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海陆联动发展研究
2013-11-04郑冬梅
郑冬梅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管理学教研部,福建 福州350001)
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以蓝色经济区为目标指向,本质上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其发展过程围绕三个基本要素:产业、资源、空间。必须实施陆海统筹战略,实现以海带陆、以陆促海的双向联动,直至海陆一体发展,这已经为世界发达沿海国家、区域的成功实践所证实。[1-2]海陆联动发展强调海洋与陆地经济产业要相互延伸、相互带动、实现共同发展[3],因此,本研究认为海陆联动发展是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问题,海洋产业作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系统,能拉动陆域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因此,促进海陆产业关联,构造陆海产业网链,在具体领域合理布局陆海产业,是实现生产要素达到最优配置、使陆海系统产出效应达到最大的必然途径。[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整体进入调整阶段。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海洋经济增速整体放缓。2011 年我国海洋经济整体上呈现“量增速减”的特征。《2011 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可比增速10.4%,虽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1.2 个百分点,但较往年有所减缓,与上年相比回落了4.3 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与上年相比回落了0.2 个百分点。从多年表现来看,海洋经济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波动具有放大效应。[5]2012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达到50087亿元,增长7.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及海洋生产总值占比与上年相比,分别回落了2.5个百分点、0.1 个百分点。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过去两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在海洋新兴产业的强劲带动下,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仍然维持近8%的增长。其中,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电力业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较快,2012年共实现增加值253亿元。[6]
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判断已成为人类共识,海洋世纪有着丰富的内涵,健康、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其重要标志。纵观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国际竞争的新舞台。海洋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与技术密集型。全球海洋产业正转向“三、二、一”型结构,海洋产业发展过程日益注重资源节约及综合利用,充分考虑海洋生态和经济的协调。海事服务、海洋工程装备和滨海旅游催化海洋产业的融合、跨界发展。[7]
我国在“十二五”国家海洋战略框架下,2011年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和《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沿海省区都完成了各自的“十二五”海洋经济规划,着力开海兴业。全国由北向南,北起辽宁沿海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区、黄河三角洲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形成一片海洋开发的热潮。福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扼东海与南海之交通要冲,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海洋省份。福建从建设海洋大省到建设海洋强省,当前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机遇意味着一种可能的存在,战略机遇期就是必须从更高层次、更长远的谋划来把握机遇,并使可能转化为现实,将发展海洋经济的诸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现实竞争力,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实现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
《规划》定位海峡蓝色经济区为:深化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全国海洋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全国海湾海岛综合开发示范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创新海洋综合管理试验区。并提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未来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300 亿元;海洋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44.5∶51.5,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形成若干以重要港湾为依托,布局合理、优势集聚、联动发展的海洋经济密集区,两岸海洋经济合作核心区基本形成;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建成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近岸海域一、二类水面占海域面积力争达65%以上……。到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8]无论从《规划》提出的定量目标还是定性目标来看,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到2015年要完成海洋经济7300亿元的总量目标、海洋三次产业比为4∶44.5∶51.5的产业目标,以及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即海洋经济总量至少应该达到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3%以上,就必须保证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维持在14%以上。从目前来看,这并不容易,由于福建区域经济的外向度较高,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加之海洋经济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波动具有放大效应。因此在未来的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必须探索、遵循海陆联动发展规律,突破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快产业、资源、区位三者的融合,确保海峡蓝色经济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海陆联动分析
(一)区域经济对海洋经济的依赖度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1年来,福建区域经济对海洋经济的依赖度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见表1)。2012年,福建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了5220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26.5%,列于国内沿海省市第5位,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4%,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柱。
同时,经过相关性计算得出,2001~2012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关系数为0.992,这说明福建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从发展趋势看,福建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条件,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海洋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仍将不断提升。届时,海洋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份量还将进一步提高。
表1 2001~2012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对海洋生产总值依赖度的变化 单位:亿元
(二)海洋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
福建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性要大于海洋产业内部的关联,这表明海洋产业对陆域产业依存关系更密切,陆域产业的发展对海洋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大,而海洋产业内部则相对独立。[9]海陆产业联系紧密,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产业关联拉动相关陆域产业发展,在海洋产业发展的较高阶段体现则更为显著。以下具体分析福建海洋产业对陆域产业的产值拉动效应。
某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公式[10]:
其中:M 为上一年度某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V1为本年度某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V2为本年度经济增长率,L 表示某产业拉动了该地区经济增长L个百分点。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2007~2012年海洋产业对福建经济发展的产值拉动效应(见表2)。
表2 2007~2012年海洋产业对福建经济发展的产值拉动效应
从海洋产业整体来看,2007~2012年海洋产业对福建经济增长平均拉动2.91个百分点,海洋产业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海洋产业三大部门来看,对区域经济发展平均产值拉动效应最大是海洋第三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增长1.46个百分点,其次是海洋第二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增长1.45个百分点,而海洋第一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最小,为0.24个百分点。海洋三大产业的变量效应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
另据2012年福建海洋经济统计显示,各具体海洋产业对海洋经济贡献度差异较大,海洋渔业771.75亿元,滨海旅游业540亿元,海洋运输业及仓储业149.2亿元,海洋建筑业135亿元,海洋船舶制造和修理业56亿元,这五大海洋主导产业增加值达1652亿元,贡献度大,占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的70%以上。而海洋生物制药和保健品业仅23.8亿元,贡献度较小。从福建海洋三大产业对福建海洋经济贡献度比较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的良好趋势,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海洋经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显较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
(三)海陆产业结构演化轨迹与趋势
2001~2012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2.1%,而同一时期福建海洋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27.2%,大大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但站在产业发展演变的时间维度来考察,陆域产业整体高度化水平大大高于海洋产业。福建海陆产业结构的演化轨迹是不相同的。我国市场化改革30年来,区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陆域产业结构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三结构调整为二三一结构。从2001~2012年,虽然当前仍保持在二三一结构上,但已进入第一产业继续收缩、第二产业面临触顶,第三产业小幅增长的新阶段,比较接近于三二一产业的高级结构状态。同时,海洋产业从一三二阶段,到三一二阶段,再进入三二一阶段。但从海洋产业发展演化的普遍规律看,此阶段并不是稳态的高级产业结构阶段,还必须经历二三一的返复演进,最终再达到稳态三二一结构(见表3)。
表3 2001~2012年福建省海陆产业结构的变化及经济增长率
2012年,福建基于人均地方生产总值约5.3万元的指标衡量,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从陆域9.0∶52.2∶38.8的三次产业结构判断,福建处于工业化后期的起步阶段;从58.1%城镇化水平看福建则是迈入工业化中期门槛。因此,综合起来推估福建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但已出现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明显特征。
根据福建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7∶51∶42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6万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0.1%。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将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源自经济系统的、依靠技术进步驱动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正在形成过程中。从今后更长时间的发展来看,海洋第三产业应对福建海洋生产总值有较高的贡献度,海洋第二产业次之,最后是海洋第一产业。这个趋势与发达国家海洋产业结构三二一排序是一致的。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福建海洋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于陆域经济,但海洋产业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目前还难以对陆域产业起到支撑、带动作用。
三、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海陆联动发展的驱动与制约因素
(一)海陆联动发展的内部驱动
海陆产业关联是联动发展的基础。正如产业经济理论所揭示的,在一般经济活动中,各产业都需要其他产业为自己提供一定的产出,以作为本产业的中间要素投入。同时,也将自身的产出作为一种要素输出,满足其他产业对中间要素的需求。正是由于这种错综复杂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各产业才得以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存续。同时,由于生产要素具有共有性和流动性,存在于整个经济社会大系统之中的海陆产业体系,两者可以通过各产业间以各种投入产出关系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形成复杂的双向关联。例如,海洋运输业需要沿岸港口与陆域集疏运体系配套发展,海洋渔业、海洋设备制造需要以成熟的船舶制造等制造业、电子、机械、钢铁、仪表等陆域产业为前提,海洋资源深加工等后向产业同样是需要陆域经济的支撑或依托才能完成产业活动。
海陆联动的内在动力是两者之间的能量梯度。从系统论的认识看,海陆子系统在发展历史、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二者之间互相流动的能量梯度,表现为发展时序上、现有基础上陆对海有“正势差”;而在自然资源禀赋上、可利用潜力上陆对海有“负势差”。也就是说,陆域经济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可以在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方面支援海洋经济;而海洋中的资源宝库宏大而利用不足,可以为陆域经济提供大量新原料、新能源和辽阔的空间。[11]发达的海陆产业体系,形成互为条件和优势互补的经济发展统一体,获得系统效应。海陆联动实际上是海洋经济发展到相对高级阶段的体现。
(二)海陆联动发展的外部驱动
海陆联动如果任由其自然发生,需要一个较长期的产业发展、技术转移的过程。事实上,日本、韩国、美国等实践证明,海陆联动发展离不开“战略引领、科技支撑、政府干预、政策扶持”等外部驱动。例如,日本的陆海联动,一是靠科技先导。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发展近海产业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方面,最为核心的经验是陆地产业现代化先行,即在大规模开发海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之前,陆地产业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12]日本大规模填海造地、发展近海现代产业,都是在陆地现代化进入较高阶段之后才启动的。由此,海洋产业发展的起点较高,且与陆地原有产业连为一体,陆地与海洋产业的现代化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二是靠政策干预。在近海资源开发上,主要有两方面的制度安排: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官民合作”体制。另一方面是在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为避免垄断,连接日本近海主要产业集聚区的任何一条铁路都同时引入两家以上公司运营,彼此形成竞争格局,达到双赢效果。又如,美国是大陆型强国,也是海洋经济强国。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Sullivan博士在2013年6月国会海洋周的演讲中指出:美国总贸易货物进出口95%依赖港口;海岸是我们的园地,给人们慰籍和膜拜的场所;海岸经济和海洋经济占据了就业率的75%、国内生产总值的51%左右。[13]总的来看,美国的海陆联动发展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的推动:一是战略指导。早在1999年美国就制定了国家海洋战略,并成立了国家咨询委员会,实施“国家海洋经济计划”,明确海岸带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定义,从法律上确立了海洋经济的管理和评估制度。二是政策支持。2009年6月美国成立了专门的海洋政策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海洋政策并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奥巴马政府非常注重可再生能源产业,在2010年的预算中,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比上年增加了一倍。三是科技支撑。美国的海洋经济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美国政府直接出面领导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从而使美国的海洋科技远远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
(三)福建海陆联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福建作为全国沿海试点省份之一,但是其海陆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均衡,但是其发达的程度与其他试点省份相比有一定差距。如广东省2012年地区海洋生产总值达1.1万亿;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002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0%,其特色是“综合开发、区域合作”,山东省海洋科技力量雄厚,强调“海陆统筹,三位一体”;浙江省产业发达,突出“港航突破,科技支撑”特色。试点省份情况各异,海陆联动发展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有的主要是发展环境约束问题突出,可持续性遭遇瓶颈;有的是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区域带动能力遇到问题;还有的是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资源能源短缺严重等。福建的主要制约因素体现在海洋综合开发能力、产业同质化、区位制约等方面。
1.海洋综合开发能力不强。福建是海洋大省,发展蓝色经济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区位基础条件。但海洋产业整体发展的起点不高,目前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竞争优势。虽然福建政府及相关部门、地方很重视沿海工业的发展,并做出了专项的规划与部署。但这些举措却未能给海洋经济带来很大推动。受制于海洋综合开发能力,长期以来,福建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虽从以前的一三二产业模式,发展为今天的三二一产业模式,但是海洋产业的带动力仍不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国沿海省市平均水平,缺乏规模以上海洋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海洋新兴产业基础弱、起点低、规模小,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较低。
本质上,蓝色经济的发展是由人类认识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的。海洋科技的发达程度和转化应用,决定了海洋综合开发能力及海洋产业发展的高度。海洋资源,如深水岸线、浅海滩涂、海湾海岛等要素资源,具有多重价值,只有在发达的海洋科技支撑下,才能做到集中集约、离岸建设、立体开发、复合利用等深度综合开发,才能达到优化海岸和海洋空间结构,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海洋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格局。相比其他试点省份,福建虽是海洋大省,却是海洋科技小省。海洋科技支撑力较弱,同时海洋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偏低,资金投入也相对不足。
2.陆海产业链接网络发育较为迟缓。研究表明:陆域第三产业与海洋第三产业关联性最大,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都属于陆域第三产业的自然延伸,均与陆域的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有着高度的关联性。海洋交通运输业与陆域第三产业的关联程度明显高于陆域第一、二产业,而其与陆域第二产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腹地工业的发展对于港口吞吐量的影响。陆域第三产业中与海洋第二产业关联较大的主要是交通运输业、水利管理业、信息咨询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陆域第二产业与海洋第二产业中关联较高的是钢铁、纺织、化工、电子信息、机械设备业等;其中海洋船舶制造业与陆域第二产业关联最高,由于海洋船舶制造业涉及诸多行业,譬如电子、钢铁、通讯、交通运输等,这些都是属于第二或第三产业。陆域第三产业对于海洋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大,主要是渔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通讯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14]
海陆产业之间复杂的关联网络,反映出海陆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海峡蓝色经济区陆域二三产业的加速发展,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海洋三次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含量较高的海洋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带动陆域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解决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如海洋第三产业中的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带动诸如零售业、餐饮业、酒店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等发展。
海陆联动过程的内生动力是它们之间彼此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从目前陆海产业结构与关联研究分析看,福建陆域产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轻型化、外向度较高;海洋产业偏向传统型,产业链较短、新兴产业量小。海陆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相对较弱,尤其是陆海产业之间彼此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因而产业链接网络发育较为迟缓,制约了海陆有效联动发展。
3.产业同质化遏制集聚效应。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克鲁格曼依据“核心—外围”理论,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活动将趋于集聚。但产业集聚并不是一开始就发生的,而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可以分享劳动力储备、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品、利用技术外溢等优势,才开始由分散状态自发地集聚在一起。产业同质化使得区域经济在产业布局上呈现“块状分布”,无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无法使企业在更大范围上进行资源整合、配置,发挥特色产业集群。
福建省内产业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2011年九地市产业趋同度达0.9以上。[15]沿海港湾亦出现产业同构倾向,沿海六地市港湾从环三都澳、罗源湾、闽江口、兴化湾、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东山湾,均有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另外分别有石化、能源、冶金以及电子信息等(见表4)。这种布局趋向不仅难以形成地区特色产业集群,而且叠加的诸多重化工业,使海湾环境承载问题堪忧。同时,各地市、县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也是力求“大而全”,重点不突出。
表4 福建沿海港湾重点产业布局及产业规划
4.港口功能弱化、区位优势被消解。福建特殊的区位及优良的不冻不淤的天然深水岸线资源,决定其海西区大通道的定位。现代港口作为陆海产业链接的枢纽,其地位功能十分重要(见图1)。
图1 港口的主要关联产业图解
但是长期以来,福建以“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视野发展经济,重视陆地资源的开发,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望洋兴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偏重于铁路和高速公路等陆路交通网络的建设,港口建设长期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这和福建拥有广阔海岸线和优良海港的优势区位极不相称。直到2009年福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才全面提速。同时由于福建经济侧重“外贸立省”,把经济发展空间重点放在外贸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开拓,尤其是福建周边省市和内地市场的拓展。长期的外向型发展,产生了短板,即内联严重不足。再加上福建地理条件的限制,内陆腹地狭小,与周边省份之间的交通通道不便捷,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因此福建在经济发展上对国际市场依存度太高,容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得经济发展表现得过于脆弱,产生了港口功能弱化、区位优势被消解的风险。
四、促进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海陆联动的战略思路及建议
从海峡蓝色经济区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出发,彻底刷新因循守旧的观念:突破地方行政边界约束,创新海陆联动管理体制机制;拓宽狭隘岛民的意识视野,重新认识福建海洋不仅是沿海地区的海洋,同时也是内陆地区的海洋,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海洋;立足海峡、海湾、海岛优势,把实现海陆联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海陆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路是:紧紧围绕战略重点,构建海陆联动的市场化驱动、政策驱动、科技驱动、港口驱动等多元驱动机制,以利于分步骤推进市场化配置、分区域集中园区布局、分阶段培育产业、分层次开发港湾海岛。
(一)加快完善有利于海陆经济发展的市场化驱动机制
市场化是最本质的驱动力。加快完善有利于海陆经济发展的市场化驱动机制,就是在生产要素流动、海洋资源配置、市场准入等多方面分步骤推进。通常,海洋产业相比陆域产业要有较大的固定资产投入和更高的科技含量,是陆域产业的延伸与升级,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海陆产业联动互促发展。同样,如海域、海岛等海洋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亦将极大地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福建沿海有些地市正在积极探索海域使用“招、拍、挂”的市场化配置、海岛使用权的抵押贷款等。市场的选择是最有效的,大浪淘沙,通过市场竞争磨练出来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原则上,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行业领域,民营企业均可进入。因此可以分步骤地放开一些行业、领域,鼓励有条件的民营(或私营)企业参与竞争。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海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如港口物流业、海洋产业园区和重点产业集聚区、专业性涉海民营担保公司等。
(二)积极落实引导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驱动机制
海峡蓝色经济区建设离不开政府主导和政策支持、引导。海陆联动发展在遵循规律的同时,特别需要引导省内地市间的海陆产业布局协调、错位发展,这已成为区域经济规划和实施的突出问题。近年来,福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九条建议》《关于加快发展港口群促进“三群”联动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厦门东南航运中心建设的十条措施》《关于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十一条措施》《省海洋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及现代海洋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两个专项规划。[16]这些政策措施包含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基金等,政策目标指向明确,有促进海洋优势产业集群的、有针对培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还有促进海陆产业关联的,等等。其基本覆盖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问题节点,必须注重于落到实处。特别要统筹蓝色海湾发展布局,突出以厦门湾等6个蓝色产业带为重点,临港产业基地的建设上;统筹蓝色海岛发展布局,发挥海岛特色优势,优化海岛产业结构,实现陆域经济与海岛经济联动发展。一要在产业同质化背景下,分区域设立特色产业园区,构筑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做实产业、做大体量,形成各具特色、相互依存的繁荣蓝色产业带。二要用好政策,创新海洋产业发展机制。瞄准大项目进行招商,实现投资项目滚动发展。三要引导蓝色产业集聚升级。着力培育与引进一批临港产业项目,培育产业集群。四要分层次开发港湾海岛资源,防止一哄而上、乱铺摊子、开而不发。
(三)坚持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驱动机制
科技的发展应用,特别是海洋高科技的开发应用,使海洋生物、矿产、空间等资源得以为人类所利用,也大大提高了人类海洋综合开发能力,使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不同的海洋资源其价值是不同的,福建虽然具备“港、景、渔、油、涂”等海洋资源,但受制于海洋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我们不能面面俱到,盲目求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分阶段培育产业:一是加强现阶段重点产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与仓储、船舶修造、海洋建筑、滨海旅游业等海洋主导产业。其中船舶修造业要在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依靠科技加速转型升级发展。还应拓展滨海旅游业,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可以海峡蓝色经济区龙头城市之一的身份,向国务院争取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将会吸引更多外国旅客在中转时逗留旅游。二是规划分阶段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产业。其中更具有战略性的应当是关联产业链更长、带动作用强的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产业。三是筹划未来产业,如海洋油气业,做好海峡西部海底油气勘探、合作开发等。福建海洋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涉及的重点是海洋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关键在人才,制约是投入。
(四)用好大通道带动大发展的港口驱动机制
国务院对海西的战略定位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用好大通道带动大发展的港口驱动机制,对于海峡蓝色经济区海陆联动发展意义深远。其不仅关系到福建成为先行先试区域,还关系到蓝色经济区的巨大腹地、南承北接,透过海峡东岸辐射全球,同时对海陆联动的极大促进更不待言。故此,一要进一步整合港口、理顺管理体制,发挥大港口的带动战略,加快无水港、飞地港建设,发挥福建作为海西区主体的重要作用;二要促进“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三群联动发展,催化陆海产业链接网络发育;三要以福州保税港、厦门国际航运中心为抓手,全面推动闽台海陆产业深度合作、共建平潭两岸人民共同家园。
(五)探索建立海陆联动管理体制机制
海峡蓝色经济区必然要以海洋高科技产业为引导,整合资源、区位等发展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打破行政壁垒,推进区域陆海统筹、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海陆联动管理机制。最近,福建省成立了由省直33个部门、沿海六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这说明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建设已经建立了高层次的决策、协调机构,必将有力地促进本区域按照经济规律,实行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特别是产业上、项目上可以更好地按照福建的基础、优势和各地的需求,从福建及海西城市群整体出发,精心安排,并且能够实现海陆联动、融合发展,以减轻发展的低水平建设、无效竞争,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地应在此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发展的客观要求,探索建立海陆联动管理体制机制。海陆联动管理范围主要体现在:一是海陆联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服务方面;二是在海陆产业规划、落实功能区划方面;三是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四是在构建海洋服务体系、防灾减灾方面。
五、结 语
海陆联动是个宏大的动态演化系统,其核心是产业联动,但围绕产业联动发展涉及立法规划、功能区划、资源开发管理、跨部门跨地域协调联动机制,同时还涉及各地区各部门、各组织各群体之间及内部的复杂利益博弈。福建海陆联动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验证、丰富发展。海峡蓝色经济区海陆联动要前瞻未来、着手当下,相信只要坚持科学发展、实施陆海统筹战略、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建设事业必将坚实地向前迈进。
[1]孙吉亭,赵玉杰.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海陆统筹机制[J].广东社会科学,2011(5):41-47.
[2]郑冬梅.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陆海统筹战略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1):67-74.
[3]李文荣.海陆经济互动发展的机制探索[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79-83.
[4]殷克东,王法良,张燕歌.陆海经济的内在关联性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12.
[5]何广顺.中国海洋经济已进入阶段性调整期——解读《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J].海洋经济,2012(2):1-6.
[6]国家海洋局.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EB/OL].(2013-02-27).http://www.gov.cn/gzdt/2013-02/27/content_2341076.htm.
[7]马仁锋,梁贤军,任丽燕.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理性”与“异化”[J].华东经济管理,2012(11):27-31.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EB/OL].[2013-07-02].http://www.fjof.gov.cn/extra/col17.
[9]林筱文,徐丽,赵彬,等.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福建海洋产业分析[J].发展研究,2011(1):73-77.
[10]吴珊珊.大连区域海陆经济互动机理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4:20-22.
[11]徐质斌.构架海陆一体化社会生产的经济动因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0(1):73-80.
[12]赵伟.看日本海洋经济何以兴[N].中国海洋报,2010-09-03(4).
[13]Kathryn D.Sullivan.Healthy Oceans and Coasts For a Resilient America[EB/OL].[2013-07-02].http://www.noaanews.noaa.gov/stories2013/20130606_sullivan_chowspeech.html.
[14]毛昊洋.产业链视角下的福建省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26-28.
[15]陈宇,赖小琼.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0-27.
[16]福建省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福建日报,2013-0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