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中益气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稳定期25例

2013-11-13周建军陈建建吴吉锋罗来恒章淑芳曹祖清江西省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昌330008

江西中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支扩稳定期支气管

★ 周建军 陈建建 吴吉锋 罗来恒 章淑芳 曹祖清(江西省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昌 330008)

抗生素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作用远不如急性加重期明显,且易于引起耐药菌的产生、其他耐药菌在气道内寄植及药物副作用等。其他治疗方法如支气管舒张药物、妥布霉素雾化治疗、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或缺乏充分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或疗效并不显著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即使是被认为支扩稳定期主要疗法的胸部物理疗法(包括胸部叩击、震动、体位引流等),也存在依从性欠佳、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依据等问题。尽管接受了正规治疗,支扩患者仍然面临着呼吸功能的逐渐减退及症状的持续,本研究拟通过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治疗前后支扩急性加重次数、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及肺功能为指标,研究中药补中益气汤辨证治疗支扩稳定期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内科学》[1]支扩诊断标准,同时需有胸部CT明确支扩的诊断。支扩急性加重是指痰液的变化、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较平时明显增加,且持续时间>24小时。

1.1.2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结合临床拟定肺脾气虚证、痰滞中焦证诊断标准。主症:咳嗽,咯黄白黏痰:兼症:喘息、痰血、乏力、纳呆、胸痛:舌脉:舌色暗淡、舌体胖、苔薄白或腻,脉滑弱。

1.2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2011年1月-2012年12月50例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支气管扩张缓解期患者,并排外:(1)有妊娠者;(2)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近3个月内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及依从性差的观察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治疗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7-72岁,平均(58.3±6.7)岁:病程7-20年,平均(12.1±2.5)年。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0-73岁,平均(60.1± 7.5)岁:病程9-22年,平均(12.8±2.8)年,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将对照组的25例患者予西医常规治疗(主要为胸部体位引流法,若遇急性加重可短期应用抗生素),治疗组25例患者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主要药物:黄芪30g,白术10g,陈皮10g,升麻6g,党参15g,柴胡6g,当归10g,甘草6g,生姜6片),随症加减:痰热重,酌加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等,痰湿重,加半夏、金荞麦根等,兼少量血痰者,加用白及、三七、藕节、白茅根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中药治疗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开始1年后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中医临床症状评分。

2.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症状、体征制定疗效评分表,具体指标包括咳嗽、咯痰、喘息、痰血、乏力、纳呆及胸痛等项。主症:咳嗽、咯痰。分无、轻、中、重4级,分别记0、2、4、6分:次症:喘息、痰血、乏力、纳呆、胸痛。分无、轻、中、重4级,分别记0、2、4、6分:肺部啰音按轻、中、重分别记1、2、3分,舌脉(不记分):舌脉:舌色暗淡、舌体胖、苔薄白或腻,脉滑弱。以上主症必备,次症2项或2项以上。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不良反应

于治疗前后分别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并观察不良事件。

3 结果

3.1 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2。

表1 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表1 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注: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2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25 25治疗前18.4±2.1 18.1±2.6治疗后6.7±3.2 13.8±2.9

表2 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2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无显著差异,治疗后2组肺功能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25 25 FEV1治疗前1.43±0.8 1.39±0.5治疗后1.52±0.3 1.35±0.2

3.2 治疗开始1年后急性加重次数

2组治疗后,对照组人均发作次数5.1次/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人均发作次数1.5次/人,经统计,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3 安全性

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未见血液或肝、肾毒性反应。

4 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因多种易感因素长期反复作用而导致支气管异常扩张兼有肺实质持续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支气管扩张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或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终末支气管扩张与吻合,形成血管瘤,可出现反复大量出血。中医古代文献尚无支气管扩张病名记载,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咳嗽”、“咯血”、“肺痈”等范畴。多由于先天不足或外邪侵袭,损伤肺气或病久不愈,子盗母气,致使肺不布津,脾失健运,酿湿成痰,上贮于肺[3-4]所致。可见正气亏虚是本病的基本病因,也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基础,贯穿疾病始终,病机的实质是本虚标实。根据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应以健脾化痰以绝生痰之源,从而剔除支扩发病的宿根:同时补气可使咳嗽有力,帮助排除痰液,减轻气道阻塞,使通气功能得到改善:脾充,肺气足,卫气固则抗御外邪能力增强,从而切断疾病反复发作的外因,减少或控制支扩的急性加重。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升阳固表,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四药共成补中益气之功,佐当归养血以配气,陈皮理气以防壅,更加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使中气得补,清阳得升,水湿得化,卫表得固。但需注意在治疗中,补中益气汤应结合患者病情灵活辨证,根据痰、瘀、热的偏重,给予加减治疗,以期获满意疗效。中医药疗法简单,且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患者接受并坚持服用。本研究结果提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能改善支扩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减少痰量,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3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

[3]杨效华,崔启东,焦扬.周平安教授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1,4(4):299-300.

[4]程正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J].中国医药科学,2011,2(4):110,120.

猜你喜欢

支扩稳定期支气管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相关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支气管扩张症采用CT影像诊断的意义探析
支气管扩张症2020年度回顾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