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2013-11-11侯俊英宋巧红张彦航
侯俊英 宋巧红 张彦航
[摘要]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志。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师生关系融洽,亲和力强,学生爱戴,教育效果好。反之,缺少人格魅力的教师,学生不服气,没有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教学效果无从谈起。因此,如何使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要求教师既要研究教学方法、提高学术水平,同时也要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
[关键词]人格魅力 教学效果 教书育人 教学方法
人格是指人的性烙、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通常是指教师在思想感情和个人性格方面所具有的非凡的品质和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是教师作为职业主体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感悟和不断完善所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为人师表、不断进取,具有良好的性格特性,对学生真诚的爱,富有幽默感等,是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呈现。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人格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教师从事的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会以自己一定的立场、观点、行为道德、形象气质和精神境界影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一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并不会因学生的毕业而终止,而是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继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1]。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强调的“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而,一直以来教师们都在不懈的努力、苦心钻研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勿视了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勿视了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通过对学生评教结果的统计发现有80%以上的学生会对教师在学知识水平、幽默感、感染力、鼓舞力、亲和力、向心力、号召力及责任心等几个方面加以评价,这足以说明教学质量除与教学方法相关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教与学这个主导与主体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对其所教学生的学习生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与学生相处越融洽,在教授知识方面就更易成功,教师的角色行为影响着“演出”的效果。
教师的人格魅力会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渗透、融合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是较好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实践中培养和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二、高尚的品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根本
教师人格,大多数人认为是师德的简称,这无可非议。因为师德恰是教师人格的核心因素。“德者,才之师也”,德是教师人格的灵魂和根本,它决定教师人格的发展的方向。失去了德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创造力[2]。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作用于对学生的教育手段。
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在这个时期,学生们需要确立自己的生活坐标。他们常常把会把教师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的方法看作典范。教师的高尚品德最容易被学生所效法,使学生能够自觉意识到要按照教师所显现的道德规范来校正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而对自己重新设计。因此教师的高尚品德不仅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还会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三、较高的知识水平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可见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成为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呈现。教师知识面宽会使学生信服、敬佩,使学生自觉接受其影响,希望做老师那样的人。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会使学生感到听其课程会长见识、得知识、懂道理。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者的教师,必须勇于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主动向他人甚至是学生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用自身的学识吸引学生。
四、良好的性格特征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
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其在教学中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教学任务之前,教师就必须把自己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正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
1.激励人格使教师成为愉快教学的倡导者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和激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满足。讲课时的全身心投入,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表现力,用激情感染学生;不断地与学生沟通、眼神的交流;也可以用丰富夸张的手势、不断的微笑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引导所有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热心与关怀使教师更具亲和力
热心的教师,会经常微笑。教师的微笑教育是内涵丰富的艺术,教师人格魅力的最好渗透是心灵的沟通,是欣赏与尊重的重要技巧。教师的微笑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3]。教师微笑着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表示赞赏;对学生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感兴趣,并向学生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喜好和意见。只有对学生热心,学生们才会接近自己,向自己敞开心扉,才可能引导学生们说出他们的意见、感觉、想法。教师还要主动地将学生们的意见、感觉、想法纳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这样才能做到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得到相应的知识。
教师在认知学生行为时,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特点,针对不同人格的学生,如逆反心理、自尊心过强或被动学习的学生,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表现出不同的关怀,不能一味追求师道尊严,应该换一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屡关切的目光、一句亲切或诙谐的言语,都会让学生感到一份关怀和信任,使师生互动成为一种积极的,有利学生人格的发展过程。
3.爱心和责任心使教师成为学生人格发展的引领者
老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同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不同的心理倾向,形成尊重和信赖、恐惧、轻视或对立等心理。当某种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学生就会以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状态来对待老师的教育。比如:学生会对老师缺乏爱心的批评教育产生抵触与不满,形成厌恶和仇视的心理;老师冷漠的情感只能换来学生冷漠、厌恶、敌视,甚至会对这门课程产生厌烦心理。
学生的人格发展需要爱,作为教师,要以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引导学生,无私地奉献自我,不仅关心学生的现在,而且关注学生的未来,从而对学生产生持久性的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要以宽厚的同情心包容理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人格。教师必须理解学生的感受,包容学生的缺点,分享学生的成功。即使是严厉的批评,也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能以势压人,更不能是简单粗暴地训斥或嘲讽。要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严与爱,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五、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也是教师在学科知识及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提高修养的过程[4]。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师意识。所谓教师意识,指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师身份,对教师的社会价值、意义及作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
教师要做到排除干扰和诱惑,严格地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磨练,不断实践。教师只有具有一种教好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只有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不图名利,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知识的启蒙者、智慧的开拓者、心灵的陶冶者,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会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才会去追求永无止境的教育艺术,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另外,现代教师还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主动研究学生特点,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5]。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结束语
教师的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呈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之总和。作为教师,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动中养成良好的素质和品德。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高师能,注重师德,才能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庆昌.教学主体的角色德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15-16
[2]王荣德.教师人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7-228
[3]顾明远.名师的人格教育力[M].九州出版社,2006:58
[4]鞠南利.山东教育出版社[M],1999:19
[5]《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29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