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开现代农业新步伐——泰和县家庭农场调查
2013-11-04泰和县委宣传部黄从周泰和电视台梁生斌罗蓉
文/泰和县委宣传部 黄从周 泰和电视台 梁生斌 罗蓉
日前,笔者来到泰和县灌溪镇录竹村庄碧文生态农庄,只见满山碧树,满库碧水,肥猪欢闹,鱼儿唼喋,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早年,泰和就有了家庭农场的雏形。近年来,泰和县以市场为导向,专业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建成家庭农场120多家,在建180家,另有一大批农民跃跃欲试家庭农场。泰和农民迈开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步伐。
生态富民,风生水起
塘洲镇樟溪村,陈小军观赏竹基地——2007年4月,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的陈小军从林农手中转租150亩林地后,种下了40多个观赏竹品种。2010年秋季,陈小军向广州某园艺公司出售了3000杆观赏竹,随后陈小军每年至少有20万元进账,他的观赏竹产品种类也扩大到80多个。
灌溪镇录竹村,庄碧文生态农庄——一直飘泊在外的庄碧文通过盘活村民撂荒的水田和山地,承包鱼塘100余亩、山林400余亩,建起4栋猪舍养猪400多头,其中母猪90多头,自繁自养,年出栏生猪量1000余头,年净收入可达40余万元。作为本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庄碧文的引领下,农场开发全面推开,村民们纷纷前来取经。目前,该村已有5户办起了家庭小农场。
如今,泰和县建成的120家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产业覆盖面逐步拓宽。截至4月上旬,全县农村土地流转10万多亩,占承包面积的近20%。通过流转,300多家各类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其中百亩以上种粮大户110多家,10亩以上蔬菜、果类、花卉苗木、茶叶、烟叶种植大户130多家,畜牧养殖大户50多家。
这120家家庭农场主中,大部分综合素质较好,管理水平较高。2012年,泰和县家庭农场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大大超过普通农户的收入水平。有54位农场主牵头领办或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03家与农业企业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有11家拥有自主商标权。其中“半边天”、 “林师傅”、“皇脂茶油”等注册商标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不少农场主是购销大户或农产品经纪人,市场信息灵,产销连接紧密,产品竞争力强。
势头良好,困难不少
上模乡田西村,魏恩才黄花菜种植基地——2007年6月,从湖南衡阳购种种植黄花菜,10亩地让魏恩才赚了2万多元。第二年他仍然租种了10亩地,年收入提高到3万多元。如今,老魏种植黄花菜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规模也发展至30多亩。每亩黄花可收干货250公斤,按当下市场价估算,今年老魏至少可挣20万元。
小龙镇中洞村,罗红野猪养殖基地——罗红在1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基地里设置了大小不一的“房间”,让不同大小的野猪分开居住。并在基地里设置了近300平方米的淤泥地,野猪可在地里打滚撒欢。由于罗红驯养的野猪肉质好,备受商家青睐,目前固定客户已发展到20多家。罗红的野猪养殖基地已经出栏野猪100多头,获纯利30万多元。
2013年,魏恩才想的是扩大种植规模。然而,土地流转难。农民惜租,流转价格上涨快,乡镇普遍在每亩500元,城郊则在800元以上;野猪养殖基地罗红遇到的是融资难题。一头小野猪价格在3500元以上,如果养100头,成本就要35万元;丰颖稻业的刘丰春遇到是加工厂用地难题;灌溪镇碧山养牛场匡方光遇到是用工难题,今年,劳动力工资普遍比上年增加20%以上。
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在泰和,可通过小额贷款、资产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等方式融资;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明确允许农业经营主体按照不超过流转面积5‰的土地建设管理用房;通过提高员工工资,改善员工待遇来留心留人。泰和县22个乡镇成立了“农村土地规范化服务中心”,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委托等形式,加快土地流转,缓解了流转价格上涨对农场经营带来成本压力,化解了农地纠纷,维护了农场主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生产积极性。
宣传扶持,突破难点
水槎乡茶芫村陈姓村民告诉笔者,想建一个油茶基地。爱人和小孩因为没有赶上第一轮责任山承包,自己只有50亩山林。一方面,山地太少,不知道山场流转有什么政策规定;二方面自有资金也不多,不知道国家对油茶产业有什么扶持措施。
马市镇柳塘村肖姓村民说,想建一个养牛场。山坡草场中,有三块地分别属于邻组3户村民,已经进行了多次租赁洽谈,但意见分歧较大。肖姓村民有点畏难情绪。
泰和县有9万农户,想建未建家庭农场的不在少数。
为加快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泰和县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营造良好环境。陈姓、肖姓农民已经得到了帮助。初步统计,全县土地流转率20%,规模经营率在60%。全县1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成为家庭农场的“孵化器”。相信今后几年,泰和县家庭农场数量将有大幅增加,质量上将有大幅提高,现代农业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