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微调手法配合雷火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2013-11-12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5期
关键词:颈性雷火微调

江 旭 任 燕

(1.安徽省铜陵市中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2.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颈性眩晕为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由于颈椎退变,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表现以阵发性头晕、目眩伴转动头部即发眩晕、甚至猝倒为特点。笔者近年来以颈椎短杠杆微调手法配合雷火灸疗法[1]治疗颈性眩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O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60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诊断。排除心血管疾病性眩晕,如高血压、低血压等;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头部外伤后的眩晕;全身中毒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8~63岁,平均45.50岁;病程2 d至9年;急性发作时间平均11.35 d。对照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0~67岁,平均45.50岁;病程2 周至9年;急性发作时间平均8.75 d。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颈椎微调手法配合雷火灸治疗。(1)颈椎短杠杆微调手法操作步骤:①患者先取俯卧位,术者用一指禅、法、按揉法放松颈部、背部肌肉,再点揉棘旁阿是穴、风池、天宗、肩井等穴位,每穴约1~2 min;②上颈椎微调手法,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上,棘突偏凸侧朝上,颈部肌肉放松,术者站于其头端,以一侧拇指自前向后顶住患者错位颈椎凸起之横突前结节,另一手拇指自后向前顶推下一椎(上一椎亦可)之同侧横突后结节,两拇指成前后相对剪切交错关系,术者两拇指分别顶推组成同一活动节段的相邻颈椎横突,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与术者手法操作协调的前提下,再突然加大拇指顶推力量,扩大椎骨旋转运动幅度3~5°即可;③下颈椎微调手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颈部肌肉放松,头部转向颈椎棘突偏凸侧。医者站于其患侧,以一侧掌根部抵住患者枕骨外下缘,另一手拇指按压于错位椎骨之对侧横突后结节。医者先以托患者枕部之手将其头颈向头端牵拉片刻,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与医者手法操作协调的前提下,再突然加大枕部推冲力量,同时拇指推冲横突向前外用力,即可整复。(2)雷火灸治疗[2]操作步骤:①灸疗部位为C1~7棘突和颈部两侧,穴位取风府、风池、大椎、肩井、阿是穴、颈椎夹脊;②患者坐位或俯卧位,点燃2 支雷火灸条(每支长约3 cm),放入灸盒中,灸盒架在颈部,先灸约10 min后,以颈后部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感为度;再点燃1 支雷火灸,可用雀啄灸法继续施灸于风池、风府、阿是穴、大椎、双肩井、颈椎夹脊,每个穴位约2 min。对照组单予颈椎短杠杆微调手法[1]。两组均以10 d 为1 疗程。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发作时,根据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案,予以治疗,症状消失或改善之后,180~190 d 内采取电话随访。

1.3 疗效标准[2]治愈为眩晕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半年无复发;好转为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随访期间,偶有加重,治疗后减轻;无效为眩晕症状无改善或稍减轻,随访期间,眩晕症状时有发生,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 检验及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10 d 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10 d 后治愈加好转21例(70.00%),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2例(40.00%)(P<0.05)。

2.2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n)

3 讨论

“颈性眩晕”病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范畴。常见中老年患者,多因脏腑功能减退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导致痰瘀内生,阻于脉络,脑失所养。历代医家从多角度对眩晕病的发生作了阐述,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气不足”,“髓海不足”、“无虚不能作眩”、“无痰则不作眩”等经典理论。现代医学认为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间盘突出或钩椎关节错位,使颈部力量平衡失调,导致椎间排列紊乱,引起椎-基底动脉受压或屈曲[3]。

雷火灸方面通过强大的火热力及红外辐射力,在用灸区域的面、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同时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组织深部达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扶正驱邪等疗效[4]。

脊椎微调治疗颈型眩晕,主要在于增大、增宽颈椎椎间孔隙,解除颈部肌肉紧张,缓解颈椎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颈椎微调手法从生物力学出发,在旋转和顶按压手法相互配合的综合作用下,纠正寰枢关节、小关节错缝等,尽量使紊乱或错缝的颈椎小关节和椎体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和生理曲线上,使颈椎内外生物力学达到平衡状态,扩大椎间孔和横突孔的孔径,解除错位患椎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的刺激和压迫,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

在临床中笔者发现,有很多患者在接受脊椎微调手法配合雷火灸后,在急性期,可以更好地缩短疗程。同时通过半年后的随访结果,可以看出,采取脊柱微调手法配合雷火灸治疗的患者,眩晕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的脊柱微调手法。同时雷火灸操作简单方便,患者家属可在家中单独操作,在不影响疗效的同时,亦可缩短医师的治疗时间,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1]赵时碧.中国雷火灸疗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39-4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3]姜密,施杞.颈椎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2):52.

[4]阎杰.雷火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100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7):53.

猜你喜欢

颈性雷火微调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乐海乐器“微调轴”研发成功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我国的民族优惠政策应往何处去?
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温胆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