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持续高位均衡——云梦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纪实

2013-11-12

湖北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中学学校教育

◎/本刊记者 何 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列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了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地处江汉平原北部的云梦县是湖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市,该县以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教育工作的基本标准,着眼区域教育持续高位均衡发展,着手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体会到了教育实实在在的变化。

云梦县城关二小在开展健康课堂课题研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兵教兵”让作业当堂完成,激发了后进生的潜能,学校的学风更浓了。图为学生沉醉在健康的课堂之中。

倒店乡罗庙中学是云梦县最北端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3 年来该校一直保持着零辍学的记录,教学质量在云梦县名列前茅,学生在孝感市第二届艺术节上获得2 个一等奖、1 个二等奖。在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罗庙中学和云梦县其他农村中小学一样,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2012 年9 月,云梦县高标准通过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五项刚性指标”全部达标;从校际间均衡状况8 项监测指标看,全县义务教育校际间差距较小,农村学校整体优于城区,综合差异系数小学为0.44、初中为0.32。但是,云梦县教育局局长王幼柏似乎“并不满足”,他说:“均衡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所追求的是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均衡。”

教育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教育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际,教育均衡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否则教育的持续均衡发展就难以为继。

如何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王幼柏认为,区域教育的发展必须直面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实际问题,向社会展示教育的正面形象,最大限度地向社会传递教育的“正能量”,这样才能赢得良好的口碑,争取社会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直面焦点: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化解城区择校难题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的背后,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旺盛需求。如何破解城区实验小学和实验中学资源严重不足、班额过大、择校热等问题成了摆在云梦县教育局一班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2011 年,在云梦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教育局启动了城东教育城规划设计工作,但这个规划占地400 亩,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可容纳9000 多名学生的教育城一时难以建成,而解决实验小学和实验中学的择校难题却迫在眉睫。尤其是占地仅15 亩的实验小学,有学生3200 余人,43 个教学班,平均班额75 人,2012 年秋季一年级新生预计达到650 人,而六年级毕业班只有6 个。

经过多次调研和实地考察,云梦县教育局决定,对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分别采取“一合一分”的策略。

“一合”是将实验中学同与之一街之隔的城关中学合并。合并前,城关中学不足600 人,而实验中学有2000 多人。合并后将两所学校的教师打通安排,原实验中学校区办初一和初二年级,新校区办初三年级。全校新生电脑摇号,平行分班。

“一分”是将云梦县原棉纺子校改建成实验小学城北校区。对该校进行改造和维修,教室配备“班班通”,新建标准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环形塑胶跑道和功能教室。同时,从实验小学本部挑选作风过硬、业务精良、深受家长信赖的教师到城北校区任教。

为确保“一分一合”的顺利实施,云梦县教育局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下发《致家长信》、入户家访、召开家长代表听证会等,广泛听取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在充分吸纳民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尽可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实验小学城北校区的操场上,记者看到孩子们正在和老师玩两人三足游戏。实验小学校长周建中说:“过去学校面积小,一搞活动,学校就人山人海,十分拥挤,组织跑操还要分年级进行,现在好了,校园空间大了,教师、学生都感觉轻松了许多。”

怎样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王幼柏说:“直面现实,千方百计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直指难点:守住校园安全的底线

过去的一年,对伍洛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来说,最新鲜、最温馨的事一定是他们坐上了全新的、安全的校车了。

2012 年,云梦县教育局在云梦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多渠道筹集资金200 余万元,购置了16 辆标准专用校车,分到最困难、最需要的学校,解决了让家长们牵挂不已的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问题。

“保障学生安全是学校教育的底线,而守住了这条底线对教育来说,就是做了一项最大的惠民工程。”在王幼柏的倡导下,云梦县从涉及学生安全的各个方面入手,建立起了维护学生安全的立体网络。全县实行“日周月”管理制度,各班级要在每天第一时间对学生未到校情况进行登记,并及时上报学校,查问原因,妥善处置。各年级每周要查找问题,及时解决,无法解决的上报学校,学校每半个月汇总一次;学校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向教育局汇报。层层把关,把学校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府河和漳河从云梦县东西两面环绕而过,丰富的水资源,让云梦拥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同时,也让夏季学生溺水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云梦教育工作不得不面对的难点。

云梦县教育局在中小学扎扎实实开展“八个一”防溺水活动,即通过上一堂班团队课、出一期宣传专栏、举行一次“珍爱生命”承诺签名仪式、组织一场知识竞赛、印发一份宣传单、进行一次家访、设立一批警示牌、组建一支巡逻队等系列措施,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同时,2012 年5 月,云梦县临河学校组成8 校联合巡河队,轮流到河湖、池塘、堤坝上巡逻,设置警示牌,悬挂横幅,宣讲防溺水安全知识。“双休日、节假日我们也照常义务巡河,杜绝了学生离校后溺水事故的发生。”云梦县城关学区主任张晓萍是“8 校联合巡河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她认为,教育局之所以把防溺水工作做实、做好,就是要让全社会看到教育为学生安全所做出的努力。

“学校安全工作抓实抓细了,外出务工的家长就更放心了,社会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度和满意度自然会更高。”王幼柏说。

关爱三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才是得民心的教育

2012 年10 月的一天,倒店乡罗庙中学九年级的学生蔡敏在放假后没有按时返校。班主任查询得知他不想读书了。这迅速成为罗庙中学的一件大事。校领导和班主任立即家访,做通了他和家长的工作,并将他接回学校。留住了人还要留住心。通过与学生谈心,班主任得知蔡敏感觉升学无望,才选择了辍学,考虑到他平时喜欢画画,班主任引导他加入美术兴趣小组,引导他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上述这一幕,只是云梦县“三生”关爱工作的一个缩影。和许多县域城市一样,“打工经济”发达的云梦县,留守孩子众多,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校贫困生、学困生、留守生等“三生”问题严重,防流控辍压力很大。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三”策略:建立三项机制,落实管理责任;采取三项措施,优化育人环境;开展三项教育,促进健康成长。三项机制是指建立信息档案机制、家校联系机制、目标考核机制;三项措施是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学习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生活环境,注重综合治理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三项教育是指心理疏导、个别辅导、活动引导。

在教育局的导向推动下,以“育好每一个学生、惠及每一个家庭”为目标,全县各学校在关爱“三生”、防控辍流工作上各显神通。清明河中学“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的动人事迹受到省级媒体关注。吴铺学区实施“153 工程”,1 个教师辅导5 名学困生、3 名留守生,取得显著成效。胡金店中心小学重点吸收“三生”参加兴趣小组;伍洛中心小学大力推行“阳光”教育,加强对“三生”的心理疏导。

云梦县倒店学区在关爱“三生”工作上一直走在全县前列,提起全学区“零辍学”的工作成绩,学区主任张鹏明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他们实施的“六个关爱”(每周班主任和留守学生谈心一次、辅导一次、陪餐一次,每月对留守学生开展一次家访、一次社会实践,每学期进行一次资助)和“六个优先”(留守学生教室座位优先、寝室床铺优先、贫困资助优先、亲情电话优先、图书阅读优先、解决实际困难优先)的经验。

张鹏明说:“‘三生’中最突出的就是学困生,学校对这些学生登记造册,耐心帮扶,各科教师都针对他们制订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按照‘小步走、多激励、细指导、勤反复’的原则进行帮扶。”

教师节晚会,云梦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出席并为优秀教师颁奖

师德报告团:把教师群体的优秀亮出来

“教育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和未来,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云梦县委书记张汉平带领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出席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晚会,为优秀教师颁奖。晚会上,“师德标兵”表彰成为引人瞩目的一环,这些师德标兵,曾经组成师德报告团,在全县巡回演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面对浮躁功利的社会,教师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师德报告团的教师们给出了最响亮、最朴实的回答。云梦县举行师德巡回报告会,就是要将优秀教师群体推向“前台”。

王幼柏说,组建师德报告团,目的在于“感动人、激励人、教育人、引领人”,能入选师德报告团,对教师是一种荣耀,因为这些教师不仅业务精湛,而且爱教育、懂教育,是全县教师队伍的楷模。

“教育代表社会的良心,要通过教育把社会正气发扬光大。”王幼柏在全体干部大会上直言,“想提干不要来找我,评职称不要来找我,但是在工作中遇到困惑、在发展中遇到难题一定要来找我。”自上而下优良的教育风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感染着全县教职工。

2012 年,云梦县隔蒲镇祥山中学让很多来这里参观的人十分惊讶,这所地处农村乡镇的学校,教学条件竟然比许多城区学校还要好。近两年,深圳美丽集团捐资助学700万元,使这所原本条件一般的学校旧貌换新颜。美丽集团董事长欧阳祥山说,家乡的教育发展令人感动,所以他要尽一份力量。

在云梦,企业家捐资助学成为学校发展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教育的魅力。

持续、动态的均衡需要机制作保障

掉转指挥棒:将重点高中指标完全分解到校

2012 年 中 考,罗 庙 中 学172 人参考,53 人被云梦一中录取。校长蔡超波介绍,在高中招生政策改革前,上县一中只能是少数几个尖子生的专利,而现在,更多的学生获得了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得益于中考“松绑”后的宽松环境,罗庙中学的课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武术操、舞蹈等均代表云梦县在孝感市夺得第一名。

蔡超波所说的高中招生政策改革,指的是将重点高中指令性招生计划完全分解到各初中学校。教育局根据各初中学校参加中考人数、中考合格率等指标,按照相应的权重,计算出各校重点高中指标数量。2012 年,参加中考人数占比60%,中考合格率占比40%。而在2010 年之前,除了参加中考人数和中考合格率两项指标外,还包括优秀率。据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初的指标是5 项,现如今仅2 项,比如随着全县教育公平的深入推进,优秀率已经不具有参考意义,所以就予以调减。

将重点高中指标完全分解到校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机制问题。如今,各初中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再仅仅围着尖子生转,因为一要保证参加中考的人数——不能冷落成绩不好的学生,导致他们辍学;二要看中考合格率——不能只顾培优而忽略转差,要面向全体学生。

建立流通渠道:让师资在全县流动起来

2013 年1 月15 日,清 明 河中学青年教师黄菊萍执教的优质录像课《与尊重牵手的365天》,获得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主题班会课大赛一等奖。“这堂课能在全国获奖,得益于学校的‘启明星’团队成员对我的指导和帮助。”黄菊萍说。

2012 年8 月,经 主 动 申 请,教育局人事股副股长万俊和另外三位城区优秀教师组建成该县首批农村教师“启明星”团队,一起来到清明河中学,开始了三年的支教生活。

与以往支教不同的是,“启明星”团队犹如一个有建制的作战单位,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资源等各方面对支教学校进行“全面支援”。“启明星”团队成员之一、原云梦县实验中学数学教师朱春华,用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测试卷测验清明河中学的学生,进而统计、分析两校学生的不同,既为自己有针对性地开展支教提供依据,也让农村学校的师生体验到了城区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清明河中学依托“启明星”团队实施教师成长“青蓝工程”,新招聘的青年教师叶霞,在学校“青蓝工程”的影响下迅速成长,2012 年10 月荣获“孝感市实验优质课大赛”特等奖。

和“将重点高中招生计划完全分解到校”机制的建立一样,城乡教师交流互动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由于云梦县地处平原,而且国土面积不大,交通便利,最偏远的乡镇到县城也不过40 分钟车程,所以很早就开始实施联片走教制度,为走教教师解决交通补助,并在评先表模上给予政策优惠。

近年来,云梦县根据各乡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紧缺教师情况,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30-50 位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同时,各乡镇学校也选派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促进城乡师资的互动和均衡发展。

“这里的办学条件很一般,但学校师生关系融洽,领导老师亲如一家人,我很享受这种快乐的氛围。”曾玉华在罗庙中学资教期满后回到老家宜昌,2012 年又通过省教育厅统一招考回到该校工作。

确立新标杆:制定符合教育规律的新评价机制

云梦县清明河中学八(4)班朱佳新同学以前是一个问题学生,厌学、反叛,经常上网玩游戏,有时甚至彻夜不归,因脾气暴躁和同学关系紧张。老师安排他负责管理班上的电脑,获得鼓励的朱佳新三度参选“进步之星”最终获选,现在他成了学校广播室的管理员。在清明河中学,橱窗里展示的不是“考试之星”,而是“运动之星”“卫生之星”“学习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

校长王德坤介绍,这些校园明星以班为单位每周评选一次,每“星”每次评选两人,被评上学生的照片会挂在教室里的“上周星级学生荣誉榜”上,下面附上他们的获奖感言,直到下周产生新的星级学生才替换下来。

在评选中,学校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自主性。获奖学生由全班同学“海选”产生,首先由学生推出候选人,由全体学生票决,支持率高者当选。班主任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每一名学生一样,只有推荐权没有决定权。二是参与性。在制订各“星”标准时,注重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而不是结果。三是多元性。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态度、习惯,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

7成功。四是引导性。教师会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适时引导,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慢慢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管长远的教育。”王幼柏认为,认定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体现了教育的价值选择,用分数这一把尺子去划分学生好坏,是对大多数学生的否定和伤害。

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对教育的考评和管理方式也要随之转变。对学校的考评、对校长的考评不再看分数,重常规、抓过程管理成了云梦县教育局对各学校考核的重点。

开展常规管理“校校行”活动是云梦县教育考核的一项常规,活动采取“一听、二看、三查”的形式进行,即听取学区主任、学校校长工作汇报;看大课间操活动,看校园文化建设及环境卫生;查课程开设、各类计划制订、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查学校安全制度建设及安全工作情况,查在校学生人数及学校开展关爱“三生”情况。而且,活动前“不打招呼”,看的是教育的本色。

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王牧照说,常规管理“校校行”活动还可以转变机关干部服务基层的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行政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把学校管理有效落实到每日、每周、每月的常规管理之中。

可持续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基础

在吴铺中学的音乐教室,记者被别出心裁的装饰深深吸引。天花板设计成黑白相间的钢琴琴键造型,四周墙壁上是各种跳跃的音符——这是学校教师用自己的智慧为学生营造的一方音乐天地。与音乐教室一样,美术室、图书室、实验室等也都凝聚了师生们的智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素质的重要场所。

在各个办公室的墙上,都贴着学校“153”工程的详细介绍。“153”工程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的“3”,指每一名学生每学期要培养3 个特长,即唱一首歌、跳一曲舞、画一幅画,并且要求每个班30%的学生歌、舞、画达到优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

校长程运元介绍,每位学生都参加了兴趣班,兴趣班打破行政班界限,“走班”上课。每位教师都要为学生培养特长贡献力量,有特长的教师负责培养特长,没有特长的教师则担任兴趣班的班主任,负责为学生发展特长服务。兴趣班的开设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潜力,许多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的学生,在特长班里找回了自信,也找到了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与吴铺中学一样,云梦所有中小学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想尽办法为学生提供特色发展的条件,并且形成制度,保障落实。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通过文化课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但是每一个人都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为学生多提供一些选择,就为学生发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多提供了一条道路。”王幼柏说。

深圳美丽集团董事长欧阳祥山先生捐资700 万元,改扩建隔蒲中学,使学校办学条件一跃而成云梦农村学校的一面旗帜

享受健康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的根本任务

2011 年11 月,云梦县承办了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健康课堂研究”云梦实验区现场研讨会。

云梦县是全省健康课堂研究的六大实验区之一,课题组办公室设在县教研室,全体教研员都是课题组指导成员。通过研究、论证,课题组确立了6 所试点学校,各校也确立了不同的研究课题:梦泽高中的“健康课堂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研究”和“健康课堂班级‘三制’研究”、实验中学的“健康课堂导学案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吴铺中学的“健康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研究”、实验小学的“健康课堂对于教师素质要求的研究”、城关二小的“健康课堂中学生自学技能的培养与研究”、伍洛镇中心小学的“健康课堂互动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验”。按照课题组的规划,目前各学校课题研究正处于实验与研究的初级阶段,各项研究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城关二小在开展健康课堂课题研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兵教兵”,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学校学风日盛。

梦泽高中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学生快乐学习、让教师幸福工作为目标打造健康课堂。通过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注重让学生在体验、展示中培养积极、自信的健康心态,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

吴铺中学的课堂改革从未停止过。2008 年,时任吴铺中学校长何羽在学习山东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339”课堂模式。2010 年,延伸提出了“153”教育工程。

如今的吴铺中学,不仅在教室里实现了学生分组学习、课桌拼成圆桌的“圆桌模式”,而且学生爱上了学习、学会了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预习、激发学生质疑。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

养成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义堂中学是云梦县教育局确定的养成教育首批试点学校。学校把养成教育渗透到课堂中,编印了《行为规范七字歌》《学生行为养成教育25 条要与不要》,建立了多项评比、表彰制度,组织师生学习,并进行检测。然后,以日常活动为载体,开展实践教育。作为二十四孝之首黄香的故里,义堂中学开展“读《黄香》,讲孝道”活动,要求学生做到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顺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社会等“四带”和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语“五无”,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习惯。

云梦县实验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县教育局围绕学习、生活、品行、礼仪四个方面,分别列出了重点训练和培养的“十个习惯”,先后六次召开专题现场推进会,树立了一批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建立了一套系统完善的养成教育运行模式。各学校制定了有关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一系列规定,建立了多项评比、表彰制度,实行了学校行政巡查、教师值日、学生值日制度,印制了各类检查记载表,通过开展“七个一分钟”、“十个习惯”、“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操、艺术节、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训导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多年的积淀和熏陶,各学校的习惯养成教育已成为一种文化,润物无声地熏染着这里的每一个人。记者走访发现,不管是县直学校还是农村学校,环境都是一样的干净、一样的整洁,学生都是一样的有礼、一样的阳光,校园都是一样的有序、一样的动静自然。

2012 年9 月,云梦县教育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同月,云梦教育高标准通过了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这不是终点,而是云梦教育发展新的起点。”王幼柏说。

猜你喜欢

中学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多解中学创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学校推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