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箍筋偏位的预控及处理措施
2013-11-09赵霄剑
赵霄剑
(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山西太原 030009)
0 引言
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柱墙钢筋偏位、顶板钢筋偏位、梁箍筋偏位等现象。目前柱墙钢筋偏位主要通过设置定位梯子筋进行控制;顶板钢筋通过设置通长马凳及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人看护及时调整来控制。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梁箍筋偏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1 原因分析
1)施工过程中“三检制”没有落实到位,导致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箍筋的排布随意,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间距进行绑扎;2)箍筋绑扎不牢固;3)由于混凝土浇筑时导致箍筋移位,使两根箍筋并在一起,致使实体检测时只能检测到一根钢筋;4)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仪器感应不到。
2 处理措施
针对梁箍筋偏位的情况,采取的措施分为事前控制措施及事后处理措施。
2.1 事前控制措施
1)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规范要求间距进行箍筋的排布、绑扎;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对不符合要求部位进行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箍筋与梁交点必须全部用22号火烧丝成八字扣绑扎。3)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的分布情况全面了解。尤其对暗柱、门窗洞口过梁及洞口加筋等钢筋较密的部位,进行技术处理,无法插入常规50型振动棒进行振捣,采用小直径振动棒进行振捣。对移位箍筋及时进行修复。4)严格控制梁箍筋保护层厚度,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方进行侧模安装。
2.2 事后处理措施
某住宅小区工程在进行实体检测时,发现个别框梁箍筋偏位过大,经建设单位、实体检测单位、设计单位等参建各方共同讨论研究后决定,需对箍筋间距过大部位进行处理。施工中常采用粘贴碳纤维及灌浆料进行处理,下面主要对灌浆料处理进行简单介绍:
1)材料:a.灌浆料:采用CGM无收缩高强灌浆料,该产品具有无收缩、无腐蚀、高强度、大流动的优点,不泌水,在水灰比很低的情况下,仍有很大的流动性,可填充全部空隙,3 d抗压强度大于45 MPa,28 d抗压强度大于70 MPa,无收缩粘结强度高,钢筋的握裹力28 d龄期大于60 MPa,能与新老混凝土有牢固的结合。因为是无机灌浆材料,不老化,对钢筋无锈蚀危害,是新型的加固处理材料。灌浆材料必须提供产品说明书和材料检测报告,产品的性能应该符合规范GB/T 50448-2008的要求,灌浆修补达到龄期后进行回弹测试,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准。b.钢筋:采用图纸设计钢筋,并经复试合格。
2)处理方法:对实体检测时显示箍筋间距过大,不符合图纸要求的部位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是采用混凝土开槽,补上箍筋后用灌浆料进行封闭(如图1所示)。
图1 箍筋间距过大的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2 箍筋配置示意图
图3 浇筑完毕效果图
3)施工工艺:a.根据实体检测报告,对照施工图纸,查出需处理梁所在位置;b.把梁箍筋间距过大需要补上箍筋部位进行定位,并用粉笔在梁上进行标识;c.用切割机根据补箍筋的位置进行切割3 cm宽的缝,然后用凿子凿3 cm宽的槽,槽深达梁的主筋;切割时对切割机进行限位,严禁切割主筋;d.按照梁的断面进行配置箍筋,箍筋套在梁主筋后,箍筋进行封闭,用点焊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e.清除灌浆槽中的杂物,灌浆前24 h用水润湿,浇捣时不得有积水;f.采用定型钢模模板,用钢管和顶丝顶撑,与梁混凝土表面用双面胶进行密封,防止灌浆时板缝漏浆;g.根据设计配合比,称量各种原材(每袋灌浆料加水量为粉料重量的13%~15%),加水拌合,人工拌合时,水分两次加入,拌合时间3 min~4 min,可根据施工要求的流动度(坍落度)调整加水量,一般不超过13%,冬季施工用不超过50℃的温水拌合;h.采用溜槽法进行灌注,灌注应持续进行,在初凝前灌注完毕,二次灌注时,应从一侧或相邻的两侧多点下料,直至另一层溢出为止,当孔过深,间隙小时,采用竹板条拉动导流,排气,并适当敲击模板,使其浇捣密实;i.浇捣后3 d即可拆除模子,并采取保护措施,浇筑完成效果如图3所示;j.支模时支撑牢固,搭设施工脚手架施工,施工时注意安全,钻孔和开槽时注意用电安全。
3 结语
本工程采用灌浆料处理梁箍筋偏位,施工完成后,通过对处理过的梁的观测,未发现新旧混凝土开裂等现象,混凝土现场回弹后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尺寸偏差满足规范要求;通过本工程处理梁箍筋偏位采用的灌浆料处理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应用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2]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GB 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
[4]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5]GB-T 50448-200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