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之民办高校的时代选择

2013-11-12李雷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8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高等教育民办高校

李雷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走完了大众化的初始阶段,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走完了规模快速增长的跨越式发展时期,开始进入规模缓慢增长的稳步发展时期。近年来,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从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面临国内国际高等教育时代变化,遇到了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困境。民办高校或者转型发展,再创辉煌,或者大浪淘沙,被淘汰出局。文章透析时代发展中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走出困境,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关键。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办高校;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010-02

一、中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按照马丁·特罗理论,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阶段的划分是以毛入学率区分的,即毛入学率小于15%时为精英教育阶段,其特点是少数人的特权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其特点是部分人的权利教育;毛入学率在50%以上时为普及化教育阶段,其特点是自愿人群的义务教育。

中国的高等教育1999年毛入学率达到15.3%,标志着开始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其后,毛入学率增长很快,2005年为21.0%,2010年达到26.5%。从此,中国高等教育走完了大众化的初始阶段,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走完了规模快速增长的跨越式发展时期,开始进入规模缓慢增长的稳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以调整结构和提高质量为主的发展时期,但这一时期的毛入学率远未达到50%,但已超过25%,我们称这一时期为后大众化时代,中国的后大众化时代将是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从1999年至2007年的8年间,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都得到较快发展。学校从1999年的37所在校生4.0186万人到2007年增加到297所163.07万人。到2007年,还有经教育部审批确认的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到2009年5月,全国有独立院校322所,招生规模占本科招生的1/3。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中国民办高校从1999年至2009年的10年间,有了较快的发展,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为大众化教育进程做出历史性巨大贡献。民办高等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时代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变化

进入后大众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也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型变化。从国家政策层面高等教育开始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同时,中国的教育市场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变化。主要有:一是中国高等教育市场需求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二是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消费理念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三是中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从“生源紧缺”向“生源过剩”转变;四是中国高等教育就业难催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在这些变化面前,首先受到冲击和影响的是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冲击

自201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按照服务贸易的有关协定,中国的教育市场也要向世界开放,这使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在这一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更加融入世界,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进入中国。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在获益的同时,高等教育也受到一定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资源过剩对中国生源产生更强大的吸引力,对中国高等教育生源市场产生冲击;二是一些国家的知名高校开始抢滩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在中国举办高等教育;三是中外合作办学加快,采用“2+2”等多种模式分流中国高等教育生源市场。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教育层次向低端延伸,出国留学从攻读研究生教育为主开始向本科教育,甚至向中等教育延伸;二是出国留学以公派为主向自费为主转变;三是出国留学人员中工薪阶层子女所占比例逐步加大。

国外高校采取的加大奖学金比例、放宽签证条件、降低入学门槛、招生制度灵活多样等措施,对吸引中国生源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过去,我们只关注国内教育市场和国内高校的竞争,现在,这种竞争已是国际化的竞争,这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应当注意到真的“狼来了”。在面临国际化的竞争中,中国的民办高校更是一个弱势群体。

四、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中国的民办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走向辉煌,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也遇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有的是因客观环境,有的是因自身因素。主要有:一是中国公办高校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对民办高校生源带来的压力日益显现;二是中国公办高校数量增加和办学水平提高对民办高校带来的“挤出效应”日趋激烈;三是中国民办高校的数量增加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存在使民办高校间的竞争加剧;四是中国民办高校收入以学费为主体的单一模式使学校发展内在动力不足;五是民办高校内部办学主体单一和生源结构单一使学校发展缺少原动力。上述原因使民办高校发展在面临环境压力的同时更存在发展动力的缺失。因此,民办高校在走过数量增长的辉煌时代之后,正面临着新形势下转型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五、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径

民办高校在实现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路径可供选择。笔者认为,以下三点是最为重要的。

(一)制定学校章程,做好顶层设计

近年来,有关大学章程的专著越来越多,尤其在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出台之后,相关论文也多了起来。关于大学章程的内涵,米俊魁在其《大学章程价值研究》一书中表述为:“学校章程是根据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以文本的形式对学校的重大的、基本的事项做出全面规定所形成的规范性文件,其本质是对学校内部以及学校相关的教育利益调整和分配。”中国的大学章程建设进展缓慢,截至2011年,大部分公办高校没有章程,民办高校的章程也不够规范。在“办法”颁布实施后,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类高校都把制定(修订)学校章程列为重点推进的工作。民办高校制定(修订)章程时,除了满足大学章程的通则,还要做到:一是符合“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章程需要载明的内容;二是要满足《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主要事项;三是符合国家有关民办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四是体现学校的个性和特色。从而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个性化的民办大学章程。

(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问题,使中国高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是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及高校自身发展对学校制度提出的挑战。尤其对处在转型发展的民办高校,做好现代大学制度设计,事关学校的生存、发展和未来。民办高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在具有一般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还要有民办高校的特殊的法人治理结构,更需要有学校特色的个性化制度设计。民办高校的现代大学制度设计,是一项以教育科学为基础的硬任务。时至今日,在实现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进程中,设计好具有本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必备前提。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当今民办高校必须优先做好的一件大事。

(三)制定转型发展规划,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转型发展是系统工程,需要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时下,各高校都已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并正在实施。由于转型发展是个较为长远的发展,显然,只靠“十二五”规划的后三年是很难完成转型发展任务的,所以建议在“十二五”规划基础上制定一个8-10年的中长期转型发展规划,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模式重新设计未来的发展。规划要在吸取“十二五”规划的合理内核的同时,更要在发展理念上有所创新,不仅要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上协调发展,还要突出定位、特色、精神、品牌的设计,这些将成为学校未来生存发展和竞争之本。

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转型发展如果抓住了章程、制度、规划这三件事,完成学校的顶层设计、学校制度的设计、学校规划的设计,并沿着质量一特色-品牌这条主线前进,学校就会应对危机,走出困境。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走过了以规模致胜的道路,并创立了时代辉煌。而今,只有科学规划,实现转型发展,克服当前的困难,才可能成为高校之林的一员,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高等教育生态园中成为绽放的小花。

参考文献:

[1]陶西平,王佐书,中国民办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

[2]米俊魁,大学章程价值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3

[3]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

[4]李福华,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高等教育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