻。在自选集中收录的论文,无论是探讨现代性、现代化等艰深的理论性问题,还是针对当代文学、艺术的评论,读起来都未让人有艰深晦涩之感。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应该归功于在行文过程中清晰的逻辑思维和严谨治学态度。结构清晰、脉络分明,针对一个现象、一个问题进行条分缕析,每一条观点之前都明确标明序号,相关问题之间起承转合连接紧密,读完一文绝不会有不知所云之感,反而感觉思路愈加清晰、明了。白居易曾在《新乐府序》中谈到作诗应通俗易懂,使老妪能解,方能用之于民,“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52)。作者之文为学者之文,自然不必使老妪能解,但相比一些自以为高深,致力于将文章写得云山雾罩之人来说,其行文中使读者能解的意识就显得越发宝贵。

第二,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注重对问题的追根溯源。汉乐府诗讲求“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虽然作诗非同行文,但两者亦有相同之处。一位一直在观察、在思考的学者,社会时事、讲学见闻、影视观感、音乐欣赏等等,皆为其纳入到所思范围之内。然而,我们可以从文中发现,更为可贵的是他对其所看所思之事、之物的强烈的问题意识,他总是能够从中抓住要点,找出关键词、核心点。同时,长期从事古典文献、历史文献的研究让作者,更注重对关键词的追根溯源。如《论东方文化的含义与亚洲视角的建立》一篇,谈到东方文化,首先就要对东方一词进行追溯,地理概念、社会、经济方面的意义,一路娓娓道来,最终引入最为重要也是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化方面的意义。如此追溯,不仅使读者对所探讨的问题倍感清晰明了,而且使论述更为丰厚、严谨。

第三,材料丰硕,论证严密。身为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知名学者,他对于材料的搜集、整理、保存较之一般人更为重视,而也正是这些材料为其论文观点的印证、论述的丰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综观全书,其论文脉络分明、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此可是为其论文之骨,而在观点之后大量的材料支撑则可是为其论文之血肉,使其论证严密、丰满,支撑其论证观点。如《论现代艺术的边界》一文,针对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对现代艺术的挑战来引发对现代艺术边界的讨论,文中对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的探讨均举以实例,在实例材料支撑之下引发议论,使对此两种艺术不甚了解之人亦能够明白作者之观点,与作者同步思考。

张三夕教授自评《现代性与当代艺术——张三夕自选集》一书为“通今”之作,其中对当代人、当代事、当代文学、当代艺术的关注,也的确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深具历史使命感的学者,并非沉溺于“故纸堆”中的“腐儒”,而是具有深厚的当代意识,思考当代问题,关心、关注当代社会前沿问题的先行者。当然,细研此书,亦可发现作者在长期的“博古”研究中所形成的严谨的治学态度、行文方式在这一部“通今”之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也正因如此,我们也可以将此书看做是他“博古”基础上的“通今”之作。

注解【Notes】

[1] 本文所引相关引文均出自张三夕:《现代性与当代艺术——张三夕自选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只注明页码,不再一一标明。

白居易:《白居易集》(第3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载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王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

文献【Works Cited】

猜你喜欢

现代性当代艺术现代化
复魅与拯救: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现代性危机和后世俗希望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