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3-11-11罗丽琼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

罗丽琼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才更大!

[关键词]语文 学习 兴趣 培养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力求认知、探究某种事物,并伴随着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与成才的动机源和催化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因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则是每位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经过近年来的学习、摸索,我得到了一些经验的积累。在这,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课部分至关重要。好的导课,短短几句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走,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好奇心和有趣心理是新区的开始,也是继续一件事的基础。在导语设计中应注意曲直隐显交互为用,在保持启发性特征的前提下,应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其长时间的思维积极性。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新课文、新知识的关注和探究热情,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如:巧设悬念导入、讲故事导入、图片导入、实物演示导入、录音导入、审题解题式导入、复习旧知式导入等形式,创设一种情景,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及一些适当的手势烘托出一种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看、听、说、想多种感官同时运用,以引导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兴趣,牵动学生情感,使其心理处于兴奋状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用激情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是教与学的桥梁。真挚、热情洋溢的语言,让人听了如坐春风;高低转折、抑扬顿挫的语调,让人听了得到美的享受;气势恢宏、铿锵有力的语调,让人听了激情昂扬,受到鼓舞。文学是人学,是以情铸成的,教师讲课情注其中,文字就不再是无生命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能给人以启示、以鼓舞、以力量的东西了。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让课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优美的语言……流注到学生心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应用多种教学形式,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程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如:为了纠正错别字,设计一个“错别字医院”专栏,把学生经常出错的错别字写在专栏内,作为“病人”。让学生自愿当“小大夫”,给错别字“治病”,并要求找出“病因”。对难辨的错别字,还鼓励“小大夫会诊”。这样“治愈”一个“病人”,就学会了一个错别字,而且根治力强,旧病不再复发。小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积极投入,思维活跃,即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激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如:学习童话类的文章时,老师事先设计“童话王国”的版面,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兴趣。学习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时,让学生扮演角色,上台“演一演”,不仅给全班学生创造了亲身体验的机会,又为有“演员天分”的学生提供了展示锻炼的机会。学习写景抒情的文章时,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全班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辅助教学。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有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他的强烈注意和很大兴趣。现代教育工具多媒体那优美的乐曲、动感的画面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平时的学习活动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举办图书角、阅读月、组词比赛、词语串联、成语意思及使用讲解、写作月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一堂语文作业课上,一名小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她身边,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她惶恐不安,如临大敌。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教师看了以后,轻柔的朝小女孩一笑,夸赞道:“非常好,很有想像力,多有灵性啊!”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心头一暖,胆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教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走上讲台,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欣赏和鼓励带给小女生无穷无尽的动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学习热情特别高涨,特别用功,成绩一跃成为班级第一名。由此说明: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另外,我们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落伍者”,更不能总是给学生“敲警钟”,而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有时,我们对学生的某个行为或某个方面取得的进步特别满意时,还可以给孩子一个特殊的奖励,如加分、颁发奖品、给他某一特别的权利等等。“好极了!”“就是这样!”“我为你自豪!”“棒极了!”“真是不可思议!”“真不错!真有你的!”“精彩极了!”这些美好的话语,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

总之,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才更大!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迈出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思维发展心理学》朱智贤,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

[2]《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反思》.崔玉芬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刘厂镇大波那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